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赵某之意,便是由我亲率一部分精锐留下,死守这双峡要隘,拖住匈奴人。
其余弟兄,则由登临将军带领,即刻返回虎牙要塞,以要塞为中心构筑防线。” 赵威神色凝重,语气却透着决然,“如今风雪愈发肆虐,只要登临将军再坚持一段时间,匈奴人必然难以承受,到时自会撤军。”
赵威话音刚落,几名将军立刻神情激昂,语气斩钉截铁地说道:“末将愿随将军留下,与匈奴人决一死战!”
登临留意到,这几位将军皆是西征军的元老,从燕京便追随赵威一路辗转征战至此。
帐内众人心里都清楚,两万大军守在这里,尚且异常艰难,若是大部队撤退,与赵威一同坚守双峡隘的军队,面对匈奴人无异于以卵击石。
即便能勉强支撑一段时间,阿不迟的大军距离关隘也只有两三日路程,一旦阿不迟的大军赶到,等待他们的必将是全军覆没的命运。
军帐内的气氛非常压抑,那些来自姚家的将军,此时都沉默不语,他们的目光不时投向为首的一名将军。
此人中等身材,面容黝黑,气质颇为老成,似乎是姚家众将的领袖。
登临记得,他名叫李虎。
于是,登临开口询问:“李将军,你和诸位将军沉默不语,想来应该是有更好的主意,不妨说出来听听,让我和赵将军参谋一番。”
登临并不是普通的将军,而是杀匈奴人如切菜的战神,帐中诸将谁敢不敬。
李虎对着登临抱拳行礼,正色道:“登将军千万不要误会,李某与诸位兄弟绝非贪生怕死之辈。”
他环视身后众人一圈,接着说道:“我们的妻儿老小,皆居住在甘州。那万恶的匈奴人破城之后,竟丧心病狂地进行屠城,城中百姓无一幸免,我等家人也未能逃脱这场劫难。
家国之仇,不共戴天!我等恨不能生啖敌寇之血肉,以解心头之恨!”
李虎说到此处,虎目之中已然泪光闪烁。
他身后的姚家诸将亦是个个咬紧牙关,铁拳紧握,脸上满是悲愤与仇恨。
赵威见状,不禁叹息道:“姚家已亡,辖地被匈奴铁蹄肆意践踏,已然回天乏术。
李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们可随登将军返回龙家辖地,待明年冰雪消融之后,再由登将军率领,收复失地,重建家园。”
李虎却摇了摇头,说道:“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实非我等所愿。
我等虽有心与赵将军一同留下,但心中着实有两大顾虑,实在难以抉择,故而方才沉默不语。”
登临闻言,知道是自己误会的姚家诸将,赶忙抱拳向李虎致歉:“登临方才确实误解将军了,还望将军大人有大量,多多包涵。”
“不敢当,不敢当,登将军威名远扬,盖世无双,我等实在自愧不如。”
“登兄弟,李将军,大家如今都是并肩作战的袍泽兄弟,就不必如此多礼了。
李将军,你刚刚说有两大顾虑,快些道来,可把本将军的心都给吊起来了,实在难受。” 赵威笑着说道,以缓解这有些尴尬的气氛。
”遵命。“李虎点了点头,回答道:“第一个顾虑,自姚家大败之后,我军将士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战力着实令人担忧。
若让他们留下来参与阻击匈奴人,恐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万一因此坏了将军的战略部署,那我等便是万死难辞其咎。
第二个顾虑,正如李某方才所言,若要带领将士们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将士们必定满心不愿。若强行如此,极有可能激起兵变,这后果之严重,想必无需李某多言。”
李虎说罢,赵威和龙家诸将不禁眉头紧锁。姚家的这些军队,去也不是,留也不是,着实让人头疼不已。
其实,李虎话中还有一层隐含之意,虽未明说,但大家心里都明白。
姚家军队人数多于龙家军队,龙家军将士的士气,难免会受到姚家军队低落士气的影响。
然而,龙家军队在连日征战中阵亡众多,军力大不如前,若没有姚家军队协助防御,仅凭自身又根本无法挡住关隘另一边的匈奴人。
登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们在赶来的途中,虽成功击败了一支五千人的匈奴骑兵,但还有两千浮屠骑未曾遭遇。大军在撤退过程中,若不幸与他们撞见,那可就麻烦了。
