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垫锦帘皆是上等质地,车壁选用檀木,暗香浮动,沁人心脾。
微风拂过,卷来街市的烟火气。
外头沿街叫卖声渐次入耳:
“新出笼的肉包子!皮薄馅大!”
“现烤酥饼!三文钱俩!”
“南来北往的客官,瞧瞧小老儿的把式!”
长街喧闹,商贩吆喝与杂耍喝彩此起彼伏,偶有胡商牵着骆驼穿行其中。
车驾穿过闹市,不多时已至宫门。
守卫见仪仗到来,未加盘问便放行。
萧景轻挑车帘,眼底掠过一丝讶然。
竟允车驾直入内宫?
往日入朝,即便是重臣元老,非皇亲亦需步行。
无论是年迈阁老,还是新晋官员,从未有人得此殊荣。即便如李肃、孙珩、陈襄、韩昭这些位极人臣者,亦不曾有此待遇。
24岁的五品官苏远,今日破例乘马车进入皇宫,免去了步行上朝的惯例。这等待遇极为少有。
马车稳稳停在了明德殿外。
明德殿原为圣上为皇子修建的书院,如今皇子们皆已长大,此处便成了皇孙们读书的地方。
"苏大人,明德殿到了。
"随行侍从轻声提醒。
苏远掀起车帘,眼前殿宇巍峨壮观。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洁白的玉石台阶光洁如镜,梁柱上绘着精美的彩画。
"明德殿
"三个烫金大字高悬于殿门之上。
殿内端正坐着几位年幼的皇孙——为首的皇长孙陈启明,以及陈启亮、陈启辉、陈景宣、陈景阳几位殿下。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写满天真。
最前面的陈启明是皇帝最宠爱的嫡长孙,其父为太子陈恒,生母出身功勋世家。
陈启亮是陈恒次子,与陈启明同父异母;陈启辉则与长兄同父同母,排行第三。
陈景宣与陈景阳皆为靖王之子,其母系武将世家。其中陈景宣日后将成为王朝第四位君主。
看着这些端坐的小身影,苏远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这些稚嫩可爱的小家伙们,将来不止一人会登上至尊之位。
孩子们正襟危坐,小脸严肃。他们既因是皇帝钦点的老师而认真对待,又担心遇到严厉先生要受责罚。
苏远早已准备好教学内容。他为皇孙们准备的第一个课题,名为
"天地之大
"。
此时他站在讲台前,望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孔,简单地自我介绍后直入主题:
"今日,我要带你们认识这个世界。
"
"你们可知道,这天地究竟有多广阔?
"
这个出人意料的问题,让满堂幼童一时怔住。
他们原以为先生会考查经典章句,为此通宵复习不敢懈怠。没想到先生提出了一个从未学过的问题。
新来的老师居然问他们
"天地有多宽广
"这样奇怪的问题?
愣了好一会儿,这群小家伙才回过神来,暗自想着这题目倒是比背书有趣多了。
学堂内。
苏远站在讲台上,环顾台下圆头圆脑的小皇子们。
"谁来回答?
"
"先生,选我!
"
"我先举手的!
"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在他们看来这个问题比背诵诗文简单多了。
苏远目光扫过众人,落在一个六七岁年纪、脸蛋圆润、衣着华贵的小男孩——李承业身上。
"你来说说。
"苏远拿起桌上的竹尺,轻轻点了点李承业。
小明端端正正地作了个揖,奶声奶气地回答:
"学生觉得,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已经占了大半个天下,周围那些小国根本不值一提。
"
虽然嗓音稚嫩,却非要模仿老先生摇头晃脑的样子,显得格外有趣。
李老师轻轻点头:
"坐下吧。
"
目光转向其他学生:
"还有别的看法吗?
"
李文浩等学生纷纷举手,李老师点了李文浩发言。
李文浩立刻接话:
"我赞成小明的观点。
"
"父亲常说,我国是当世第一强国。
"
"周边小国都要依赖我们。
"
"那些弹丸之地,怎能与我们相比?
"
李老师闻言眉毛微动,环视教室一周。
"再没人有其他意见?
