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一四年,夏末。
西楚的文昭将军袁熙,押送一批粮草,来到了汝南,来到了他袁家祖籍所在。
也带来了荆州方面,前不久刚刚收到的北面的消息。
曹魏不顾自家背后,四处漏风,依旧起兵,强行渡河,来攻司隶了。
其实北面情况,对于士颂而言,整体上其实还是不错的。
他去年和轲比能会面,韩龙站出来完成惊天一剑,刺死了轲比能后,整个塞外草原,就乱了套。
东部鲜卑的三大部落,自然不可能继续臣服于中部鲜卑,他们三大部落再次恢复独立状态,并完全推翻轲比能在东部鲜卑草场的制度,再次瓜分了东部鲜卑草场。
只是东北鲜卑草场被轲比能治理了数年,也有一些小部落成长起来,宇文,慕容和段氏鲜卑想要恢复到从前在东部鲜卑称霸一方的状态,只怕还需要花费些精力和心思。
此外,便是在轲比能死后,先是自称西部鲜卑大人的泄归泥。
他本来是西鲜卑首领扶罗韩之子,其父被轲比能袭杀后,扶罗韩的部众,都被轲比能吞并,他也成为了轲比能麾下的将领以保全性命。
说起来,扶罗韩还是步度根的兄长,同样也是檀石槐之孙。
若非扶罗韩被轲比能杀了,步度根也不能成为西部鲜卑头人。
所以准确来说,泄归泥身上也有檀石槐的血脉,他继承西部鲜卑头人,也有这个身份和地位。
只是随着陈到,唐瞬率领重新整编起来的北楚部,杀回朔方郡后,泄归泥也算是看明白了,自己这个西部鲜卑头人,还需要楚国的认可才行。
他先是派出使者去见陈到,表示自己和轲比能不同,自己愿意臣服于楚国,成为楚国在北疆的藩属。
甚至愿意派出几千人,加入陈到的部队,去劫掠曹魏的并州。
但他占据了西部鲜卑的草场,也占据了陈到辛辛苦苦修建起来的乌拉特后城,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愿意归顺,陈到就将他放了,就把西部鲜卑草场给让给他?
别说陈到心里不舒服了,北楚部将士,还有新补充进来北楚部牧民也不会答应。
于是,新年刚过,士颂还在南面筹集军备物资时,北楚部这边反而先动手了。
唐瞬带着西域雇佣来的部队,所谓先锋部队,穿过阴山道,进入了西部鲜卑草场。
去年这个冬天,得益于轲比能被杀,鲜卑军大败,死了许多人,他们家的牲畜也就变成了无主之物。
至于他们的老婆孩子,自然也有人照单全收。
总之,物资虽然没有多少,但消耗物资的人少了,西部鲜卑泄归泥所部人马,还是勉强渡过了这个冬天。
但他没有想到,北楚本根本不接受他的“归顺”,依旧杀了过来。
唐瞬半夜突袭,亦如轲比能突袭北楚部一样,泄归泥猝不及防之下,直接选择了投降。
历史上的泄归泥,也是在轲比能死后,在鲜卑内部陷入混乱之后,全面归附曹魏,被封为“归义王”。
只是他这次投降归顺,唐瞬没有直接同意,而是把他绑了。
后面陈到带着北楚部大部队到来后,和杨阜,陈矫商议过后,还是接受他的投降,只是他想要在楚国封王,那是不可能的。
北楚部对于泄归泥的定位,是沿用士颂从前的规矩,那就是投入我麾下,你先给我当敢死队,缴纳投名状。
北楚部整休一段时间,把泄归泥的部众进行了筛选。
青壮男子一律跟着部队向东,去当“喂刀”的部队。
女性和儿童,一律和北楚部民众一起生活。若是家中男丁能立功回来,则全面加入北楚部,若是家中男丁回不来,那就由北楚部直接分配给立功的西域将士。
不久后,就在士颂起兵再入兖州,杀过颖水之时。
