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虚伪的落幕(3)-《大明第一公》

  “于私...李家乃我朱家至亲!”

  “朱家穷困潦倒之时,多亏了陇西郡王屡次施以援手。”

  “于公...”

  乾清宫前,面对群臣百官,朱标垂泪道,“自陇西郡王始,忠勤于国事。至岐阳王,百战之功。曹国公李景隆,少年入仕,即为我大明屡解艰难!”

  闻言,群臣一阵默然。

  从李景隆的爷爷开始,老李家对得起世袭罔替这四个字。

  还别真以为李景隆的爷爷,就是个憨厚的老农。当年大明高筑墙广积粮之时,为大军后勤筹备军需的明面上是韩国公李善长,暗地里则正是后来的陇西郡王李贞。且从某种角度来说,在百战岁月之中,洪武皇帝不坐镇中枢的时候,李贞就是淮西军头们后院的定海神针。

  “可今日!”

  朱标继续道,“因我之病,而将良药全部占据,使得表嫂.....骤然离世!”

  说着,他已是泣不成声,“于私,我愧对亲戚之情.....”

  “殿下!”

  突然,翰林学士黄子澄和齐泰同时上前,宽慰道,“此非殿下知错也!时也命也!”

  “此乃人祸!非天之难也!”

  朱标大哭,“于私我哭对亲戚之情!于公...”

  他看向群臣,“因我为太子,即可不顾臣子性命耶?为我一人之病,而使亲族亲长,良臣之母,命丧皇权!我这个太子,岂是良君乎?”

  闻言,群臣一惊,同时上前,“殿下!”

  “大明以仁孝治国!”

  朱标颓然前行几步,步步落泪,“我这个太子的仁在何处?我还有什么脸,对天下臣民说这个仁字!”

  说着,他陡然惊呼一声,“害了表嫂是为不义,占有良药是为不仁。我朱标...不仁不义还有何面目,存于人间!”

  喊着,他突然发足狂奔。

  对着乾清宫外的柱子,一头撞了过去。

  刹那之间,乾清宫外满是撕心裂肺的呐喊,“殿下不可.....”

  朱元璋也大喊道,“老大,你作甚?”

  砰!

  众人皆是一颤,许多人低下头不敢直视。

  然后下一秒一个声音响起,“太子爷没事!”

  这时众人才幡然醒悟,就在刚才电光火石之间,宣宁侯曹泰一个箭步冲在了太子朱标的面前,随即被朱标一头撞飞出去,那砰的一声,却是曹泰的身子重重的撞在了殿前汉白玉的栏杆上。

  而后曹泰不顾身体的疼痛,一个翻身起来,死死的把太子朱标抱在怀中。

  满脸惊骇的上下摸着朱标的身体还有脑袋,口中喊道,“没事没事,没撞着...太子爷!太子爷?”

  这时众人才发现,朱标竟然是情绪激动之下,已经昏厥过去。

  “传太医!”朱元璋怒吼,抱着朱标大步进殿。

  殿外群臣心中百感交集,忽然之间,齐泰黄子澄等人呐喊道,“天佑大明,有此贤君!”

  紧接着,乾清宫外满是群臣的欢呼。

  “天佑大明,有此贤君!”

  “太子之仁,感天动地!”

  ~

  “爷!换上吧!”

  乾清宫的歌功颂德,李府街听不到。

  而曹国府的哭声,乾清宫也听不到。

  小凤轻轻的给丈夫的腰上,系好孝布。

  而李景隆则是浑身僵硬的,矗立在母亲毕氏的灵前,看着那棺椁之中,好似熟睡一样的母亲,愣愣的失神。

  毕氏身着盛装,华贵非凡,神态安详。

  这是李景隆第一次见她如此的穿着,也是最后一次。

  其实一直以来,他对于毕氏的情感都没有非常的强烈。

  不但不强烈,且有时候还会刻意的回避,对方给与他的那份母爱。

  当然,毕氏也是不善表达之人,在李景隆面前甚少表现出慈母的模样。

  可是现在,当失去之后才霍然发现......其实那份爱,一直都在身边。

  那是每一次,李景隆夜归之后,母亲房中还亮着的灯。

  那是每一次,李景隆即将远行时,母亲驻足于门口的身影。

  那是每一次,李景隆归家之后,母亲含蓄的笑意。

  那是每一次,李景隆忙碌之后,母亲忧心的叮咛。

  她的爱一直都在,无处不在。

  “娘!”

