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水北岸之北,西华县城。
“王将军!”
“汝阳水那边,为何败得如此之快?”
姜维和成公英在西华,接应王平之后,一脸茫然。
他们刚刚在这边做出了一番布置,还以为是多余的举动,不过是练练手,结果反而成为了阻拦诸葛亮的最后期望。
姜维在西华南面,立了一个巨石八卦阵。
是的,就是陆逊把自己的遭遇,上报给士颂时,还特地介绍的那个诸葛亮迷惑他的八卦阵。
贾诩带着姜维研究了半天,也不得不感叹诸葛亮这鬼神之才。
姜维少年心性,这次领命出来,到了西华,知道自己在这里,不过是后备部队。
闲着无事,就凭借记忆,也在这里弄出了一个简易版的石堆八卦阵。
“这,以诸葛亮自己的阵,能困住诸葛亮吗?”
王平有些想不明白。
但姜维却笑道:“就是因为,是他诸葛亮自己的阵,他才破不了啊。”
王平不解,但是姜维却不再解释,立刻让成公英,带着部队去他指定的位置做好准备。
而王平则按照他的安排,去另外一处集中败兵。
姜维自己,则带着一队亲卫,把陷入军阵内的楚国败军,和引导出来。
“追上去,跟紧了。”
邓艾的部队,就掉在王平身后不远,不过他的队伍,即便是在追击中,依旧保持着队形。
他明白诸葛亮的意思,击杀多少溃退的敌军,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粘着楚军的败兵,跟着他们一路向北冲。
可当他的部队冲过一片缓坡后,邓艾忽然被眼前的景象吓着了。
“停下!所有人停下!”
邓艾大声吩咐两句后,盯着眼前的乱石堆,一脸不可置信。
在旁人眼中,眼前不过是些零散的乱石堆,而在邓艾眼中,这些乱石堆中,杀气冲天。
最要紧的,是这些乱石堆的摆放,他很是熟悉。
那是在淮南时,诸葛亮教他的八阵图,他按照诸葛亮的指导,用巨石完成过一次布置,困住了楚国江东兵团的统领陆逊。
可眼前的乱石堆,举目望去,差不多也有五六十堆,即便是没有他当时布置的精细,但也已经有了八九分的神韵。
而他又看不到楚国败兵,和楚军在乱石堆里面的部队。
在他看来,这定然是楚军有埋伏,而且这个埋伏,只怕不是他可以应对的。
“快,速速着人,飞马告知丞相,西楚这边,也有人列出了巨石八卦阵,拦住了我军去路。”
言罢,他抬头看着越发西下的斜阳,心中着急。
“何人在这里将乱石作堆砌?丞相的八阵图,那陆逊中过一次之后,即便是有些推演,也绝不能到这种地步啊?”
“难道是西楚其他谋士,贾诩?马良?”
他在姜维布置的八阵图前,踌躇了片刻,很快就有季汉传令兵赶来。
“丞相有令,速速向西,绕过乱石八阵,而后继续向北!”
“喏!”
邓艾略微思索,笑道:“还是丞相高明!”
“所有人,速速跟我一起向西,快速绕过去。”
身边的副将有些不解,询问道:“大人,这乱石八卦阵,大人您布置过一次,知道生门所在,我们何不直接冲过去?”
邓艾的嘴角露出轻笑,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乱石八卦阵。
“丞相的石门八阵图,乃是惑人之术,于阵法之中,布置埋伏,便有了杀气。”
“此阵若是真人士兵布置,自然无解。此刻以乱石堆砌,则可循规蹈矩,穿梭于阵内,走生门得脱。”
听到这话,副将忍不住大喊起来:“是啊,我们既能走生门得脱,何必绕行?”
邓艾拍了拍这人的肩膀,说道:“此阵乃是西楚偷学,必然知道丞相可以破阵。但对方依然在这里布置,定有凭仗。对方明知道我们可以走生门脱阵,若是你是敌军将领,你会怎么做?”
副将恍然大悟,不住点头:“我定然是在生门出口,布置埋伏,就等我军冲进去了。”
“哎呀,险些误了大事。”
邓艾见此人明白过来,也没有多余言语,立刻带着军队,横向绕路。
眼见即将绕过八阵图,可周围忽然响起一声号炮。
接着,数不清的楚军,从四面杀出。
领头一人,却是西凉名家成公英,他哈哈大笑,挺枪直取邓艾。
“季汉小贼,你已中我家天水麒麟儿,以逸待劳之计啦!”