北楚部这边,也杀入了中部鲜卑的草场,和轲比能的女婿郁筑鞬对峙。
郁筑鞬知道残余的中部鲜卑力量不可能是楚国的对手,便放弃了从前盟友的待遇,以臣属的姿态向曹魏的并州刺史梁习求援。
梁习是个明白人,知道若是中部鲜卑的草场要是也被北楚部占了去,整个并州西北都将陷入楚国的兵锋之内。
于是,梁习让王凌,杨俊,还有南匈奴最后的统领赫连息烽,率领三万军队,走白登道翻越阴山,进入塞外支援郁筑鞬。
于是,北楚部陈到这边,也算是牵扯住了曹魏这边并州北部的一部分兵马部队。
同时。
在辽东方向,公孙康和袁尚的联合军,在收到了袁熙传过去的信息后,确认到轲比能已死,北楚部杀回塞外的消息,他们也立刻在辽东郡起兵,攻向曹魏的幽州。
此刻的曹魏的幽州边疆,则由田豫和牵招两员大将驻守。
从前曹魏内部争权夺利时,他们二人是站在曹彰这边的,现在既然曹彰低头,他们依旧还是曹魏的臣子。
而且,在曹冲和司马懿等人的劝说下,曹丕依旧让他们二人守在辽东,算是既防备二人,也任用二人了。
但即便是他们二人拦住了公孙康的进攻,但曹魏幽州边疆不稳,随时可能需要支援的局势下,邺城内的曹魏皇宫中,对于是否发兵渡过黄河,偷袭楚国后方,曹丕还是犹豫的。
“若是只动用冀州之兵,还有并州南部诸郡的兵马,杀回司隶,可否将关中夺回?”
曹丕当时又想要趁着士颂出兵攻季汉,去偷袭。
但又畏畏缩缩,担心派出的军队不够,不足以打破局面,拿回地盘。
曹魏的尚书卫觊却站出来,说道:“如今国内,休养生息多年,得战兵十五万,若出兵,可聚集辅助民夫二十万有余。”
“如此军力,已是河北三州的财税可以供养之极限。”
“司马大人,暗中和诸葛亮完成口头协议,让我黄河沿线,不必在重兵把守。如此,可以抽调近十万战兵,在配合辅兵民夫,大军二十万,渡过黄河,收复司隶,已经我大魏极限。”
“若是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啊?”
见负责后勤辎重军粮的人都站出来,请求曹丕出兵,曹魏朝廷之上,武将之首,硕果仅存的宗亲大将夏侯渊自然也站了出来。
“陛下,自赤壁以来,我大魏国失了中原和关中,雍凉,被迫困守河北数年。”
“数年来,陛下殚精竭虑,自强不息,平定内乱,编练新军。”
“如今士颂,已灭东吴,又起大军攻伐季汉。若是等他西楚灭了季汉,占据中原诸州,我魏国形势,必定更加艰难。”
“如今,正好趁着季汉西楚交兵,我们渡过黄河,攻下关中,重夺司隶。而后切断雍凉和荆益的联系,蚕食雍凉,断西楚臂膀,也不无不可啊。”
曹丕见自家臣子中,文武重臣都已经表态,当即下定决心出兵。
但也就是这个时候,司马懿和曹冲都站了出来。
他们两人,不是反对出兵,而是反对即可出兵。
司马懿率先说道:“上一次,季汉西楚开战,并未伤筋动骨之时,那孙权自作聪明,偷袭季汉身后,斩杀关羽占据淮南。”
“可结果呢?刘备低声下气,和士颂求和罢兵。那士颂居然也就答应了。然后两家联合起来,南北夹击,灭了东吴。”
“这次,西楚季汉再次交兵,看似即将陷入全面鏖战,但若是我们此刻杀入司隶,把李严,郝昭等人诛杀。让士颂也撤下脸面,去和刘备求和,然后两家,一东一西,夹击我曹魏,我们岂不是第二个东吴?”
这话说完,所有人看不懂他司马懿了。
和季汉暗中联合起来,甚至把北面的轲比能也忽悠进来,三方联合对抗西楚,不是你司马懿首先提出来了的吗?
