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天下震动,六国复国梦碎-《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天幕上的内容。

  不仅在楚地、齐地,造成了巨大的风波。

  无数怀揣着复国之志的旧贵族,他们过去是一国的统治阶层。

  但在大秦的统治下,不仅进阶无门,财富更是比起以往缩水不少。

  谁,又愿意呢?

  赵地,邯郸。

  经过了长平之战,被白起坑杀无数降卒的赵国,大概是最愤恨秦国的。

  而赵国,更是抵抗秦国最为激烈的。

  哪怕如今的赵国邯郸,归属于大秦的治下,但是对于赵人来说。

  他们的父兄,子弟都是因为抵抗秦人而死,又怎么会接受秦人统治。

  更何况,秦人的统治,还如此残酷。

  无休止的劳役,加上秦法对于基层黔首的约束,他们对于秦人更是痛恨。

  见到天幕大秦要‘二世而亡’,自然让他们喜不自胜。

  魏地,也就是过去的魏国。

  曾经也是战国七雄,但从马陵之战被齐国孙膑击败,精锐覆灭。

  秦国反攻被迫割让河西之地,自迁都大梁就处于中原四战之地。

  抵抗秦国能力最弱,但对于天幕呈现出的大秦未来,也不免发出了惊喜之色。

  怀揣‘复国之志’的旧贵族们,觉得只要做等嬴政死去。

  他们就有再次复国的机会,享受王侯富贵。

  但见到‘昭武盛世’,还有‘四百年’一统的大秦,不由得泪流满面。

  “苍天不公,暴秦苛政,为何嬴政还有如此麒麟子,能够挽救大秦江山社稷啊。”

  “我大赵/大魏难不成就真的复国无望了吗?!”

  “苍天不助我啊!”

  旧贵族们痛哭流涕,黔首们却是另一种感受。

  “哎呦我的老天爷啊,这三世皇帝还是个好人啊,收的税那么少。”

  “那些老爷们的田地,今后都是我们的了?苍天啊,让这位三世皇帝早点上位吧。”

  黔首们乐呵呵的,想不到以后还有那么好的君主等着他们。

  但看到二世皇帝的战乱时候,所有人也不免一沉,战乱那就意味着,又要过以前那种不安定的日子了?

  这大秦一统天下,中原才安定多久。

  怎么又要打仗呢?

  他们不懂什么家国大义,只想要一份安稳的日子。

  燕地、韩地,一些潜藏在市井中的游侠、刺客。

  原本视秦为死敌,以刺杀秦吏为荣。

  但在看到天幕中昭武帝行‘仁政’所实现的盛世后,他们握着剑柄的手,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动摇。

  他们所追求的“侠义”,与这位未来帝王所施行的“仁政”相比,似乎……不值一提?

  而与六国故地的复杂心态截然不同,关中,这片大秦的龙兴之地,早已沸腾!

  无数老秦人,在看到天幕后,先是为大秦差点二世而亡而惊恐后怕,随即又为昭武帝开创的千古盛世而激动万分,热血澎湃!

  他们纷纷走出家门,朝着咸阳的方向,黑压压地跪倒一片,用最质朴也最虔诚的方式,叩拜着,高呼着:

  “天佑大秦!天佑大秦!”

  韩地,一处隐蔽的庄园内。

  面容俊秀、气质儒雅的张良,默默地看着天幕消失,久久不语。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波澜起伏。

  天幕的出现,彻底打乱了他为韩国复仇而精心策划的一切。

  那个名为赢辰的六公子……将是他此生,前所未闻,也最不可战胜的敌人。

  他的灭秦大计,还能成功吗?

  张良的手,不由自主地握紧了。

  章台殿内。

  殿外那隐约传来的、山呼海啸般的“天佑大秦”之声,如同最尖锐的利刺,深深扎进了嬴政的心里。

  天下人心……竟因一个尚未发生的“未来”,而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偏转!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王翦、蒙武等一众老将,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激动与期盼。

  李斯面如死灰,身体微不可察地颤抖着。

  而淳于越为首的儒生们,则是一副失魂落魄、信仰崩塌的模样。

  最让他心烦意乱的,是扶苏。

  这个他曾经寄予厚望的长子,此刻正怔怔地望着大殿的角落,眼神中充满了释然,甚至……是一丝解脱?

  他彻底放弃了?

  嬴政的心头,无名火起。

  但他强行压了下去。

  现在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

  天幕所揭示的一切,像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万世基业”的大门。

  但门后那条路该怎么走,他依旧充满了迷茫与困惑。

  尤其是那套“郡国并行”与“修订秦礼”的组合拳,看似高明,却与他毕生坚持的“郡县集权”和“法家独尊”之道,背道而驰!

  他的视线,最终锁定了那个从始至终都恨不得把自己缩成一粒尘埃的罪魁祸首——他的六子,赢辰。

  “赢辰!”

  嬴政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来。

  赢辰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一声“完了”,只能磨磨蹭蹭地从角落里挪了出来,低着头,一副标准的鹌鹑姿态。

  “儿臣……在。”

  “抬起头来,看着朕!”

  祖龙的声音陡然转厉。

  赢辰无奈,只能缓缓抬头,对上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深邃眼眸。

  “朕问你,”嬴政身体微微前倾,虎目圆睁的看着他道,“天幕之上,那个‘你’,为何要行郡国并行之策?”

  “郡县制,乃我大秦百年国策,是杜绝周室之乱的根本!他为何要开历史的倒车,重蹈分封覆辙!”

  对于‘郡国并行’,实际上嬴政还是不赞同的,不然他也不会有此一问。

  这个问题,也是殿内所有人心中的最大疑问。

  赢辰心中疯狂吐槽:我怎么知道那个挂逼为什么这么干!

  但他嘴上却不敢这么说,只能绞尽脑汁,硬着头皮解释。

  “回……回父皇,儿臣……儿臣以为,天幕上的那位,或许……或许不是想开倒车。”

  “那他是想做什么!”嬴政追问,不给丝毫喘息之机。

  “他……他是在灭火。”赢辰被逼急了,脱口而出。

  “灭火?”嬴政眉头一皱,似乎明白了什么。

  “是!”赢辰心一横,索性豁出去了,“父皇,如今我大秦虽一统天下,但六国故地,人心未附。”

  “那些旧贵族,就如同伏火藏于薪下,稍触即燃!”

  “天幕上不也说了吗?二世之时,天下烽起,处处都是叛乱。”

  “强行推行郡县制,恰似就是火起四方,势不可挡!”

  “所以,”赢辰咽了口唾沫,继续用他那套咸鱼逻辑解释道,“天幕上那个‘我’,他所谓的‘分封’,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分封。”

  “他只是画了一张大饼,把那些旧贵族和嬴氏宗亲都变成了‘诸侯王’,给了他们一个好听的名头,让他们互相盯着,互相内耗。”

  “而真正管理地方的,还是我们自己派过去的国相和郡守。”

  “这就等于……等于假分封之名,使诸侯相互掣肘,再遣国相郡守暗掌其权。”

  “这便是‘以水制火’的道理。”

  “等过个几十年,他们的后代只会争家产,哪里还有力气造反?”

  “到时候,这天下,不就安稳了吗?”

  “这就是儿臣原本想说‘郡国并行制’的根本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