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货真价实!-《我,娱乐圈实习生!观众是真粉啊》

  ……

  东州春晚。

  随着采访的结束 ,今年春晚的第一个语言类节目也登上舞台。

  而且,还是一个出乎大家预料的节目。

  某小品团队。

  “不是,赵老太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

  “春晚前就听说那位小曲爹把对方给请出山了,没想到是真的……”

  “赵老太这身体,还能上春晚吗?”

  “嗨,这事儿你就不知道了吧, 听说今年春晚多出来的医疗组,就是那位小曲爹为这位特意组建的……”

  “怪不得呢,其实不管节目如何,只要赵老太出现在春晚舞台,这小品类的节目,也就算是说得过去了!”

  “哎,老太太不容易啊!”

  “天爷,这小品好像也不大一样……”

  ……

  东州某普通家庭。

  “爸爸,赵老太出来了!”

  “啊?这才几点,老太就出来了?”

  “嗯嗯, 快出来丫,小品都开始了!”

  “《如此包装》?”

  “我和你说,小时候爸爸每年看春晚最喜欢的就是老太太的小品,去年没看到,还以为这辈子都看不到了呢……”

  ……

  赵老太家。

  赵向前和赵爱华本来想着去央视演播大厅候着,却遭到了老太太的拒绝,

  老太太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

  “大过年的,不陪自己家的孩子过年, 跑过来跟我这个老婆子凑什么热闹!”

  老太太这么说,但赵向前和赵爱华可不能这么做。

  毕竟老太太现在就一个人,身体还不好。

  前段时间刚从疗养院出来,就算有小曲爹林深的保证,两人也不是很放心。

  所以双方就决定把家人都接过来,今年都在赵老太的家里过年。

  也好等老太太演出回来……

  “老太太今年上的这么早啊?”赵向前看着电视里面出场的赵老太。

  “林导那边说让老太太早点回家吃团圆饭!”赵爱华睨了一眼自己弟弟。

  赵向前被自家老姐看了一眼,有点心虚,

  他也不是故意不去看老太太的,实在是过年这段时间,自己的公司有点忙。

  “老太太这精神 看着还不错哈!嘿嘿……”

  赵爱华没说话,只是看着眼前的电视。

  电视里。

  公翰林端着老板的架子,梳着一个长马尾:

  “您叫赵丽荣?这名字太嗝儿了!……我们要给您起一个特别【腻嘶】(Nice)的艺名。”

  说着他拿出一张纸,写下一个长长的名字,

  “看!玛丽——姬——丝!”

  赵老太穿着一身小马褂,凑近看,一脸困惑:

  “玛丽……啥?”

  公翰林: “玛丽姬丝!您连着念。”

  赵老太认真地念道:

  “玛丽……鸡……丝……?这不就是麻辣鸡丝吗?哎哟,您瞧你这名字起的,愣是给我整盘菜出来!我说总监啊,您要不点碗疙瘩汤吧? 记住啦,我叫麻辣鸡丝?”

  瞬间,现场的观众全都爆笑开来,顿时掌声雷动。

  林深家。

  “老太太 也太招笑了,哈哈哈,麻辣鸡丝!!!”

  林彤整个人窝在沙发里,笑的直蹬脚。

  大姐林倩也是笑的合不拢嘴。

  最开心的莫过于苏红玉了 ,对于她来说,赵老太 就是儿时仅有的欢乐时光。

  现在看到老太太还能在舞台上这么表演,开心的同时,还有不少感动。

  “老太太,这是宝刀未老啊!妈小时候就是听老太太评剧长大的!”

  “妈,评剧是什么啊?”

  “真的吗?我小时候怎么没听过?”

  听到两个女儿的追问,苏红玉像是陷入了回忆。

  “你们那时候还小,你们爸爸又要外出打工,所以妈妈每天最有意思的时光就是听评剧了……”

  苏红玉一边说着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眼睛却一边紧盯着电视。

  公翰林: “这不是简单的评剧,这是评剧的Rap!”

  赵老太完全不懂:“啥叫Rap?”

  随后公翰林团队迅速 给她穿上挂满金属片的时髦马甲,戴上夸张的项链。

  这个时候,强烈的迪斯科节奏响起。

  赵老太被迫跟着节奏扭动,非常不适应,但还是努力张开嘴:

  “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啊六月六啊看谷秀啊春打六九头……”

  公翰林 在旁边带着伴舞疯狂打拍子:

  “没错!就是这个节奏!跟上!”

  赵老太唱得气喘吁吁,词完全是硬凑:

  “包装,包装,我包装…… ”

  眼看着实在编不下去,老太太索性摆烂,

  “……我咋感觉我就要被包起来了呢!”

  微博上,霎时间就炸开了。

  “我曹,这是评剧?”

  “莫名有点搞笑的味道!”

  “这么看的话,评剧还挺好听的!”

  “我刚才去搜了一段老太太的评剧,感觉要比这个RAP好听的多!”

  “哈哈哈,老太太被迫营业、手足无措却又敬业完成的状态,太可爱了!”

  “既让人大笑,又让人心疼!”

  “这小品绝了……”

  “荒诞又夹杂着一点悲伤!”

  “小曲爹实在是太会写小品了……”

  舞台上的一段即兴表演结束后,公翰林饰演的总监急着要让疲惫不堪的赵老师签合同。

  赵老太因为被折腾得够呛,加上看出了对方的不靠谱,不想签了。

  巩汉林以“公司规定”、“艺术投资”为由,软硬兼施地逼迫。

  赵老太最后无奈,拿起笔却不是在签自己名字。

  公翰林: “您签了啊?太好了!”

  赵老太直接把合同扔给他:“你去看看!”

  公翰林拿起合同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大字——“麻辣鸡丝”。

  此时,赵老太恢复了她作为老艺术家的底气和尊严,用评剧腔念白:

  “这就是你们包装出来的艺术家?那就……失陪了!”

  “别别别,赵老师,你不能这样。赵妈,奶奶!”

  “我走了。”

  “别别别,姥姥,姥姥哎,您不能走啊!你一走我们公司那就完了!”

  “完了?要想公司继续开下去,我给你支个招!”

  “哎,老太太,您说!”

  “笔墨伺候!”

  随后赵老太练了一个多月的四个大字出现在镜头之前

  ——货真价实!

  轰……

  现场直接炸了。

  在场的观众,有不少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

  在他们的内心里,艺为了噱头而破坏艺术本体的行为,本身就令人恶心。

  而赵老太的做法,明显落在了他们的心坎上。

  小品圈。

  “这小品,有点东西啊!”

  “这哪是有点东西,这是太棒了!”

  “货真价实,好啊,货真价实!!!”

  “哈哈哈,老太太威武!”

  “点睛之笔,点睛之笔啊!!!”

  “老太太的毛笔字得有大师的水平了吧……”

  “这节目放在压轴都不过分啊!!!”

  PS:我把《打工奇遇》里面的一些桥段加了进来,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

  PS:本来想写【宫廷玉液酒】的,毕竟这段话在网上更加的出名,但后来想想还是写了【春季里开花】,因为这个作品也算是老太太留给大家最好的回忆了……

  喜欢我,娱乐圈实习生!观众是真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