邓艾举刀迎战,心中却是大惊。
不等他回答,身边同样在拼杀的副将却大声辩驳起来。
“你们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们不入此阵,就是为了避开你们在生门处的埋伏。此乃我家丞相看破你方谋划的安排,又何问题。”
“倒是你,这么点残兵败将,也想要拦住我军,只怕是在虚张声势吧!”
成公英武艺不弱,虽然刺出的枪被邓艾躲开,但此刻整体战局中,还有些优势。
他听了对方的反驳,笑声更大了。
“哈哈哈,你们家诸葛丞相,一辈子算天算地,就不能失算一次?”
“这次,你家诸葛丞相的那点心思,全都被我家天水麒麟儿看破啦!”
“早就知道你们不会入阵,而是会绕行,我家数万精锐,都在此间布置好了埋伏啦。哈哈哈。”
邓艾推开成公英刺来的长枪,而后黑刀横劈,将对方逼退片刻。
趁着这个间隙,邓艾扫视战场,发现情况果然和成公英所说,大差不大。西楚军队人数,可能没有他口中所谓的数万那么多,但是也有小一万人,而且还占了地利优势。
“难道,丞相的谋划,真的被对面这将口中的天水麒麟儿看破了?”
邓艾脑海里,冒出了一个自己都觉得荒唐可笑的猜想。
即便是现在为了赶时间,丞相在不经意间算敌将的安排,即便不中,也不会有任何问题才是,怎么会反过来,被敌人看破后,反向设计呢?
而且听对方这口气,这人如今还未成名,不过是在培养之中,若是真有这样的对手,那后面的事情,可就麻烦了。
“看枪!”
成公英见邓艾有些愣神,找到破绽,一枪刺出,迅捷如豹,且角度刁钻。
邓艾一时分神,没能完全躲开,被刺中肩头。
“呃啊。”
邓艾中枪后,不敢继续纠缠,立刻带着部队就开始回撤。
这种情况下,他已经不敢轻易做出决定了,他觉得还是回去问问丞相的好。
这也是季汉诸多文武的通病。
有诸葛亮这么一尊大神在,可以为自己指导方向,让自己轻易取得胜利,那自然多多依靠诸葛亮来做出决定判断。
但也正因为有诸葛亮的存在,关键时刻,总想着由诸葛亮来做出决定。
即便是邓艾,这种历史上可以独挡一面的集团军统领,在这种环境中,依旧养成了这种习惯。
危急关头,还是请诸葛亮决定后面如何做。
可退了一半,又出变故。
他以为只是摆设的乱石八卦阵中,忽然杀出了一队人马。
领头之人,正是刚才还在被他追杀的王平。
王平身后,居然还有一少年将军,虽然穿戴了盔甲,但也掩盖不了那稚嫩的面庞。
“你就是天水麒麟?”
不知道为什么,邓艾在冲出包围的片刻,和姜维对视一眼后,立刻发出了质问。
姜维先是一愣,而后看清发问之人,仿佛也在冥冥中感受了什么牵引。
他抬起头颅,昂声回答道:“天水姜伯约!”
