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圣旨到了!”王老吉悄声进来,对着朱雄英禀告道。
“哦?二叔,别盘你那破玩意了,快收起来,咱们去迎接圣旨了!”朱雄英对着朱樉催促道。
朱樉本来听到圣旨,心中一紧,随后又放松了下来,这些年,只要是发到他这里的圣旨,准没有好事儿,搞得他都有些条件反射了。
听到朱雄英唤他,也立刻将手中那骨头揣到了怀里,整理了一下衣冠,跟着朱雄英出去。
九安等人已经为朱雄英准备好了迎接圣旨的香案,朱雄英就见到,这传旨的人,不是福生吗,这刚回去没几天,这就又来了。
当即打趣道:“福生,又是你来啊,大明来日本的路,你得比孤熟了呀!”
福生见到朱雄英和亲王,连忙行礼,说道:“殿下莫要说笑了,如今海路通畅,何谈路熟啊,全赖殿下福荫罢了!”
朱雄英点了点头,说道:“开始吧!”
“是!”
福生随即展开圣旨,说道:“皇太子,雄英,接旨!”
“儿臣,恭听圣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抚有万方,惟以守土安民、振扬国威为念。有东海小国,传播疫病,戕害黎民,坏我太平。
乃命皇儿出师,调发劲旅,赖昊天垂佑、祖宗庇荫,诸将奋勇、士卒用命,终破敌邦。
夫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今戎事既捷,非朕之能,实乃天恩眷顾、将士效死之故。礼当告谢昊天,以昭圣德、慰忠魂、祈永固。令皇太子,行祭天大典,以尽诚敬。
祭毕之日,即遣人奏报祭仪详情,以慰朕怀。布告天下,咸使闻知:上天佑我大明,朕与太子共沐恩波,当与万民同享太平,共图久安。”
这封圣旨看着,说的一堆,其实就说了两件事儿,第一件事儿,祭天你随便祭,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规格自己定。第二件事儿,祭天完成了之后,将事情写详细一些,送来给我看看。
朱雄英接过圣旨之后,也看出了这些意思。
随后就见到福生又取出了一份圣旨,说道:“秦王接旨!”
朱樉刚跟着朱雄英起来,这会儿又要跪下,说道:“臣,聆听圣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临御天下,抚有四海,肇建大明至今二十余载。方国初定之时,立藩屏之制以卫社稷,皆因时制宜、谋安黎元也。
今时易事殊,天赞我大明!朕尝亲统六师,行漠北一役,大破残元,其元气大伤,不复昔年之勇;后凉国公蓝玉承朕命,督建边堡,蚕食漠南,拓土开疆,边圉北推千里。昔年命秦王守西安、防蒙古之责,今已无复必要,此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也。
近者日本,负隅顽抗,朕命出师,征讨不臣,今已尽入我大明版图,赐名东平。秦王樉于东平之役中,躬亲戎事,调度有方,斩将夺旗,厥功甚伟,当论功行赏。
兹念王忠勤王室,勋绩昭着,特改秦王封地,将东平所属关东平原,赐为秦王新封之地。王其恭承天命,往镇东平,抚辑黎元,整饬吏治,毋负朕之托付,毋忘藩王守土之责。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臣,朱樉,接旨!”
朱樉看到手中的新圣旨,心里感慨万分,想当初他从西安出发,带着自己的人马,飘荡在海上的时候,也曾想过,这会不会是一种削藩的手段。为此还特地派人去试探大侄子,没想到,竟然真的将这么大一块地,封给了自己。
“恭喜了二叔,你成为了大明,哦不,华夏历史上第一个,海外实权藩王啊!真是可喜可贺啊!”朱雄英在一旁说道。
朱樉拿着这圣旨,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雄英,你真的要将我们都分封到海外去,这岂不是要打好多地方?”
朱雄英点头,说道:“确实如此,不过,二叔,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朱家子孙,有能耐的,开疆拓土,自己赚下一片家业,这没本事的,别怪不给他机会,就富贵一生吧!”
这段时间以来,朱雄英也在思索今后藩王的政策,藩王在加冠之后,有两个选择,其一,选择领着俸禄,安稳富贵一生,其后代也是如此,不过便不能继承原来的待遇,减半,几代之后和百姓没有区别。
其二,在朝廷和宗室的帮助之下,海外开拓一片藩土,当做自己的封地,在当地拥有极大的权柄。他可以选择一个儿子,继承他的封地,让其他儿子继续去海外攻打,依然可以寻求宗室和朝廷的帮助。
朱雄英相信,只要不是迫不得已,九成的宗室都会选择第二种。为自己也为后代,都留一个出路。
朱樉心想,那岂不是劳民伤财?不过他没有说出口,这是他大哥一脉该考虑的事情,可不是他,他就负责看好自己的封地就行了。
他的关东地区,从此就更名为新秦了,相信这会成为一个惯例,以后世界各处将会陆续出现什么新赵、新湘、新燕、新汉之类的了。
接下来的时间,比叡山工程热火朝天,朱雄英也在忙活着给日本各地安排官员武将,原本日本的行政区域都要重新划分,设立郡县。
这就导致大明又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缺口,科举、察举的人才根本就不够用,好在应天学院的那些学生已经可堪大用,弥补了这一个人才缺口。
以后,是时候尝试改变,人才选拔的标准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日本各地,还有些负隅顽抗的势力,比如四国岛和九州岛。四国岛原属于北朝,有理由进行进攻,大明在足利义满的帮助之下,消灭了很多顽固分子。
至于九州岛,这是南朝的势力范围,暂时还没有理由动他们。
现在南朝的人也开始瑟瑟发抖了,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在做着大明帮他们统一的春秋大梦,但现在,他们中间已经有人看明白了,大明,是为了占领整个日本来的。
喜欢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哦?二叔,别盘你那破玩意了,快收起来,咱们去迎接圣旨了!”朱雄英对着朱樉催促道。
朱樉本来听到圣旨,心中一紧,随后又放松了下来,这些年,只要是发到他这里的圣旨,准没有好事儿,搞得他都有些条件反射了。
听到朱雄英唤他,也立刻将手中那骨头揣到了怀里,整理了一下衣冠,跟着朱雄英出去。
九安等人已经为朱雄英准备好了迎接圣旨的香案,朱雄英就见到,这传旨的人,不是福生吗,这刚回去没几天,这就又来了。
当即打趣道:“福生,又是你来啊,大明来日本的路,你得比孤熟了呀!”