"
没想到学生们全都赞同小明的说法。
他们坚信祖国疆域辽阔无边,周边国家不过蝼蚁之地,根本不配相提并论。
只有机灵的张亮注意到老师眼中的失望,犹豫着站起身:
"老师,难道我们说得不对吗?
"
小家伙们满脸困惑。
他们明明常听大人们强调祖国的强盛,怎么可能有错?
在这些孩子心中,自已的国家就是世界上最富庶辽阔的地方,占据着天下的绝大部分疆域。
那些外国小邦,
不过是些不值一提的存在。
群星拱月。
李老师微微摇头: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你们的理解有误。
"
"有误?!
"
几个孩子惊呼出声。
"我们怎么可能错!
"
"课本上一直都是这么写的!
"
"我国是世界上最辽阔、人口最多的国家!
"
李老师平静地说:
"事实上,我国疆土还不到世界的十分之一。天地的广阔,超出你们的想象。
"
这话一出,小明等孩子都惊呆了。
祖国的疆土,不到十分之一?
绝不可能!
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
所有老师都说祖国最强大,
周边国家都是弹丸之地,
需要每年向我们进贡,
根本不配与我国相提并论。
他们坚信祖国就是世界上最强大、最辽阔的国度。
没想到今天竟被李老师完全否定。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老师虽然是师长,这话未免有失公允。
"小明争辩道。
课堂立刻喧闹起来:
"就是!老师空口无凭,让我们怎么信服?
"
"我国明明最强大最辽阔,校长和父亲都是这么说的!
"
"我国疆域最广!
"
"我国国力最强!
"
“区区蛮夷之地,何须在意!”
……
学堂里响起叽叽喳喳的童声,像一群抢食的幼鸟。
楚明从容地敲了敲镇纸,
发出清脆的声响。
“安静!”
孩童们渐渐静了下来,
课堂重归宁静。
楚明暗自松了口气——这些孩子嗓门实在太大。
“老师曾说世间浩瀚,大梁不过弹丸之地,那真正的天下是什么模样?”
齐朗恭敬地站着,眼中充满天真与求知欲。
“我自然知道。今日便教你们第一课。”
说罢,楚明取出准备好的白纸挂好,提笔蘸墨,缓缓勾勒。
墨迹游走间,大地的轮廓渐渐成形。
微风拂过,卷来街市的烟火气。
外头沿街叫卖声渐次入耳:
“新出笼的肉包子!皮薄馅大!”
“现烤酥饼!三文钱俩!”
“南来北往的客官,瞧瞧小老儿的把式!”
长街喧闹,商贩吆喝与杂耍喝彩此起彼伏,偶有胡商牵着骆驼穿行其中。
车驾穿过闹市,不多时已至宫门。
守卫见仪仗到来,未加盘问便放行。
萧景轻挑车帘,眼底掠过一丝讶然。
竟允车驾直入内宫?
往日入朝,即便是重臣元老,非皇亲亦需步行。
无论是年迈阁老,还是新晋官员,从未有人得此殊荣。即便如李肃、孙珩、陈襄、韩昭这些位极人臣者,亦不曾有此待遇。
24岁的五品官苏远,今日破例乘马车进入皇宫,免去了步行上朝的惯例。这等待遇极为少有。
马车稳稳停在了明德殿外。
明德殿原为圣上为皇子修建的书院,如今皇子们皆已长大,此处便成了皇孙们读书的地方。
"苏大人,明德殿到了。
"随行侍从轻声提醒。
苏远掀起车帘,眼前殿宇巍峨壮观。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洁白的玉石台阶光洁如镜,梁柱上绘着精美的彩画。
"明德殿
"三个烫金大字高悬于殿门之上。
殿内端正坐着几位年幼的皇孙——为首的皇长孙陈启明,以及陈启亮、陈启辉、陈景宣、陈景阳几位殿下。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写满天真。
最前面的陈启明是皇帝最宠爱的嫡长孙,其父为太子陈恒,生母出身功勋世家。
陈启亮是陈恒次子,与陈启明同父异母;陈启辉则与长兄同父同母,排行第三。
陈景宣与陈景阳皆为靖王之子,其母系武将世家。其中陈景宣日后将成为王朝第四位君主。
看着这些端坐的小身影,苏远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这些稚嫩可爱的小家伙们,将来不止一人会登上至尊之位。
孩子们正襟危坐,小脸严肃。他们既因是皇帝钦点的老师而认真对待,又担心遇到严厉先生要受责罚。
苏远早已准备好教学内容。他为皇孙们准备的第一个课题,名为
"天地之大
"。
此时他站在讲台前,望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孔,简单地自我介绍后直入主题:
"今日,我要带你们认识这个世界。
"
"你们可知道,这天地究竟有多广阔?
