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六月初五,东北有殇-《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祯做皇帝》

  真是险过剃头!

  假如天启不是个宅男,大概率会召见过眼前这位爷,那自己这张脸,也早就暴露了!

  还好还好!

  咳咳!

  朱启明干咳一声,打破了这该死的沉寂,顺势将话题拉回到了现实。

  “李大人有此心,朱某佩服。”

  “不过,光有铠甲还不够,得有能工巧匠来维护,得有大夫来救治伤兵。”

  朱启明的手指,在桌上有节奏地敲击着。

  “佛山乃南国工坊重镇,能人辈出。朱某想请李大人帮个忙,替我寻一批人。”

  “第一,是要顶尖的冶铁、铸造、机械工匠,有多少要多少,待遇从优,包吃包住!”

  “第二,是要经验老道的跌打医生和外科郎中,不怕血,敢动刀子的那种。”

  李待问此刻早已将朱启明引为平生知己,甚至是……某种更深层次的存在。

  他听完,想都没想,一拍胸脯,慨然应允。

  “朱大人放心!此事包在李某身上!佛山冶炼行会,我李家是最大的股东!那些个最好的匠人,有一半都得看我李家的脸色吃饭!”

  “至于医生,广州府的十三行里,有几个尤其擅长处理外伤,我这就修书一封,保准给您请来!”

  说罢,他将那只紫檀木盒小心翼翼地收进怀里,对着朱启明又是一个长揖,这才心满意足地转身离去。

  走在千户所的青石板路上,李待问摩挲着怀里那块发出清脆“滴答”声的怀表,心中却翻起了惊涛骇浪。

  奇怪……真是奇怪……

  自己为何答应得如此干脆?

  他杀我管家,占我沙场,还把我当猴耍了半天。

  按理说,自己就算不报复,也该心存芥蒂才对。

  可为何……自己两次都心甘情愿地为他办事?

  心里竟然……一点抵触的感觉都没有?

  反而有种理所应当,甚至是……心悦诚服的感觉?

  就好像,他天生就该对自己下命令一样。

  难道……

  李待问猛地打了个寒颤,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个大逆不道的念头。

  难道,眼前此人,真是先帝转世不成?!

  呸!呸!呸!

  李待问连忙晃了晃脑袋,将这荒唐至极的想法甩出脑海。

  自己真是魔怔了!

  ……

  送走了心事重重的李待问,朱启明也一刻没停,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启明镇。

  这南雄府城,是他的门面,是他的官皮。

  而启明镇,才是他安身立命,锻造獠牙的真正老巢。

  刚进山谷,他就看见老村长陈国柱,正蹲在一片新开垦的田垄边,像看自家孙子似的,看着一地绿油油的藤蔓。

  “老陈!”朱启明翻身下马,走了过去。

  “哎!大人,您回来了!”陈国柱连忙起身,指着那片绿意盎然的土地,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惊奇和喜悦。

  “大人,您让种的那个……叫啥,红薯?这玩意儿真是神了!”

  “三月份种下去的,这才两个多月,您瞧瞧,这藤蔓爬得满地都是!随便掐一根再插土里,浇点水,三天就活!”

  陈国柱激动得满脸褶子都舒展开了:“就是不知道,这地底下结的果子,到底是个啥样,能不能吃。”

  “能吃,不但能吃,而且产量高得吓人。”

  朱启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下去,这玩意儿的藤蔓和叶子,也能当菜吃,还能喂猪。等到秋后,挖出来的果实,煮熟,切成条,还能当军粮!”

  这可是后世的抗饿神器!有了它,老子的根据地才算真正有了底气!

  安顿好民生大计,朱启明便一头扎进了山谷另一侧,那片热火朝天的练兵场。

  如今,启明镇的三千多常规军,全都在此操练。

  而陆文昭,则带着那几百号"脚骨力"好的汉子,在南雄千户所周边,进行着更加严苛和神秘的特种训练。

  朱启明一到练兵场,就被眼前的景象给逗乐了。

  上千条光着膀子的汉子,没练刺杀,没练刀盾,而是像一群傻子一样,在烈日底下……站军姿。

  每个人脚下都画着白线,两脚分开六十度,双手紧贴裤缝,抬头挺胸收腹,一动不动。

  汗水顺着他们黝黑的脊梁沟往下淌,在地上洇出一片片深色的印记。

  王大力这个新上任的山地营营官,正顶着个大草帽,在队列里来回溜达,嘴里骂骂咧咧。

  “都他娘的给老子站直了!”

  “尤其是你!刘二麻子!你他娘的裤裆里藏了个鸟窝是吧?夹那么紧干嘛?!放松!”

  “还有你!张三!眼睛看哪呢?看前面那婆娘的屁股是吧?!信不信老子把你眼珠子抠出来当泡踩!”

  不少新兵蛋子被晒得头晕眼花,身体摇摇欲坠。

  一个胆大的刺头忍不住小声嘀咕:“营官……咱们这是练的哪门子功夫啊?就这么站着,能杀建州鞑子吗?”

  王大力一听,火气“噌”地就上来了,上去就是一脚。

  “你懂个屁!”

  “大人说了!这叫纪律性!叫军魂!”

  王大力现学现卖,扯着破锣嗓子吼道:“大人说了,老子要的不是一群会耍几下破刀的武夫!老子要的是一台杀人的机器!”

  “机器懂吗?就是让你往东,你不敢往西!让你捅人,你不敢眨眼!旁边的人被砍了脑袋,你的枪也得给老子端稳了!”

  “连他娘的站都站不直,还想上阵杀敌?回家抱孩子去吧!”

  "都听好了,练好了,可以申请加入山地营,练不好,嘿嘿……"

  朱启明站在高坡上,满意地点了点头。

  王大力这货虽然脑子不好使,但执行力是真他娘的强。

  这种模仿后世阅兵式的队列训练,在这个时代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的折磨。

  但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它能用最快,最粗暴的方式,磨平士兵的个人棱角,将他们锻造成一个绝对服从的整体。

  这,才是未来排队枪毙战术的根基!

  钢铁般的意志,要从钢铁般的纪律开始!

  朱启明看着底下那一张张或痛苦、或茫然、或坚毅的脸,心中豪情万丈。

  这,就是老子的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炼钢厂的炉火日夜不熄,兵工厂的冲压机响彻山谷,练兵场的呐喊声震耳欲聋。

  启明镇,这台由朱启明亲手打造的战争机器,正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疯狂运转,积蓄着力量。

  转眼,便到了崇祯二年,六月初一。

  南国的夏日,暑气蒸人。

  朱启明独自一人站在千户所最高的望楼上,已经一整个下午了。

  他没有看山谷里热火朝天的景象,也没有看远处南雄府城的繁华。

  他的目光,一直眺望着遥远的东北方向。

  他的眉头,紧紧地拧成了一个川字,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李若链和陆文昭走上望楼,看着朱启明那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对视了一眼。

  “大人,”李若链率先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您这几日,似乎一直心神不宁,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朱启明没有回头,依旧望着那片被云层遮蔽的远方,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片冰天雪地的辽东。

  他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声音低沉而沙哑。

  “若链,文昭……”

  “你们看着东北方向……”

  他顿了顿,喃喃自语,像是在说给他们听,又像是在说给自己听。

  “再过四天……”

  “六月初五。”

  “东江镇,怕是……要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