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觉得,过去那些苦日子,像是被这酒杯里的酒泡软了,慢慢就淡了。
窗外的月亮爬得老高,把院子照得跟白昼似的。屋里的人还在吵吵嚷嚷地喝酒、说话,筷子敲着碗沿,笑声能传到二里地外。谁也没提往后咋办,就这么吃着、喝着、乐着,好像要把这几十年的空白,都用这一晚上的热乎气儿给填满。
送亲的队伍要返程时,胡玉嫣追出来,塞给走在最后面孙家大哥一个包袱。大哥打开一看,里头是些给孩子们的小玩意儿,还有张纸条,上面是她歪歪扭扭的字:“愿大家都平安喜乐。”
孙家大哥鼻子一酸,把包袱往怀里一揣:“你在这儿好好的,家里不用惦记,缺啥就捎信,咱三家子这么多人呢,保准能给你凑!”
胡玉嫣点点头,看着马车转了弯,才被廖靖渊拉着往回走。阳光透过宫墙照过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入夜,宫里只剩下他们俩。红烛摇着影,把墙上的喜字晃得明明灭灭。胡玉嫣坐在床边,手紧紧抓着裙摆,他走过去,蹲在她面前,抬头看她:“还怕吗?”
“有你在,不怕!”胡玉嫣害羞的低下了头。
窗外的唢呐声不知何时停了,只剩下风吹树叶的沙沙响。胡玉嫣忽然伸手,环住了他的腰,脸埋在他的衣襟里,声音闷闷的:“廖大哥,我给你绣的荷包,你得天天带着。”
“好。”他回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闻着她发间的香,“带着,带到老。”
她摇摇头,又点点头,睫毛颤得像蝴蝶翅膀:“小哥哥,我绣的荷包……”
“我看见了。”他笑了,从怀里掏出来,那两只歪歪扭扭的鸟在烛光下倒显出几分憨态,“比我小时候画的强多了。”
她“噗嗤~”笑出声,眼泪却跟着掉下来:“你都还记得啊?”
“咋能忘?”他伸手替她擦眼泪,指尖碰到她的脸颊,烫得像团火,“当年你把我画的小狗说成老虎,还贴在宫门口,害得我被我父皇追着打了三条。”
胡玉嫣愣住了,泪眼朦胧地看着廖靖渊,廖靖渊忽然想起白天在轿帘缝里瞥见的那抹大红,想起胡玉嫣攥着他衣襟时的力道,脸红了起来。
廖靖渊站起身,替胡玉嫣解开发间的珠钗,一支支放在妆台上,发出清脆的响。“往后余生请多指教。”廖靖渊说:“往后余生都是你。”
胡玉嫣抬头看廖靖渊,眼里的光晃得廖靖渊心慌。廖靖渊俯下身,轻轻吻了吻胡玉嫣的额头,像吻一件稀世的珍宝。红烛的光落在胡玉嫣的脸上,把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都酿成了蜜。
红烛燃了一夜,把两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缠缠绵绵,像那两只终于飞到一处的鸟。
第二天一早,胡玉嫣醒来时,发现自己被他紧紧抱着,廖靖渊的手还护在她的腰上,睡得很沉,嘴角却微微扬着。胡玉嫣想起廖靖渊昨晚说的话,脸一红,悄悄从枕下摸出个东西,塞进他的衣襟里,是那只被他笑话的荷包,她连夜又缝了几针,把鸟的羽毛绣得更齐整了些。
窗纸刚泛出点鱼肚白,胡玉嫣就醒了。身边的廖靖渊还睡得沉,眉头却微微皱着,像是在做梦。
胡玉嫣想起昨个儿夜里,廖靖渊折腾到后半夜,眼下泛着淡淡的青,忍不住伸手想抚平他的眉,指尖刚碰到,他就“唔!”了一声,翻了个身,把她牢牢圈进怀里。
“小妹妹,再睡会儿!”廖靖渊嘟囔着,声音带着没睡醒的沙哑,热气呼在她颈窝里,痒得人想躲,“现在,在宫里你最大!”廖靖渊胳膊收得更紧,像是怕她跑了似的,“不用像别家新妇似的,整天天不亮就爬起来给公婆请安,端茶倒水,立规矩。在宫里,谁都得伺候你——包括朕!”