  咚,李景隆跪在灵前, 额头触地,悲从心来,“儿子回来了!”

  “娘!”

  “老夫人!”

  毕氏的灵前,顿时哭声一片。

  李景隆泪眼朦胧的抬头,恍然之间,耳中好似出现了母亲毕氏当初,在他刚来这个世界时的声音。

  “儿,你是老大!”

  “长兄如父!”

  “咱们这个家,你得扛起来!”

  ~~

  “申国公府到...”

  “魏国公府到..”

  “郑国公府到..”

  “信国公府...”

  “韩国公府....”

  “景川侯...”

  “宣宁侯...”

  一个又一个显赫的名字,在门外知客的口中喊出。

  一名又一名威高权重的贵族大臣,出现在李家府邸当中。

  可李景隆依旧跪在灵前,一动不动。

  如果说在他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些显赫的名字还能让他心神激动的话。那么现在,这些人的名字在他的心中,也就是名字罢了。

  他从来都不曾欠谁的,亦从来没有想过靠谁。

  当然,一旦他李景隆有事,这些人之中大部分的人也都指望不上。

  突然,管家李全跌跌撞撞的跑来,跪在李景隆的身边,“公爷!”

  李景隆默然转头,目光清冷。

  “公爷,太子妃亲自来了!”

  “呵!”李景隆只是一笑,没有说话。

  “我去接接!”

  边上的小凤闻言起身,快步走到院外,就见太子妃吴氏在一群素装贵妇的簇拥之下,众星捧月一般进来。

  “太子妃!”

  小凤跪地,哭道,“我们爷哭得手脚都动弹不得,只能臣女前来迎您!”

  “快快请起!”

  吴氏忙上前拉起小凤,也是眼眶一红,“太子爷听闻表嫂去了,又病了!病中还特意叮嘱我,一定要亲自来,送表嫂最后一程!”

  ~~

  夜,不是很静。

  因为曹国府中,不断的人影闪动。

  说来可笑,毕氏走了,最悲伤的应是李家人。可那些外人,却表现得比他李家的人更为难以接受一般。

  而作为儿子,李景隆好似一个局外人。

  但那些络绎不绝的宾客,却好似置身其中,不能自拔一般。

  他们都在演戏。

  演一场充满人情味的苦情戏!

  在这场戏中,他一直像是个局外人一般,默默的跪着,泪也哭干了。

  “公爷!”

  听见声音,李景隆机械的转头,却是一张熟悉的脸。

  “戴先生!”

  “公爷!”戴先生看看左右,从袖子中掏出一个手帕,递给李景隆,“老夫人留给您的!”

  李景隆心头一紧,接过来,突然盯着戴先生,“我娘到底怎么没的?”

  “这....?”

  戴先生叹息摇头,掩面道,“公爷....在下实在是无能为力了!”说着,长叹一声,愧疚的拱手而去。

  李景隆看着他的背影,眼神之中多了一抹情绪。

  然后缓缓打开那方手帕,上面赫然写着。

  “儿,大丈夫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绝!”

  “娘等着将来,你给你娘修一个天下最好的坟!”

  猛的,李景隆的手一抖。

  许多话,不用问了,答案就在眼前。

  瞬间,两含泪滚滚而下,他的脸上写满了痛苦。

  “老范!”

  “明公,学生在!”范从文一身孝衣,从侧面走来。

  “帮我写一封折子!”

  李景隆低头垂泪,双手却握成了拳头,“我要为母亲,守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