怎么现在又畏缩不前了。
司马懿也是怕人误会,他在曹魏朝廷上,因为不论是宗亲还是世家,都有不少人不喜欢他,觉得他这人不值得信任,所以他早就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此刻他连忙解释道:“不是不出兵,而是可先按兵不动。对外,就说集合部队,准备随时支援北面的并州或者幽州。”
“至于南下渡过黄河,讨伐西楚,则是准备在并州幽州二州事定之后,再做打算。”
“一来,放出此消息,迷惑西楚。”
“二来,我们也可趁着这段时间,大大方方地完成军队聚集,粮草筹备。”
“三来,待西楚和季汉之间,多有损伤之后,我们再出兵,可得渔翁之利。”
曹丕听罢,连连拍手:“善,不愧是仲达,此番算计,深得我意。可就此安排下去。”
“陛下。”
倒是另外一边,曹冲站了出来,说道:“此番渡过黄河,南攻司隶,不知道西楚如何布置防守,不如让臣弟率军先行,待司隶局面稳定后,陛下再回鸾长安。”
曹丕瞟了一眼自己这个庶出的天才弟弟,见曹冲神情认真,满面关切,不像是想要架空自己,他去掌握兵权的样子。
他释然一笑,说道:“仓舒好意,我心领了。”
“但如今天下,不比从前。不论是季汉刘备,还是西楚士颂,甚至当年父亲在世时,都是亲自率军征战。”
“如此重要之战,我又岂能留在后方,坐看将士们拼杀。”
曹冲心中很想要吐槽,但在曹魏大殿之上,他又怎么会忤逆自家皇帝兄长。
也只能在心中暗暗自诽了。
“都不说父亲了,那刘备,士颂,虽然从前都是父亲的手下败将,但这么些年一直都率军征战,时间久了,他们二人的军略能力,早非当年可比。”
“而你曹丕,一直都在后方,哪里有一线统领大军的经验。你曹丕才能平庸不说,又贪酒好色,身体虚浮。”
“你亲自率军出征,我曹魏军队才危险了。”
但看曹丕那一脸得意的神情,曹冲知道自己是劝不动曹丕的了。
他微微摇头,退回自己的位置,目光,微微扫过曹魏大殿上的群臣。
“不论是司马懿,还是守在南面的钟繇当督都,只怕都比他亲自出征的好。”
“实在不行,夏侯渊,李典,甚至朱铄、吴质领兵,只怕都比他强。”
就这样,曹魏在西楚季汉开战之初,并没有任何异动,就是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样子。
后面,士颂和刘备在颍川进行了一场血战。
曹魏这边不少人鼓动曹丕,说是可以动手了。但曹冲和司马懿都觉得可以再等等。
接着,士颂的粮草被劫,大军被困在颍阴。
曹魏内部,又有一批人跟曹丕说,现在若是还不动手,士颂就要从颍川撤兵了。
但是曹冲和司马懿,又都表示,现在是需要做最后的隐忍了。
直到。
士颂火烧连营,刘备三十万大军几乎灰飞烟灭,只带着数千残兵败将,逃到了陈留。
这个时候,曹魏内部终于决定出手了。
不过,令人奇怪的事情也就发生了。
曹魏文武,只要是有心立功的人,都积极主动的请求跟着曹丕一起南下,渡过黄河去攻司隶。
单单只有司马懿,一反常态,表示愿意带着自家子弟曲部,都不用曹魏朝廷拨出一兵一卒徐,乃至于一粒粮食,他自请前去幽州,总督幽州之事。
而曹丕,居然还真就允了司马懿的请求。
不但如此,他还直接加封司马懿幽州督都,总督幽州之事,令司马懿平定辽东公孙康,甚至率军北伐,灭了东北高句丽和扶余国。
“仲达此去,可仿效士颂小儿平定南疆一样,为我大魏国向东北开拓疆域,收拢北面的物资,为我大魏国所用。”
曹丕就像后世那种最黑心的老板,一分钱不出,还想要手下的人,给他干活赚钱。
有人说,司马懿是因为在朝廷内部,被人排挤,所以不得不去幽州避难。
