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开原植物园-《拜师修炼下山》

  顾倾城和陈晓阳,这对工业历史与复古风情怀揣着共同痴恋的挚友,再次踏上了前往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的旅程。目的地,依然是那个让他们魂牵梦萦的蒸汽机车博物馆。

  当熟悉的绿色铁皮火车(或许这次是自驾,车轮滚滚)再次驶入调兵山的地界,空气中似乎都开始弥漫起淡淡的煤烟味和机油的气息,这味道对他们而言,无异于最亲切的召唤。相较于初来时的懵懂与好奇,此次故地重游,他们的眼神中更多了几分熟稔与期待,仿佛是要与一位阔别已久的老友重逢。

  步入博物馆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依旧是那片开阔的场地,以及静静矗立在铁轨上的庞然大物们。这些钢铁巨兽,有的身披锃亮的黑漆,黄铜的零部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随时都能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嘶吼;有的则带着岁月的斑驳痕迹,铁锈爬上了曾经光滑的表面,却更显沧桑与厚重,每一道划痕都像是在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往事。

  顾倾城习惯性地放慢了脚步,她的目光被一台编号为“前进型”的蒸汽机车深深吸引。这台机车曾是她上次来馆时的“心头好”。她记得上次讲解员介绍过,这是我国自主生产的主力蒸汽机车,为国家的铁路运输立下了汗马功劳。“晓阳,你看它那巨大的动轮,”她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想象一下,当年它牵引着长长的列车,喷云吐雾,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风驰电掣,那是何等的壮观!”

  陈晓阳则对另一台造型更为古朴的“上游型”机车情有独钟。他走到机车旁,伸出手,轻轻触摸着冰凉而粗糙的金属外壳,仿佛能感受到它昔日运行时的脉搏与温度。“是啊,”他附和道,“这些老家伙不仅仅是机器,它们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承载着几代铁路人的记忆和情感。你看这驾驶室里的操纵杆、压力表,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力量感和设计的美感。”

  他们不再像第一次那样走马观花,而是有选择性地驻足。在陈列馆内,他们仔细端详着那些珍贵的老照片、泛黄的行车日志、锈迹斑斑的信号灯和各式工具。顾倾城甚至找到了一本记录着早期铁路工人生活的旧日记本,字里行间朴实的语言,让她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乐观坚韧的身影。

  陈晓阳则对蒸汽机车的机械构造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在一台剖面模型前驻足良久,试图弄明白蒸汽是如何在复杂的管路中流动,如何推动活塞,最终转化为巨大的动能,驱动这庞然大物前进。“这简直是工业时代的艺术品,”他由衷地赞叹道。

  午后的阳光透过博物馆高大的玻璃窗,洒在这些钢铁巨兽身上,为它们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光晕。顾倾城和陈晓阳找了个角落坐下,看着不远处几位同样对机车痴迷的游客在兴奋地讨论着什么,孩子们则在家长的带领下,好奇地触摸着机车的轮子,发出阵阵惊叹。

  “每次来,感觉都不一样,”顾倾城轻声感慨,“第一次是震撼,这次更多的是感动和一种莫名的归属感。”

  陈晓阳点了点头,深有同感:“是啊,这些沉默的巨人,用它们冰冷的钢铁之躯,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能再次来到这里,近距离感受它们的魅力,真好。”

  他们知道,这次的重逢并非终点。调兵山蒸汽机车博物馆就像一个磁石,深深吸引着他们。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他们再次渴望感受那份工业时代的磅礴与厚重时,他们还会回到这里,回到这些老朋友的身边,聆听它们用沉默讲述的,那些关于速度、力量与梦想的故事。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将他们和身后的蒸汽机车一同定格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为这次愉快的重游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仿佛是心照不宣的约定,顾倾城和陈晓阳这对好朋友,再次踏上了前往辽宁省铁岭市开原滨水新城的旅程。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正是那个充满了野性浪漫与奇妙探险色彩的马赛马拉主题乐园。车子驶近新城,空气中似乎都开始弥漫着一丝不同于城市喧嚣的、略带神秘与期待的气息。远远望去,乐园那独特的非洲风情建筑轮廓已依稀可见,高耸的长颈鹿雕塑、茅草屋顶的游客中心,无不在向他们招手,预示着一场充满惊喜与欢乐的奇妙之旅即将再次拉开帷幕。