“看阁下这把黑刀,当是汝南邓艾邓士载吧。”
“我年岁尚小,今日不便与你交手,若你季汉还能坚持几年,他日战场之上,我必亲自向你讨教高招。”
邓艾狠狠瞪了姜维一眼,冷哼一声,在周围的护卫下,拼死杀出。
还好王平这边,也只是聚集了一些败兵,按照姜维的吩咐,只是截杀一阵,讨些便宜,并不是想要完全拦住对面。
一阵拼杀之后,邓艾带着大半队伍,就此突围。
等到他和诸葛亮会合时,已是残阳余辉将尽,马上就要入夜了。
诸葛亮带着后续部队,完成渡河,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丞相,那西楚领兵之人,只是一个叫做姜维的少年郎。”
“恐怕是我转移太慢,被他看破了我方谋划,没有在生门埋伏,而是在乱门八卦阵外侧埋伏,我军未能突破敌军防线,还请丞相责罚。”
诸葛亮将邓艾扶起,先是默默叹了口气,又看了看即将陷入黑暗的天色,心中感触良多。
这即将西坠的斜阳,在他眼中,和日薄西山的大汉,何其相似。
“罢了,是我心急,小看了天下英雄。”
“不成想,在西凉边陲,也能出现有如此智计的少年。”
“你先包扎伤口,各部整休,明日一早,我亲自率军破阵。”
说罢,他将羽扇贴在自己胸口,心中默念:希望明日,还有机会。
但他隐隐间感觉,此刻自己被阻拦下来,刘备那边,只怕就没有希望了。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西楚这边自己犯错,或是士颂大意,或是西楚某个武将谋士准备不当,拖延了时间。
只是把期望寄托于别人这种感觉,让诸葛亮很是不安。
午夜刚过,就在西华这边。
不论是姜维的军营,还是诸葛亮那边的军营,都能望见北面的夜空,被照亮了。
隔着这么远都能被照亮,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地面上的火,很大很大,堪比当年赤壁的那一场大火。
“大王谋划成功了,火烧连营,定然是火烧连营得手!”
姜维看着北面的火光,激动得连连挥舞拳头。
“按照大王的吩咐,我等南来,阻拦诸葛亮,也就是为了大王此谋划,不被诸葛亮所破。如今大王既然得手,我们是否可以率军后撤了。”
成公英还是谨慎,他在击退了邓艾后,知道诸葛亮明日必然来攻。
在他看来,以他们这些人的实力,即便是防守,也难以挡住诸葛亮。
姜维略微思索,点头称是。
只有王平,脸色为难,说道:“可马谡参军,至今没有下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莫不是被诸葛亮给抓了?”
姜维脸色一沉,分析道:“此火光如此明显,诸葛亮必然也能想明白发生了什么。”
“一般敌军,见此情况,多半就直接退了。”
成公英立刻说道:“可对面那人,是诸葛亮啊。”
姜维心说,所以我才说一般敌军会撤退啊。
他摇头道:“诸葛孔明此人,有神鬼莫测之能,真不知道他会有何安排。”
“至于马大人,不论是战死,被俘还是躲避起来,后面交给郑度大人,派遣暗组去巡查吧。传令各部,不用休息了,即刻准备,一个时辰后,全军向北转移。”
就在此刻,一只信鸽飞入军营。
带来的军令也传到了姜维手上。
“小商河?”
姜维心中略微估计了一些路程,而后叫来成公英,将大部队交给他统领,继续按部就班,向北撤退。
而他自己,则带着王平,领着两千轻骑,即刻向西北而去。
此时此刻。
诸葛亮也站在自家军营,默默看着北面的火光,愣愣出神。
这映红了半边天空的大火,意味着什么,他最是清楚了。
士颂火烧连营,烧掉的,不仅仅是刘备手上这三十万军队,更是季汉这么些年来积累的所有家底。
一开始听说士颂用换命的打法,和刘备进行血战时,诸葛亮心中虽有担忧,但也能想到破解之法。
毕竟若是真的双方换命,北面的曹魏,司马懿也好,曹冲也好,都是拎得清的聪明人,自然会有所动作。
但没有想到,刘备偷袭了士颂的粮草大营得手,反而显得有些得意猖狂,或者说掉以轻心了,觉得自己可以击退楚军。
而后给了士颂一个天大的漏洞,不等自己去把这个漏洞补上,士颂就把刘备击败,把季汉三兴大汉的壮志,用一场滔天大火,给献祭掉了。
三十万大军,三十万当打之年的青壮,更不要说季汉的中生代武将文臣。
还有那些归顺于季汉的世家子弟中坚,仆从曲部。
只怕都在这场大火中损失殆尽。
“唉,我大汉命途,为何如此多舛?”
诸葛心中,默默盘算许久,他都看不到复兴大汉的期望了。
他所能做的,只怕是稳住季汉疆域,而后培养邓艾这样的下一代文武。
“但即便是年轻一代,对面也有姜维那样的少年出现。”
想到这里,即便是诸葛亮也只能微微叹息,就连他自己都没有在意,明明自己年纪还不大,但思虑过重的他,发中已有些许白发。
思来想去,他后面能做的事,就是守住疆域,拖延时间。
唯一的期望,便是等西楚内部,自己出现问题。
按照他的话来说,便是:以待天时。
“王将军!”
