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报捷镇西城-《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刘将军高声叫道:

  “我说周参军,你还不如待在我镇西都督府,老刘负责给你找几个美貌的小娘子,日日夜夜好不快活...”

  刘将军心中真想周天成留下来,他老刘家的生意大计,还没真正开始呢。

  周天成摇头苦笑。

  一众将军点头狂笑。

  打了一个大胜仗,大家都非常高兴,什么话都敢说啰。

  很快,奉命前往镇西城报捷的队伍,专门前到京都报捷的特使队伍准备就绪。

  三十六匹通体乌黑的骏马,一人双骑。

  每匹马的身上都系着鲜红的绸带,特使们身穿崭新的铠甲,腰佩长剑,手持一杆大红的报捷旗。

  为首的信使将装有战报的锦囊小心翼翼地系在胸前,翻身上马。

  他们庄重的向杜大帅等人行了一个军礼,催马离开。

  “驾!驾!”

  随着一声令下,报捷队伍如离弦之箭,飞驰而出。

  马蹄声如雷,尘土飞扬。

  “镇西口大捷!歼敌五万三!”

  他们沿着官道、乡道一路狂奔。

  “镇西口大捷!歼敌五万三!”

  一路上,探马们也在不停地传递着消息。

  他们快马加鞭,从一个驿站到另一个驿站,将镇西口大捷的喜讯不断向前推进。

  很快,整个镇西口周边的村落都沸腾了起来。

  胜利的消息如风一般传遍了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士兵还是居民,都是欢呼雀跃。

  有的相拥而泣,有的高举兵器呐喊。

  ......

  天色已渐渐暗淡下来,镇西城大门紧闭,城墙上守兵身形隐隐约约,目光警惕看着远处的道路。

  “驾,驾,驾!”

  激烈的马蹄声响了起来,城墙上的守兵立即站直了身体。

  镇西城实行了军事管制,临近夜晚,道路上少有人迹。

  是谁,这样大胆,敢在官道上急行?

  只有执行军务的士兵才有这个权利。

  莫非,是镇西口传来了消息?

  他们还在猜测的时候,前方传来兴奋的叫喊声:

  “镇西口大捷!歼敌五万三!”

  “快点,打开城门,开开城门!”

  “镇西口大捷!歼敌五万三!”

  三十六匹高头大马,打着响鼻,停在城门口。

  “什么?这怎么可能?”

  负责今天守城的将官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且慢,会不会是天狼军诈取城门?点亮火把,看清楚再说。”

  突然下面传来了中气十足又非常熟悉的一个声音:

  “好你个张大锤,还敢关着城门不放我们进来报捷,当心一会打你几十军棍!”

  话语中带着笑噱之意。

  张大锤大喜欲狂,“哎哟”一声:

  “刘参军,是你,我的天啦,这个消息是真的!”

  刘参军是他的顶头上司,肯定不会骗他们。

  果不其然,火把照射下,报捷的十八个汉子都是他的军中同伴。

  这些同伴手持报捷的红旗,喘着大气,但脸上都是喜悦的神色。

  “快,快,打开城门,击鼓,击鼓迎接!”

  张大锤手忙脚乱,高声叫嚷。

  他嫌城门开得太慢,急忙跑下去,心中只是想着那个可怕的数字。

  歼敌五万三!

  我的娘哎!

  这是多惊人的一个战绩。

  等他跑到城门口时,沉重的城门刚刚打开。

  刘参军高声笑道:

  “张大锤,先别关门,还有几波要到京城报捷的快马,马上就到了,我们先去都督府报捷。”

  等不到张大锤回话,他们驱马就走。

  “驾,驾”

  马蹄翻飞,伴随他们高昂的喊声:

  “镇西口大捷!歼敌五万三!”

  张大锤靠在城墙上,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镇西口大捷!歼敌五万三!”

  几日来的担心,终于放下了。

  城墙上的守兵欢呼着,敲响了得胜鼓。

  ......

  镇西城这几天是全城实行军事管制,街道上一片安静。

  只有一些人家的窗户上,透出淡淡的光芒。

  屋里的人们,说话都是轻言细语,生怕惊扰了什么一样。

  突然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份宁静。

  报捷的队伍高举着写有“大捷”的旗帜,策马冲过镇西城的街道。

  他们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自豪,口中高呼:

  “镇西口大捷啰!歼敌五万三!”

  他们声音在大街小巷,不停响起。

  “镇西口大捷!歼敌五万三!”

  百姓们先是被急促的马蹄声吸引,纷纷猜测,难道是出了什么大事?

  随后听到了那令人振奋的叫喊声。

  一些窗户先后亮起灯光,屋门也被打开。

  人们纷纷走出来,站在门口,议论纷纷:

  “哎呀,张大爷,我没听错吧?镇西口的赢了?歼敌五万三?”

  李婶站在门口,问一个五十多的老汉。

  这个老汉当过兵,了解军队中的情况。

  张大爷双手扶了扶头上的帽子,满脸喜色地回应:

  “是的是的,我看得很清楚,他们是报捷兵,军队不敢骗人的,这是重大军情!”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叹。

  “哇,是真的,我的天呐,杀了五万三呐!”

  “太好了,太好了,我这几天急死了。”

  不一会儿,街上的灯火渐渐亮起。

  担惊受怕许久的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

  这些日子,生怕镇西口丢失,西秦国大军前来包围镇西城,让他们流离失所。

  他们高声欢呼,脸上满是喜悦。

  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要求很简单:

  平平安安的活着。

  健健康康的活下去。

  少来一些天灾人祸,少受一些战乱冲击!

  这个时候,执行巡逻任务的军人也不喝斥他们。

  他们自已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镇西口大捷!歼敌五万三!”

  报捷的队伍继续冲过几条街道,声音愈发洪亮。

  “镇西口大捷!歼敌五万三!”

  沿途的巡逻军人纷纷靠边避让,庄重的给他们行着军礼。

  这些从前线赶来报捷的,都是好汉子!

  都是从血与火中拼杀出来的汉子。

  他们相互交谈着,有的还后悔不已:

  “我的娘,怎么打得这么好?我简直不敢相信!”

  “不知道哇,哎呀,要把我派到镇西口就好了,肯定能立一大功。“

  “可惜了,我也是,现在只能看他们吃肉,我就喝汤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