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20,周六,7:48,熬夜伤身体。
马特贝发现,北汽蓝谷跌幅比较大的那个晚上,都熬夜,这简直就是双重打击。
书房今天太阳没那么大了,最近几天都是晒得冒汗,这两天据说台风,但早上又解除预警了,马特贝基本不出门,所以也不关心,这个周末胖纸还是留在学校。
太远了。
中央气象台今天(20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9月20日8时至21日8时,广东大部、广西东部、福建东南部、浙江南部以及重庆西部、四川东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中部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20毫米)。
现在窗外云层是厚一些,但还不像会暴雨的样子。
美元指数97.66,离岸人民币7.1194,9月的美联储降息几天就消化了,美股又创了新高,说到华尔街这操控确实厉害,但这得多大的流动性才能把美股推动成现在这样的走势?
让马特贝比较吃惊的是:2025年9月,特朗普再次呼吁将季报改为半年报,称此举 “节省成本并让管理层专注长期经营”。SEc已表态 “优先处理” 这一提议,并计划推进规则修改,可能允许公司自主选择季度或半年报告。SEc主席保罗?阿特金斯(paul Atkins)明确表示:“市场可自行决定最适合的报告频率”。
之前还以为是个笑话,现在看真的在推动这项改革,
目前,美国本土上市公司仍需强制披露季报,但政策环境正处于变动中,未来季报制度可能转向 “可选模式”,但这一改革需经历法定程序,短期内不会生效。
做这种改革,但凡正常思考的就知道不是成本问题,更多的还是想在信息披露上做动作,而且不需要及时披露,也更有利于那些能看到底牌的,华尔街造规则,看底牌的玩法越来越露骨。
纳斯达克100指数:科技巨头主导,头部权重超 50%,前五名占比:约 38%,其中微软(11.33%)、英伟达(11.12%)、苹果(8.47%)位列前三,合计权重超 30%,市值越集中,越容易操纵。
美股的牛市其实和这种市值占比的结构有很大的关联性,先不提他们可能存在的危险,实际上也确实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资金未来在A股向头部公司集中,无论是美股的科技巨头还是A股的国产龙头,都体现了 “强者恒强” 的马太效应。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集中既带来了长期投资机会,也放大了短期波动风险。
A股未来的牛市估计也是类似方向,真正好公司不是层出不穷的,其实更多还是趋于集中,这样更容易形成长期的牛市,例如美股的微软、英伟达和苹果。
中国A股未来估计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像今年的行情就很明显,通信设备板块的“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半导体板块的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和兆易创新;pcb的胜宏科技;服务器制造商工业富联、中兴通讯、中科曙光等。
资金集中推动这些具有一定核心价值的公司,总比去炒作那些所谓的题材要好,最终又是一地鸡毛。
这次市场分歧,资金有流入电池板块和汽车零部件板块的迹象,明显也是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先导智能这些核心公司更受资金青睐,汽车零部件就是三花智控、均胜电子、拓普集团等,虽然上周五也出现大幅调整,但成交和走势上也显示了资金的态度。
其实汽车整车也一直是资金重点关注的板块,只是还看不到明显的拉升炒作,这个看成交和换手大概知道,后续就看成交会不会进一步放大,估计总会轮到它们,成交前三很明显就是比亚迪、江淮汽车和赛力斯。
所以马特贝自己分析,即使是借鉴美股的特征,和今年A股走势的变化,不用再纠结所谓的牛熊,没有意义。
牛市即使判断对了,选错了票(例如今年到目前为止选了整车),即使牛市也未必有机会。而如果成交、走势都还很活跃的情况下去提前猜顶,看看美股就知道猜顶可以错很多年。
A股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如果人民币升值趋势形成,资本就会源源不断流入国内,你猜是去资本市场,还是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最核心的选择始终都要落地到股票市场。
所以,只要两市成交保持现在的热度(2万亿左右),指数持续向上,保持在20日均线以上,那就不要猜顶,上证指数跌破60日均线,再评估是不是重新回到熊市也来得及。
现在上证指数破20日均线,确实是要小心,个股该止损的自己做好判断,关注行情的下一个节奏,比猜顶有用。
从成交额和两融数据来看,9月的电池和汽车零部件已经有信号,可惜马特贝这两个行业都没把握,不敢轻易参与,但资金可能已经有所选择。
国庆前后的汽车市场会不会开始恢复,这个不容易判断,但鸿蒙智行9月的定单其实已经给出信号,目前还需要确认的就是交付,赛力斯新上市,交付很可能会在四季度实现翻倍,达到每周1.5-2万辆。
北汽蓝谷的享界S9t和极狐t1订单也是明确的,还有上汽集团的尚界h5,这些销售都会在四季度得到确认,所以A股资金什么时候重新流入整车板块,马特贝不太确定时间,但也预期四季度的概率很大,只是,资金是否流入,眼见为实好点。
反正9月份是没看到啊!
