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筹谋决战-《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翌日一早。

  被士颂传唤的楚国核心大臣,都来到了襄阳楚王宫前殿。

  他们看到士颂穿着睡衣,裹着披风,把楚王的座椅都搬到了楚国地图前,都意识到,士颂应该是昨天夜里就得到了消息。

  “唉,我动作慢了,果然一切,都被文和先生说中了。”

  士颂见众人到来,立刻把昨天夜里收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那轲比能突袭得手之后,还放出大话,要我让出河套地区。西部鲜卑的草场,朔方郡也就罢了,他还想要我让出北地郡。”

  “若是真的让出北地郡,则整个雍凉,都在鲜卑骑兵的威胁范围内了。”

  “诸位,可有破局之法啊?”

  众谋士听了消息,各自沉思。

  伤愈不久的马谡,最为直接,他说道:“塞外轲比能,说是有十五万鲜卑大军,但麾下人马本就庞杂不堪,东部鲜卑三部,未必真心依附。”

  “此番雪夜突袭,不过是打一个时间差和信息差罢了。”

  “我楚军主力,已经回到了荆州,不论是主公亲自前去,还是派遣一员大将,率军前去雍凉支援即可。”

  “只需要整合雍凉军团,还有北楚部败兵,加上支援部队,也能聚集小十万人马,那鲜卑之军,不足为惧!”

  刚刚让族人迁回江东,依旧还是江东望族代表的顾雍却微微摇头。

  “幼常所言,虽然大体无错,但那也只是我们楚国,和中部鲜卑轲比能之间的实力对比。”

  “轲比能敢这么行动,必然是和曹魏所有勾连。我们不仅要派兵支援北地郡,还需要加强黄河沿线,司隶郡各处的防守。”

  顾雍看向士颂,拱手道:“大王,江东新定,陆逊还在那边筹备江东军团,南中军主力,基本也都在那边。”

  “如今荆州境内之兵,虽然不少,但大多都久战疲惫。真能派出去支援的部队,战兵辅兵,合在一起,最多派出五万人马。”

  “若是曹魏有异动,这五万人马,当进入司隶,做好黄河沿线布置才是。”

  马谡不服,反驳道:“可将疲惫之军,移至司隶一线,就地休整,作为抵御曹魏的后备力量。”

  “另外,可派这五万军队,前往北地郡,击败鲜卑来敌。”

  正当马谡和顾雍起了争论,众人各有支持时。

  贾诩却对士颂说道:“大王,不妨接受轲比能的条件,让出北地郡即可。”

  他这句话一说,大殿内,忽然就安静了。

  刘巴向来稳重,听到这话,也有些不解,说道:“文和,朔方郡也就罢了,毕竟属于并州,这北地郡,可是雍凉之地。”

  “北地郡内,新法已经开始推行。当地百姓,感念大王厚恩,对我楚国官府,多有支持。且如大王所言,若是让出北地郡,则整个雍凉,都在鲜卑兵锋之下。”

  “那轲比能若是言而无信,继续南下,攻入陇右诸郡,又当如何?”

  贾诩摇头道:“鲜卑,不过是敌人的额外助力而已,绝非主要敌人。”

  “若是我预料不差,黄河下游,曹魏冀州沿岸,季汉青徐沿岸,双方所布置下来,用于互相提防的部队,都已经撤走。”

  “要不了多久,最晚在开春之后。我们就会得到消息,曹魏渡过黄河,再攻司隶,逼得我们不得不把军队调入关中。”

  “而一旦我们把军队调入关中。季汉这边,也会在我军和曹魏正式开战后,从兖州出兵,一如当年的曹操,攻鲁阳,进宛城。”

  “而且,定然会发大军,攻克武关,切断荆州和关中的联系。”

  杨修脸色大变,问道:“太尉之意,是曹魏季汉,已经暗中结盟?这怎么可能呢?”

  “怎么不可能?”倒是郑度,在一旁反问起来。

  他说道:“我们在季汉和曹魏的探子,还没有特别的情报传回来,曹魏季汉,看似一切正常。但此刻鲜卑大军已动,他们却毫无反应,这种正常里面,处处透着不正常。”

  马良也低头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他们季汉这边,玩过多次了。”

  “曹魏又在黄河之北,消息传递回来的慢。”

  “只怕是发现异常的消息传回来,我们也要收到曹魏突袭司隶的军报了。”

  士颂看向贾诩,试探着说道。

  “太尉之意,是放弃北地郡,结好轲比能,将五万人马调入关中,给李严和郝昭支持,随时准备对抗曹魏。”

  “同时,留在荆州的各部主力,赶紧补充人手,准备迎战季汉的突袭?”