也有人说,是曹丕担心司马懿居然能暗中和南面季汉的诸葛亮暗中联系,担心司马懿在身边泄露自己的机密。
当然了,说得最多的便是当年曹操对于司马懿“狼顾鹰视”的不信任。
还有就是,北面幽州的主力部队,也就是曹彰的嫡系部队,早就被曹丕抽调到了南面,打散后重新整编。
所以即便是田豫和牵招能力出众,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公孙康的辽东军和袁尚的袁家军,打了几次之后,居然是连战连败,向朝廷求援了。
而曹魏朝廷之中,上上下下,都一心想要向南击破西楚报仇,真没有多少心思在北面。
于是,司马懿“自愿”站了出来,带着自家子弟,和招募的曲部就这么北上幽州去了。
只是跟司马懿一起北上的幼弟司马敏,对此很是不解。
“兄长,你不是和诸葛亮秘密约定了吗,一起合力抗楚。”
“若是没有兄长在陛下身边谋划,如何和季汉完成配合。”
“那刘备兵败之后,听说一病不起,季汉军政之事,都掌握在诸葛亮手中。我们跟着陛下南渡黄河,才最有价值吧。”
司马懿摆了摆手,让周围的随从散开后,才笑着给自家兄弟解释道:“南面之事,诸葛亮不过是在逆天而行罢了。”
“其实正如邓王判断的那样,陛下率军南下争夺司隶,胜算并不大,只是我曹魏不得不去争这一线生机罢了。”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陛下赢了又如何,真拿下了司隶,甚至果真如诸葛亮算计的那样,把西楚压制于西南了,真就三足鼎立,势均力敌了。”
“有诸葛亮这个神鬼莫测的人在,我曹魏又哪里是他季汉的对手。”
“那时候,我帮助曹魏平定辽东,甚至北上建立安东都护府,能把东北地区的资源掠夺回来,对我曹魏来说,才有一线生机啊。”
西楚的文昭将军袁熙,押送一批粮草,来到了汝南,来到了他袁家祖籍所在。
也带来了荆州方面,前不久刚刚收到的北面的消息。
曹魏不顾自家背后,四处漏风,依旧起兵,强行渡河,来攻司隶了。
其实北面情况,对于士颂而言,整体上其实还是不错的。
他去年和轲比能会面,韩龙站出来完成惊天一剑,刺死了轲比能后,整个塞外草原,就乱了套。
东部鲜卑的三大部落,自然不可能继续臣服于中部鲜卑,他们三大部落再次恢复独立状态,并完全推翻轲比能在东部鲜卑草场的制度,再次瓜分了东部鲜卑草场。
只是东北鲜卑草场被轲比能治理了数年,也有一些小部落成长起来,宇文,慕容和段氏鲜卑想要恢复到从前在东部鲜卑称霸一方的状态,只怕还需要花费些精力和心思。
此外,便是在轲比能死后,先是自称西部鲜卑大人的泄归泥。
他本来是西鲜卑首领扶罗韩之子,其父被轲比能袭杀后,扶罗韩的部众,都被轲比能吞并,他也成为了轲比能麾下的将领以保全性命。
说起来,扶罗韩还是步度根的兄长,同样也是檀石槐之孙。
若非扶罗韩被轲比能杀了,步度根也不能成为西部鲜卑头人。
所以准确来说,泄归泥身上也有檀石槐的血脉,他继承西部鲜卑头人,也有这个身份和地位。
只是随着陈到,唐瞬率领重新整编起来的北楚部,杀回朔方郡后,泄归泥也算是看明白了,自己这个西部鲜卑头人,还需要楚国的认可才行。
他先是派出使者去见陈到,表示自己和轲比能不同,自己愿意臣服于楚国,成为楚国在北疆的藩属。
甚至愿意派出几千人,加入陈到的部队,去劫掠曹魏的并州。
但他占据了西部鲜卑的草场,也占据了陈到辛辛苦苦修建起来的乌拉特后城,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愿意归顺,陈到就将他放了,就把西部鲜卑草场给让给他?
