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倾城拢了拢被初秋微风拂起的发丝,侧头看向身旁的陈晓阳,眼中带着一丝期待与笑意:“晓阳,上次来凌源还是匆匆一瞥,这次总算能好好体验一下这‘女神宫汤泉城’的魅力了。”
陈晓阳推着行李箱,步伐稳健,闻言笑着回应:“是啊,早就听说这里的温泉是一绝,源自地下深处的天然热泉,对身体益处多多。而且这座酒店的设计也颇有特色,融合了当地的红山文化元素,尤其是以‘女神’为名,总让人觉得神秘又向往。”
两人穿过酒店气派的大堂,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头顶是璀璨的水晶吊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舒缓的香气。办理入住时,前台服务员热情地介绍着酒店的各项设施:室内外温泉区、SpA中心、特色餐厅,以及周边的旅游景点。
“顾小姐,陈先生,这是你们的房卡,房间已经为您准备好了。您二位预订的是带独立温泉泡池的观景套房,希望你们能有一个愉快的体验。”
“谢谢。”顾倾城接过房卡,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
乘坐电梯来到房间所在的楼层,走廊铺着厚厚的地毯,吸走了所有声响,显得格外安静。打开房门,一股温馨舒适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宽敞明亮,装修风格典雅大气,落地窗外是汤泉城精心打造的园林景观,绿意盎然,曲径通幽。最引人注目的是阳台上那个独立的温泉泡池,光洁的瓷砖,清澈的泉水正微微荡漾,氤氲着袅袅的热气,仿佛在无声地邀请着他们。
顾倾城走到阳台,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杂着草木的清香和温泉特有的硫磺味,却不让人反感,反而有种回归自然的质朴感。“这里的环境真不错,比想象中还要好。”她由衷地赞叹道。
陈晓阳放下行李,走到她身边,从背后轻轻环住她:“喜欢就好。这次我们什么都不用想,就好好放松几天。泡温泉,品美食,再去附近的牛河梁遗址看看,感受一下五千年的红山文明。”
顾倾城靠在他怀里,嘴角弯起幸福的弧度:“嗯,听起来就很棒。”
稍作休整后,两人换上了酒店提供的舒适浴袍,迫不及待地走向公共温泉区。穿过曲径通廊,眼前豁然开朗。形态各异的温泉池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园林之中,有的被茂密的植被环绕,私密幽静;有的则是开阔的露天池,可仰望蓝天白云,聆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温泉池的名字也别具匠心,“女神泉”、“玉猪龙池”、“璇玑池”……每一个都似乎承载着古老的传说。
他们选了一个温度适宜的泉池,缓缓步入水中。温热的泉水包裹住身体,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和初秋的微凉,四肢百骸都舒展开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惬意感传遍全身。
“果然名不虚传。”陈晓阳舒服地喟叹一声,闭上眼睛,享受着这难得的放松时刻。
顾倾城也微微眯起眼,看着周围朦胧的水汽,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轻柔音乐,心中一片宁静。她转头看向陈晓阳,他的侧脸在水汽中显得格外柔和。能和心爱的人一起,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共度一段时光,无疑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
凌源女神宫汤泉城酒店,不仅是一个休憩的港湾,更像是一个连接古今的驿站,让顾倾城和陈晓阳在温暖的泉水中,在古老的文化氛围里,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宁静与甜蜜。接下来的几天,这里将见证他们更多美好的瞬间。
顾倾城和陈晓阳又一次踏上了前往辽宁省朝阳市红石山景区的旅程。或许是冥冥中的召唤,或许是对那片赤色土地难以割舍的眷恋,当车轮再次碾过熟悉的路径,窗外的景致从都市的钢筋水泥逐渐过渡到乡村的田园风光,最终,那抹独特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红色山体,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缓缓展现在他们眼前,牵引着他们的心一步步靠近。
车刚停稳,两人便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深吸一口山间清冽而带着些许草木气息的空气。相较于前次的初遇,这次的红石山似乎更显沉静与厚重。秋意渐浓,漫山遍野的植被被染上了深浅不一的金黄与橙红,与红山的赤褐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色彩更为斑斓壮阔的画卷。阳光透过疏朗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为红山的岩石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使得那些因岁月侵蚀而形成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沧桑。
“你看那边,”顾倾城指着远处一座形似卧虎的红色山峰,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上次我们走的是另一条路,没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象!”
