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你要结婚了?-《重生八一:从工厂技术员到大国工匠》

  眼见杜国强认识李江一,门口的两个保安便不再拦她,放李江一进来。

  李江一上下打量了八零厂的会客厅一番,感慨道:“不愧是大国企,这会议室装修得就是气派。”

  杜国强笑道:“不用羡慕他们。日后咱们注塑厂扩大生产、利润稳定了,也自己搞个会议室,比他们这个还要宽敞。”

  “话说,你来找我总不会是扯闲天的吧?”

  “当然不是。”李江一揉了揉脑瓜壳,道,“有两件事得跟国强哥您汇报一下。第一,咱们的工人已经训练得差不多了,从操作流程上来说,95%以上的动作都是合规的。”

  杜国强点了点头:“这还不够。工业生产讲究严谨,一丝一毫的差异都有可能让一批产品报废,一定要练到他们没有丝毫误差才行。”

  李江一点了点头:“我回去接着练。”

  “还有一件事。”李江一摸了摸裤兜,从里面掏出一张红色硬纸,递了过来。

  杜国强接在手里,愕然一愣:“请帖?你要结婚了?”

  虽说先前就知道,李江一跟着自己后在村子里很受欢迎,不少姑娘的婆家都上门……可这未免也太快了吧?

  两人相处这才一个月光景。

  似乎看出了杜国强心中所想,李江一腼腆道:“对方和我挺合适的。”

  “我爸对女方也很满意,怕夜长梦多,干脆让我俩抓紧时间办了。”

  “在哪办婚礼?”

  “在我们乡下,双水村。”李江一有些难为情地摇了摇头,“到时候怕国强哥你吃不惯。”

  “哪的话?几十里的路又不是天南海北,还能有啥饮食差距不成?到时候我去肯定给你包个大红包。”杜国强侧身望了刘静怡一眼,“能拉个家属一块去吗?”

  李江一心领神会,笑着点了点头:“嫂子要去,我肯定也没意见。”

  刘静怡嘟着嘴,道:“别乱讲,还没结婚呢。”

  宴会结束后,朱厂长果然按照先前答应杜国强的那样,将高级技术员的申请报告提交到了区里,区里又将这份报告呈到市里。

  两层审核后,杜国强成功成为了八零厂的高级技术员,组织关系也从安阳厂转到了八零厂。

  虽说刘占福对转关系这事很不乐意,甚至要死要活的,可最终还是同意了。

  不说别的,八零厂的发展前景确实比安阳厂好得多。

  杜国强即便离开了安阳厂,也算是那里的“娘家人”,日后安阳厂真遇到事,他岂有不回来帮忙的道理?

  人生有望啊!

  杜国强美滋滋地带着自己高级技术员证书回了家。

  一进家门,就看见朱桂芳拿着鸡毛掸子在清扫屋子。

  “妈,我回来了。晚上吃什么?”

  朱桂芳看到杜国强,升起一股无名火,拿着鸡毛掸子就往他屁股上抽了两下。

  “你还知道回家啊?感情这家里是你的驿站,啥时候忙完了才回来睡一觉?这都多少天没见你人影了!”

  杜国强咳嗽了一声,确实有些尴尬。

  自从去了日本,他就没在家里过过夜。

  回到国内后,也都是在八零厂的办公室搭个简易床凑合一晚,今天算是他头一次正经回家里。

  “妈,这不是工作忙嘛。你看,你儿子现在是高级技术员了。”

  杜国强把刚打印出来的技术员证书递到朱桂芳手里。

  “高级技术员?”朱桂芳吃了一惊。

  即便她是个农村妇女,这些日子耳濡目染,也知道了些工厂里职称的门道。

  高级技术员可是工厂里能拿到的最高技术员称号。

  “我儿子成高级技术员了!”朱桂芳顿时喜笑颜开,忙问:“想吃啥?妈晚上给你做。”

  “我得留着点肚子。”杜国强揉了揉肚子,笑道,“明天李江一结婚,请我下乡吃席,我带着刘静怡一块去。”

  一听到“吃席”二字,安安和乐乐两个妹妹顿时瞳孔放光,连电视也顾不得看了,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拽住杜国强的大腿。

  “大哥,我们俩也要去吃席!”

  没等杜国强搭话,朱桂芳就赏了两个闺女一人一个脑瓜崩:“你们俩在这乱凑什么热闹?没听到吗?你嫂子也跟着一块去。”

  她又赶忙对杜国强道,“让我儿媳妇多吃点,瞅瞅她瘦的,都成干棍子了。”

  朱桂芳对刘静怡这个准儿媳妇喜欢得紧,一听杜国强要带她去,巴不得现在就催着杜国强去把人接来。

  “对了,先前八零厂还托人给我捎来一个信封,说是你研制自行车的奖金,我摸着数额不少。”朱桂芳从柜子里掏出一个信封,递到杜国强手上。

  杜国强打开数了数,一共1000块钱。

  这对于一个公职人员来说,已是相当丰厚的奖金了。

  算上注塑厂这些日子分到手里的分红,杜国强目前的存款已经有7000多块,眼看就要突破万元户的大关。

  想到这里,杜国强不禁一阵感慨。

  曾几何时,自己兜里连20块钱都掏不出来,这才过了多久,竟然快要成为陆川区第一个万元户了。

  杜国强拿着这笔钱沉思了一会儿,望向朱桂芳:“妈,我听说最近咱们这地方在搞房屋买断,是吗?”

  朱桂芳点了点头,道:“八零厂内部就有,好几个老人都被要求花钱买下现在住的房子。你说说这是什么道理?一直住着不好吗,非要自己掏钱再买一次?这不是把工人当傻子吗?”

  公房买断是配合商品房制度推出来的一块内容,主要是将国家和集体的房屋以各种形式向长期租凭,有稳定关系的个人出售。

  杜国强所在的陆川区,正是这项房屋买断制度的试点区域。

  他还记得,这项政策刚推出时,遭到了不少阻力,很多老百姓都不赞成。

  可随着时间推移,这里的房价一路上涨,后来一平米能卖到上万元。后世有不少老人都后悔当初没咬牙买下集体的房子,为此损失了一大笔钱。

  “其实我也想把咱们住的这套房子正式买下来。”

  “啥?”朱桂芳愣住了,连忙道,“儿子,你手上刚有俩钱,可不能败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