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1章 医保和社保一样重要-《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

  市社保局的指挥中心里,电子屏上的“问题清零进度条”终于跳到了百分之百。

  周志高站在屏幕前,指尖划过最后一个待处理项,“朝阳区异地社保转移受阻案例”,旁边鲜红的“已解决”字样格外醒目。

  这一周来,他几乎每天都泡在社保系统,从早会调度到深夜核查,连午饭都是在会议室啃盒饭,眼下眼底的青黑终于有了些许慰藉。

  “周部长,各区县刚上报了最新反馈,异地缴纳衔接、证明材料冗余等六个大类问题,共计两百三十一例,全部整改完毕。”王副部长递过来一份厚厚的回执单,每一页都贴着群众签字确认的满意度调查表,“张磊的公租房社保审核也过了,他特意打电话来道谢,说没想到这么快。”

  周志高接过回执单,翻到其中一页,看到李大妈手写的“感谢政府,养老金准时到账”,嘴角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

  “通知各区县社保局,把整改案例整理成手册,尤其是那些‘故意卡流程’的典型,要重点标注处理结果。”他顿了顿,语气陡然加重,“再强调一遍,谁敢再搞‘异地不配合’那套,直接记上组织部黑名单,先调离岗位,再查背后有没有利益勾连。”

  王副部长连连应下,心里清楚这不是空话。

  上周海淀区社保局有个科员,仗着姐夫是区里的副调研员,故意刁难外地来京的务工人员,周志高得知后,当即让督查组介入,不仅把人调到了乡镇社保所做外勤,还顺藤摸瓜查出他收受代办机构好处费的问题,最后连他姐夫的“打招呼”行为也被通报批评。

  这一下,整个社保系统都绷紧了神经,没人再敢拿仕途开玩笑。

  解决完社保问题的第二天,周志高就带着老郑去了卫生部。刚走进办公楼,就察觉到气氛有些微妙。

  几位科室主任迎面走来,看到他后眼神躲闪,脚步都加快了几分。

  周志高心里了然,医保异地报销这块硬骨头,比社保改革难啃多了,毕竟牵扯到地方资金统筹、部门利益分配,早就有人给他递过话,说“这事儿吃力不讨好”。

  卫生部会议室里,几位领导层坐得笔直,面前的茶杯纹丝未动。

  分管医保的刘副部长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敷衍:“周部长,异地报销比例的问题我们研究过,主要是各地经济水平不一样,资金池差异大,贸然提比例容易出风险。”

  “风险?什么风险?”周志高放下公文包,掏出一份调研数据拍在桌上,“去年京城接收异地就医患者一百二十三万人次,报销比例平均不到百分之四十,有患者为了多报点,特意坐十几个小时火车回户籍地看病,路上猝死的案例都发生过两起。”

  “这不是风险,是民心向背的大事。”

  他翻开数据册,指着其中一组数字:“你们看,长三角地区搞了跨省医保统筹,报销比例提到百分之六十五,也没见资金池出问题。”

  “关键不是能不能,是想不想。”

  刘副部长的脸有些发烫,端起茶杯掩饰尴尬:“我们也想解决,可涉及到的部门太多,人力资源部、社保总局那边都得协调……”

  “所以我今天来,就是要和你们一起去协调。”周志高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但在这之前,得先把卫生部的态度摆正。”

  “要是你们自己都不想动,后面的工作怎么推进?”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几分施压,“前阵子查社保贪腐,牵出不少医保报销的问题,有些地方把进口药踢出报销目录,却给劣质国产药开绿灯,这里面有没有利益输送?要不要我让纪委的同志来查查?”

  这话像一颗炸雷,在会议室里炸开。

  几位领导的脸色瞬间变了,刘副部长的手猛地攥紧了茶杯。

  他们都是老江湖,自然听出了话里的深意,周志高连社保系统的“小苍蝇”都敢一查到底,真要较真医保的问题,谁也保不准会被挖出什么猫腻。

  “周部长说得对,是我们考虑不周。”刘副部长立刻改口,语气也诚恳了许多,“我们愿意配合,明天就抽调专人,和你们一起对接其他部门。”

  “很好。”周志高的语气缓和了些,“我不是要追责,是要解决问题。”

  “异地报销比例先提至百分之五十,试点三个月,再根据资金情况调整。”

  “另外,把‘全国医保电子凭证’的推广进度加快,让老百姓看病不用带一堆卡,手机一扫就能报销。”