“汝阳水那边,为何败得如此之快?”
姜维和成公英在西华,接应王平之后,一脸茫然。
他们刚刚在这边做出了一番布置,还以为是多余的举动,不过是练练手,结果反而成为了阻拦诸葛亮的最后期望。
姜维在西华南面,立了一个巨石八卦阵。
是的,就是陆逊把自己的遭遇,上报给士颂时,还特地介绍的那个诸葛亮迷惑他的八卦阵。
贾诩带着姜维研究了半天,也不得不感叹诸葛亮这鬼神之才。
姜维少年心性,这次领命出来,到了西华,知道自己在这里,不过是后备部队。
闲着无事,就凭借记忆,也在这里弄出了一个简易版的石堆八卦阵。
“这,以诸葛亮自己的阵,能困住诸葛亮吗?”
王平有些想不明白。
但姜维却笑道:“就是因为,是他诸葛亮自己的阵,他才破不了啊。”
王平不解,但是姜维却不再解释,立刻让成公英,带着部队去他指定的位置做好准备。
而王平则按照他的安排,去另外一处集中败兵。
姜维自己,则带着一队亲卫,把陷入军阵内的楚国败军,和引导出来。
“追上去,跟紧了。”
邓艾的部队,就掉在王平身后不远,不过他的队伍,即便是在追击中,依旧保持着队形。
他明白诸葛亮的意思,击杀多少溃退的敌军,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粘着楚军的败兵,跟着他们一路向北冲。
可当他的部队冲过一片缓坡后,邓艾忽然被眼前的景象吓着了。
“停下!所有人停下!”
邓艾大声吩咐两句后,盯着眼前的乱石堆,一脸不可置信。
在旁人眼中,眼前不过是些零散的乱石堆,而在邓艾眼中,这些乱石堆中,杀气冲天。
最要紧的,是这些乱石堆的摆放,他很是熟悉。
那是在淮南时,诸葛亮教他的八阵图,他按照诸葛亮的指导,用巨石完成过一次布置,困住了楚国江东兵团的统领陆逊。
可眼前的乱石堆,举目望去,差不多也有五六十堆,即便是没有他当时布置的精细,但也已经有了八九分的神韵。
而他又看不到楚国败兵,和楚军在乱石堆里面的部队。
在他看来,这定然是楚军有埋伏,而且这个埋伏,只怕不是他可以应对的。
“快,速速着人,飞马告知丞相,西楚这边,也有人列出了巨石八卦阵,拦住了我军去路。”
言罢,他抬头看着越发西下的斜阳,心中着急。
“何人在这里将乱石作堆砌?丞相的八阵图,那陆逊中过一次之后,即便是有些推演,也绝不能到这种地步啊?”
“难道是西楚其他谋士,贾诩?马良?”
他在姜维布置的八阵图前,踌躇了片刻,很快就有季汉传令兵赶来。
“丞相有令,速速向西,绕过乱石八阵,而后继续向北!”
“喏!”
邓艾略微思索,笑道:“还是丞相高明!”
“所有人,速速跟我一起向西,快速绕过去。”
身边的副将有些不解,询问道:“大人,这乱石八卦阵,大人您布置过一次,知道生门所在,我们何不直接冲过去?”
邓艾的嘴角露出轻笑,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乱石八卦阵。
“丞相的石门八阵图,乃是惑人之术,于阵法之中,布置埋伏,便有了杀气。”
“此阵若是真人士兵布置,自然无解。此刻以乱石堆砌,则可循规蹈矩,穿梭于阵内,走生门得脱。”
听到这话,副将忍不住大喊起来:“是啊,我们既能走生门得脱,何必绕行?”
邓艾拍了拍这人的肩膀,说道:“此阵乃是西楚偷学,必然知道丞相可以破阵。但对方依然在这里布置,定有凭仗。对方明知道我们可以走生门脱阵,若是你是敌军将领,你会怎么做?”
副将恍然大悟,不住点头:“我定然是在生门出口,布置埋伏,就等我军冲进去了。”
“哎呀,险些误了大事。”
邓艾见此人明白过来,也没有多余言语,立刻带着军队,横向绕路。
眼见即将绕过八阵图,可周围忽然响起一声号炮。
接着,数不清的楚军,从四面杀出。
领头一人,却是西凉名家成公英,他哈哈大笑,挺枪直取邓艾。
“季汉小贼,你已中我家天水麒麟儿,以逸待劳之计啦!”
