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他好(2)-《大明第一公》

  冯胜若有所思,“再说什么?”

  “您以为蓝玉在军中有威望?”

  冯克让撇嘴,“也就他身边那一批人那么认为吧!他的威望,都是他身边那些老军侯捧出来的,还有就是常家给他的!”说着,他压低声音,“再说,他再能打仗,再有威望,关别人啥事?”

  “西北军功,他都敢吞了,外人谁敢跟他来真的?”

  “要真说人品,人缘...”

  冯克让顿顿,“就单论上十二卫,各位的头头,都念着曹国公的好!”

  “嗯?”冯胜不解,“念他的好,为啥呀?”

  “以前的交情不说!”

  冯克让低声道,“李景隆这左都刚上任,第一道公文是发给兵部的!查上十二卫属于兵员该得田亩事!查上十二卫历年赏俸疏漏事!”

  “您是知道的,上十二卫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从领兵到下面马弁,就没地方寻出息去!都是苦哈哈!”

  “李景隆一来,就让兵部准备把上十二卫兵员名下,这么多年一直没补发到位的田产,给发下去!该给的钱没给的,给发下去!”

  “还有,他不是还管着兵马司呢吗?”

  “东城那边建了一千三百多间官房....他以左都之身,命兵马司拨出六百间房子出来!”

  “嘶...给谁?”

  冯胜倒吸一口冷气,说是间....但其实就是小院,一个小院有房子十三间。

  京师之中寸土寸金,这六百间房子,可是好大一笔财富!

  “给上十二卫中,从各地调任京师的军将!”

  冯克让又道,“京师居大不易,靠那点俸禄哪买的起房子?人家李景隆大手一挥,告诉各位指挥使,房子给你们了,你们看着安排,先可着从外地比边军调过来的兄弟安排,剩下的你们怎么来,我也不过问,也别告诉我....而且人家还说了,这是第一批!”

  “啊!”冯胜又是目瞪口呆。

  “当兵的有了田,当官的有了房!”

  冯可让继续道,“您都说蓝玉有威望?他的威望是他自己人得利了,他给外人做什么了?人家李景隆一上台,八竿子打不着的外人,都得了好!您要是十二卫的指挥使,您愿意跟谁亲近?”

  就这时,他们父子的车厢外陡然一阵喧哗。

  冯可让撩开车帘,就见无数人拥挤着朝一个方向跑去。

  “咋回事?”

  “大爷!”

  亲卫纵马上前,在马上附身道,“小的刚才问了....曹国公那边要抓人!”

  “抓谁?”冯胜在车厢之中问道。

  “据说是曹国公手下的幕僚师爷们查账,查到供应给京师大营的粮油茶药,有以次充好,有缺斤少两的!”

  那亲卫继续大声道,“曹国公下令兵马司,过去抄家了!”

  顿时,冯胜愣住了。

  这些事,他们这些老带兵的不是不知道。

  但既然能给大营供应物资,都是背后有靠儿的。

  大家伙平日私下,也没少拿孝敬。

  怎么李景隆上台,就这么翻脸不认人呢?

  ~~

  短短数日,刚登上大明军中名义上第一人位置的曹国公李景隆,就在京中展开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整顿。

  军中上下一阵鸡飞狗跳,有人拍手叫好,有人暗中咬牙。

  有人终于可以因功升迁,也有人闹得灰头土脸。

  一些不明所以的人,在暗中冷眼旁观,等着看李景隆的笑话。

  但有些明白事的人,已在这事上看出曹国公李景隆的别样不同。

  那就是....锐意进取以及做事的公正。

  甚至有人在一时间,觉得朝廷的风气,好似回到了大明开国之初,准备牧马中原的前几年。

  ~

  “呵呵!”

  应天城外,李景隆的别苑。

  此地除了成了朱标的修养之地,好似也成了另一个乾清宫。

  朱家爷俩几乎白天的时候都在这,而李景隆那个主人,想要回家都要一步三岗,步步请示。

  正堂,温暖的房间之中,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奏折,对朱标笑道,“看看.....这才十来天,抓了这么多蛀虫!”说着,他眼神一冷,“都说咱手狠?不狠能行?开国才多少年,连带兵打仗的人都开始喝兵血了...遭娘瘟的,那是喝兵血?是挖咱朱家的墙角!”

  “爹,咳咳!”

  朱标裹着厚厚的裘皮,苍白的脸上带着几分疲倦。

  “李景隆昨日奏的,关于提拔边军有功将士,入京营领兵带军的折子,您看了没有?”

  “看了,赞成,允了!”

  朱元璋摆手,“这招好!边军将士感念天恩,也能让京营那些懒散惯了的废物,好好学学啥叫真的军人!”说着,他突然皱眉,“不是,你这....刚好了几天,怎么又咳嗽了?”

  “咳咳!”

  朱标笑笑,“无碍的,许是天冷着凉,咳嗽两声没事。御医看过,没痰应是嗓子不舒服,吃几回罗汉果就好了!”

  “来人!”

  朱元璋却是再看看儿子,转头对外喊道。

  “奴婢在!”

  “快马去太原,问问戴先生那边给老三看了病没有?看好了快马回来!速度!”朱元璋正色道。

  “奴婢遵旨...”

  “爹,戴先生一把岁数了,骑不得快马!”朱标苦笑道,“他再快,回来也是明年!”

  闻言,朱元璋的脸上突然之间蒙上一层深深的忧色。

  “你回来,有俩月了是吧?”

  “嗯!”朱标笑道,“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

  “啥病?”

  朱元璋低声道,“你这岁数,养俩月还没好?”

  说着,叹气道,“咱当年被一刀戳了肺管子,也不过一个月就养好了呀!”

  ~

  “见过都督....”

  与此同时,屋顶桥西侧,京师兵马指挥都司的衙房之中,数名武将见了从外进来的李景隆,直接起身,正色行礼。

  这个原本主管京城治安工商乃是刑狱的衙门,如今成了李景隆这个大都督府左都督的公衙。

  以前进进出出的,都是五品左右的官员。

  可现在每日在门口等着的,最少也都是正三品的武将。

  李景隆迈步进屋,褪下斗篷。

  斜眼看着面前几名拱手行礼的年轻将领,嘴角露出几许微笑来,“叫我啥?”

  闻言,几名年轻将领同时抬头,面露亲近之色。

  “哥!”

  “嗯!”

  李景隆点点头,而后忽然一脚踹过去,“都他妈一脸胡子拉碴了,不懂人事,私下见着我,不叫哥了?”

  被踹那人也不躲,反而一脸颇有荣感的笑意。

  “坐.....”

  随着李景隆的话声,江阴侯吴高,其弟吴守安。

  蕲春公之子康镇。

  被除爵的靖海侯吴桢之子吴忠等.....七八名昔日跟着李景隆屁股后头的小兄弟,都笑嘻嘻的坐下。

  “都是大人了,给你们加点担子!”

  李景隆直接开门见山,“府卫前军,左军,鹰扬左右卫,你们随便挑!”

  闻言,众人眼中都是欣喜之色。

  这些年他们都在三千营中,说是太子的亲军,实则实在是没什么机会立功升迁。

  “哥!”

  康镇笑道,“还得是您,想着兄弟们!”

  正说着话,突然就见李老歪大步走来。

  李景隆屁股还没坐热乎,“咋了?”

  而后李老歪在李景隆耳边低语几声,李景隆瞬间起身。

  对着几个小兄弟摆手道,“走!”

  几人也不多问,就好似小时候跟着李景隆打群架似的,带上头盔,紧好盔甲的带子,拎着兵器就跟在李景隆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