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海上商人-《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天花?”王瑶和足利义满都是心中一惊,在这个时代,这个词语无限接近于死亡。

  几十年间,东亚各国多多少少都发生过天花疫病,而且恐怕还是大规模流行,因为这个时期的治疗天花的技术有进步。

  这种医术可不是无缘无故进步的,背后需要有大量的临床经验佐证。

  所以当王瑶和足利义满听到这东西时,多少都有些心悸。

  “你要用天花对付大明?”王瑶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这是一个十分大胆,且十分危险的计划,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

  此时天花的致死率极高,评论能达到百分之三十,不同毒株和人群的致死率不同,恶性和血性天花的致死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

  日本和高丽都曾爆发过这种疫病,所以足利义满和王瑶深知他的危害。

  足利义满也忍不住开口,质问道:“你接触过天花,还是占城爆发了天花?”

  他这话一说,在场众人都紧张了起来,警惕的看着制山拏。

  制山拏微微一笑,撸起袖子,露出自己的胳膊来,上面光滑一片,没有任何痘疮,说道:

  “并非是我占城有了天花,而且安南有个村子,刚刚爆发了天花,不过安南反应极快,村子水泄不通,大火烧尽了!”

  在场众人无不松了一口气,足利义满端起酒杯,对着制山拏遥敬,说道:“既如此,我们从哪里搞来天花,又从哪里送进大明呢!”

  制山拏也端起酒杯回应,说道:“我既然提出这个策略,定然是有方法的。在那村子焚毁之前,我曾派人将此毒保存下来。至于怎么投入大明,这个十分简单。”

  王瑶疑惑的说道:“如何是十分简单?”

  “两位,你们可曾知道,大明近些年来,大规模购买昆仑奴的事情!”

  两人一听,都开始沉思起来。

  …

  这天,马六甲海峡的晨雾刚散,平静无比,冒出来丝丝轻雾。

  赛义德·伊本·苏莱曼正让水手往货舱里搬新补充的淡水——昨夜在满剌加港休整时,他用三袋乳香换了二十桶淡水,足够支撑到下一个补给点。

  赛义德是来自于拉苏里王朝的远洋商人,哪里是阿拉伯半岛的南端,后世的也门。

  沐春曾向朱雄英提到的亚丁国,实际上是拉苏里王朝的一个着名港口,由于认知有限,所以以港口之名,冠以国名。

  忽然,了望手在桅杆上喊:“右前方有船!挂着大明海东行省的旗帜!”

  赛义德眯起眼,看见一艘双桅船正从晨雾中驶来,船身比他的“法赫尔号”小一半,船头上挂着两个旗帜,一个是大明的青天日月旗,一个是白地太极旗。

  这个曲线螺旋的标志,是大明海东行省,以前的高丽最喜欢用的风格。

  这个船头站着一个人,穿藏青色官袍,腰间佩着弯刀,看打扮像是船长。

  赛义德认得这种船,去年在泉州港见过,海东行省的高丽人,常来大明贩人参、青瓷,偶尔也会收些南洋的胡椒回去,但来到这么远的高丽人,还是很少见。

  “减速,挂友好旗。”赛义德吩咐舵手。他不想惹麻烦,尤其在这片鱼龙混杂混杂的海域。

  高丽船渐渐靠近,两船相距不过十丈时,那穿官袍的船长用汉语喊道:

  “对面是拉苏里来的船吗?我是大明海东布政使司的朴允植,去南洋贸易!可否登船一叙,就当交个朋友!”他的汉语带着生硬的尾音,却比多数南洋商人流利。

  赛义德想了想,见对方甲板上只出现了两个人,看起来是来谈生意的,本着买卖人的心理。他让水手放下绳梯,请朴允植上船。

  朴允植约莫四十岁,脸上刻着海风刮出的细纹,目光扫过甲板时,在货舱入口的铁栅栏上顿了顿——那里正传来铁链拖动的轻响,混着昆仑奴低声的喘息。

  两人相互寒暄了几句,相互知晓了姓名,便开始谈一些正事儿了。

  “赛义德船长,”朴允植直奔主题,他朝货舱的方向抬了抬下巴,“听说阿拉伯商人常从非洲带些‘劳力’去大明?我在汉阳的主人正缺几个能干重活的,不知你肯不肯割爱?”

  赛义德的表情顿了顿。他早料这八成打的是昆仑奴的主意,不光是眼前的高丽人,就连满剌加港的印度商人都问过价,但大明的利润更高。南京的勋贵给的价钱,比其他地方的人至少多出一倍。

  “朴船长说笑了,”他用阿拉伯语混杂着汉语说,“这些‘货物’是给大明的老朋友留的,不好改主意。”

  朴允植笑了,从随身的皮袋里掏出个青瓷小盒,打开后里面是块鸽蛋大的东珠,在晨光里泛着冷润的光。

  “赛义德船长,”他把盒子推过来,“这是我从济州岛收的,抵得上十匹高丽锦。你卖我十个,要最壮实的,这珠子就归你。”

  赛义德的目光在东珠上停了停。这珠子确实值钱,但一来这些奴隶,确实被大明人定了,二来去大明的利润也不会低,还能搭着卖掉舱里的药材和乳香,利润远不止一块东珠。

  “朴船长,”他把盒子推回去,语气缓了些,“不是我不给面子,而是大明的客人早就已经订了,我若失信,以后没法在明州港立足。”

  朴允植见他态度十分坚决,于是退而却其次,继续将东珠推过去,说道:“赛义德船长,这个当做我的一点小小的见面礼,可否让我见识见识你的货物,传授一些其中的窍门?”

  “实不相瞒,这次出来原本是想去贵国购买这些奴隶,半路遇见,前来打探一番!”

  赛义德听闻之后,哈哈一笑,说道:“这有何难,小事儿而已!”他朝货舱喊了声,让看守打开铁栅栏。

  十几个昆仑奴被铁链串着拖出来,阳光照在他们黝黑的皮肤上,汗水晶莹发亮。铁链在他们手腕上勒出的血痕已经结痂。

  朴允植站起身,走到壮奴面前,用手比了比他的肩宽,又捏了捏胳膊上的肌肉,嘴里啧啧有声:“果然是好料子,比我们的佃农壮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