邓艾举刀迎战,心中却是大惊。
不等他回答,身边同样在拼杀的副将却大声辩驳起来。
“你们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们不入此阵,就是为了避开你们在生门处的埋伏。此乃我家丞相看破你方谋划的安排,又何问题。”
“倒是你,这么点残兵败将,也想要拦住我军,只怕是在虚张声势吧!”
成公英武艺不弱,虽然刺出的枪被邓艾躲开,但此刻整体战局中,还有些优势。
他听了对方的反驳,笑声更大了。
“哈哈哈,你们家诸葛丞相,一辈子算天算地,就不能失算一次?”
“这次,你家诸葛丞相的那点心思,全都被我家天水麒麟儿看破啦!”
“早就知道你们不会入阵,而是会绕行,我家数万精锐,都在此间布置好了埋伏啦。哈哈哈。”
邓艾推开成公英刺来的长枪,而后黑刀横劈,将对方逼退片刻。
趁着这个间隙,邓艾扫视战场,发现情况果然和成公英所说,大差不大。西楚军队人数,可能没有他口中所谓的数万那么多,但是也有小一万人,而且还占了地利优势。
“难道,丞相的谋划,真的被对面这将口中的天水麒麟儿看破了?”
邓艾脑海里,冒出了一个自己都觉得荒唐可笑的猜想。
即便是现在为了赶时间,丞相在不经意间算敌将的安排,即便不中,也不会有任何问题才是,怎么会反过来,被敌人看破后,反向设计呢?
而且听对方这口气,这人如今还未成名,不过是在培养之中,若是真有这样的对手,那后面的事情,可就麻烦了。
“看枪!”
成公英见邓艾有些愣神,找到破绽,一枪刺出,迅捷如豹,且角度刁钻。
邓艾一时分神,没能完全躲开,被刺中肩头。
“呃啊。”
邓艾中枪后,不敢继续纠缠,立刻带着部队就开始回撤。
这种情况下,他已经不敢轻易做出决定了,他觉得还是回去问问丞相的好。
这也是季汉诸多文武的通病。
有诸葛亮这么一尊大神在,可以为自己指导方向,让自己轻易取得胜利,那自然多多依靠诸葛亮来做出决定判断。
但也正因为有诸葛亮的存在,关键时刻,总想着由诸葛亮来做出决定。
即便是邓艾,这种历史上可以独挡一面的集团军统领,在这种环境中,依旧养成了这种习惯。
危急关头,还是请诸葛亮决定后面如何做。
可退了一半,又出变故。
他以为只是摆设的乱石八卦阵中,忽然杀出了一队人马。
领头之人,正是刚才还在被他追杀的王平。
王平身后,居然还有一少年将军,虽然穿戴了盔甲,但也掩盖不了那稚嫩的面庞。
“你就是天水麒麟?”
不知道为什么,邓艾在冲出包围的片刻,和姜维对视一眼后,立刻发出了质问。
姜维先是一愣,而后看清发问之人,仿佛也在冥冥中感受了什么牵引。
他抬起头颅,昂声回答道:“天水姜伯约!”