陈晓阳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那座山峰轮廓清晰,虎首微昂,仿佛正蓄势待发,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是啊,红石山真是一步一景,每次来都有新的发现。”他感慨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对自然造物的敬畏。
他们沿着新开辟的木栈道拾级而上,栈道两旁,不知名的野花在秋风中依然倔强地绽放着,偶尔有几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为这壮丽的红山增添了几分灵动的生气。山间的风带着一丝凉意,拂过脸颊,吹散了旅途的疲惫。远处,隐约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更显清幽。
他们不再像上次那样急于登顶,而是放慢了脚步,细细品味着沿途的每一处景致。时而驻足观察一块造型奇特的岩石,猜测着它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时而俯身轻嗅一朵野花的芬芳,感受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时而远眺连绵起伏的红色山峦,感受着那份荡气回肠的豪迈。
顾倾城拿出手机,不住地拍照,想要将这眼前的美景永久定格。陈晓阳则更偏爱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他觉得任何镜头都无法完全捕捉红石山那独特的神韵与磅礴的气势。
“还记得上次我们在这里遇到的那位老向导吗?”顾倾城忽然开口道,“他说这红石山的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故事。”
“当然记得,”陈晓阳微笑着回答,“他还说,这红色是大地的血脉,孕育了这片土地的生机与希望。”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对这片土地多了一份更深的理解与认同。红石山,不仅仅是一处风景,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情怀。它以其独特的地质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次又一次地吸引着他们前来,每一次的到来,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升华。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走到了一处视野开阔的观景台。凭栏远眺,整个红石山景区的美景尽收眼底,层林尽染,赤岩如黛,蓝天白云下,那份壮丽与秀美,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真美啊!”顾倾城由衷地赞叹道。
“是啊,”陈晓阳轻轻握住她的手,“不虚此行。”
这一次,顾倾城和陈晓阳在红石山景区停留了更久。他们不仅领略了白天红山的壮丽,还特意待到黄昏,欣赏了落日余晖洒在红山之上,将整片山峦染成一片金红的绝美景色。当最后一缕霞光隐去,夜幕缓缓降临,他们才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归途。
车上,两人都有些沉默,但脸上却带着满足的微笑。红石山的记忆,如同山间那清澈的溪流,缓缓流淌在他们心间,温暖而悠长。他们知道,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还会再次来到这里,因为这片赤色的土地,已经深深烙印在了他们的生命里。
顾倾城与陈晓阳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辽宁省朝阳市那片熟悉的山水之间——白石水库风景区。
时隔数年,当他们的脚步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与期待。或许是对这里湖光山色的深深眷恋,或许是想在繁忙的生活中寻得一份久违的宁静与惬意。车子缓缓驶入景区,远远地,那浩渺的湖面便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间,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比记忆中更添了几分壮阔与秀美。
他们沿着蜿蜒的湖岸线漫步,初秋的风带着一丝清爽,拂过脸颊,也吹动了顾倾城额前的碎发。岸边的垂柳依旧依依,只是叶子边缘染上了浅浅的金黄,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他们招手致意。陈晓阳则不时停下脚步,举起手中的相机,想要将这眼前的美景,以及身边人惬意的笑容一同定格。
“你看,那边的山,轮廓还是那么清晰。”顾倾城指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记忆中的白石水库,是夏日的喧嚣与热闹,而此刻,秋日的它则多了一份沉静与斑斓。层林尽染的山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他们登上了观景台,视野豁然开朗。整个白石水库的全貌尽收眼底,库水浩渺,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偶有渔船点点,在水面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更添了几分诗意。远处的坝体雄伟壮观,如一条巨龙横卧在两山之间,守护着这一方水土的安宁。
“还记得上次我们在这里野餐吗?就在那个靠近芦苇荡的地方。”陈晓阳笑着回忆道,语气中满是怀念。
顾倾城也笑了,眼角的细纹里都盛满了温柔的笑意:“当然记得,你还差点把野餐垫掉进水里。”
他们聊着过往的趣事,也畅谈着如今的生活,脚步也随之轻松起来。沿着木质栈道继续前行,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听着鸟儿清脆的鸣叫,感受着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水库的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圆润的鹅卵石,偶尔还有小鱼游过,激起一圈圈涟漪。
