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百姓们说固州府新开了‘惠民楼’,里面的‘惠民布艺’有孔雀蓝料子的新褂子肯定好看。
京城里,廖靖渊收到信时,正陪着胡玉嫣看账本。展开信纸,瞅见末尾的笑脸,忍不住笑了:“这老小子,还是这德行。”
胡玉嫣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固王爷,就无心皇位。固州府有他盯着,你也省心。”
廖靖渊点点头,把信折好揣进怀里:“知道他无心于皇位,要不是当年为了保护我想保护的人,我也不想要这皇位!”他看向窗外,天高云淡,心里头盘算着,等蒙归安的婚事办完,是该琢磨琢磨自己的事了。
遇王爷廖绮遇听说自己要学管国务,倒是没咋慌张,在假山上看书。太监总管在旁边劝:“王爷,陛下让您去军机处旁听呢!”
“知道了!知道了!”廖绮遇挥挥手,洒脱的抖抖肩:“我是有眼力见的好大儿,我一定会多给父皇和干娘制造相处的机会!”
太监总管心想:还得是遇王爷有眼力见,以后指定前途无量!笑着点头:“王爷说得是!”
廖绮遇把书一合,跳下假山:“走,旁听去!”他琢磨着,管国务说不定挺有意思,至少比背书强。
宫里的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大臣们的议论声渐渐小了,廖绮遇每天去军机处待上两个时辰,回来就缠着廖靖渊问东问西,倒也像模像样。
廖靖澜在固州府那可是逍遥快活,天天山珍海味,还时不时让人送些稀罕玩意儿到京城去,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美。
秋风起,廖靖渊给固州府送来了一坛新酿的桂花酒,还附了张纸条:“蟹酒相配,越饮越有。婚期已择,冬归小聚。来春观喜,共饮喜酒。”
廖靖澜收到酒,打开坛子闻了闻,乐了:“这才像话嘛!”他让人把螃蟹蒸上,就着桂花酒,喝得满脸通红,心里盘算着,冬天到皇城,得给侄子侄女们,带点好玩的东西,侄子侄女们,其实挺招人喜欢的。
固州府的秋老虎可厉害了,日头把葡萄架下的石板晒得滚烫。廖靖澜翘着二郎腿,捧着个冰镇的哈密瓜,用银签子叉着瓤往嘴里送,甜汁顺着手腕往下流,黏糊糊的他也懒得擦。随从捧着廖靖渊的回信,站在旁边等他回话,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鬓角直往下掉。
“来春喝喜酒?”廖靖澜把瓜籽吐在青玉碟子里,挑了挑眉,嘴角微微一扬,“这臭小子,终于开窍了,早就该找个人管管他了,省得整天批奏折累得跟个老头子似的。”
他又叉了块瓜塞进嘴里,嚼得咯吱响,“行,告诉那小子,到冬日前我准到。等着给他带固州府的好东西——刚收的新米,熬粥黏糊糊的,养胃;还有池塘里那批锦鲤,条条金鳞红尾,摆宫里赏心。”
随从刚要应声退下,他忽然抬手摆了摆:“等等,再加一句,让遇儿把功课拾掇拾掇。别到时候见了我,《论语》都背得颠三倒四,丢他老子的人,也丢我这皇大伯的脸。让欢儿也等皇大伯去,等着带欢儿出去玩。”
这边吩咐完,廖靖澜把哈密瓜皮往石桌上一放,翻出本私库绸缎册子,手指头在页上戳戳点点。
“就这个!”他指着匹月白色的杭绸,料子上隐着暗纹,“做件夹袄,领口绣点兰草,别太扎眼,显老气。”随从在旁边记着尺寸,心里直乐——王爷都快六十了,还总惦记着显年轻,上次穿件粉绸子褂子,被府里的老嬷嬷念叨了半宿。
京城里,廖绮遇正蹲在军机处的角落里,捧着本奏折看得直皱眉。那奏折上的字歪歪扭扭,像是被虫子啃过,他用手指头戳着“赈灾”两个字,抬头问旁边的李总管:“李爷爷,这地方去年不是刚赈过灾吗?咋又要银子?是不是有人想糊弄父皇?”
