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饭,侍女春花和秋月过来帮林潇收拾餐桌,三位皇子带着小兕子在院子里玩儿。
春花把碗筷洗好放回橱柜,秋月擦好灶台,把抹布洗完晾上。
“春花秋月,来,我教你们使用燃气灶。这样一按开关……”林潇开始演示。
“咔嗒嗒…”灶台开始打火了!
呼——一团蓝色小火苗升起!
春花和秋月同时一哆嗦。
“公子这火是怎么生出来的?”春花不禁问道。
“这就有点复杂了,这点燃的是一种气体,在很远的地方有储存这种气的仓库,我们的灶台
“哦!好神奇呀!”两位侍女惊呼。
林潇再次一拧,“你们看,这样火苗就变大了,这样是关火。”
“哦。”两位侍女连连点头。
“来,你们俩来试试。”
林萧顺便教侍女怎样使用电饭煲、冰箱。
沙发上,李渊给李世民打了个电话,说是房子买好了,过两天就能搬了。
李世民也很高兴:“父亲,用不用择个良辰吉日再搬啊?”
“不用了,这是现代,大家都不讲这个,再说,这些年父亲也看开了,看日子也没什么用。”
“那就依父亲心意,等搬家那天,儿子和观音婢来给大家庆祝。”李世民想着,自己也该来现代看看了。
“父亲,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和小郎君,那就是大唐的玉米出苗了,长势喜人哪!”
“好啊!”李渊大喜,“多产些粮食,我大唐子民就不会挨了!林小子给的种子就是好啊!”
“是啊!日后我们还要多多引进大唐的种子,番茄,土豆,甘薯,这些美味又高产的作物都要大量引进!”李世民兴奋道。
“嗯,这些种子对我大唐来说就是珍宝啊!依我看,现代的所有粮种都需要引进,那产量品质远胜我们千倍百倍呀!”
“是的,父亲。儿子先下线,稍后给您发过去几张农田照片给您看看。”李世民微笑着挂断电话。
欻!欻!欻!欻欻欻!
李世民给李渊和林潇分别发了几张农田照片,并给林潇发了几条语音。
“阿兄,腻萌不能窗衣服净游泳骑!”小兕子从滑梯上下来。
“为什么?”李泰刚想跨进去。
“要窗游泳衣~~”
“那好吧,我们也买~”李泰再次登上滑梯。
“呜~~”三位皇子一连串溜下来了!
“喂,我还没想下去呢!”李泰赶紧抓住滑梯扶手。
“哈哈哈!”原来是小兕子的助力!
“哈哈哈……”
院子里,三位皇子和小兕子的嬉闹声清脆悦耳。李渊看到儿子发来的照片,脸上红光满面。
他兴冲冲地走向院子,扬声唤道:“孩子们,都过来!都到阿翁这儿来!”
“额?什嘛系?”小兕子瞪大眼睛。
“我们来了,阿翁!”
孩子们闻声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满面春风的阿翁。
李渊清了清嗓子,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振奋:“方才你们的父皇从大唐打来电话,报了个天大的好消息!咱们带回去的玉米种子,在长安城外的田里种下,眼下已经成片成片地冒出了秧苗!”
“玉米苗?”小兕子歪着小脑袋,努力回忆那金灿灿、甜丝丝的颗粒变成小苗的模样。
“正是!”李渊蹲下身,拉着小兕子的手,目光扫过几个同样难掩好奇的孙子,“不仅冒出来了,你们的父皇说,出芽率极高!种下去的十粒种子,能有八九粒破土而出,绿油油一片,长势比任何庄稼都旺!”
