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辽阳攻略-《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元嗣走到帐篷门口,将金乌弓拿在手里。

  完颜宗弼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他将头上的酒杯摔在地上,大声说道:“你咬我鸟!这可开不得玩笑!”

  他不知道,这个游戏元嗣已经和刘十三景川他们做过无数次,虽然看着吓人,不过他有十分把握。

  元嗣笑道:“想不到勇猛无敌的二太子也有怯懦的时候啊。”

  宗弼心里不服气,却也不敢贸然上前。

  元嗣正想将景川喊过来,先前那个青年却走了出来说道:“就让宗翰来试试吧,不能让元嗣小看了我女真的勇士。”

  他将酒杯顶在自己的头上,微笑着示意元嗣开始。

  当天晚上只有一弯新月,夜色浓重。

  女真族内多的是骑射高手,但是在这个距离谁也做不到射中宗翰头上的酒杯。

  完颜阿骨打不禁也皱起了眉头,他让亲卫在宗翰身边又点了两支火把。

  杨元嗣微微一笑,气定神闲站在军帐门口,弯弓搭箭。

  周围观看的女真战士都屏住了呼吸,无数双眼睛都盯在金乌弓之上,落针可闻。

  只见箭如流星,银酒杯被利射穿,却依然在宗翰头上立而不倒。

  这份精度和对力度的把控,简直就是神乎其神。

  围观的人目瞪口呆,竟然都忘了叫好。

  还是阿骨打率先拍手说道:“以前曾听说汉人有什么养由基,李广,我看他们都不如元嗣!”

  说罢拿了一大块金锭赏赐给了元嗣。

  女真人最敬重英雄,本来斜也和宗弼还对元嗣的计划有所担心。

  现在看他有如此神射,心中信了大半。

  从此杨元嗣的箭术在大金国扬名立万,号称杨无敌。

  当晚众人尽欢而散,阿骨打又赐了元嗣好多金银。

  第二天一早,完颜宗望带了个精干的细作过来商讨具体的细节。

  他掏出一个黄金的小狮子放在元嗣手中,郑重的说道:“ 这是我的金印,元嗣凭借他可以便宜行事。”

  郭淮山知道这个金印的分量,有了二太子的金印,元嗣就掌握了渤海境内那些好汉的生杀予夺大权。

  由此可见宗望对他的信任。

  返回赤凤寨之后,郭淮山就忙着去联络各路绿林好汉了。

  杨元嗣将辛兴宗、景川和刘十三召集在一起。

  三人看他脸色严肃,都知道他有重要的事情要说。

  刘十三也放下了酒碗,眼巴巴的看着他。

  杨元嗣斟酌了一下,说道:“众位兄弟知不知道我是哪里人?”

  三人都愣住了,大家只知道他是汉人,却不知他是何方人士。

  “我本是大宋登州人士,漂泊在了渤海。”

  “现在辽国暴虐,女真人攻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我想趁此乱世攒一桩钱财,时机到了扬帆出海,回登州家乡。”

  三人从来不知道他有如此打算,一时沉默不语。

  他们祖先虽然也都是汉人,但是在渤海至少也生活了五代,早就不管什么华夷之分。

  杨元嗣又道:“现在我有把握在金国给大家谋个锦绣前程,何去何从你们三思。”

  刘十三将酒杯往地上摔的粉碎,说道:“阿哥你放心,水里水里,火里火里!”

  辛兴宗也说道:“我是喝了血酒的,此生愿意追随寨主左右!”

  景川笑道:“我这条命都是阿哥给的,就不用说了吧?”

  杨元嗣也站了起来,沉声说道:“我杨元嗣能有你们作兄弟,三生有幸,从此以后同生共死!”

  说罢伸出手来看了三人一眼,他们将手紧紧握在一起,齐声说道:“同生共死!”

  杨元嗣胸怀激荡,有这个几个好兄弟也不枉此生了。

  辛兴宗精心挑选了一百多人,加上元嗣三十人的侍卫,总共有一百五十人。

  杨元嗣带这些人先一步进入辽阳城内提前熟悉辽军部署。

  辽阳城内现在人心惶惶,有的人想出去,有的人想进来。

  不过城门盘查却是越来越严格了,尤其是搜查出金人,直接在斩首。

  城门楼子上挂了四五个金人的脑袋。

  杨元嗣带着三十几个人,挑着十几担皮货要进城。

  守门的小校看他们人多,上前阻拦。

  辛兴宗连忙拿了两贯铜钱,塞在他手中。

  小校看他们比较识相,货物当中又没有什么违禁之物,也就放行了。

  杨元嗣在城中的落脚点是城西一家皮货行,也是郭淮山早安排好的据点。

  皮货行有四进院落,住个二百多人都不成问题。

  掌柜也是个老江湖,有四十多岁的年纪,长的白白胖胖。

  他带元嗣看了一下地窖里的器械,把元嗣也吓了一跳。

  里面长刀巨斧有个二三百件,甚至还有三十多副铁甲。

  那掌柜得意的说道都是他这五六年来暗中收集到的,就等今天。

  辽阳城跟元嗣电视里看的古城也颇有不同。

  它并没有将居民商坊等分的那么仔细,整个城内建筑有些杂乱无章。

  辽阳总共有四座城门,南门是正门,高三丈厚一丈,要用绞盘才能打开。

  南门旁边不远就是辽军的南大营,有三万人驻守。

  其他各城门都有一两万人,城内靠北是辽阳留守府。

  辽阳留守只顾锁门作缩头乌龟,整个辽阳城内负责布防的就是耶律大德。

  各色人等行色匆匆,杨元嗣混在人群中去看那辽军大营。

  城内的辽军多数是契丹人,现在这个时候汉军已经逃的差不多了,况且耶律大德也信不过他们。

  辽军正在军营之内准备擂木炮石等城防之物。

  元嗣四个城门都看了一遍,心里踌躇不定。

  南门最厚最重,但是开门需要绞索,只要攻上城门楼砍断绞索,便可以放下城门。

  其他几个城门要想打开只有强攻城门洞才能将城门打开。

  按照程序来说,当然是直接砍断绞索痛快,可是南门也是辽军防守最严密的地方。

  刘十三恨恨道:“我看不如就在南门下手,我穿着铁甲带领兄弟们杀上城门楼,阿哥你拿着弓箭在后,怕他们个鸟。”

  景川也说道:“十三说的也有一些道理。”

  杨元嗣未置可否。

  郭淮山是在五天以后才进的辽阳城内跟元嗣汇合。

  在半月之内,能有一千多好汉混进来,就看元嗣如何行动了。

  杨元嗣知道战争不是儿戏,稍有不慎这一千多人可能都要折在这辽阳城中。

  这又不是玩儿《三国志》,没有存档的机会,必须要一战功成。

  他最后下定决心,将攻击的目标放在了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