李总管凑过来看了看,叹了口气:“王爷,那地方遭了蝗灾,地里的庄稼都被啃光了,百姓们家里的存粮早就见底了,可不是糊弄。”
廖绮遇摸了摸下巴,小大人似的点点头:“那得给银子,还得给种子。不然今年饿肚子,明年没粮种,还得哭着喊着要银子。”他把奏折推给李总管,“你告诉他们,银子从国库支,种子让‘惠民楼’帮忙调。莫姐姐说过,‘惠民楼’的粮食大棚各地都有,调起来方便,还不会让人克扣。”
李总管笑着点头:“王爷想得周到。”心里却嘀咕,这小王爷看着迷糊,办起事来倒比那些老油条实在。
胡玉嫣听廖靖渊说,遇王爷管起了赈灾的事,肯定很累,让皇帝给廖绮遇捎了一盒芙蓉糕,廖靖渊进了御书房,廖绮遇奋笔疾书批奏折,看廖绮遇比原来清瘦了不少,流露出一丝丝似有似无的父爱,轻声对大总管说道:“让御膳房炖点燕窝,给遇王送过来。”
“遇王,你别累着,快看!父皇给你带的什么好东西?”
“哇!是芙蓉糕!父皇,是不是干娘亲手做的!”
“还是你这臭小子有眼光!”
廖靖渊和廖绮遇聊了一会儿便去榻上休息了。
廖绮遇收到燕窝时,正趴在案上写批复,字写得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挺认真,鼻尖上还沾了点墨。太监说是陛下赏的,他眼睛一下子亮了,直起身来,看了一眼在隔间休息的廖靖渊:“父皇还记得我?”
扒着大太监的袖子问:“公公,今天,我想吃烤肉。”
大太监笑着应:“陛下猜到了,说等您把这几本奏折批完,就叫醒他陪您去御膳房吃烤肉,要带骨头的那种。”
“真的?”廖绮遇一下子来了精神,抓起朱笔就写,手都快握不住笔了,差点把墨汁甩到奏折上。
军机处的大臣们也来御书房商议事情,瞅着遇王爷这模样,都忍不住笑。徐太傅捋着胡子:“这遇王爷,倒比陛下当年认真。”
喜欢只想当富婆摆烂
京城里,廖靖渊收到信时,正陪着胡玉嫣看账本。展开信纸,瞅见末尾的笑脸,忍不住笑了:“这老小子,还是这德行。”
胡玉嫣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固王爷,就无心皇位。固州府有他盯着,你也省心。”
廖靖渊点点头,把信折好揣进怀里:“知道他无心于皇位,要不是当年为了保护我想保护的人,我也不想要这皇位!”他看向窗外,天高云淡,心里头盘算着,等蒙归安的婚事办完,是该琢磨琢磨自己的事了。
遇王爷廖绮遇听说自己要学管国务,倒是没咋慌张,在假山上看书。太监总管在旁边劝:“王爷,陛下让您去军机处旁听呢!”
“知道了!知道了!”廖绮遇挥挥手,洒脱的抖抖肩:“我是有眼力见的好大儿,我一定会多给父皇和干娘制造相处的机会!”
太监总管心想:还得是遇王爷有眼力见,以后指定前途无量!笑着点头:“王爷说得是!”