  当天下午,周志高就带着卫生部的团队去了人力资源部。

  没想到刚进门,就遇到了老熟人——人力资源部的张部长,两人当年在南市一起搞过农民工权益保障,算是有过并肩作战的交情。

  “志高,你这是带着‘尚方宝剑’来的吧?”张部长笑着迎上来,语气亲昵却也带着几分无奈,“医保异地报销的事,我知道难,但也不是不能办。”

  “主要是社保总局那边,担心地方挪用资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我把卫生部的同志也带来了,咱们三方一起去和社保总局谈。”周志高开门见山,“资金统筹的问题,可以搞‘省级调剂金’,各地按比例上缴,不够的由中央补贴。”

  “关键是先把政策落地,让老百姓看到希望。”

  张部长沉吟片刻,拿起桌上的文件:“我这里有份去年的调研,其实有十五个省市都愿意试点,就是缺个牵头的。”

  “你要是能牵头,我这边没问题,还能帮你去做社保总局的工作。”

  有了人力资源部的支持,事情果然顺利了不少。

  第二天一早,三方团队齐聚社保总局,刚一落座,社保总局的李局长就抛出了难题:“异地报销比例提上去,资金缺口至少得两百亿,这笔钱从哪儿来?”

  “还有,怎么防止有人钻空子,虚报医疗费用?”

  “资金缺口由中央财政补贴一百亿,剩下的从各地医保结余里调剂。”周志高早有准备,掏出一份测算报告,“至于虚报问题,我们和大数据局沟通过,开发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和医院的电子病历、药品采购系统联网,一旦发现异常开药、重复报销,立刻预警。”

  李局长翻看着报告,眉头渐渐舒展。

  他抬眼看向周志高,语气里带着几分敬佩:“你这是把所有问题都想到前面了。”

  “说实话,异地报销是民生刚需,我们也想推,但一直怕担责任,现在有你牵头,还有三方部门合力,这事儿能成。”

  “不是我牵头,是我们一起为老百姓办事。”周志高纠正道,“这样,三天后开个全国医保工作视频会,把试点方案公布下去,让各省先报意向,月底前确定试点名单。”

  “另外,成立联合督查组,每半个月通报一次进度,谁拖沓就约谈谁。”

  散会走出社保总局时,阳光正好。卫生部的刘副部长凑过来,语气里满是感慨:“周部长,还是你有魄力。”

  “这事儿要是成了,不知道能帮多少老百姓解决难题。”

  “不是我有魄力,是老百姓逼得紧。”周志高望着远处的街道,“那些为了报销跑断腿的人,那些因为报得少放弃治疗的人,他们才是推动改革的力量。”

  “我们这些干部,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回到组织部,周志高刚坐下,就接到了刘晓雅的电话。

  “听说你今天把社保总局的难题都解决了?”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我刚从纪委那边听说,有地方医保局的人主动来交代问题,说之前压了不少异地报销案例,现在怕被查,想争取宽大处理。”

  周志高笑了笑:“这就对了,要的就是这种震慑效果。”

  “不过也得区分情况,主动整改的可以从轻,故意刁难的必须严惩。”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温柔,“晚上别等我吃饭了,我得去趟大数据局,看看医保智能审核系统的开发进度。”

  挂了电话,周志高拿起外套就往外走。

  老郑早已在楼下等候,看到他出来,赶紧迎上去:“周部长,您这连轴转,身体吃得消吗?”

  “没事,等医保试点落地了,就能松口气了。”周志高坐进车里,揉了揉太阳穴,“对了,通知王副部长,明天上午开个医保改革协调会,把技术对接、人员培训的事都敲定下来,别等试点开始了再手忙脚乱。”

  车子驶在京城的街道上,窗外的车水马龙渐渐模糊。

  周志高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那些在农贸市场遇到的北漂们,浮现出李大妈感激的笑容,浮现出张磊拿到公租房通知时的激动。

  他知道,社保和医保改革只是开始,民生领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大数据局的技术攻坚室里,灯火通明。技术总监看到周志高进来,赶紧迎上去:“周部长,医保智能审核系统的框架已经搭好了,正在调试药品比对模块,预计下周就能完成初步测试。”

  周志高走到屏幕前,看着系统自动识别出“重复开药”的预警记录,眼神里满是坚定。

  “再加个‘异地就医轨迹追踪’功能,防止有人跨区域骗保。”他指着屏幕说道,“三天后我再来检查,一定要确保试点开始前,系统能正常运行。”

  技术总监连连点头,心里越发佩服这位组织部长的细致。

  深夜的技术攻坚室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周志高站在屏幕前,看着数据不断流转,仿佛看到了千万民众拿着手机顺利报销的场景。

  喜欢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