“九成出芽?”李恪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可真是……真是祥瑞啊!”他印象中的农事,种子能有一半成活已属不易。
李泰反应最快,他立刻意识到这数字背后的分量:“阿翁,这岂不是说,同样的田地,收成能比之前翻上一番?甚至更多?”少年聪慧的头脑里已经开始计算庞大的粮食数字。
“不错!”李渊重重地点头,眼中闪烁着与帝王身份不符的、纯粹的农人喜悦,“你们父皇也是这般兴奋。他刚在电话里连声说,这是大唐的福气!多产粮食,就意味着大唐的百姓们挨饿的日子将越来越少!”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长安城外丰收时节的景象,田野里连绵不绝的是金黄的玉米棒子,百姓们脸上的愁容被饱食的笑意取代。
李泰也深受感染,他郑重地说:“阿翁,这玉米若真能在天下推广开来,可活万民,功在千秋!孩儿真想亲眼看看那些长得茁壮的秧苗。”话语间带着对责任和未来的憧憬。
李渊直起身,望向长安城的方向,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那片生机勃勃的玉米地。“是啊,活万民,功在千秋……”他低声重复着孙子的话,脸上是难以抑制的自豪和欣慰:
“孩子们,我们来现代的目的,不仅仅是参观这个花花世界,重要的是带回繁荣我大唐的物资和先进生产力呀!”
“是,阿翁。”
电话另一端的李世民放下手机,心潮澎湃的感觉仍未平息。玉米苗破土而出的景象和父亲李渊振奋的话语,如同暖流淌过心田,最终化为胸中一股亟待喷薄的豪情与紧迫感。
他霍然起身,对身旁侍立的内侍沉声道:“速召梁国公(房玄龄)、齐国公(长孙无忌)、郑国公(魏征)……即刻到太极殿偏殿议事!不得有误!”
“是!陛下!”内侍感受到皇帝话语中的激动与郑重,不敢耽搁,迅速领命而去。
不过片刻功夫,接到急召的重臣们便步履匆匆地赶到了偏殿。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讶异——陛下如此紧急召见,必有非同小可之事。
李世民正负手立于殿中,面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喜色,眉宇间更有一份运筹帷幄的锐气。见重臣到齐,他立刻转过身,目光炯炯地扫视众人。
“诸位爱卿!”李世民的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开门见山地道,“紧急召各位爱卿前来,是为了宣布一个天大的喜讯!”
殿内顿时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
“就是此前我们试种的那来自‘林郎君’所赠的玉米仙种!”李世民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户部捷报,长安城外试验田的玉米,已然破土啦!目前,是生机勃勃的一片!”
春花把碗筷洗好放回橱柜,秋月擦好灶台,把抹布洗完晾上。
“春花秋月,来,我教你们使用燃气灶。这样一按开关……”林潇开始演示。
“咔嗒嗒…”灶台开始打火了!
呼——一团蓝色小火苗升起!
春花和秋月同时一哆嗦。
“公子这火是怎么生出来的?”春花不禁问道。
“这就有点复杂了,这点燃的是一种气体,在很远的地方有储存这种气的仓库,我们的灶台
“哦!好神奇呀!”两位侍女惊呼。
林潇再次一拧,“你们看,这样火苗就变大了,这样是关火。”
“哦。”两位侍女连连点头。
“来,你们俩来试试。”
林萧顺便教侍女怎样使用电饭煲、冰箱。
沙发上,李渊给李世民打了个电话,说是房子买好了,过两天就能搬了。
李世民也很高兴:“父亲,用不用择个良辰吉日再搬啊?”
“不用了,这是现代,大家都不讲这个,再说,这些年父亲也看开了,看日子也没什么用。”
“那就依父亲心意,等搬家那天,儿子和观音婢来给大家庆祝。”李世民想着,自己也该来现代看看了。
“父亲,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和小郎君,那就是大唐的玉米出苗了,长势喜人哪!”
“好啊!”李渊大喜,“多产些粮食,我大唐子民就不会挨了!林小子给的种子就是好啊!”
“是啊!日后我们还要多多引进大唐的种子,番茄,土豆,甘薯,这些美味又高产的作物都要大量引进!”李世民兴奋道。
“嗯,这些种子对我大唐来说就是珍宝啊!依我看,现代的所有粮种都需要引进,那产量品质远胜我们千倍百倍呀!”
“是的,父亲。儿子先下线,稍后给您发过去几张农田照片给您看看。”李世民微笑着挂断电话。
欻!欻!欻!欻欻欻!