“看阁下这把黑刀,当是汝南邓艾邓士载吧。”
“我年岁尚小,今日不便与你交手,若你季汉还能坚持几年,他日战场之上,我必亲自向你讨教高招。”
邓艾狠狠瞪了姜维一眼,冷哼一声,在周围的护卫下,拼死杀出。
还好王平这边,也只是聚集了一些败兵,按照姜维的吩咐,只是截杀一阵,讨些便宜,并不是想要完全拦住对面。
一阵拼杀之后,邓艾带着大半队伍,就此突围。
等到他和诸葛亮会合时,已是残阳余辉将尽,马上就要入夜了。
诸葛亮带着后续部队,完成渡河,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丞相,那西楚领兵之人,只是一个叫做姜维的少年郎。”
“恐怕是我转移太慢,被他看破了我方谋划,没有在生门埋伏,而是在乱门八卦阵外侧埋伏,我军未能突破敌军防线,还请丞相责罚。”
诸葛亮将邓艾扶起,先是默默叹了口气,又看了看即将陷入黑暗的天色,心中感触良多。
这即将西坠的斜阳,在他眼中,和日薄西山的大汉,何其相似。
“罢了,是我心急,小看了天下英雄。”
“不成想,在西凉边陲,也能出现有如此智计的少年。”
“你先包扎伤口,各部整休,明日一早,我亲自率军破阵。”
说罢,他将羽扇贴在自己胸口,心中默念:希望明日,还有机会。
但他隐隐间感觉,此刻自己被阻拦下来,刘备那边,只怕就没有希望了。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西楚这边自己犯错,或是士颂大意,或是西楚某个武将谋士准备不当,拖延了时间。
只是把期望寄托于别人这种感觉,让诸葛亮很是不安。
午夜刚过,就在西华这边。
不论是姜维的军营,还是诸葛亮那边的军营,都能望见北面的夜空,被照亮了。
隔着这么远都能被照亮,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地面上的火,很大很大,堪比当年赤壁的那一场大火。
“大王谋划成功了,火烧连营,定然是火烧连营得手!”
姜维看着北面的火光,激动得连连挥舞拳头。
“按照大王的吩咐,我等南来,阻拦诸葛亮,也就是为了大王此谋划,不被诸葛亮所破。如今大王既然得手,我们是否可以率军后撤了。”
成公英还是谨慎,他在击退了邓艾后,知道诸葛亮明日必然来攻。
在他看来,以他们这些人的实力,即便是防守,也难以挡住诸葛亮。
姜维略微思索,点头称是。
只有王平,脸色为难,说道:“可马谡参军,至今没有下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莫不是被诸葛亮给抓了?”
姜维脸色一沉,分析道:“此火光如此明显,诸葛亮必然也能想明白发生了什么。”
“一般敌军,见此情况,多半就直接退了。”
成公英立刻说道:“可对面那人,是诸葛亮啊。”
姜维心说,所以我才说一般敌军会撤退啊。
他摇头道:“诸葛孔明此人,有神鬼莫测之能,真不知道他会有何安排。”
“至于马大人,不论是战死,被俘还是躲避起来,后面交给郑度大人,派遣暗组去巡查吧。传令各部,不用休息了,即刻准备,一个时辰后,全军向北转移。”
就在此刻,一只信鸽飞入军营。
带来的军令也传到了姜维手上。
“小商河?”
姜维心中略微估计了一些路程,而后叫来成公英,将大部队交给他统领,继续按部就班,向北撤退。
而他自己,则带着王平,领着两千轻骑,即刻向西北而去。
此时此刻。
诸葛亮也站在自家军营,默默看着北面的火光,愣愣出神。
这映红了半边天空的大火,意味着什么,他最是清楚了。
士颂火烧连营,烧掉的,不仅仅是刘备手上这三十万军队,更是季汉这么些年来积累的所有家底。
一开始听说士颂用换命的打法,和刘备进行血战时,诸葛亮心中虽有担忧,但也能想到破解之法。
毕竟若是真的双方换命,北面的曹魏,司马懿也好,曹冲也好,都是拎得清的聪明人,自然会有所动作。
但没有想到,刘备偷袭了士颂的粮草大营得手,反而显得有些得意猖狂,或者说掉以轻心了,觉得自己可以击退楚军。
而后给了士颂一个天大的漏洞,不等自己去把这个漏洞补上,士颂就把刘备击败,把季汉三兴大汉的壮志,用一场滔天大火,给献祭掉了。
三十万大军,三十万当打之年的青壮,更不要说季汉的中生代武将文臣。
还有那些归顺于季汉的世家子弟中坚,仆从曲部。
只怕都在这场大火中损失殆尽。
“唉,我大汉命途,为何如此多舛?”
诸葛心中,默默盘算许久,他都看不到复兴大汉的期望了。
他所能做的,只怕是稳住季汉疆域,而后培养邓艾这样的下一代文武。
“但即便是年轻一代,对面也有姜维那样的少年出现。”
想到这里,即便是诸葛亮也只能微微叹息,就连他自己都没有在意,明明自己年纪还不大,但思虑过重的他,发中已有些许白发。
思来想去,他后面能做的事,就是守住疆域,拖延时间。
唯一的期望,便是等西楚内部,自己出现问题。
按照他的话来说,便是:以待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