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勇岭府‘惠民楼’-《只想当富婆摆烂》

  莫小掀开帘子一角,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附近村庄地里的麦子刚抽穗,绿油油的像块毯子;村口的老树下,几个孩子在追蝴蝶;远处的炊烟笔直地升向天空,透着股安稳的劲儿。她心里头敞亮,像被太阳晒过的棉被,暖烘烘的。

  路过勇岭府时,她让车夫停了车:“去这儿的‘惠民楼’瞧瞧。”

  勇岭府的‘惠民楼’开了有一段时间了,由于之前莫小一直在皇城,这儿都是管事们负责,门口那面蓝布幌子洗得发白,上面‘惠民楼’三个大字却依旧醒目,笔力遒劲,透着股方正劲儿。

  勇岭府‘惠民楼’的管事儿的王掌柜是个憨厚汉子,正蹲在门口给花浇水,见莫小从马车上下来,手里的水壶“哐当!”掉在地上,赶紧拍着裤子站起来:“小姐,您咋来了?一别竟然这么多年,没见了!快里面请,灶上刚出锅的梅花糕,还热乎着呢!”

  莫小摆摆手,径直往里走。一楼的商铺里,负责‘惠民布艺’的张婶正拿着块蓝花布外套跟顾客比划:“这布结实着呢,这件褂子能穿三年,给您算便宜点,就收您两两银子。”

  看见莫小来‘惠民楼’了,她笑着招呼:“小小,这么多年,你可来了,快坐,婶子一会儿去找你。”

  二楼的‘惠民快餐’粥窗口前排着长队,一对老夫妻,正麻利地盛粥、递咸菜,白米粥的香味混着腌萝卜的清爽,飘得满楼道都是。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端着粥碗和一些饭菜,坐在角落的桌子旁,孩子用小勺子舀着粥,吃得满脸都是,妇人笑着给她擦嘴,眼里满是温柔。

  三楼的‘惠民宴厅’里更热闹,还举办着宴席。四楼、五楼人也不少。

  莫小看完整栋‘惠民楼’:“好,挺好的,我不在你们整的也挺好。”

  莫小走到王掌柜跟前,看着账本上的记录,点点头:“挺好。”

  王掌柜搓着手,有点紧张:“小姐,您看哪儿不合适,尽管说。”

  “工钱都按时发了?”莫小抬头问。

  “发了!发了!”王掌柜赶紧点头,“咱们‘惠民楼’每月初二准发,一分不少,我这儿有账,您可以查。”

  “咱们‘惠民快餐’的食材都别糊弄,咱们必须都得真材实料!尤其咱们的饭菜还要给孩子们吃,米得新米,菜得新鲜,别用陈粮。”

  “小姐,您放心!”王掌柜拍着胸脯,“每天天不亮咱们管事儿,就去菜市场盯着,米铺的老张敢给我陈米,我掀了他的摊子!”

  王掌柜嘿嘿笑了两声,补充道,“对了,每月十五还搞次小活动,前儿请了说书先生来讲《岳飞传》,来了老些人,把院子都挤满了;下个月打算弄个猜灯谜,赢了给块糖人,孩子们指定喜欢。”

  莫小听着,觉得这王掌柜倒是会琢磨。她走到三楼的露台,往下看——楼里人来人往,有买东西的,有喝粥的,有看热闹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点踏实的笑意。风从街上吹过来,带着点包子铺的香味,还有孩子们的嬉笑声。

  天擦黑的时候,勇岭府的惠民楼歇了业。门板一块一块上起来,“吱呀~”声混着帮工伙计们收拾东西的动静,透着股忙活一天后的松弛。

  莫小站在二楼的回廊上,看着楼下渐渐安静下来,心里头盘算着——这趟回了皇城,怕是得待些日子,下次再来勇岭府,还不知道是啥时候了。

  她叫住正查完账,打算锁账房的王掌柜:“王大伯,从账上支一些银子,不用多几千两,够给大伙发个红包就行。”

  王掌柜愣了愣,随即笑了:“您这是……”

  “大伙跟着‘惠民楼’忙活这么久了,都不容易。”莫小往楼下瞅,几个帮工伙计正蹲在院里洗手,“我好不容易来一次,就当是我给大伙儿的一点心意。”

  王掌柜利索地打开账房,从钱柜里拿出一些银子用红布包起来。莫小接过红包,走到院子里,拍了拍手:“都过来一下。”

  帮工伙计们手还没擦干,围过来看着她,眼里带着点好奇。‘惠民布艺’的张婶也从铺子后头走出来,围裙上还沾着线头。

  “这段日子辛苦大伙了,”莫小把红包挨个递过去,“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买几斤肉,给孩子添件衣裳都行。”

  “哎吆,这咋好意思。”张婶捏着红包,感觉沉甸甸的,脸都笑成了朵花。

  烧火的李大哥嘿嘿笑:“谢谢,小姐,您太客气了。”他把红包揣进怀里,拍了拍,像是怕掉了。

  最小的帮工伙计柱子才十五岁,接过红包红了脸:“小姐,俺一定好好干活,不偷懒。”

  莫小看着他们把红包小心翼翼揣好,有的还互相瞅了瞅,眼里的热乎劲儿藏不住,心里头也舒坦。

  “都早点歇着,明儿个还得早起呢!”她说着,把赢平长公主和蒙归安等送到五楼‘惠民住宿’转身,往自己后院专属房间走去,身后传来帮工伙计们的道谢声,热热闹闹的。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莫小就起来了。她没惊动旁人,自己搬了个小马扎,坐在惠民楼门口的台阶上,看着帮工伙计们卸门板、生炉子、摆货物。王掌柜提着菜篮子从外面回来,见她坐着,吓了一跳:“小姐,您咋起这么早?”

  “看看光景。”莫小笑着指了指院里,“柱子正擦桌子,擦得比镜子还亮。”

  从早上开门到傍晚快歇业,莫小就这么坐着,偶尔进去转一圈。看张婶跟顾客讨价还价,把‘惠民布艺’打理得井井有条;负责‘惠民快餐’的老夫妻干活干净麻利;三楼‘惠民宴厅’依旧热闹。

  日头往西斜的时候,莫小站起身,拍了拍坐麻了的腿。她心里清楚,这惠民楼不用自己盯着,也能顺顺当当的进行,之前这批人买对了,大管事们把他们培养的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