马特贝发现,看场内资金的流向和态度,除了看两市成交额,两融数据也非常关键,但可以先从成交开始分析。
以9月19日的收盘分析,A股成交排名前100的特征:
9月19日两市成交2.32万亿元,前100家成交是6498亿元,算力方向包括半导体、电子元件、通信设备、服务器相关等板块,前100有49家,成交3417亿元,占比53%。
很明显资金主要还是在算力板块博弈,但也有新的特征:
电池储能板块有11家,成交764亿元,汽车配件有7家,成交681亿元,而汽车整车也有3家,但成交只有130亿元。
金融5家,264亿元,其他代表了剩下的各个板块,25家,1241亿元。
所以暂时可以知道资金成交依旧集中在算力板块,但储能电池和汽车配件的成交也开始活跃,汽车整车还没有活跃的迹象。
做好这个数据的跟踪,大概可以猜到资金会重点炒作哪些方向,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融资数据明天再搞了,先消化一下成交数据的影响,深交所的融资数据最快也要周一9点,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优化。
马特贝发现,北汽蓝谷跌幅比较大的那个晚上,都熬夜,这简直就是双重打击。
书房今天太阳没那么大了,最近几天都是晒得冒汗,这两天据说台风,但早上又解除预警了,马特贝基本不出门,所以也不关心,这个周末胖纸还是留在学校。
太远了。
中央气象台今天(20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9月20日8时至21日8时,广东大部、广西东部、福建东南部、浙江南部以及重庆西部、四川东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中部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20毫米)。
现在窗外云层是厚一些,但还不像会暴雨的样子。
美元指数97.66,离岸人民币7.1194,9月的美联储降息几天就消化了,美股又创了新高,说到华尔街这操控确实厉害,但这得多大的流动性才能把美股推动成现在这样的走势?