这一次故地重游,白石水库风景区以它不变的雄奇与秀美的风光,再次深深吸引了顾倾城和陈晓阳。他们不仅重温了旧日的美好时光,更在这片山水间找到了新的感动与慰藉,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自然的灵气与生命的活力。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他们并肩站着,享受着这份独属于他们的,在白石水库的宁静与惬意。
顾倾城与陈晓阳二人,时隔数载,竟又踏上了辽宁朝阳这片熟悉的土地。此行的目的地,依旧是那座隐于市井却又独显清幽的普善宫。
当他们并肩站在普善宫略显古朴的山门前,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下,为那斑驳的朱漆门扉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顾倾城微微仰头,望着门楣上那苍劲有力的“普善宫”三个大字,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似乎每一次来,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不同的心境与回忆。
陈晓阳则习惯性地环顾四周,宫墙外的喧嚣似乎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开来,唯有宫内隐约传来的钟磬之声,以及风吹过檐角铜铃发出的清脆叮当,让人瞬间心静。他轻声道:“倾城,你看这宫墙,似乎比我们上次来的时候,又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顾倾城收回目光,浅浅一笑,那笑容如同这宫中的清茶,淡雅而悠长:“是啊,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只是这普善宫的静谧与庄严,倒是一如既往。”她伸出手,轻轻拂过门旁一块被摩挲得光滑的石碑,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仿佛能触摸到时光在这里流淌过的痕迹。
两人拾级而上,推开那扇虚掩的大门,一股淡淡的檀香混合着陈旧木料的气息扑面而来,熟悉而亲切。院内几株古柏依旧枝繁叶茂,投下浓密的绿荫,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青石板路上洒下点点碎金,随风轻轻晃动。偶尔有穿着素色道袍的道士步履轻缓地走过,见到他们,也只是颔首示意,神情平和。
顾倾城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宁静与祥和,让旅途的疲惫与心中的烦扰都仿佛被这宫宇的气场悄然抚平。她看向陈晓阳,眼中带着一丝期待:“晓阳,还记得我们上次在这里,师父与我们讲的那些关于‘道’与‘自然’的道理吗?”
陈晓阳点头,目光悠远:“怎能忘记。那时年少,许多事似懂非懂,如今再来,或许能有新的感悟吧。”他顿了顿,补充道,“听说普善宫的后院,新开辟了一处茶园,用的是山上引来的泉水浇灌,今日我们正好可以去讨一杯新茶尝尝。”
顾倾城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哦?那倒是要去见识见识。”
于是,两人相视一笑,不再多言,只是默契地沿着院内的小径,缓缓向深处走去。阳光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交叠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普善宫的宁静,如同一个温柔的怀抱,将他们再次拥入其中,开启一段新的寻访与感悟之旅。
陈晓阳推着行李箱,步伐稳健,闻言笑着回应:“是啊,早就听说这里的温泉是一绝,源自地下深处的天然热泉,对身体益处多多。而且这座酒店的设计也颇有特色,融合了当地的红山文化元素,尤其是以‘女神’为名,总让人觉得神秘又向往。”
两人穿过酒店气派的大堂,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头顶是璀璨的水晶吊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舒缓的香气。办理入住时,前台服务员热情地介绍着酒店的各项设施:室内外温泉区、SpA中心、特色餐厅,以及周边的旅游景点。
“顾小姐,陈先生,这是你们的房卡,房间已经为您准备好了。您二位预订的是带独立温泉泡池的观景套房,希望你们能有一个愉快的体验。”
“谢谢。”顾倾城接过房卡,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
乘坐电梯来到房间所在的楼层,走廊铺着厚厚的地毯,吸走了所有声响,显得格外安静。打开房门,一股温馨舒适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宽敞明亮,装修风格典雅大气,落地窗外是汤泉城精心打造的园林景观,绿意盎然,曲径通幽。最引人注目的是阳台上那个独立的温泉泡池,光洁的瓷砖,清澈的泉水正微微荡漾,氤氲着袅袅的热气,仿佛在无声地邀请着他们。
顾倾城走到阳台,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杂着草木的清香和温泉特有的硫磺味,却不让人反感,反而有种回归自然的质朴感。“这里的环境真不错,比想象中还要好。”她由衷地赞叹道。
陈晓阳放下行李,走到她身边,从背后轻轻环住她:“喜欢就好。这次我们什么都不用想,就好好放松几天。泡温泉,品美食,再去附近的牛河梁遗址看看,感受一下五千年的红山文明。”
顾倾城靠在他怀里,嘴角弯起幸福的弧度:“嗯,听起来就很棒。”
稍作休整后,两人换上了酒店提供的舒适浴袍,迫不及待地走向公共温泉区。穿过曲径通廊,眼前豁然开朗。形态各异的温泉池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园林之中,有的被茂密的植被环绕,私密幽静;有的则是开阔的露天池,可仰望蓝天白云,聆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温泉池的名字也别具匠心,“女神泉”、“玉猪龙池”、“璇玑池”……每一个都似乎承载着古老的传说。
他们选了一个温度适宜的泉池,缓缓步入水中。温热的泉水包裹住身体,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和初秋的微凉,四肢百骸都舒展开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惬意感传遍全身。