李世民给李渊和林潇分别发了几张农田照片,并给林潇发了几条语音。
“阿兄,腻萌不能窗衣服净游泳骑!”小兕子从滑梯上下来。
“为什么?”李泰刚想跨进去。
“要窗游泳衣~~”
“那好吧,我们也买~”李泰再次登上滑梯。
“呜~~”三位皇子一连串溜下来了!
“喂,我还没想下去呢!”李泰赶紧抓住滑梯扶手。
“哈哈哈!”原来是小兕子的助力!
“哈哈哈……”
院子里,三位皇子和小兕子的嬉闹声清脆悦耳。李渊看到儿子发来的照片,脸上红光满面。
他兴冲冲地走向院子,扬声唤道:“孩子们,都过来!都到阿翁这儿来!”
“额?什嘛系?”小兕子瞪大眼睛。
“我们来了,阿翁!”
孩子们闻声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满面春风的阿翁。
李渊清了清嗓子,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振奋:“方才你们的父皇从大唐打来电话,报了个天大的好消息!咱们带回去的玉米种子,在长安城外的田里种下,眼下已经成片成片地冒出了秧苗!”
“玉米苗?”小兕子歪着小脑袋,努力回忆那金灿灿、甜丝丝的颗粒变成小苗的模样。
“正是!”李渊蹲下身,拉着小兕子的手,目光扫过几个同样难掩好奇的孙子,“不仅冒出来了,你们的父皇说,出芽率极高!种下去的十粒种子,能有八九粒破土而出,绿油油一片,长势比任何庄稼都旺!”
“九成出芽?”李恪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可真是……真是祥瑞啊!”他印象中的农事,种子能有一半成活已属不易。
李泰反应最快,他立刻意识到这数字背后的分量:“阿翁,这岂不是说,同样的田地,收成能比之前翻上一番?甚至更多?”少年聪慧的头脑里已经开始计算庞大的粮食数字。
“不错!”李渊重重地点头,眼中闪烁着与帝王身份不符的、纯粹的农人喜悦,“你们父皇也是这般兴奋。他刚在电话里连声说,这是大唐的福气!多产粮食,就意味着大唐的百姓们挨饿的日子将越来越少!”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长安城外丰收时节的景象,田野里连绵不绝的是金黄的玉米棒子,百姓们脸上的愁容被饱食的笑意取代。
李泰也深受感染,他郑重地说:“阿翁,这玉米若真能在天下推广开来,可活万民,功在千秋!孩儿真想亲眼看看那些长得茁壮的秧苗。”话语间带着对责任和未来的憧憬。
李渊直起身,望向长安城的方向,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那片生机勃勃的玉米地。“是啊,活万民,功在千秋……”他低声重复着孙子的话,脸上是难以抑制的自豪和欣慰:
“孩子们,我们来现代的目的,不仅仅是参观这个花花世界,重要的是带回繁荣我大唐的物资和先进生产力呀!”
“是,阿翁。”
电话另一端的李世民放下手机,心潮澎湃的感觉仍未平息。玉米苗破土而出的景象和父亲李渊振奋的话语,如同暖流淌过心田,最终化为胸中一股亟待喷薄的豪情与紧迫感。
他霍然起身,对身旁侍立的内侍沉声道:“速召梁国公(房玄龄)、齐国公(长孙无忌)、郑国公(魏征)……即刻到太极殿偏殿议事!不得有误!”
“是!陛下!”内侍感受到皇帝话语中的激动与郑重,不敢耽搁,迅速领命而去。
不过片刻功夫,接到急召的重臣们便步履匆匆地赶到了偏殿。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讶异——陛下如此紧急召见,必有非同小可之事。
李世民正负手立于殿中,面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喜色,眉宇间更有一份运筹帷幄的锐气。见重臣到齐,他立刻转过身,目光炯炯地扫视众人。
“诸位爱卿!”李世民的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开门见山地道,“紧急召各位爱卿前来,是为了宣布一个天大的喜讯!”
殿内顿时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
“就是此前我们试种的那来自‘林郎君’所赠的玉米仙种!”李世民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户部捷报,长安城外试验田的玉米,已然破土啦!目前,是生机勃勃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