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眼中布满血丝。
重伤的二娃子挣扎着想要坐起,李长顺连忙扶住他。
二娃子喘着粗气,断腿处的绷带又渗出了新鲜血液:“俺不走!俺这条腿丢在闸北,就得用鬼子脑袋偿!要撤你们撤,俺留下跟鬼子拼了!”
几个士兵也跟着骚动起来,压抑已久的情绪如决堤洪水般爆发:
“对!不走了!跟小鬼子拼到底!”
“老子的弟兄都死在这儿,凭什么让咱们撤?”
“是不是当官的都跑光了,留咱们送死?”
方孝树的脸色铁青,他猛地扯开衣领,露出颈间一道狰狞的弹痕,那是一周前白刃战留下的伤口。
“都他娘的给老子闭嘴!”他的怒吼压过了所有嘈杂:“看看这个!看看!”他指着那道还在渗血的伤口:“老子比你们更想杀敌!比你们更想跟鬼子拼个你死我活!”
士兵们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连长身上。
方孝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一些:“刚刚接到师部急电,日军第十军在金山卫登陆,我们的侧翼快被包抄了!再不走,全军都得填在这儿!”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脸:“我知道大家心里憋屈,我何尝不是?但是此刻拖住鬼子,保住种子,才是真汉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他从怀中掏出一份已经被汗水浸透的电文纸:“这是师长亲笔命令,要我连坚守至今日午后三时,掩护师主力渡过苏州河。
这是军令,违者军法从事!
刚才团座找我过去,告诉我,咱们有些兄弟师收到撤退命令后,立刻全师都成了溃兵!
但我们不同!我们就算撤,也要堂堂正正的走!谁都不许丢咱们师的人!!”
一阵沉默。
突然,豆子牺牲的那个掩体方向传来一声轻微的爆炸声,可能是延迟引爆的炮弹。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胡大个子终于再次开口,声音低沉了许多:“连长,不是说国际社会会调停吗?不是说再守几天就有转机吗?”
方孝树苦笑着摇头:“洋人靠不住!上海守不住了,但抗战还要继续。我们必须为后续战斗保存力量。”他指着西南方向:“撤退到青浦后,我们将沿京沪铁路向吴福国防线转移,那里有坚固的永备工事等着我们。”
李长顺突然问道:“连长,伤员怎么办?二娃子这样的怎么走?”他的问题道出了所有人的担忧,阵地上还有十几个无法自主行动的重伤员。
方孝树的表情明显痛苦地抽搐了一下:“师部答应会派担架队来接应,但是。。。”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但是日军炮火封锁了所有通道,担架队可能无法准时到达。
轻伤员随队行动,重伤员。。。.”他说不下去了,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未尽的含义。
二娃子突然笑了,那笑容比哭还难看:“连长,给俺留颗手榴弹吧,等鬼子来了,俺还能带走几个。”
阵地上响起一阵压抑的啜泣声。
这些历经血战都未曾流泪的汉子,此刻却忍不住擦拭着眼角。
方孝树猛地转过身去,肩膀微微颤抖。当他再次转回身时,眼中已经没有了犹豫和痛苦,只剩下军人特有的坚毅:“现在我命令!”
所有士兵本能地立正站好,尽管有些人摇摇晃晃。
“一排长胡大个子!”
“到!”胡大个子挺直腰板。
“你带一排占领右侧制高点,建立阻击阵地!”
“是!”
“二排长李长顺!”方孝树看向李长顺,原二排长三天前已经牺牲,现在由战斗经验丰富的李长顺代理。
“到!”李长顺高声应答。
“你带二排负责爆破沿途桥梁,尤其是浙江路桥,必须在主力过河后立即炸毁!”
“明白!”
“三排长。。。。”方孝树突然顿住了,三排长在昨天的战斗中刚刚牺牲:“三排由我亲自指挥,负责伤员转移和断后。”
他开始详细部署撤退的细节,阻击点的位置,爆破的时机,撤退的路线,集结的地点。
每一个命令都清晰果断,显示出优秀指挥官的素质。
“记住,我们的任务是迟滞日军追击,不是自杀式防守。”方孝树特别强调:“午后三时十五分开始交替撤退,三时三十分全连必须撤离阵地。
记住这个时间,一秒也不能耽误!”