  秋日的阳光带着几分慵懒,洒在辽宁省铁岭市兀术城的青砖黛瓦之上,为这座复建的辽金风格古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顾倾城一袭素雅长裙,微风拂过,裙摆轻扬,她微微侧着头,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巍峨的城楼和那匾额上遒劲有力的“兀术城”三个大字,眼底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身旁的陈晓阳则穿着休闲的夹克,手里拿着一瓶水,目光不时落在顾倾城的侧影上,嘴角噙着一抹温和的笑意。

  “时隔这么久再来,感觉这里好像又有些不一样了。”顾倾城轻轻开口,声音清脆如莺啼,“你看那城门两侧的旌旗,迎风招展,还真有几分当年金戈铁马的气势呢。”

  陈晓阳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城门口两尊威武的石狮子镇守,朱漆大门敞开,仿佛在邀请着游人步入那段尘封的历史。“是啊,”他接口道,“记得上次来还是几年前,那会儿好多店铺还在招商,现在你看,这条主街上可热闹多了。”

  两人并肩走进城门,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和行人打磨得光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仿古气息,混合着街边小吃摊飘来的烤地瓜和油炸糕的香甜味道。耳边传来商贩们热情的吆喝声,有卖东北特色山货的,有出租古装供人拍照留念的,还有各种新奇有趣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顾倾城被一个捏面人的小摊吸引住了,摊主是位老师傅,手指翻飞间,一个活灵活现的小老虎面人就初具雏形。她停下脚步,看得入了迷,陈晓阳便也陪着她,耐心地等待。“小时候我最喜欢看这个了,”顾倾城笑着说,“总觉得师傅的手有魔法。”

  “喜欢就买一个?”陈晓阳问道。

  顾倾城摇摇头:“看看就好,回忆一下童年。”她转过身,继续往前走,“我们去前面的仿古建筑群看看吧,听说那边还原了不少辽金时期的官署和民居呢。”

  穿过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两人来到一片相对安静的区域。这里的建筑风格更为古朴庄重,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虽然是复建,但也力求还原历史风貌。顾倾城不时举起手机,拍下那些精美的建筑细节,或是与陈晓阳低声讨论着某个建筑构件的名称和用途。

  走到一处开阔的广场,只见有身着古装的演员正在表演着辽金时期的歌舞,鼓乐声雄浑激昂,舞者们的动作矫健有力,引来不少游客观看。顾倾城和陈晓阳也找了个地方站定,静静地欣赏着。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画面温馨而美好。

  “没想到铁岭还有这么一处地方,能让人暂时忘却现代的喧嚣,体验一下古人的生活气息。”顾倾城感慨道。

  陈晓阳点点头,目光深邃:“是啊,每一座古城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我们能做的,就是慢慢走,细细品,感受这份独特的历史沉淀。”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沿着青石板路,在兀术城的秋色中,探寻着更多未知的惊喜与感动。他们的身影,也渐渐融入了这幅流动的历史画卷之中。

  秋日的阳光,带着一丝慵懒的暖意,洒在蜿蜒的山路上。顾倾城和陈晓阳,这对似乎总与山水古刹有着不解之缘的伙伴,又一次踏上了寻访之旅。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境内,那座隐于群山翠色之中的万佛寺。

  车子驶过西丰县郊,道路渐渐变得曲折,两旁的树木也愈发葱郁。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气息,洗去了都市的喧嚣,让人心旷神怡。顾倾城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致,眼中带着几分期待:“听说这万佛寺历史不短,依山而建,香火也颇为鼎盛。”

  陈晓阳握着方向盘,目光专注,嘴角却噙着一丝笑意:“是啊,我也是久闻其名。西丰这地方,山清水秀,藏着这样一座古寺,倒也相得益彰。看,前面应该就快到了。”

  顺着他示意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层峦叠嶂之间,隐约可见一角飞檐翘角,在阳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随着车子的不断接近,万佛寺的轮廓愈发清晰。山门古朴庄严,上书“万佛寺”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透着岁月的沉淀。