别说陈到心里不舒服了,北楚部将士,还有新补充进来北楚部牧民也不会答应。
于是,新年刚过,士颂还在南面筹集军备物资时,北楚部这边反而先动手了。
唐瞬带着西域雇佣来的部队,所谓先锋部队,穿过阴山道,进入了西部鲜卑草场。
去年这个冬天,得益于轲比能被杀,鲜卑军大败,死了许多人,他们家的牲畜也就变成了无主之物。
至于他们的老婆孩子,自然也有人照单全收。
总之,物资虽然没有多少,但消耗物资的人少了,西部鲜卑泄归泥所部人马,还是勉强渡过了这个冬天。
但他没有想到,北楚本根本不接受他的“归顺”,依旧杀了过来。
唐瞬半夜突袭,亦如轲比能突袭北楚部一样,泄归泥猝不及防之下,直接选择了投降。
历史上的泄归泥,也是在轲比能死后,在鲜卑内部陷入混乱之后,全面归附曹魏,被封为“归义王”。
只是他这次投降归顺,唐瞬没有直接同意,而是把他绑了。
后面陈到带着北楚部大部队到来后,和杨阜,陈矫商议过后,还是接受他的投降,只是他想要在楚国封王,那是不可能的。
北楚部对于泄归泥的定位,是沿用士颂从前的规矩,那就是投入我麾下,你先给我当敢死队,缴纳投名状。
北楚部整休一段时间,把泄归泥的部众进行了筛选。
青壮男子一律跟着部队向东,去当“喂刀”的部队。
女性和儿童,一律和北楚部民众一起生活。若是家中男丁能立功回来,则全面加入北楚部,若是家中男丁回不来,那就由北楚部直接分配给立功的西域将士。
不久后,就在士颂起兵再入兖州,杀过颖水之时。
北楚部这边,也杀入了中部鲜卑的草场,和轲比能的女婿郁筑鞬对峙。
郁筑鞬知道残余的中部鲜卑力量不可能是楚国的对手,便放弃了从前盟友的待遇,以臣属的姿态向曹魏的并州刺史梁习求援。
梁习是个明白人,知道若是中部鲜卑的草场要是也被北楚部占了去,整个并州西北都将陷入楚国的兵锋之内。
于是,梁习让王凌,杨俊,还有南匈奴最后的统领赫连息烽,率领三万军队,走白登道翻越阴山,进入塞外支援郁筑鞬。
于是,北楚部陈到这边,也算是牵扯住了曹魏这边并州北部的一部分兵马部队。
同时。
在辽东方向,公孙康和袁尚的联合军,在收到了袁熙传过去的信息后,确认到轲比能已死,北楚部杀回塞外的消息,他们也立刻在辽东郡起兵,攻向曹魏的幽州。
此刻的曹魏的幽州边疆,则由田豫和牵招两员大将驻守。
从前曹魏内部争权夺利时,他们二人是站在曹彰这边的,现在既然曹彰低头,他们依旧还是曹魏的臣子。
而且,在曹冲和司马懿等人的劝说下,曹丕依旧让他们二人守在辽东,算是既防备二人,也任用二人了。
但即便是他们二人拦住了公孙康的进攻,但曹魏幽州边疆不稳,随时可能需要支援的局势下,邺城内的曹魏皇宫中,对于是否发兵渡过黄河,偷袭楚国后方,曹丕还是犹豫的。
“若是只动用冀州之兵,还有并州南部诸郡的兵马,杀回司隶,可否将关中夺回?”
曹丕当时又想要趁着士颂出兵攻季汉,去偷袭。
但又畏畏缩缩,担心派出的军队不够,不足以打破局面,拿回地盘。
曹魏的尚书卫觊却站出来,说道:“如今国内,休养生息多年,得战兵十五万,若出兵,可聚集辅助民夫二十万有余。”
“如此军力,已是河北三州的财税可以供养之极限。”
“司马大人,暗中和诸葛亮完成口头协议,让我黄河沿线,不必在重兵把守。如此,可以抽调近十万战兵,在配合辅兵民夫,大军二十万,渡过黄河,收复司隶,已经我大魏极限。”
“若是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啊?”
