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请罪-《港片:靓坤马仔,小结巴别吹了》

  大昭景运年间,四海升平,文教昌明。今逢朝廷科举考试,各州才子纷纷入京应试。

  阳春时节,杨花漫舞。贡院外兵卒列阵,寒刃森森。朱红正门高悬

  "礼闱

  "匾额,三重牌楼分别题着

  "求贤任能

  "

  "经世济民

  "

  "文光普照

  "。院内明德厅、誊录房等官署井然,四角望楼高耸,戒备森严。

  众考生头戴方巾,身着蓝衫,在辕门外静候查验。

  "下一个!

  "虬须卫官沉声喝道。

  书生递上行李。文书官详查无误,挥手放行。甲士戈矛一摆,令后续者上前。

  因应试者皆是州府精英,搜查不过例行公事。

  内厅之中,诸位考官正在商谈。

  "今科举子才华横溢,不知能得几篇佳作。

  "

  "圣上亲命李学士主考,需得万事周全。

  "

  "上月闽南舞弊案 ** 未平,各位慎行。

  "

  喧闹人声将沈砚从恍惚中惊醒。

  "吵嚷......

  "

  他猛然睁眼,但见华堂精舍,满架典籍。自已竟端坐绣墩,四周尽是头戴梁冠、身着锦鸡补服的朝官。

  沈砚惊按额角。前刻还在加班赶稿,怎会突然置身古代考场?

  触手是绣着白鹇的深绯官袍,腰间犀带生温。抬手触冠,竟碰到坚挺的漆纱幞头。

  一段陌生记忆涌入意识。他瞬间明了新身份——新任科场巡查,兵部武选司郎中,正五品衔。

  在此朝代,这已是高位。更难得他未及不惑便居要职,前程不可限量。

  他暗自庆幸:

  "穿越者际遇不同,我虽非大贵,比起那些流落市井的同行,已是万幸。

  "

  此世民生多艰,若非生于仕族,只怕糊口都难。相比前世虽劳碌,至少温饱无忧。

  "通常穿越者都有特异能力。

  "他心念一转,不由期待,

  "若得奇遇,封侯入阁也未可知。

  "

  "叮!

  "

  清越电子音在识海响起—

  "5%

  "

  "15%

  "

  "28%

  "

  ......

  "载入完成—

  "

  "名望系统激活!恭迎宿主!

  "

  很快,楚临便通晓了这系统的玄机——只要积累声望,就能兑换珍奇奖励。

  这让他振奋不已。

  有此臂助,何愁不能出将入相!

  倘若能得到非凡的力量自然美妙,即便是普通的日常物件——比如皂角、水晶杯这类东西,放在这个时代也足够让他富甲一方。那些权贵富豪必然会为这些稀罕玩意儿争破头。靠着这些新奇事物,他完全能让那些迂腐守旧的夫子们目瞪口呆。

  但眼下最紧要的,是怎么打响名号?

  正当陈昊沉思之际,一名全副武装的侍卫匆忙进门通报:

  "各位大人,孙大人有令,请速到青龙堂议事!

  "

  士兵口中的孙大人,正是本次科考的主考官孙志清。他身为国子监祭酒,曾参与制定科举取士的规矩,皇帝时常向他征询治国与选才之道。他还编撰过《九州风物志》、《礼制通鉴》等著作。

  孙志清之所以声名远播,主要源于轰动朝野的

  "南北榜案

  ",又称孙志清舞弊案——那是本朝开国以来最严重的科举弊案。当年录取的举子全都出自南方,引发北方儒生的强烈 ** ,众人联名上书检举。最终,孙志清因此获罪,被发配边陲。

  看到士兵神色惊慌,张远心头一颤,暗觉不妙。

  很快,一个骇人的消息传来:

  这次科考的题目居然泄露了!

  霎时间,他脊背发凉,呼吸凝滞。历朝历代,科场舞弊向来是重罪。更何况当今天子对官员 ** 深恶痛绝,涉事考官恐怕凶多吉少......

  "不如先去孙大人那儿问个清楚,说不定是误会。

  "

  王成开口提议。

  "不错,先找孙大人问明原委。

  "其他审卷官纷纷附和。

  众人急忙赶往议事厅。

  议事厅陈设简朴,墙上挂着名家字画,长桌排列齐整,透着威严气息。

  主考官孙志清端坐上首,身着绯红官服,腰间玉带流光, ** 下白发如霜,眼神沉郁,眉间皱纹深陷,仿佛被此事压得喘不过气。

  他年近七旬,主持京城会试二十余年,但这次 ** ,几乎要了他半条老命。

  厅内其余几位考官俱是神色沉重。

  王成等人刚踏进门,便感到压抑如黑云压顶。

  吱嘎——

  木门缓缓关闭。

  见人到齐,孙志清沉声道:

  "诸位都知道了......考题确实泄露了。

  "

  话音刚落,四下响起七嘴八舌的追问。

  孙志清抬手制止,命侍从呈上证据。

  片刻后,几叠写满小字的纸张铺在案上。

  孙志清目光微闪,暗中观察众人反应。

  考官们拿起纸张细看,只见密密麻麻的工整小楷,全是经义文章。

  有人疑惑道:

  "孙大人,这是何意?

  "

  孙志清见无人异样,暗自叹息,解释道:

  "这是巡场兵丁查获的,内容与本届试题一字不差。

  "(剩余部分缺失)

  "区区两三人夹带,尚可推脱巧合,现已查获数十份雷同卷。

  "

  厅内霎时鸦雀无声。

  翻阅声中夹杂着战栗低语:

  "竟分毫不差......

  "

  气氛骤然凝结。

  试题泄露乃灭门重罪,一旦惊动天子,主犯必受千刀万剐,众人亦难逃牵连。

  "何人如此猖狂?

  "

  "这是要拉众人垫背!

  "

  "定要将此贼碎尸万段!

  "

  众考官神情阴郁。

  李崇义十指交错,沉声道:

  "眼下须速定对策。

  "

  "距开考仅剩三刻,涉案考生数目未明。既已泄题,强行开考我等皆难脱干系。陛下的性子,诸位心知肚明。

  "

  "召集各位,正为共商良策。

  "

  王世安背脊发僵。

  "竟有人敢赌上九族性命泄题。

  "

  "幕后 ** 究竟何人?

  "

  他抵额沉思。

  看似时辰宽裕,实则迫在眉睫。纵有良策,部署亦需时间。考试万不可延期,否则必生乱象。

  暗自思量:当真无路可退?

  突兀机械声猛然响起:

  "叮!

  "

  "新任务:整肃科场!

  "

  "完成奖励:永固记忆!

  "

  议事厅内争论不休。

  须发斑白的陈延年摆手道:

  "时辰紧迫,泄露试题必须废弃。不如暂缓科考,即刻入宫请罪。

  "

  众人相顾失色。

  确是无端受祸。

  及时停考确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若重拟考题再考,既可维序公正,或可减轻惩处。

  "李大人以为如何?

  "

  "此议尚可斟酌。

  "

  李崇义端坐上首,神色莫辨。

  "李大人,时不我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