  虽然贾诩点头认可,但士颂心里却不想这样。

  他继续问道:“若是我放弃了北地郡,轲比能依旧攻略雍凉,曹魏渡过黄河之后,虽然被挡住,但司隶也多遭破坏,要如何应对?”

  “我在荆州这边战兵辅兵,合起来不下三十万人马,依旧不动吗?”

  “若是季汉不来攻,我司隶和雍凉却陷入危机,我难道不救?”

  贾诩摆手道:“非也,明年开春后,不论季汉来不来攻,我们都直接从荆州出兵,走鲁阳,攻入兖州。”

  杨修不解,立刻发问:“太尉大人,如今是曹魏联合塞外鲜卑来攻我们,我们为何要发大军去攻季汉呢?”

  “不论季汉和曹魏之间,如何心照不宣,默契配合。但在明面上,季汉和我西楚,依旧还是盟友,我们‘清君侧’后,双方已经息兵停战了啊。”

  这时候,马谡倒是明白过来,急着跺脚。

  “都这年月了,哪里还有所谓的盟友一说!”

  “季汉和东吴是盟友吧,那东吴背刺季汉,导致关羽身死,季汉淮南十万军团,损失殆尽。”

  “我们和中部鲜卑,联合在一起,击败了西部鲜卑步度根吧。现在那轲比能还不是不宣而战,趁着风雪就杀了过来。”

  “所谓息兵罢战,不过都是托词罢了。”

  “若是我们的主力,真的去了关中,那诸葛村夫,定然率军偷袭我们。”

  士颂看着贾诩,很认真的提出了一个问题,等待着贾诩的答案。

  “主要目标,依旧还是季汉?”

  贾诩点头。“是。”

  “如今东吴已灭,季汉本就根基不稳,这两年来,连年征战,多有损失。明年就全军讨伐季汉,对我们来说,优势不小。”

  贾诩的想法,早就跟士颂说过。

  那就是我们这两年,虽然损失也不小,但是楚国体量大,这些损失还能扛住。只要和季汉动手,拖住季汉的发展,季汉迟早要崩。

  士颂依旧盯着贾诩,思索片刻,继续问道。

  “若是如此,我这里有一个对策,还请文和先生为我参详一二。”

  “袁熙如今正在陈到军中,吕范也应该到了辽东。”

  “我不管公孙康和二袁是什么心思,他们愿意在东北方向,牵扯曹魏幽州之兵,对于我而言,是否算是助力。”

  贾诩略微思索,点头道:“公孙康和二袁,若是真能在东北兴兵,对我们而言,的确有帮助。”

  士颂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指着北疆地图,继续问道。

  “我们目前核心要对付的人,是刘备和诸葛亮。”

  “曹魏也好,轲比能也好,其实都是可以放下的。只要他们不来惹我们,我们也不必在他们身上,花费太多心思,是也不是。”

  贾诩笑道:“所以我才建议大王,赌上一睹,让出北地郡,安抚轲比能。”

  “若是能让鲜卑站在我们一边,则曹魏并州,幽州之北,都不得安生了。”

  “如此一来,曹魏即便是和诸葛亮有什么密谋,能渡过黄河骚扰我们的兵力,也十分有限。以李严和郝昭的关中军团为基础,石韬和向宠的西凉军团为辅助,就应该能守住。”

  士颂狠狠地在地图上敲了敲,一字一句,问道。

  “也就是说,没有轲比能,对我很重要。”

  他回头看向了郑度,问道:“若是轲比能死了,北疆会是什么局面?”

  刘巴苦笑道:“轲比能乃是草原一代雄主,勇猛非常,岂会轻易身死。”

  但贾诩和郑度,率先明白士颂的意思。

  他们两人,都掌握过暗组,尤其是现在,暗组的第一负责人,正是郑度。

  两人没有直接回答士颂,而是认真思索起来,派人除去轲比能的可能性有多大。

  而后反应过来的,则是杨修和马谡二人。

  “大王之意,是派人暗杀了轲比能?”

  杨修脸色有些不安,也有些兴奋,他分析道:“若是轲比能死了,鲜卑各部,必然分散。那时候,北楚部在雍凉做好补充后,可以继续反杀回去。”

  “甚至还可以拉拢东部鲜卑诸部,或者那些被轲比能强行按住的中部鲜卑势力,让他们调转方向,去掠劫曹魏的北部。”

  众人的目光,最终,都汇集在了郑度这里。

  郑度思来想去,只能略带遗憾地说道:“或可一试,但机会并不大。”

  “虽然塞外诸部,对刺客暗杀,并没有多少戒备心。但轲比能其人,毕竟骁勇,且他身为鲜卑之主,身边也多有精锐护卫。”

  “我们就算是派出刺客,也未必能找到轲比能,找到合适的机会,完成刺杀。”

  士颂却语气坚决,说道:“没有机会,我们就创造机会。”

  “找不到轲比能在哪里,我们就把他给约出来杀!”

