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回礼-《换我崽夺凤命?我一步到位当太后》

  二位皇子并不知道雪乌头一事,故而他们在意的只是回礼该如何置办。

  午后刚过,大皇子就风尘仆仆回到了自己宫中。

  陆婉宜并不知道今日朝中之事,看着近来已难得显出急躁之色的大皇子,只啧啧称奇。

  “你今日是怎么了?”

  “平日里看着还稳重。”

  “如今竟这般毛躁,能成什么事?”

  大皇子一听,火气就忍不住往上窜。

  前朝都闹成那样了,陆婉宜显然是什么都还没听说。

  但他近来在陆婉宜面前演的都是柔弱无主见好拿捏的小孩儿模样,极少显现出乖戾的本性。

  此时也只能强压火气,耐心解释道。

  “父皇今日接见了北方部族的使团。”

  “竟当朝下旨,让我和二弟置办给使团的回礼。”

  “据说这帮北方蛮人极其无礼。”

  “这回礼可就不好办,既要彰显咱们大国的地位,”

  “又要能镇住那帮使臣,好让他们哑口无言。”

  陆婉宜轻蔑地冷笑一声,道。

  “原来是这样,我还当是什么大事。”

  “不过备几样礼物,你好歹身为一国皇子,也应当见过些世面,”

  “咱们宫中库房里要什么没有?”

  “你怎么还跟小门小户家孩子一般,为了个礼物急躁至此?”

  大皇子眉头一皱,知道陆婉宜显然没将他刚刚说的话听进去。

  这礼物哪里是随意的礼物呢?

  原本使臣来朝,就是两国之间的博弈。

  如今对方已经率先出招,无论是他或是二皇子,置办这回礼,都是要代他们父皇应对回去。

  大皇子叹了口气,知道陆婉宜帮不上忙,只得咬咬牙又冲了出去。

  陆婉宜一脸不满看着大皇子的背影,斥道。

  “跑得再急,想不出好的法子,又能有什么用。”

  “本宫且看你能找到什么不得了的回礼!”

  近日大皇子与齐嫔走得特别近。

  他在陆婉宜面前装弱者,齐嫔也曾多次替他出头。

  故而齐嫔宫中早有人时时盯着大皇子的动向。

  且齐嫔虽在宫中,却也听说了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

  她正想着,大皇子估计要为置办这回礼忧心,就听人来报说大皇子一脸委屈从自己宫里跑了出来。

  齐嫔心里一疼,知道大皇子必定又是受了陆婉宜的斥责,立刻带人寻了过去。

  果不其然,齐嫔出宫不远,就在御花园一处湖边找到了大皇子。

  此时的大皇子如同一个敢怒不敢言的孩子,正往湖里用力扔石头泄愤。

  齐嫔快步走过去,一把拉住了大皇子的手。

  “好孩子,又受什么委屈了,快跟本宫说说。”

  大皇子微微抬头看着齐嫔,一句话还没说,眼里已氤氲了水汽。

  这副模样,不用说又是被欺负了。

  齐嫔心里一软,二话不说将大皇子搂入怀中,轻声安慰道。

  “本宫已经听说了皇上在朝上下的旨意。”

  “你才多大点孩子,这事也太难为你。”

  “如今你竟愁成这样,是不是你母亲不肯帮你?”

  大皇子摇摇头,额头在齐嫔怀中蹭来蹭去,声音低微。

  “母亲不是不肯帮我,”

  “只是母亲,像是不懂此事关窍。”

  齐嫔冷哼一声。

  “本宫就知道,陆婉宜哪里能成事。”

  “这本是皇上对你和二皇子的考校,最是要紧。”

  “你且放心,这一遭儿,本宫少不得帮你赢了去。”

  大皇子状似安心,笑着点了点头。

  他一路跑来这里,又费心演了这场戏,等的不就是齐嫔这句话么。

  不多时,齐嫔竟亲自送了大皇子回宫。

  陆婉宜如今一见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齐嫔回回当着她的面,就敢跟她抢儿子,真当她是吃素的吗?

  “你跑哪去了?”

  “如今天都快黑了,才晓得回来,竟是半分没将本宫这个母亲放在眼里。”

  陆婉宜气的是齐嫔,却对大皇子撒气。

  齐嫔将大皇子往身后一拦,昂首挺胸说道。

  “你少在这里显威风。”

  “本宫今日就是来告诉你,”

  “这次皇上的考校,你既不肯帮熹儿,自有本宫替他出头。”

  陆婉宜凌厉的目光望向大皇子。

  “考校?什么考校?”

  他一回来只说了回礼之事,半个字没提皇上的考校。

  齐嫔先是瞪圆了眼睛,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你竟不知,这是皇上给熹儿和二皇子的考校。”

  “宜嫔啊宜嫔,从前还听说你颇有手段,没想到传闻竟是不实。”

  “摊上你这样的母亲,还真是可惜了熹儿这么好的孩子!”

  陆婉宜一听,哪里肯让,两人眼看又要争斗起来,大皇子立即一脸难色揪了揪齐嫔的袖子。

  齐嫔看在大皇子面上,这才拂袖而去,自去替他准备回礼不提。

  二皇子回到紫萱殿中,便一头扎进了书房。

  直到晚膳时分,慕卓宁派人叫了几次,二皇子都不曾出来吃饭。

  慕卓宁只得带着绿芊,端了碗粥进了书房。

  她一见二皇子仍在埋头苦读,便轻声说道。

  “怎么如今读书,竟废寝忘食了起来?”

  二皇子这才抬头,看着慕卓宁灿然一笑。

  “母亲怎么来了,”

  “儿臣想看看书里如何记载的北方部族,”

  “不想,竟忘记了时辰。”

  慕卓宁点点头,示意他先停下喝口粥。

  “可是为了回礼一事?”

  二皇子点点头。

  慕卓宁心中暗暗赞赏。

  二皇子知道先自己翻找资料,知己知彼的方向是不错的。

  “母亲,儿臣觉得,这回礼不好挑。”

  “不知母亲有何建议?”

  二皇子皱着眉头,显然是在书中没能找到完美的答案。

  慕卓宁一笑,道。

  “若要问我,我只能告诉你几个字。”

  “无非是,遵从你的内心,万事莫失了本心,”

  “也切不可失了大国风范。”

  “至于其他的,你或可从书中找到,”

  “或许,你还可以去问问你舅舅。”

  “毕竟朝中最了解北方部族的,就是他了。”

  二皇子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点点头,将那碗粥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