“果然名不虚传。”陈晓阳舒服地喟叹一声,闭上眼睛,享受着这难得的放松时刻。
顾倾城也微微眯起眼,看着周围朦胧的水汽,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轻柔音乐,心中一片宁静。她转头看向陈晓阳,他的侧脸在水汽中显得格外柔和。能和心爱的人一起,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共度一段时光,无疑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
凌源女神宫汤泉城酒店,不仅是一个休憩的港湾,更像是一个连接古今的驿站,让顾倾城和陈晓阳在温暖的泉水中,在古老的文化氛围里,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宁静与甜蜜。接下来的几天,这里将见证他们更多美好的瞬间。
顾倾城和陈晓阳又一次踏上了前往辽宁省朝阳市红石山景区的旅程。或许是冥冥中的召唤,或许是对那片赤色土地难以割舍的眷恋,当车轮再次碾过熟悉的路径,窗外的景致从都市的钢筋水泥逐渐过渡到乡村的田园风光,最终,那抹独特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红色山体,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缓缓展现在他们眼前,牵引着他们的心一步步靠近。
车刚停稳,两人便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深吸一口山间清冽而带着些许草木气息的空气。相较于前次的初遇,这次的红石山似乎更显沉静与厚重。秋意渐浓,漫山遍野的植被被染上了深浅不一的金黄与橙红,与红山的赤褐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色彩更为斑斓壮阔的画卷。阳光透过疏朗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为红山的岩石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使得那些因岁月侵蚀而形成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沧桑。
“你看那边,”顾倾城指着远处一座形似卧虎的红色山峰,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上次我们走的是另一条路,没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象!”
陈晓阳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那座山峰轮廓清晰,虎首微昂,仿佛正蓄势待发,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是啊,红石山真是一步一景,每次来都有新的发现。”他感慨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对自然造物的敬畏。
他们沿着新开辟的木栈道拾级而上,栈道两旁,不知名的野花在秋风中依然倔强地绽放着,偶尔有几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为这壮丽的红山增添了几分灵动的生气。山间的风带着一丝凉意,拂过脸颊,吹散了旅途的疲惫。远处,隐约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更显清幽。
他们不再像上次那样急于登顶,而是放慢了脚步,细细品味着沿途的每一处景致。时而驻足观察一块造型奇特的岩石,猜测着它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时而俯身轻嗅一朵野花的芬芳,感受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时而远眺连绵起伏的红色山峦,感受着那份荡气回肠的豪迈。
顾倾城拿出手机,不住地拍照,想要将这眼前的美景永久定格。陈晓阳则更偏爱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他觉得任何镜头都无法完全捕捉红石山那独特的神韵与磅礴的气势。
“还记得上次我们在这里遇到的那位老向导吗?”顾倾城忽然开口道,“他说这红石山的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故事。”
“当然记得,”陈晓阳微笑着回答,“他还说,这红色是大地的血脉,孕育了这片土地的生机与希望。”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对这片土地多了一份更深的理解与认同。红石山,不仅仅是一处风景,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情怀。它以其独特的地质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次又一次地吸引着他们前来,每一次的到来,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升华。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走到了一处视野开阔的观景台。凭栏远眺,整个红石山景区的美景尽收眼底,层林尽染,赤岩如黛,蓝天白云下,那份壮丽与秀美,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真美啊!”顾倾城由衷地赞叹道。
“是啊,”陈晓阳轻轻握住她的手,“不虚此行。”
这一次,顾倾城和陈晓阳在红石山景区停留了更久。他们不仅领略了白天红山的壮丽,还特意待到黄昏,欣赏了落日余晖洒在红山之上,将整片山峦染成一片金红的绝美景色。当最后一缕霞光隐去,夜幕缓缓降临,他们才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归途。
车上,两人都有些沉默,但脸上却带着满足的微笑。红石山的记忆,如同山间那清澈的溪流,缓缓流淌在他们心间,温暖而悠长。他们知道,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还会再次来到这里,因为这片赤色的土地,已经深深烙印在了他们的生命里。