胡玉嫣被他逗笑了,往他怀里缩了缩。锦被里暖烘烘的,混着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让人不想动弹。
胡玉嫣想起昨儿个,送亲的亲戚们说,宫里规矩大,新媳妇第二天得早起给长辈磕头,连吃饭都得站着伺候。可眼下这人把她抱得这么紧,说的话又实在,倒让她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她闭上眼,听着他胸腔里有力的心跳,像打鼓似的,“咚!咚!咚!”敲得人心里发暖。
不知咋的,忽然想起小时候跟廖靖渊玩“过家家”,他非说自己是老二,让她当老大,还把偷来的糖葫芦塞给她,说:“老大就得吃最好的”。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戏言倒成了真。
胡玉嫣心里一动,悄悄抬起头,飞快地在他下巴上亲了一下。那点温热的触感刚落,廖靖渊的眼睛“唰!”地就睁开了,黑沉沉的眼珠在晨光里亮得惊人,带着点懵,又有点惊喜,像是被按了开关的木偶。
“你……”他刚开口,声音还哑着,胡玉嫣已经红着脸把头埋回他怀里,耳朵尖烫得能烙饼。廖靖渊愣了愣,随即低笑起来,胸腔的震动透过衣襟传过来,弄得她更不好意思。
“小妹妹这是……主动投怀送抱啊?”他捏了捏她的脸颊,指尖带着点薄茧,“这可让朕……招架不住了。”
说着,他翻身把她压在身下,晨光从窗缝里溜进来,落在他睫毛上,投下淡淡的影儿。胡玉嫣被他看得心慌,攥着他的衣襟想躲,却被他轻轻咬住了唇角,那点温柔的痒,像春天的风拂过湖面,荡得人心里晃晃悠悠的。
红帐子被风吹得轻轻晃,把俩人脸庞上的红晕都藏了进去,只剩下偶尔泄出来的低笑,软得像。
外头廊下,太监大总管小栗子正踮着脚往里头瞅,手里还捧着刚沏好的参茶。他打小就跟着廖靖渊,从皇子到皇帝,主子的心思他最清楚。
昨儿个陛下新婚夜,这宫里的灯亮到后半夜,光是叫水就传了十一次,他守在外头,
窗外的月亮爬得老高,把院子照得跟白昼似的。屋里的人还在吵吵嚷嚷地喝酒、说话,筷子敲着碗沿,笑声能传到二里地外。谁也没提往后咋办,就这么吃着、喝着、乐着,好像要把这几十年的空白,都用这一晚上的热乎气儿给填满。
送亲的队伍要返程时,胡玉嫣追出来,塞给走在最后面孙家大哥一个包袱。大哥打开一看,里头是些给孩子们的小玩意儿,还有张纸条,上面是她歪歪扭扭的字:“愿大家都平安喜乐。”
孙家大哥鼻子一酸,把包袱往怀里一揣:“你在这儿好好的,家里不用惦记,缺啥就捎信,咱三家子这么多人呢,保准能给你凑!”
胡玉嫣点点头,看着马车转了弯,才被廖靖渊拉着往回走。阳光透过宫墙照过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入夜,宫里只剩下他们俩。红烛摇着影,把墙上的喜字晃得明明灭灭。胡玉嫣坐在床边,手紧紧抓着裙摆,他走过去,蹲在她面前,抬头看她:“还怕吗?”
“有你在,不怕!”胡玉嫣害羞的低下了头。
窗外的唢呐声不知何时停了,只剩下风吹树叶的沙沙响。胡玉嫣忽然伸手,环住了他的腰,脸埋在他的衣襟里,声音闷闷的:“廖大哥,我给你绣的荷包,你得天天带着。”
“好。”他回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闻着她发间的香,“带着,带到老。”
她摇摇头,又点点头,睫毛颤得像蝴蝶翅膀:“小哥哥,我绣的荷包……”
“我看见了。”他笑了,从怀里掏出来,那两只歪歪扭扭的鸟在烛光下倒显出几分憨态,“比我小时候画的强多了。”
她“噗嗤~”笑出声,眼泪却跟着掉下来:“你都还记得啊?”
