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秦需要一场新的变法-《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相较起礼法不算严苛的六国。

  秦法建立在耕战体系的基础上,本质还是‘严苛’的。

  而且,法律条目细密,普通黔首动辄都会因为小事犯法。

  实际上,大泽乡起义中的秦法规定,不过是迟到三日或者五日就会斥责。

  五日或者十日,就罚盾,遇雨免罚。

  但执行中,官吏往往会扭曲政策,秦代体制不管是交通,还是现实情况下,都存在不便。

  大泽乡起义,大体上也是因为如此发生。

  刘邦进入关中能够获得老秦人的支持,最主要的还是大秦的法律,连老秦人自己都受不了了。

  不管是修长城、还是驰道、陵墓等,民力几乎压榨到了极限。

  而咸阳宫,因为天幕的话语,瞬间变得安静了许多。

  尤其是那句‘天下苦秦久矣’,让嬴政不由得僵在了御座上。

  他的眼神,变得一片空白。

  不论如何,嬴政是想不通,燃尽了六代先祖积累,缔造的辉煌大秦。

  到头来,只换回了一个‘苦’字?

  角落里,长公子扶苏的面色,却也相当激动。

  他的眸子,好似闪烁着火焰。

  法家不行的话,那直接用儒家来替代法家不就行了?

  秦国已经一统天下,又为何要保持着战时的体制?如今秦法苛刻,天幕都这么说了,那么大秦的朝政也应该变一变了。

  “父皇。”

  仿佛看到了希望,扶苏踏步上前,瞬间吸引了嬴政的目光。

  “儿臣认为,天幕所言如同暮鼓晨钟。”

  “苛政猛于虎,商君之法无法治理如今的天下,现在天下一统,正是该刀枪入库,与民休息的时候。”

  他的脸色涨的通红,激动的想把内心所言,全部的说出来。

  “唯有推行‘仁政’,方能够教化万民,让大秦长治久安。”

  扶苏的话语落下,儒家的博士们都各个激动不已,在他们眼中,天幕所言就如同真理一般。

  他们,仿佛因此看到了,儒家之策推行于大秦的时刻。

  然而。

  嬴政只是听着,脸上的茫然退去,取而代之的是让灵魂战栗的冰冷。

  “仁政?”

  怒火中烧的祖龙,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神更是多了几分失望之色。

  “扶苏,你来告诉朕,那帮六国的余孽,大秦若不靠严刑峻法镇压着,如今大秦治理的天下,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

  “蠢货,你告诉朕,你的‘仁政’能够感化六国的余孽吗?能够让他们真心的臣服于我大秦吗?”

  祖龙的质问,让扶苏的脸色顿时惨白。

  他确实不敢,因为他自己也无法确定,自己所讲述的理论,能否让六国认同。

  最主要还是嬴政不认同的自己。

  所以,扶苏整个人都变得有些不自信了。

  “大秦能够一统天下,靠的是兵锋,我大秦的赫赫军威,扫平了六国,而不是你口中的‘仁政’。”

  嬴政说着,很快就将目光从让他失望的长子身上挪开了。

  最终。

  他的视线落在了角落里,闭口不言,如同雕塑一般的第六子,赢辰的身上。

  “老六,你觉得天幕所言如何?”

  嬴政开口,势必要让赢辰说出个答案。

  能够被这天幕认可为‘千古一帝’,那么嬴政觉得赢辰是有独到之处的,这个儿子更没有自己所想的那般普通。

  扶苏的视线,还有众文武大臣的目光都落在了赢辰的身上。

  这让赢辰的表情,不免有些尴尬。

  他知道躲不过去了,只能硬着头皮走出来。

  “儿臣……”

  赢辰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随即开口而道,“儿臣以为,父皇您一统六合,功盖三皇,德高五帝,天幕所言,自然是无稽之谈…”

  不管怎么说,先来一记马屁总是对的。

  “废话少说。”

  见此情形,嬴政冷哼了一声,“刚才还能直面于朕,侃侃而谈,现在就不能了?”

  “哎,儿臣明白了,不过还请父皇原谅我冒犯之罪,若是有说到冒犯之处,还望父皇海涵。”

  话语落下,大殿的气氛,在此刻都变得冷了几分。

  赢政的目光微凝,盯着角落里让他感觉到陌生又好气的老六,沉声而道,“朕恕你无罪,但说无妨。”

  他倒是想听听,这次赢辰还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之言。

  “谢父皇。”

  闻言,赢辰才松了口气。

  他知道接下来的话,可能触怒眼前的千古一帝,但有些话他确实不得不说。

  整理了下言语,赢辰抬起头来,看向了嬴政,问了一个看似简单,却直指核心的问题。

  “敢问父皇一句,您是如何看待如今天下黔首的。”

  此言一出。

  满朝文武瞬间就变得安静下来,就连扶苏都不免侧目,看向了眼前的赢辰。

  面对着赢辰的提问,嬴政没有发作,只是眼神微凝。

  片刻后,嬴政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商君书》曰:‘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黔首者,乃我大秦之根本。能耕、能战,听令、守法。”

  随即,语气变得冰冷。

  “民愚易使,刑重则事成,国强则安。”

  “你若问朕如何看天下之民?朕便以此为答。”

  大秦以法家治国。

  而嬴政因此以法家来和赢辰来辩,法家之理,堂皇有据。

  可赢辰却缓缓低头,再抬眸,语气沉稳:

  “儿臣以为,父皇此言,虽不全错,却也非真理。”

  赢政眉梢一动,神情已显冷色:“嗯?”

  “商君之法,确是利器。”赢辰开口,没有退意,“但它是为乱世而设。”

  “当年六国纷争,列国争霸,秦欲强,唯有举国之力,耕战并驱。其法严酷,唯功是赏,自有其合理。”

  “可如今呢?”

  他直视嬴政,声音平静,却字字如刀:

  “六合归一,百姓已无外敌之惧,若仍以战时之法治之,只会民怨滋生,积压不宣。”

  “战争结束了,可律法依旧冷酷,徭役不减,刑罚不宽。”

  说到这里,嬴政的脸色,变得更加阴冷。

  而赢辰没有在这里停顿下来,反而继续说着。

  “所以儿臣认为,大秦需要一场新的变法,来变革如今的大秦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