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逃出南京城44-《快穿系统:炮灰只想寿终正寝》

  听到与南京话相近的口音,陈嘉余宁惊喜的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大哥,别开枪,都是自己人!”

  踹门的人懵逼了,转过头对身后的壮汉说:“队长,邪了门了,里头的小鬼子说的竟然是华国话。”

  “搞什么鬼?”队长嘀咕了一声。

  “我们是华国人,不是小鬼子,我们是从南京逃出来的。”陈嘉扯着嗓子喊。

  她在心里暗暗猜想,这些人到底是土匪还是民间抗日组织。

  “我是87师二六零旅炮兵团的!”余宁也赶紧亮明身份。

  城陷那日,他与一百多个官兵护着旅长跑到了难民区,刘旅长被鬼子派来的人说服,投了日寇,他和几个弟兄不愿做汉奸,伺机逃跑。

  九死一生才逃出南京城,千辛万苦终于脱离鬼子的包围圈,奶奶的!可别在阴沟里翻了船。

  死在自己人手里,到了阴曹地府也得再气死一回。

  “下来。”队长面色冷峻,并未完全相信。

  虽然车里的人说的是华国话,但究竟是不是华国人,需得验明正身,才能放心,他和小鬼子干过好几回了,见识过小鬼子有多么阴险狡诈,这群畜生,可不能信。

  “好好好,我们下来,你们别开枪。”被人拿枪指着头,陈嘉和余宁举着双手,从车上跳下来。

  陈嘉快速的抬起头扫了对方一眼,从穿着打扮上看,既不像正规军也不像土匪,摸不清什么身份。

  “蹲下。”对方很不客气的押着二人蹲在路边。

  与此同时,几个人跑过去打开车厢的门,押着里面的人下来。

  李满仓、梁宇、王旭阳、文丽、谢颖和郑大姐同样举着双手跳下车。

  文丽瞥了一眼劫持他们的人,脸拉了下来,一群穿着补丁摞补丁棉衣拿着破烂盒子枪的人,也配对她吆五喝六。

  尽管很不屑,但人家手里有枪,她就得乖乖听话,文丽一贯是嘴上骂的凶,心里嫌弃的很,但脑子却一直做出识时务的抉择。

  见车上的人都下来了,几人三两下上了卡车,迫不及待的掀开铁桶麻袋小箱子,定睛一看,随后手舞足蹈的大叫道:“队长,不得了了,车上拉的全是枪支弹药,还有粮食、罐头、饼干、腌菜、白砂糖、蔬菜、鲜肉、食盐、棉衣,绝了!居然还有水壶、望远镜,咦?这个圆圆的铁盘一样的东西是什么?”

  他拿给队友看,对方也不认识,他跳下去拿给队长看,车上的两人又有新的发现:“这儿有个孩子!”

  两人掐着孩子的胳膊,抱下了车,听到孩子两个字,陈嘉赶忙转头看去,阿盈撇着嘴寻找陈嘉的身影,想哭又不敢哭。

  “谁让你动了!”押着陈嘉的人踹了她一脚。

  “那是我侄女,你们别伤害她!”陈嘉大脑急速运转,寻找解困的法子。

  “这还是个日本小孩。”包括队长在内的几人饶有兴趣的围观阿盈。

  阿盈虽然小,但也知道对方说的不是啥好话,她铿锵有力的反驳:“我才不是日本小孩,我是南京的小孩,我爹叫谷岁宁,北平人,是抗日英雄,我娘叫周小穗,南京人,祖籍安徽亳县。”

  “欸,居然还是咱们安徽人?”几人都愣住了,看看阿盈又看看地上蹲着的极具国人特色的‘小鬼子’,费解的摸了摸脑门。

  “难道你们真的不是小鬼子?”

  “当然不是了!”蹲在地上的几人嗓子都喊破了。

  被人当作日本人,是对一个华国人最大的羞辱之一。

  “那你们怎么穿着小鬼子的衣服,开着小鬼子的车?”队长依旧没放松警惕。

  “来来来,你们哪个是负责人,起来把话说明白。”

  众人把目光转向余宁和陈嘉,余宁看了陈嘉一眼,微微颔首,站起来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听得对方惊叹连连。

  队长更是险些惊掉了下巴:“你们几个,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居然敢截了鬼子运输物资的车,最关键的是,还成功了,牛啊!”

  “你们给看看,这个是什么东西,认识不?”队长接过手下递来的圆盘,询问道。

  余宁搭眼一瞧,给出答案:“这是指南针。”

  “什么东西?”

  “这个在古代叫司南,可以通过磁针,在没有参照物的环境中,准确的判断南北方向,是个好东西。”

  “乖乖!”队长爱不释手的抚摸着:“世上居然还有这么个东西。”

  他珍惜的揣进怀里,冲手下摆摆手:“还愣着做什么?赶紧扶各位英雄好汉起来。”

  “大火冲了龙王庙,都是误会,误会。”

  甭管过程是怎么个过程,能活着就行。陈嘉现在心态放的很低,搀扶着大树缓缓起身,阿盈挣脱下地,冲她跑过来。

  “阿叔。”阿盈软软的唤了一声。

  “没事儿哈,阿叔在呢。”陈嘉托起她屁股,轻声安抚。

  这支不知什么来历的小队,将车上的物资一个个的往下搬,余宁活动着手腕,打量着他们的行装。

  从外表看,不像是正规军,倒像是民间武装抗日力量。

  队长察觉到他的眼神,走过来抱拳行礼:“诸位好汉,鄙人姓田,是这支抗日游击队的队长,方才误判,抓了诸位,实在是抱歉。”

  八月上旬,日寇对上海展开猛烈轰击,扬言三个月灭亡华国,举国上下人人愤慨。

  当时,全椒有一群不愿做亡国奴的进步青年,走到了一起,奋力救国。

  其中就包括田队长,他曾奔赴延城深入学习,回来后,在当地组织群众抗日武装。

  待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结束后,队伍进一步扩大,吸收不少国军散兵和家里有枪的群众,组建了这支抗日游击队。

  南京沦陷后,日寇沿着铁路长驱直入全椒县,县领导班子全跑完了,全椒县城和周遭村镇全乱了。

  他们一边和日寇周旋,一边安抚人民群众,抗击日益增长的土匪。

  枪支弹药有限,有些游击队员分不到枪,只能拿鱼叉、锄头、铁锹和小鬼子搏斗。

  当田队长得知这伙人车上拉着枪支弹药时,态度语气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客气得不得了。

  “误会解开就好,田队长,我们可以走了吧?”余宁语气平平,他所属的部队乃国府王牌嫡系,自然看不上这些散兵游勇。

  他甚至猜到了对方的身份,或许与红匪有关,红匪可是国府的死对头,攀交情是万万不行的。

  喜欢快穿系统:炮灰只想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