  停下车,两人拾级而上。山门前的石狮子威武雄壮,仿佛守护着一方净土。踏上青石板铺就的台阶,耳边传来清脆的风铃之声,以及隐约可闻的诵经声,让人瞬间心静下来。

  顾倾城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似乎都带着淡淡的檀香:“这里的气场果然不同,让人感觉很安宁。”

  陈晓阳点点头,环顾四周:“依山傍水,布局严谨,果然是块风水宝地。我们进去看看吧,希望能遇到有缘人,听听这座古寺的故事。”

  两人相视一笑,并肩走进了山门,开始了他们在万佛寺的又一段探寻之旅。寺内古柏参天,殿宇巍峨,香烟缭绕,每一处都似乎诉说着古老的传说与岁月的沧桑。他们缓步前行,感受着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肃穆。

  顾倾城和陈晓阳这对好友,时隔数年,又一次携手踏上了辽宁省铁岭市开原这片充满乡土气息与自然野趣的土地。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依旧是那片曾给他们留下无数美好回忆的开原植物园。

  车子缓缓驶入园区外围,空气中似乎已经弥漫开草木特有的清新与湿润。刚一下车,顾倾城便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脸上漾起惬意的笑容:“晓阳,你闻,还是这个熟悉的味道,比城市里清新多了!”

  陈晓阳笑着点头,目光早已被不远处那片郁郁葱葱的景象吸引:“是啊,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记得上次来,还是几年前的夏天,荷花池那边简直人山人海。”

  两人并肩走进园区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精心修剪的绿篱和五彩斑斓的花卉。正值仲春时节,园子里的各种花儿竞相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黄的像金,一团团,一簇簇,争奇斗艳,香气袭人。顾倾城是个爱花之人,此刻更是挪不开脚步,一会儿俯身细嗅那淡雅的郁金香,一会儿又拿出手机,对着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拍个不停,嘴里还念念有词:“太美了,太美了,这颜色,这姿态,简直是艺术品!”

  陈晓阳则更偏爱那些高大的乔木和蜿蜒的小径。他指着不远处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槐说道:“倾城,你看那棵老槐树,上次我们还在下面歇脚聊天呢,没想到它还是这么有精神。”顺着他指的方向,顾倾城望去,只见那古槐的枝干虬劲有力,如盘龙一般伸向天空,浓密的绿荫遮挡住了春日的暖阳,投下一片斑驳的光影。

  他们沿着蜿蜒的石板路缓缓前行,路两旁是潺潺的溪流和形态各异的假山。溪水清澈见底,偶尔有几条小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引得顾倾城驻足良久。陈晓阳则对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饶有兴致,他抚摸着一块表面光滑的太湖石,感叹道:“这些石头经过多少年的水流冲刷,才形成如此独特的形态,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植物园的核心区域——热带植物温室。一踏入温室,一股湿热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瞬间穿越到了另一个国度。里面种植着各种各样的热带植物,高大的椰子树、奇特的旅人蕉、还有那散发着淡淡幽香的兰花,让人目不暇接。顾倾城惊讶地看着那些从未见过的植物,不停地向陈晓阳询问着它们的名字和习性,陈晓阳也耐心地一一解答,两人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中午时分,他们在园区内的休息区找了个长椅坐下,拿出随身携带的食物和水,简单地享用了午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顾倾城靠在椅背上,看着远处嬉戏打闹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晓阳,真好,我们又能这样一起出来走走,感觉又回到了从前。”

  陈晓阳也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是啊,平时工作太忙了,难得有这样放松的机会。这里的一切都没变,还是那么美,那么让人安心。”

  下午,他们又去参观了盆景园和药用植物园。在盆景园里,那些造型别致的盆景让他们赞叹不已,每一盆都像是一幅浓缩的山水画。而在药用植物园里,他们则认识了许多平时只在中药里见过的植物,增长了不少知识。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植物园的每一个角落,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面纱。顾倾城和陈晓阳依依不舍地走出了植物园的大门。回首望去,开原植物园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下次我们还要再来。”顾倾城说道。

  “一定。”陈晓阳坚定地回答。

  这一次重游开原植物园,不仅让他们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开原植物园,就像一位老朋友,静静地等待着他们每一次的到来,用它独特的魅力,为他们留下一段段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