顾倾城与陈晓阳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辽宁省朝阳市那片熟悉的山水之间——白石水库风景区。
时隔数年,当他们的脚步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与期待。或许是对这里湖光山色的深深眷恋,或许是想在繁忙的生活中寻得一份久违的宁静与惬意。车子缓缓驶入景区,远远地,那浩渺的湖面便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间,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比记忆中更添了几分壮阔与秀美。
他们沿着蜿蜒的湖岸线漫步,初秋的风带着一丝清爽,拂过脸颊,也吹动了顾倾城额前的碎发。岸边的垂柳依旧依依,只是叶子边缘染上了浅浅的金黄,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他们招手致意。陈晓阳则不时停下脚步,举起手中的相机,想要将这眼前的美景,以及身边人惬意的笑容一同定格。
“你看,那边的山,轮廓还是那么清晰。”顾倾城指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记忆中的白石水库,是夏日的喧嚣与热闹,而此刻,秋日的它则多了一份沉静与斑斓。层林尽染的山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他们登上了观景台,视野豁然开朗。整个白石水库的全貌尽收眼底,库水浩渺,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偶有渔船点点,在水面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更添了几分诗意。远处的坝体雄伟壮观,如一条巨龙横卧在两山之间,守护着这一方水土的安宁。
“还记得上次我们在这里野餐吗?就在那个靠近芦苇荡的地方。”陈晓阳笑着回忆道,语气中满是怀念。
顾倾城也笑了,眼角的细纹里都盛满了温柔的笑意:“当然记得,你还差点把野餐垫掉进水里。”
他们聊着过往的趣事,也畅谈着如今的生活,脚步也随之轻松起来。沿着木质栈道继续前行,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听着鸟儿清脆的鸣叫,感受着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水库的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圆润的鹅卵石,偶尔还有小鱼游过,激起一圈圈涟漪。
这一次故地重游,白石水库风景区以它不变的雄奇与秀美的风光,再次深深吸引了顾倾城和陈晓阳。他们不仅重温了旧日的美好时光,更在这片山水间找到了新的感动与慰藉,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自然的灵气与生命的活力。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他们并肩站着,享受着这份独属于他们的,在白石水库的宁静与惬意。
顾倾城与陈晓阳二人,时隔数载,竟又踏上了辽宁朝阳这片熟悉的土地。此行的目的地,依旧是那座隐于市井却又独显清幽的普善宫。
当他们并肩站在普善宫略显古朴的山门前,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下,为那斑驳的朱漆门扉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顾倾城微微仰头,望着门楣上那苍劲有力的“普善宫”三个大字,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似乎每一次来,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不同的心境与回忆。
陈晓阳则习惯性地环顾四周,宫墙外的喧嚣似乎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开来,唯有宫内隐约传来的钟磬之声,以及风吹过檐角铜铃发出的清脆叮当,让人瞬间心静。他轻声道:“倾城,你看这宫墙,似乎比我们上次来的时候,又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顾倾城收回目光,浅浅一笑,那笑容如同这宫中的清茶,淡雅而悠长:“是啊,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只是这普善宫的静谧与庄严,倒是一如既往。”她伸出手,轻轻拂过门旁一块被摩挲得光滑的石碑,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仿佛能触摸到时光在这里流淌过的痕迹。
两人拾级而上,推开那扇虚掩的大门,一股淡淡的檀香混合着陈旧木料的气息扑面而来,熟悉而亲切。院内几株古柏依旧枝繁叶茂,投下浓密的绿荫,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青石板路上洒下点点碎金,随风轻轻晃动。偶尔有穿着素色道袍的道士步履轻缓地走过,见到他们,也只是颔首示意,神情平和。
顾倾城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宁静与祥和,让旅途的疲惫与心中的烦扰都仿佛被这宫宇的气场悄然抚平。她看向陈晓阳,眼中带着一丝期待:“晓阳,还记得我们上次在这里,师父与我们讲的那些关于‘道’与‘自然’的道理吗?”
陈晓阳点头,目光悠远:“怎能忘记。那时年少,许多事似懂非懂,如今再来,或许能有新的感悟吧。”他顿了顿,补充道,“听说普善宫的后院,新开辟了一处茶园,用的是山上引来的泉水浇灌,今日我们正好可以去讨一杯新茶尝尝。”
顾倾城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哦?那倒是要去见识见识。”
于是,两人相视一笑,不再多言,只是默契地沿着院内的小径,缓缓向深处走去。阳光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交叠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普善宫的宁静,如同一个温柔的怀抱,将他们再次拥入其中,开启一段新的寻访与感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