部署完毕,他环视着这些可能再也见不到的面孔,突然深深鞠了一躬:“弟兄们,我方孝树对不住大家。
但今日之撤退,是为了来日能更有力地打击敌人,中华民族万岁!!”
“中华民族万岁!!”士兵们齐声回应,尽管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悲壮的决心。
命令下达完毕,士兵们迅速散开,各自准备。
阵地上响起检查枪械的金属碰撞声,分发弹药的计数声,以及压抑的告别声。
李长顺回到二娃子身边,发现这个硬汉已经泪流满面:“拐子,一定要活着出去,”二娃子抓住他的手:“替俺多杀几个鬼子!”
李长顺重重地点头,从怀中掏出那半块带血的硬饼,掰下一半塞回二娃子手中:“留着,等会见。”
他知道这很可能是一句空话,但此时此刻,他们都需要这样的谎言来支撑自己。
方孝树正在与胡大个子低声交代什么,突然,一阵急促的炮声从远方传来。
所有人的动作都顿住了,这是日军新一轮进攻的前奏。
“就位!准备战斗!”方孝树大吼一声,敏捷地跃入指挥位置。
士兵们迅速进入战斗岗位,枪口指向阵地前方。
短暂的混乱后,阵地上又恢复了那种死寂的紧张气氛,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偶尔的金属碰撞声表明这里还有活人。
李长顺最后检查了一遍手中的步枪,拉动枪栓将子弹上膛。
透过准星,他可以看到远处日军阵地上人影攒动,显然正在准备进攻。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那里藏着他母亲的照片和半块硬饼。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将脸颊贴在了冰冷的枪托上。
撤退的命令已经下达,但他们首先要活过接下来的进攻。
在这片浸透了鲜血的闸北废墟上,最后的战斗即将开始。
喜欢谍战:我是宪兵队长
重伤的二娃子挣扎着想要坐起,李长顺连忙扶住他。
二娃子喘着粗气,断腿处的绷带又渗出了新鲜血液:“俺不走!俺这条腿丢在闸北,就得用鬼子脑袋偿!要撤你们撤,俺留下跟鬼子拼了!”
几个士兵也跟着骚动起来,压抑已久的情绪如决堤洪水般爆发:
“对!不走了!跟小鬼子拼到底!”
“老子的弟兄都死在这儿,凭什么让咱们撤?”
“是不是当官的都跑光了,留咱们送死?”
方孝树的脸色铁青,他猛地扯开衣领,露出颈间一道狰狞的弹痕,那是一周前白刃战留下的伤口。
“都他娘的给老子闭嘴!”他的怒吼压过了所有嘈杂:“看看这个!看看!”他指着那道还在渗血的伤口:“老子比你们更想杀敌!比你们更想跟鬼子拼个你死我活!”
士兵们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连长身上。
方孝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一些:“刚刚接到师部急电,日军第十军在金山卫登陆,我们的侧翼快被包抄了!再不走,全军都得填在这儿!”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脸:“我知道大家心里憋屈,我何尝不是?但是此刻拖住鬼子,保住种子,才是真汉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他从怀中掏出一份已经被汗水浸透的电文纸:“这是师长亲笔命令,要我连坚守至今日午后三时,掩护师主力渡过苏州河。
这是军令,违者军法从事!
刚才团座找我过去,告诉我,咱们有些兄弟师收到撤退命令后,立刻全师都成了溃兵!
但我们不同!我们就算撤,也要堂堂正正的走!谁都不许丢咱们师的人!!”
一阵沉默。
突然,豆子牺牲的那个掩体方向传来一声轻微的爆炸声,可能是延迟引爆的炮弹。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胡大个子终于再次开口,声音低沉了许多:“连长,不是说国际社会会调停吗?不是说再守几天就有转机吗?”