见负责后勤辎重军粮的人都站出来,请求曹丕出兵,曹魏朝廷之上,武将之首,硕果仅存的宗亲大将夏侯渊自然也站了出来。
“陛下,自赤壁以来,我大魏国失了中原和关中,雍凉,被迫困守河北数年。”
“数年来,陛下殚精竭虑,自强不息,平定内乱,编练新军。”
“如今士颂,已灭东吴,又起大军攻伐季汉。若是等他西楚灭了季汉,占据中原诸州,我魏国形势,必定更加艰难。”
“如今,正好趁着季汉西楚交兵,我们渡过黄河,攻下关中,重夺司隶。而后切断雍凉和荆益的联系,蚕食雍凉,断西楚臂膀,也不无不可啊。”
曹丕见自家臣子中,文武重臣都已经表态,当即下定决心出兵。
但也就是这个时候,司马懿和曹冲都站了出来。
他们两人,不是反对出兵,而是反对即可出兵。
司马懿率先说道:“上一次,季汉西楚开战,并未伤筋动骨之时,那孙权自作聪明,偷袭季汉身后,斩杀关羽占据淮南。”
“可结果呢?刘备低声下气,和士颂求和罢兵。那士颂居然也就答应了。然后两家联合起来,南北夹击,灭了东吴。”
“这次,西楚季汉再次交兵,看似即将陷入全面鏖战,但若是我们此刻杀入司隶,把李严,郝昭等人诛杀。让士颂也撤下脸面,去和刘备求和,然后两家,一东一西,夹击我曹魏,我们岂不是第二个东吴?”
这话说完,所有人看不懂他司马懿了。
和季汉暗中联合起来,甚至把北面的轲比能也忽悠进来,三方联合对抗西楚,不是你司马懿首先提出来了的吗?
怎么现在又畏缩不前了。
司马懿也是怕人误会,他在曹魏朝廷上,因为不论是宗亲还是世家,都有不少人不喜欢他,觉得他这人不值得信任,所以他早就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此刻他连忙解释道:“不是不出兵,而是可先按兵不动。对外,就说集合部队,准备随时支援北面的并州或者幽州。”
“至于南下渡过黄河,讨伐西楚,则是准备在并州幽州二州事定之后,再做打算。”
“一来,放出此消息,迷惑西楚。”
“二来,我们也可趁着这段时间,大大方方地完成军队聚集,粮草筹备。”
“三来,待西楚和季汉之间,多有损伤之后,我们再出兵,可得渔翁之利。”
曹丕听罢,连连拍手:“善,不愧是仲达,此番算计,深得我意。可就此安排下去。”
“陛下。”
倒是另外一边,曹冲站了出来,说道:“此番渡过黄河,南攻司隶,不知道西楚如何布置防守,不如让臣弟率军先行,待司隶局面稳定后,陛下再回鸾长安。”
曹丕瞟了一眼自己这个庶出的天才弟弟,见曹冲神情认真,满面关切,不像是想要架空自己,他去掌握兵权的样子。
他释然一笑,说道:“仓舒好意,我心领了。”
“但如今天下,不比从前。不论是季汉刘备,还是西楚士颂,甚至当年父亲在世时,都是亲自率军征战。”
“如此重要之战,我又岂能留在后方,坐看将士们拼杀。”
曹冲心中很想要吐槽,但在曹魏大殿之上,他又怎么会忤逆自家皇帝兄长。
也只能在心中暗暗自诽了。
“都不说父亲了,那刘备,士颂,虽然从前都是父亲的手下败将,但这么些年一直都率军征战,时间久了,他们二人的军略能力,早非当年可比。”
“而你曹丕,一直都在后方,哪里有一线统领大军的经验。你曹丕才能平庸不说,又贪酒好色,身体虚浮。”
“你亲自率军出征,我曹魏军队才危险了。”
但看曹丕那一脸得意的神情,曹冲知道自己是劝不动曹丕的了。
他微微摇头,退回自己的位置,目光,微微扫过曹魏大殿上的群臣。
“不论是司马懿,还是守在南面的钟繇当督都,只怕都比他亲自出征的好。”
