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注塑机到货-《重生八一:从工厂技术员到大国工匠》

  “结婚?”刘静怡愣了一下,蹙了蹙眉头,轻轻道:“国强,你不用勉强自己。”

  虽说刘静怡生长在传统家庭,思想却很与时俱进,没什么“必须婚后才能行夫妻之事”的忌讳。

  “我是认真的。”

  杜国强道,“下个月十三,宜嫁娶,我们就在那天把事办了吧。排场不用大,请些自家关系近的亲戚、交往好的朋友坐个几桌,热热闹闹一场,你看如何?”

  刘静怡心生感动。

  杜国强在这么忙碌的时候,还能专门抽空准备结婚,可见他对自己的感情并非玩玩而已。

  “都依你的。”

  刚刚行过房事,刘静怡有些虚弱,第二天罕见地没能起来。

  杜国强到宴席上给她端来了包子和稀粥,正撞见隔壁的新郎官李江一红着两个大黑眼圈,从屋里钻出来。

  “饿坏了吧?早点好了,去吃一口。”杜国强笑道。

  李江一闷不吭声地点了点头,望着杜国强,心里有些埋怨。

  昨天本是他们小夫妻的时光,李江一做了充足准备,提前三天就开始吃韭菜之类的东西。

  可昨天他也就撑了几十分钟,本以为算得上一方豪杰。

  没料到杜国强半夜突然开始折腾,害得他一晚上没睡着,顶着黑眼圈,就怕新媳妇骂自己没用。

  好在自家媳妇心宽体胖,没多想这些。

  杜国强猜出了些李江一的心思,笑呵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你放15天婚假。等家里的事安顿得差不多了,一定要尽早回厂子。”

  李江一也道:“用不了那么久,我已经跟我媳妇商量过了,我在家里住三天,到时候她跟我一块搬到城里。我们租个房子,在城里落脚。”

  杜国强点点头道:“也可以。毕竟吃穿住行方面还是城里方便些,你们两个在一块也好有个照应。”

  这些事杜国强倒不是很在意,大不了等李江一媳妇到城里后,给她在厂子里安排个打扫卫生的工作。

  吃过饭,杜国强便从村子里借了辆拖拉机。

  以刘静怡的身体状况,杜国强肯定不放心让她坐自行车。

  拖拉机虽然动静大些,好歹可以躺着。

  为了怕刘静怡颠簸,杜国强特地还从李江一家找了床被子给她垫着。

  他先将刘静怡送回家中,而后又到供销社给她买了些补品之类的东西。

  “行了,你去忙你的吧。我又不是三岁的孩子,还不知道怎么照顾自己吗?”

  刘静怡嘴上这么说,内心却很甜蜜。

  杜国强递上一碗红糖水,轻轻在其耳边道:“等我娶你过门。”

  刘静怡脸蛋羞红,点了点头,注视着杜国强离开。

  ......

  从刘静怡家出来后,杜国强还真有些事情要忙——工业局那边催促这两天赶快入职。

  杜国强打算到供销社买套正装,用作在工业局上班时的服装。

  刚回家,却发现家里多了个女人,正是前些天回了港岛的竹青莲。

  两人见面许多回了,彼此熟络。

  杜国强大大方方地笑道:“竹女士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次来我家有事?”

  竹青莲笑了笑,反问道:“怎么了?没事,老朋友就不能来见见你了?”

  “只要是竹女士说话,随时随地来找我。不过您这大忙人,绝对是有事情。”杜国强道。

  竹青莲叹了口气:“还真是瞒不过你。”

  “东旺公司的那几台注塑机送到码头了。

  ”竹青莲轻声道,“下午,你跟我去一趟,把这注塑机搬回来吧。”

  “太好了,已经到货了!”杜国强有些喜出望外。

  他原本猜测,东旺公司即便开足马力生产,也得在半个月之后才能交付第一批,没想到现在就收到货了。

  这批注塑机可是他扩大生产的关键设备,前期在培训工人身上已经投了不少钱,就指望着这些机器把钱赚回来。

  “我给注塑厂那边打个电话。”

  杜国强想了想,来到街道的小卖铺,打去了电话。

  绝大多数工人昨天都回乡下去参加李江一的婚礼了,不过,为了保证生产,还是有几个人留下来。

  杜国强一个电话便将人联络了过来。

  他带着这些人到农机站借了两辆车,把注塑机搬回了厂里。

  这批机器的型号和先前的注塑机完全相同,只是没经过生产使用,还很干净。

  厂里的工人们见到新机器,比杜国强还激动。“厂长,这批机器咱们什么时候用啊?”

  一名工人忍不住舔了舔嘴唇,“可等这群宝贝疙瘩等了好长时间了。”

  东旺这次一共送来了三台注塑机。

  杜国强琢磨了片刻道:“这4台设备肯定是要同时运转的,最少要有四个人看守,四个人负责轮换。厂子里现在有几个人?”

  工人答道:“一共有六个。”

  “那还缺两位。”杜国强琢磨了片刻道,“这两天我也来厂子里帮忙。”

  “谁说有6个的?咱们厂现在有七个!那个吃白饭的,叫他也出来干活!”有工人不满道。

  “吃白饭的?”杜国强愣了一下。

  自己厂子里还有这号人?

  “就是前些天来咱们厂的,说是杜厂长你的吩咐。那小子要了间厂房,天天埋在里面,就吃饭的时候才露个头出来,也不知道在捣鼓什么。”

  杜国强恍然大悟,这才想起来研究微型电机的徐克朗也在厂里,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那设备的事先不着急,先开一台看看情况吧。”

  听到老板都这么说了,工人们也纷纷点头。

  “研究微型电机的?”跟在杜国强身边的竹青莲眨了眨眼睛。

  “我咋不知道你注塑厂里还有这种人才?”作为和世界接轨的东方窗户的港岛生人,竹青莲也知道微型电机的重要性。

  “有这样的人才,完全可以让马瑞公司给你们再投资。”

  杜国强笑了笑道:“他的技术还不成熟,理论上能研制的电机达到了500毫米,但尺寸还不符合微型电机的范畴。我叫他来也只是做些实验。”

  “话说这小子忙了也有一段时间了,竹女士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跟我一块去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