"
这个出人意料的问题,让满堂幼童一时怔住。
他们原以为先生会考查经典章句,为此通宵复习不敢懈怠。没想到先生提出了一个从未学过的问题。
新来的老师居然问他们
"天地有多宽广
"这样奇怪的问题?
愣了好一会儿,这群小家伙才回过神来,暗自想着这题目倒是比背书有趣多了。
学堂内。
苏远站在讲台上,环顾台下圆头圆脑的小皇子们。
"谁来回答?
"
"先生,选我!
"
"我先举手的!
"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在他们看来这个问题比背诵诗文简单多了。
苏远目光扫过众人,落在一个六七岁年纪、脸蛋圆润、衣着华贵的小男孩——李承业身上。
"你来说说。
"苏远拿起桌上的竹尺,轻轻点了点李承业。
小明端端正正地作了个揖,奶声奶气地回答:
"学生觉得,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已经占了大半个天下,周围那些小国根本不值一提。
"
虽然嗓音稚嫩,却非要模仿老先生摇头晃脑的样子,显得格外有趣。
李老师轻轻点头:
"坐下吧。
"
目光转向其他学生:
"还有别的看法吗?
"
李文浩等学生纷纷举手,李老师点了李文浩发言。
李文浩立刻接话:
"我赞成小明的观点。
"
"父亲常说,我国是当世第一强国。
"
"周边小国都要依赖我们。
"
"那些弹丸之地,怎能与我们相比?
"
李老师闻言眉毛微动,环视教室一周。
"再没人有其他意见?
"
没想到学生们全都赞同小明的说法。
他们坚信祖国疆域辽阔无边,周边国家不过蝼蚁之地,根本不配相提并论。
只有机灵的张亮注意到老师眼中的失望,犹豫着站起身:
"老师,难道我们说得不对吗?
"
小家伙们满脸困惑。
他们明明常听大人们强调祖国的强盛,怎么可能有错?
在这些孩子心中,自已的国家就是世界上最富庶辽阔的地方,占据着天下的绝大部分疆域。
那些外国小邦,
不过是些不值一提的存在。
群星拱月。
李老师微微摇头: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你们的理解有误。
"
"有误?!
"
几个孩子惊呼出声。
"我们怎么可能错!
"
"课本上一直都是这么写的!
"
"我国是世界上最辽阔、人口最多的国家!
"
李老师平静地说:
"事实上,我国疆土还不到世界的十分之一。天地的广阔,超出你们的想象。
"
这话一出,小明等孩子都惊呆了。
祖国的疆土,不到十分之一?
绝不可能!
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
所有老师都说祖国最强大,
周边国家都是弹丸之地,
需要每年向我们进贡,
根本不配与我国相提并论。
他们坚信祖国就是世界上最强大、最辽阔的国度。
没想到今天竟被李老师完全否定。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老师虽然是师长,这话未免有失公允。
"小明争辩道。
课堂立刻喧闹起来:
"就是!老师空口无凭,让我们怎么信服?
"
"我国明明最强大最辽阔,校长和父亲都是这么说的!
"
"我国疆域最广!
"
"我国国力最强!
"
“区区蛮夷之地,何须在意!”
……
学堂里响起叽叽喳喳的童声,像一群抢食的幼鸟。
楚明从容地敲了敲镇纸,
发出清脆的声响。
“安静!”
孩童们渐渐静了下来,
课堂重归宁静。
楚明暗自松了口气——这些孩子嗓门实在太大。
“老师曾说世间浩瀚,大梁不过弹丸之地,那真正的天下是什么模样?”
齐朗恭敬地站着,眼中充满天真与求知欲。
“我自然知道。今日便教你们第一课。”
说罢,楚明取出准备好的白纸挂好,提笔蘸墨,缓缓勾勒。
墨迹游走间,大地的轮廓渐渐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