方孝树苦笑着摇头:“洋人靠不住!上海守不住了,但抗战还要继续。我们必须为后续战斗保存力量。”他指着西南方向:“撤退到青浦后,我们将沿京沪铁路向吴福国防线转移,那里有坚固的永备工事等着我们。”
李长顺突然问道:“连长,伤员怎么办?二娃子这样的怎么走?”他的问题道出了所有人的担忧,阵地上还有十几个无法自主行动的重伤员。
方孝树的表情明显痛苦地抽搐了一下:“师部答应会派担架队来接应,但是。。。”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但是日军炮火封锁了所有通道,担架队可能无法准时到达。
轻伤员随队行动,重伤员。。。.”他说不下去了,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未尽的含义。
二娃子突然笑了,那笑容比哭还难看:“连长,给俺留颗手榴弹吧,等鬼子来了,俺还能带走几个。”
阵地上响起一阵压抑的啜泣声。
这些历经血战都未曾流泪的汉子,此刻却忍不住擦拭着眼角。
方孝树猛地转过身去,肩膀微微颤抖。当他再次转回身时,眼中已经没有了犹豫和痛苦,只剩下军人特有的坚毅:“现在我命令!”
所有士兵本能地立正站好,尽管有些人摇摇晃晃。
“一排长胡大个子!”
“到!”胡大个子挺直腰板。
“你带一排占领右侧制高点,建立阻击阵地!”
“是!”
“二排长李长顺!”方孝树看向李长顺,原二排长三天前已经牺牲,现在由战斗经验丰富的李长顺代理。
“到!”李长顺高声应答。
“你带二排负责爆破沿途桥梁,尤其是浙江路桥,必须在主力过河后立即炸毁!”
“明白!”
“三排长。。。。”方孝树突然顿住了,三排长在昨天的战斗中刚刚牺牲:“三排由我亲自指挥,负责伤员转移和断后。”
他开始详细部署撤退的细节,阻击点的位置,爆破的时机,撤退的路线,集结的地点。
每一个命令都清晰果断,显示出优秀指挥官的素质。
“记住,我们的任务是迟滞日军追击,不是自杀式防守。”方孝树特别强调:“午后三时十五分开始交替撤退,三时三十分全连必须撤离阵地。
记住这个时间,一秒也不能耽误!”
部署完毕,他环视着这些可能再也见不到的面孔,突然深深鞠了一躬:“弟兄们,我方孝树对不住大家。
但今日之撤退,是为了来日能更有力地打击敌人,中华民族万岁!!”
“中华民族万岁!!”士兵们齐声回应,尽管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悲壮的决心。
命令下达完毕,士兵们迅速散开,各自准备。
阵地上响起检查枪械的金属碰撞声,分发弹药的计数声,以及压抑的告别声。
李长顺回到二娃子身边,发现这个硬汉已经泪流满面:“拐子,一定要活着出去,”二娃子抓住他的手:“替俺多杀几个鬼子!”
李长顺重重地点头,从怀中掏出那半块带血的硬饼,掰下一半塞回二娃子手中:“留着,等会见。”
他知道这很可能是一句空话,但此时此刻,他们都需要这样的谎言来支撑自己。
方孝树正在与胡大个子低声交代什么,突然,一阵急促的炮声从远方传来。
所有人的动作都顿住了,这是日军新一轮进攻的前奏。
“就位!准备战斗!”方孝树大吼一声,敏捷地跃入指挥位置。
士兵们迅速进入战斗岗位,枪口指向阵地前方。
短暂的混乱后,阵地上又恢复了那种死寂的紧张气氛,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偶尔的金属碰撞声表明这里还有活人。
李长顺最后检查了一遍手中的步枪,拉动枪栓将子弹上膛。
透过准星,他可以看到远处日军阵地上人影攒动,显然正在准备进攻。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那里藏着他母亲的照片和半块硬饼。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将脸颊贴在了冰冷的枪托上。
撤退的命令已经下达,但他们首先要活过接下来的进攻。
在这片浸透了鲜血的闸北废墟上,最后的战斗即将开始。
喜欢谍战:我是宪兵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