让马特贝比较吃惊的是:2025年9月,特朗普再次呼吁将季报改为半年报,称此举 “节省成本并让管理层专注长期经营”。SEc已表态 “优先处理” 这一提议,并计划推进规则修改,可能允许公司自主选择季度或半年报告。SEc主席保罗?阿特金斯(paul Atkins)明确表示:“市场可自行决定最适合的报告频率”。
之前还以为是个笑话,现在看真的在推动这项改革,
目前,美国本土上市公司仍需强制披露季报,但政策环境正处于变动中,未来季报制度可能转向 “可选模式”,但这一改革需经历法定程序,短期内不会生效。
做这种改革,但凡正常思考的就知道不是成本问题,更多的还是想在信息披露上做动作,而且不需要及时披露,也更有利于那些能看到底牌的,华尔街造规则,看底牌的玩法越来越露骨。
纳斯达克100指数:科技巨头主导,头部权重超 50%,前五名占比:约 38%,其中微软(11.33%)、英伟达(11.12%)、苹果(8.47%)位列前三,合计权重超 30%,市值越集中,越容易操纵。
美股的牛市其实和这种市值占比的结构有很大的关联性,先不提他们可能存在的危险,实际上也确实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资金未来在A股向头部公司集中,无论是美股的科技巨头还是A股的国产龙头,都体现了 “强者恒强” 的马太效应。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集中既带来了长期投资机会,也放大了短期波动风险。
A股未来的牛市估计也是类似方向,真正好公司不是层出不穷的,其实更多还是趋于集中,这样更容易形成长期的牛市,例如美股的微软、英伟达和苹果。
中国A股未来估计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像今年的行情就很明显,通信设备板块的“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半导体板块的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和兆易创新;pcb的胜宏科技;服务器制造商工业富联、中兴通讯、中科曙光等。
资金集中推动这些具有一定核心价值的公司,总比去炒作那些所谓的题材要好,最终又是一地鸡毛。
这次市场分歧,资金有流入电池板块和汽车零部件板块的迹象,明显也是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先导智能这些核心公司更受资金青睐,汽车零部件就是三花智控、均胜电子、拓普集团等,虽然上周五也出现大幅调整,但成交和走势上也显示了资金的态度。
其实汽车整车也一直是资金重点关注的板块,只是还看不到明显的拉升炒作,这个看成交和换手大概知道,后续就看成交会不会进一步放大,估计总会轮到它们,成交前三很明显就是比亚迪、江淮汽车和赛力斯。
所以马特贝自己分析,即使是借鉴美股的特征,和今年A股走势的变化,不用再纠结所谓的牛熊,没有意义。
牛市即使判断对了,选错了票(例如今年到目前为止选了整车),即使牛市也未必有机会。而如果成交、走势都还很活跃的情况下去提前猜顶,看看美股就知道猜顶可以错很多年。
A股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如果人民币升值趋势形成,资本就会源源不断流入国内,你猜是去资本市场,还是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最核心的选择始终都要落地到股票市场。
所以,只要两市成交保持现在的热度(2万亿左右),指数持续向上,保持在20日均线以上,那就不要猜顶,上证指数跌破60日均线,再评估是不是重新回到熊市也来得及。
现在上证指数破20日均线,确实是要小心,个股该止损的自己做好判断,关注行情的下一个节奏,比猜顶有用。
从成交额和两融数据来看,9月的电池和汽车零部件已经有信号,可惜马特贝这两个行业都没把握,不敢轻易参与,但资金可能已经有所选择。
国庆前后的汽车市场会不会开始恢复,这个不容易判断,但鸿蒙智行9月的定单其实已经给出信号,目前还需要确认的就是交付,赛力斯新上市,交付很可能会在四季度实现翻倍,达到每周1.5-2万辆。
北汽蓝谷的享界S9t和极狐t1订单也是明确的,还有上汽集团的尚界h5,这些销售都会在四季度得到确认,所以A股资金什么时候重新流入整车板块,马特贝不太确定时间,但也预期四季度的概率很大,只是,资金是否流入,眼见为实好点。
反正9月份是没看到啊!
马特贝发现,看场内资金的流向和态度,除了看两市成交额,两融数据也非常关键,但可以先从成交开始分析。
以9月19日的收盘分析,A股成交排名前100的特征:
9月19日两市成交2.32万亿元,前100家成交是6498亿元,算力方向包括半导体、电子元件、通信设备、服务器相关等板块,前100有49家,成交3417亿元,占比53%。
很明显资金主要还是在算力板块博弈,但也有新的特征:
电池储能板块有11家,成交764亿元,汽车配件有7家,成交681亿元,而汽车整车也有3家,但成交只有130亿元。
金融5家,264亿元,其他代表了剩下的各个板块,25家,1241亿元。
所以暂时可以知道资金成交依旧集中在算力板块,但储能电池和汽车配件的成交也开始活跃,汽车整车还没有活跃的迹象。
做好这个数据的跟踪,大概可以猜到资金会重点炒作哪些方向,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融资数据明天再搞了,先消化一下成交数据的影响,深交所的融资数据最快也要周一9点,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