“实在不行,夏侯渊,李典,甚至朱铄、吴质领兵,只怕都比他强。”
就这样,曹魏在西楚季汉开战之初,并没有任何异动,就是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样子。
后面,士颂和刘备在颍川进行了一场血战。
曹魏这边不少人鼓动曹丕,说是可以动手了。但曹冲和司马懿都觉得可以再等等。
接着,士颂的粮草被劫,大军被困在颍阴。
曹魏内部,又有一批人跟曹丕说,现在若是还不动手,士颂就要从颍川撤兵了。
但是曹冲和司马懿,又都表示,现在是需要做最后的隐忍了。
直到。
士颂火烧连营,刘备三十万大军几乎灰飞烟灭,只带着数千残兵败将,逃到了陈留。
这个时候,曹魏内部终于决定出手了。
不过,令人奇怪的事情也就发生了。
曹魏文武,只要是有心立功的人,都积极主动的请求跟着曹丕一起南下,渡过黄河去攻司隶。
单单只有司马懿,一反常态,表示愿意带着自家子弟曲部,都不用曹魏朝廷拨出一兵一卒徐,乃至于一粒粮食,他自请前去幽州,总督幽州之事。
而曹丕,居然还真就允了司马懿的请求。
不但如此,他还直接加封司马懿幽州督都,总督幽州之事,令司马懿平定辽东公孙康,甚至率军北伐,灭了东北高句丽和扶余国。
“仲达此去,可仿效士颂小儿平定南疆一样,为我大魏国向东北开拓疆域,收拢北面的物资,为我大魏国所用。”
曹丕就像后世那种最黑心的老板,一分钱不出,还想要手下的人,给他干活赚钱。
有人说,司马懿是因为在朝廷内部,被人排挤,所以不得不去幽州避难。
也有人说,是曹丕担心司马懿居然能暗中和南面季汉的诸葛亮暗中联系,担心司马懿在身边泄露自己的机密。
当然了,说得最多的便是当年曹操对于司马懿“狼顾鹰视”的不信任。
还有就是,北面幽州的主力部队,也就是曹彰的嫡系部队,早就被曹丕抽调到了南面,打散后重新整编。
所以即便是田豫和牵招能力出众,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公孙康的辽东军和袁尚的袁家军,打了几次之后,居然是连战连败,向朝廷求援了。
而曹魏朝廷之中,上上下下,都一心想要向南击破西楚报仇,真没有多少心思在北面。
于是,司马懿“自愿”站了出来,带着自家子弟,和招募的曲部就这么北上幽州去了。
只是跟司马懿一起北上的幼弟司马敏,对此很是不解。
“兄长,你不是和诸葛亮秘密约定了吗,一起合力抗楚。”
“若是没有兄长在陛下身边谋划,如何和季汉完成配合。”
“那刘备兵败之后,听说一病不起,季汉军政之事,都掌握在诸葛亮手中。我们跟着陛下南渡黄河,才最有价值吧。”
司马懿摆了摆手,让周围的随从散开后,才笑着给自家兄弟解释道:“南面之事,诸葛亮不过是在逆天而行罢了。”
“其实正如邓王判断的那样,陛下率军南下争夺司隶,胜算并不大,只是我曹魏不得不去争这一线生机罢了。”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陛下赢了又如何,真拿下了司隶,甚至果真如诸葛亮算计的那样,把西楚压制于西南了,真就三足鼎立,势均力敌了。”
“有诸葛亮这个神鬼莫测的人在,我曹魏又哪里是他季汉的对手。”
“那时候,我帮助曹魏平定辽东,甚至北上建立安东都护府,能把东北地区的资源掠夺回来,对我曹魏来说,才有一线生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