第88章 新一年的规划-《复辟大明,从南洋建国开始》

  “去年,工造司已经完成了三府有条件,有需求的采矿场的生铁轨道车铺设……”

  “今年将完成在坤甸县和万明县内的田间主道生铁轨道车的铺设,此外会完成坤明县,新邦县的木制轨道车铺设……”

  “苏加丹那县,吉打邦县,马辰县,以及劳特岛,今年将完成主道的水泥路建设……”

  工造司的司长吕恭正在做今年工造司的计划汇报。

  “在水利方面,今年重点是修建吉打邦县,马辰县,劳特岛的水利……”

  “此外,今年新来的人口应该不少。因此,也需要修建不少的房屋……”

  “在苏加府,马辰府的砖瓦场,水泥场,伐木场等,今年也会进一步扩大规模,以满足水利,道路修建的需求……”

  “就是,今年的事情太多,我们人手紧张,希望能增添人手,以及运输的船只……”

  工造司的事务大概就是修建房屋,水利,道路,港口,码头,以及生产砖瓦,木材,水泥,还有运输材料等。

  等吕恭说完后,郑宽说道:“工造司的活一直最繁忙,我们有目共睹的,辛苦了。

  人手紧缺,船只不足,我会给你们安排。

  正好,与荷兰人达成了约定,他们应该会每月送来数千爪哇岛的人,其中青壮不少,能暂时缓解我们劳力紧缺的情况……

  此外,今年总督府打算在苏加府,马辰府各增加两个县,还有苏拉威西岛会设置苏拉威西府,设望加锡县为府城。

  另外还要在苏拉威西府的东南部和中部各设一个县。

  也就是说,今年需要增加七个县。为此需要的房屋,水利,道路,港口,码头等的修建不少。

  工造司今年会更忙,吕恭你们需要多辛苦了。”

  吕恭顿时感觉压力大啊,“总督请放心,我们工造司会竭力去做,只要人手和船只充足,保证不会耽误事情……”

  郑宽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对唐顺昌说:“顺昌,新府,新县设置的事情,还需要你去亲自做我才放心。”

  唐顺昌现在主要是帮着郑宽处理政务,相当于是政务方面的领头羊:“总督,我会把事情办好。”

  这方面唐顺昌经验充足。

  既然说到了新设府,县的事情,郑宽就借机把需要做的事情都说了。

  “既然多了一府,七县,那么城卫队方面也要跟进。望加锡县作为府城,需要一百城卫,其余六县,每县需要五十城卫。

  也就是说,城卫队需要增加四百人。”

  说完,看向负责城卫队的将领丁泽阳。

  丁泽阳起身,行礼,领命,“末将领命。”

  城卫队今年增加四百人,规模就达到了一千人。

  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守卫各府城,县城的安危。

  各府城,县城,还有衙门的衙役,捕快,以及刑法司的衙役,牢卒等,也是一股武装力量,一起维护秩序。

  有了新的府,县,除了官府衙门,城卫队外,其他各部门都需要跟进,去设置各部门的下属部门,开展工作。

  等郑宽说完,会议继续。

  轮到兵造司汇报今年的计划了。

  兵造司的司长是钟石,他说道:“今年兵造司准备进一步扩大在苏加府和马辰府的规模。

  此外,需要在苏拉威西府设置新的分所,勘探矿产,开采铁矿石,煤矿,金矿,铜矿等。”

  “在铁器方面,首先是民用,这方面技术没什么难度,主要是需求不少,需要更多的人手。

  兵器打造方面,会主要在马辰县制造。各种火炮,火铳,燧发枪等,我们能够自给自足,而且如今的品质与西洋人的火器相差无几,有的甚至更强一些……”

  兵造司主要的事务就是勘探矿产,开采矿石,冶炼,铸造,锻造,制造各种铁器,兵器。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事情。

  钟石继续说着:“此外,经过郑明公子的指导,我们兵造司今年会成立专门的研究所,用来探索研究尝试新的技术,以及总结,编写理论知识……”

  在技术探索研究,总结,理论知识研究等方面,目前兵造司最重视,也走在最前面。

  这主要是郑明在大力推动的原因。

  除此之外,工造司,造船司,织造司,医师书院等部门也在跟进。

  从现在开始重视,学习,探索,累积技术和理论知识,对郑家将来的科技研究发展会很有帮助。

  钟石汇报完,郑宽表示赞赏和鼓励,同时承诺会给兵造司安排更多的人手。

  之后是造船司的司长向子墨汇报今年的计划:

  “造船司,今年计划将民用和军用船只建造彻底分开来,以后独立运作……”

  “民用船只建造,以坤甸港,松柏港,苏加丹那港,马辰港,望加锡港等五个港口的船坞为主。”

  “军用船只建造,以坤甸港,马辰港等两个港口船坞为主。”

  军用船只建造,只选两个条件最好的港口船坞,主要是方便进行保密,防护。

  而且数量上,军用船只建造远没有民用船只建造需求大。

  向子墨继续说着:“军用船只建造方面的事情,出于保密需要,今日不便透露。”

  军用船只建造方面的情况,只需要郑宽,郑明,唐顺昌,郑亮,朱文超等主要人物和军方知道就行。

  现在有三个知府,有其他部门的人在,不方便透露。

  “就说今年民用船只建造方面的情况,主要是三个方面。

  首先是满足工造司运输船只的需求,其次是满足兵造司运输船只的需求,最后是满足商贸司运输船只的需求……”

  这个三个部门需要的运输船只,都比较大。

  尤其是商贸司,不仅需要内河运输的船只来转运物资,更需要大型的船只来从海上转运物资。

  这些需要在海上转运物资的大型商船,还需要建造成武装商船。一方面是以防万一,另一方面是为以后郑家商船出海贸易做准备。

  除了这三个部门的船只外,农植司也需要不少中小型的船只,方便各村的农户们通过内河运输粮食。

  桑植司,织造司,刑法司,各府县衙门等等都需要一些船只的。

  谁让郑家如今的地盘上河流多呢,有在沿海地区,就需要大量的船只。

  好在婆罗洲这个地方是热带雨林,树木很多,建造船只不缺木材,只是缺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