  贾诩和刘巴二人,眉头皱起,他们立刻明白,自家这位不省事的主公,又要作幺蛾子了。

  “我不带过多人马,只带三千颂卫营,赶前北地郡,和陈到,石韬他们汇合。约见轲比能。”

  “那时候,轲比能必然会出在那边和我会面。”

  “暗组之人,可在轲比能与我会面结束后,潜入鲜卑军营,完成刺杀。”

  马良觉得不妥,劝说道:“大王,若是刺杀不成,必定让轲比能大怒,恐怕连和谈都和谈不了,西北局势将会糜烂啊。”

  士颂却笑道:“即便是刺杀不成,又和我们楚国有什么关系。定然是曹魏季汉之人,为了破坏鲜卑和我们之间的和谈,才故意派人暗杀呀。”

  好家伙,士颂连推托的话语都准备好了。

  士颂转头看向郑度,吩咐道:“行刺之人,可以准备好身份证明,挑选死士。即便是刺杀失败,这刺杀轲比能的脏水,也一定要泼到曹魏和季汉的头上。”

  “可行!”

  众人还在纠结,贾诩站出来一锤定音,支持了士颂的这个算计。

  他继续安排道:“可让黄汉生老将军,率军五万,屯于宛城。若是轲比能不死,或者和谈失败,黄老将军可率军北上,进入司隶援助,雍凉军团则不必前来关中。”

  贾诩的这番安排,也是因为黄忠和关羽交战之后,并未直接参与灭东吴之战,而他麾下的部队,在荆州休整和作为防备季汉的后备军。

  此刻,刚好可以被派出去作为机动部队。

  “其余部队,则在襄阳休整,各自从新兵营中,选拔士兵,完成补充。”

  最后,看向刘巴,做出期望。

  “也请相国,这两月加紧调派人手,将益州,交州,还有南疆都护府的粮草辎重,全部调来荆州囤积。”

  “待明年开春之前,大王务必从北地赶回,我们起大军,东征季汉。”

  “这一次,要么拿下兖州和豫州,要么彻底把季汉打崩。”

  众人听贾诩说完,都明白,这将是一场决定天下的决战,纷纷看向士颂。

  结果士颂当即拍板,说道:“文和之谋,深得我意。”

  “如此,就拜托诸位了。”

  末了,士颂看向杨修,说道:“德祖兄,这次我就不劳烦母亲坐镇后方了。子初先生又有诸多后勤事务,国家政务上,就麻烦你,带着你那侄儿坐镇监国吧。”

  他这一句话,让在场众人,纷纷侧目。

  这意思,是明确要立杨梦茹的儿子上位当继承人啊。

  从前士颂不在,总会把士燮搬出来当摆设,只是现在,士燮的年纪也不小了。

  而且说起来,士颂的这个便宜老爹士燮,现在谁还在意他从前也是交州之主。

  现在在众人眼中,他士燮和刘邦爹刘老太公,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但是士颂推一个才几岁的孩子上来监国,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这代表着传承。

  虽然有些意外士颂这个时候,忽然决定继承人,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这次毕竟可以说是决定天下走势的决战了。

  而士颂的三个儿子里面,也就只有杨梦茹的儿子最合适,不仅仅是名义上的正妻嫡出。

  主要是另外两个儿子,现在看来,也没得争啊。

  一个冯夫人的儿子,名义上挂在袁颖儿名下,那也就是袁术的外孙,这个身份摆出来,只怕就不合适。

  一个吕玲绮的儿子,温侯吕布的外孙,在楚国内部毫无派系基础支持也就罢了,想到吕布那样的匹夫之勇,想到吕玲绮的虎妞人设,大家都默认这个孩子,以后当个宗亲大将,非常合适。

  既然如此,唯一能当继承人的,不就是杨梦茹的那个儿子吗?

  毕竟,还有杨修为代表的武陵书院一派人,绝对的站在这儿子身后。

  至于刘茜和步练师以后会不会给士颂生儿子,那就是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了。

  “喏!”杨修躬身领命。

  他知道,这次自己不论如何,也要为士颂守好后方,配合刘巴,完成对前线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