福生见到朱雄英和亲王,连忙行礼,说道:“殿下莫要说笑了,如今海路通畅,何谈路熟啊,全赖殿下福荫罢了!”
朱雄英点了点头,说道:“开始吧!”
“是!”
福生随即展开圣旨,说道:“皇太子,雄英,接旨!”
“儿臣,恭听圣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抚有万方,惟以守土安民、振扬国威为念。有东海小国,传播疫病,戕害黎民,坏我太平。
乃命皇儿出师,调发劲旅,赖昊天垂佑、祖宗庇荫,诸将奋勇、士卒用命,终破敌邦。
夫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今戎事既捷,非朕之能,实乃天恩眷顾、将士效死之故。礼当告谢昊天,以昭圣德、慰忠魂、祈永固。令皇太子,行祭天大典,以尽诚敬。
祭毕之日,即遣人奏报祭仪详情,以慰朕怀。布告天下,咸使闻知:上天佑我大明,朕与太子共沐恩波,当与万民同享太平,共图久安。”
这封圣旨看着,说的一堆,其实就说了两件事儿,第一件事儿,祭天你随便祭,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规格自己定。第二件事儿,祭天完成了之后,将事情写详细一些,送来给我看看。
朱雄英接过圣旨之后,也看出了这些意思。
随后就见到福生又取出了一份圣旨,说道:“秦王接旨!”
朱樉刚跟着朱雄英起来,这会儿又要跪下,说道:“臣,聆听圣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临御天下,抚有四海,肇建大明至今二十余载。方国初定之时,立藩屏之制以卫社稷,皆因时制宜、谋安黎元也。
今时易事殊,天赞我大明!朕尝亲统六师,行漠北一役,大破残元,其元气大伤,不复昔年之勇;后凉国公蓝玉承朕命,督建边堡,蚕食漠南,拓土开疆,边圉北推千里。昔年命秦王守西安、防蒙古之责,今已无复必要,此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也。
近者日本,负隅顽抗,朕命出师,征讨不臣,今已尽入我大明版图,赐名东平。秦王樉于东平之役中,躬亲戎事,调度有方,斩将夺旗,厥功甚伟,当论功行赏。
兹念王忠勤王室,勋绩昭着,特改秦王封地,将东平所属关东平原,赐为秦王新封之地。王其恭承天命,往镇东平,抚辑黎元,整饬吏治,毋负朕之托付,毋忘藩王守土之责。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臣,朱樉,接旨!”
朱樉看到手中的新圣旨,心里感慨万分,想当初他从西安出发,带着自己的人马,飘荡在海上的时候,也曾想过,这会不会是一种削藩的手段。为此还特地派人去试探大侄子,没想到,竟然真的将这么大一块地,封给了自己。
“恭喜了二叔,你成为了大明,哦不,华夏历史上第一个,海外实权藩王啊!真是可喜可贺啊!”朱雄英在一旁说道。
朱樉拿着这圣旨,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雄英,你真的要将我们都分封到海外去,这岂不是要打好多地方?”
朱雄英点头,说道:“确实如此,不过,二叔,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朱家子孙,有能耐的,开疆拓土,自己赚下一片家业,这没本事的,别怪不给他机会,就富贵一生吧!”
这段时间以来,朱雄英也在思索今后藩王的政策,藩王在加冠之后,有两个选择,其一,选择领着俸禄,安稳富贵一生,其后代也是如此,不过便不能继承原来的待遇,减半,几代之后和百姓没有区别。
其二,在朝廷和宗室的帮助之下,海外开拓一片藩土,当做自己的封地,在当地拥有极大的权柄。他可以选择一个儿子,继承他的封地,让其他儿子继续去海外攻打,依然可以寻求宗室和朝廷的帮助。
朱雄英相信,只要不是迫不得已,九成的宗室都会选择第二种。为自己也为后代,都留一个出路。
朱樉心想,那岂不是劳民伤财?不过他没有说出口,这是他大哥一脉该考虑的事情,可不是他,他就负责看好自己的封地就行了。
他的关东地区,从此就更名为新秦了,相信这会成为一个惯例,以后世界各处将会陆续出现什么新赵、新湘、新燕、新汉之类的了。
接下来的时间,比叡山工程热火朝天,朱雄英也在忙活着给日本各地安排官员武将,原本日本的行政区域都要重新划分,设立郡县。
这就导致大明又出现了大量的人才缺口,科举、察举的人才根本就不够用,好在应天学院的那些学生已经可堪大用,弥补了这一个人才缺口。
以后,是时候尝试改变,人才选拔的标准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日本各地,还有些负隅顽抗的势力,比如四国岛和九州岛。四国岛原属于北朝,有理由进行进攻,大明在足利义满的帮助之下,消灭了很多顽固分子。
至于九州岛,这是南朝的势力范围,暂时还没有理由动他们。
现在南朝的人也开始瑟瑟发抖了,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在做着大明帮他们统一的春秋大梦,但现在,他们中间已经有人看明白了,大明,是为了占领整个日本来的。
喜欢大明:我朱雄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