廖绮遇把书一合,跳下假山:“走,旁听去!”他琢磨着,管国务说不定挺有意思,至少比背书强。
宫里的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大臣们的议论声渐渐小了,廖绮遇每天去军机处待上两个时辰,回来就缠着廖靖渊问东问西,倒也像模像样。
廖靖澜在固州府那可是逍遥快活,天天山珍海味,还时不时让人送些稀罕玩意儿到京城去,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美。
秋风起,廖靖渊给固州府送来了一坛新酿的桂花酒,还附了张纸条:“蟹酒相配,越饮越有。婚期已择,冬归小聚。来春观喜,共饮喜酒。”
廖靖澜收到酒,打开坛子闻了闻,乐了:“这才像话嘛!”他让人把螃蟹蒸上,就着桂花酒,喝得满脸通红,心里盘算着,冬天到皇城,得给侄子侄女们,带点好玩的东西,侄子侄女们,其实挺招人喜欢的。
固州府的秋老虎可厉害了,日头把葡萄架下的石板晒得滚烫。廖靖澜翘着二郎腿,捧着个冰镇的哈密瓜,用银签子叉着瓤往嘴里送,甜汁顺着手腕往下流,黏糊糊的他也懒得擦。随从捧着廖靖渊的回信,站在旁边等他回话,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鬓角直往下掉。
“来春喝喜酒?”廖靖澜把瓜籽吐在青玉碟子里,挑了挑眉,嘴角微微一扬,“这臭小子,终于开窍了,早就该找个人管管他了,省得整天批奏折累得跟个老头子似的。”
他又叉了块瓜塞进嘴里,嚼得咯吱响,“行,告诉那小子,到冬日前我准到。等着给他带固州府的好东西——刚收的新米,熬粥黏糊糊的,养胃;还有池塘里那批锦鲤,条条金鳞红尾,摆宫里赏心。”
随从刚要应声退下,他忽然抬手摆了摆:“等等,再加一句,让遇儿把功课拾掇拾掇。别到时候见了我,《论语》都背得颠三倒四,丢他老子的人,也丢我这皇大伯的脸。让欢儿也等皇大伯去,等着带欢儿出去玩。”
这边吩咐完,廖靖澜把哈密瓜皮往石桌上一放,翻出本私库绸缎册子,手指头在页上戳戳点点。
“就这个!”他指着匹月白色的杭绸,料子上隐着暗纹,“做件夹袄,领口绣点兰草,别太扎眼,显老气。”随从在旁边记着尺寸,心里直乐——王爷都快六十了,还总惦记着显年轻,上次穿件粉绸子褂子,被府里的老嬷嬷念叨了半宿。
京城里,廖绮遇正蹲在军机处的角落里,捧着本奏折看得直皱眉。那奏折上的字歪歪扭扭,像是被虫子啃过,他用手指头戳着“赈灾”两个字,抬头问旁边的李总管:“李爷爷,这地方去年不是刚赈过灾吗?咋又要银子?是不是有人想糊弄父皇?”
李总管凑过来看了看,叹了口气:“王爷,那地方遭了蝗灾,地里的庄稼都被啃光了,百姓们家里的存粮早就见底了,可不是糊弄。”
廖绮遇摸了摸下巴,小大人似的点点头:“那得给银子,还得给种子。不然今年饿肚子,明年没粮种,还得哭着喊着要银子。”他把奏折推给李总管,“你告诉他们,银子从国库支,种子让‘惠民楼’帮忙调。莫姐姐说过,‘惠民楼’的粮食大棚各地都有,调起来方便,还不会让人克扣。”
李总管笑着点头:“王爷想得周到。”心里却嘀咕,这小王爷看着迷糊,办起事来倒比那些老油条实在。
胡玉嫣听廖靖渊说,遇王爷管起了赈灾的事,肯定很累,让皇帝给廖绮遇捎了一盒芙蓉糕,廖靖渊进了御书房,廖绮遇奋笔疾书批奏折,看廖绮遇比原来清瘦了不少,流露出一丝丝似有似无的父爱,轻声对大总管说道:“让御膳房炖点燕窝,给遇王送过来。”
“遇王,你别累着,快看!父皇给你带的什么好东西?”
“哇!是芙蓉糕!父皇,是不是干娘亲手做的!”
“还是你这臭小子有眼光!”
廖靖渊和廖绮遇聊了一会儿便去榻上休息了。
廖绮遇收到燕窝时,正趴在案上写批复,字写得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挺认真,鼻尖上还沾了点墨。太监说是陛下赏的,他眼睛一下子亮了,直起身来,看了一眼在隔间休息的廖靖渊:“父皇还记得我?”
扒着大太监的袖子问:“公公,今天,我想吃烤肉。”
大太监笑着应:“陛下猜到了,说等您把这几本奏折批完,就叫醒他陪您去御膳房吃烤肉,要带骨头的那种。”
“真的?”廖绮遇一下子来了精神,抓起朱笔就写,手都快握不住笔了,差点把墨汁甩到奏折上。
军机处的大臣们也来御书房商议事情,瞅着遇王爷这模样,都忍不住笑。徐太傅捋着胡子:“这遇王爷,倒比陛下当年认真。”
喜欢只想当富婆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