“咋能忘?”他伸手替她擦眼泪,指尖碰到她的脸颊,烫得像团火,“当年你把我画的小狗说成老虎,还贴在宫门口,害得我被我父皇追着打了三条。”
胡玉嫣愣住了,泪眼朦胧地看着廖靖渊,廖靖渊忽然想起白天在轿帘缝里瞥见的那抹大红,想起胡玉嫣攥着他衣襟时的力道,脸红了起来。
廖靖渊站起身,替胡玉嫣解开发间的珠钗,一支支放在妆台上,发出清脆的响。“往后余生请多指教。”廖靖渊说:“往后余生都是你。”
胡玉嫣抬头看廖靖渊,眼里的光晃得廖靖渊心慌。廖靖渊俯下身,轻轻吻了吻胡玉嫣的额头,像吻一件稀世的珍宝。红烛的光落在胡玉嫣的脸上,把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都酿成了蜜。
红烛燃了一夜,把两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缠缠绵绵,像那两只终于飞到一处的鸟。
第二天一早,胡玉嫣醒来时,发现自己被他紧紧抱着,廖靖渊的手还护在她的腰上,睡得很沉,嘴角却微微扬着。胡玉嫣想起廖靖渊昨晚说的话,脸一红,悄悄从枕下摸出个东西,塞进他的衣襟里,是那只被他笑话的荷包,她连夜又缝了几针,把鸟的羽毛绣得更齐整了些。
窗纸刚泛出点鱼肚白,胡玉嫣就醒了。身边的廖靖渊还睡得沉,眉头却微微皱着,像是在做梦。
胡玉嫣想起昨个儿夜里,廖靖渊折腾到后半夜,眼下泛着淡淡的青,忍不住伸手想抚平他的眉,指尖刚碰到,他就“唔!”了一声,翻了个身,把她牢牢圈进怀里。
“小妹妹,再睡会儿!”廖靖渊嘟囔着,声音带着没睡醒的沙哑,热气呼在她颈窝里,痒得人想躲,“现在,在宫里你最大!”廖靖渊胳膊收得更紧,像是怕她跑了似的,“不用像别家新妇似的,整天天不亮就爬起来给公婆请安,端茶倒水,立规矩。在宫里,谁都得伺候你——包括朕!”
胡玉嫣被他逗笑了,往他怀里缩了缩。锦被里暖烘烘的,混着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让人不想动弹。
胡玉嫣想起昨儿个,送亲的亲戚们说,宫里规矩大,新媳妇第二天得早起给长辈磕头,连吃饭都得站着伺候。可眼下这人把她抱得这么紧,说的话又实在,倒让她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她闭上眼,听着他胸腔里有力的心跳,像打鼓似的,“咚!咚!咚!”敲得人心里发暖。
不知咋的,忽然想起小时候跟廖靖渊玩“过家家”,他非说自己是老二,让她当老大,还把偷来的糖葫芦塞给她,说:“老大就得吃最好的”。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戏言倒成了真。
胡玉嫣心里一动,悄悄抬起头,飞快地在他下巴上亲了一下。那点温热的触感刚落,廖靖渊的眼睛“唰!”地就睁开了,黑沉沉的眼珠在晨光里亮得惊人,带着点懵,又有点惊喜,像是被按了开关的木偶。
“你……”他刚开口,声音还哑着,胡玉嫣已经红着脸把头埋回他怀里,耳朵尖烫得能烙饼。廖靖渊愣了愣,随即低笑起来,胸腔的震动透过衣襟传过来,弄得她更不好意思。
“小妹妹这是……主动投怀送抱啊?”他捏了捏她的脸颊,指尖带着点薄茧,“这可让朕……招架不住了。”
说着,他翻身把她压在身下,晨光从窗缝里溜进来,落在他睫毛上,投下淡淡的影儿。胡玉嫣被他看得心慌,攥着他的衣襟想躲,却被他轻轻咬住了唇角,那点温柔的痒,像春天的风拂过湖面,荡得人心里晃晃悠悠的。
红帐子被风吹得轻轻晃,把俩人脸庞上的红晕都藏了进去,只剩下偶尔泄出来的低笑,软得像。
外头廊下,太监大总管小栗子正踮着脚往里头瞅,手里还捧着刚沏好的参茶。他打小就跟着廖靖渊,从皇子到皇帝,主子的心思他最清楚。
昨儿个陛下新婚夜,这宫里的灯亮到后半夜,光是叫水就传了十一次,他守在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