赵将军能在这双峡隘抵挡匈奴人多久暂且不论。
匈奴骑兵机动性极强,我们击败的这支匈奴骑兵能绕过双峡隘,其他骑兵自然也有可能做到。
即便我带领大军返回,如今风雪交加,道路难行,而大军目标庞大,极易暴露。
若是百里追星的骑兵与匈奴人对战,我并无必胜的把握。
重甲军兵力有限,一旦遭遇匈奴骑兵,倘若他们懂得灵活变通,绕过重甲军的防线,那大军可就危险了。
所以,我认为大军撤离的风险极高,并非稳妥之策。”
登临分析得合情合理,众将纷纷流露出赞同的神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登兄弟,那你有何高明计策?” 赵威忧虑的问道。
众将的目光也随之汇聚于登临,不知不觉间,登临已然成为众人心中的主心骨。
经过登临的分析,众人已然明白,撤军这条路风险重重,而且随时可能遭遇匈奴骑兵,实在不可行。留下来坚守,才是当下唯一的选择。
“哪有什么计策。” 登临苦笑着说道,“不过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罢了。
待会儿,我便带领重甲军前往前线作战。李虎将军可带领麾下将士一同观战,我想,这或许能提升将士们的士气。”
说着,他转头问赵威:“赵大哥,军中粮草还能支撑大家多久?”
赵威思索片刻,答道:“若是省着点用,五六日应该不成问题。”
登临默默在心中计算着时间,暗自思忖:贺兰铁撤军当日,胡摩那曾修书告知,匈奴皇帝命令阿不迟撤军的军令已从匈奴皇城发出,预计十日左右会送达阿不迟手中。
如今已经过去了五日,也就是说,大约五日后,阿不迟的大军便会撤离。
只要能坚守五日,便可度过此劫。
登临也考虑过自己带领重甲军,协同一部分步兵死守双峡隘的可能性,但关隘最窄处也有四百步宽,而重甲军人数过少,根本无法全面防守。
想到此处,登临猛地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心中做出决定 —— 赌了!
他目光坚定地看向众将,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有九成把握,阿不迟定会率军撤离。至于原因,目前还不便透露。
我军如今只有一条路可选,那便是众志成城,在此关隘坚守五日!
我愿亲率重甲将士作为先锋,请诸位大哥助我一臂之力!”
赵威听闻,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来,豪迈地说道:“好一个众志成城!
诸位将军,赵某自认军略有限,现在,我将西征军主将之位,让与登将军。
赵某愿以这残躯,为将军与重甲军将士擂鼓助威,誓与登将军同生共死!”
登临战功卓着,盖世无双,在众将眼中,他宛如战神下凡。
众将听闻赵威将西征军主将之位让给登临,又见登临如此英勇,愿做先锋死守关隘,心中豪气顿生,齐齐对着登临抱拳,大声喊道:“我等愿与登将军共进退!”
登临哪想去当这个西征军主将,然而此时此刻,说是临危受命也不为过,由不得他拒绝,只能当仁不让的挑起来。
他沉默了一会儿,慨然道:“好,承蒙诸位大哥不弃,登临就做这个主将了。
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提高姚家将士们的士气。“
他顿了顿,正色道:“诸将听令……”
喜欢九曜:都市妖之族
其余弟兄,则由登临将军带领,即刻返回虎牙要塞,以要塞为中心构筑防线。” 赵威神色凝重,语气却透着决然,“如今风雪愈发肆虐,只要登临将军再坚持一段时间,匈奴人必然难以承受,到时自会撤军。”
赵威话音刚落,几名将军立刻神情激昂,语气斩钉截铁地说道:“末将愿随将军留下,与匈奴人决一死战!”
登临留意到,这几位将军皆是西征军的元老,从燕京便追随赵威一路辗转征战至此。
帐内众人心里都清楚,两万大军守在这里,尚且异常艰难,若是大部队撤退,与赵威一同坚守双峡隘的军队,面对匈奴人无异于以卵击石。
即便能勉强支撑一段时间,阿不迟的大军距离关隘也只有两三日路程,一旦阿不迟的大军赶到,等待他们的必将是全军覆没的命运。
军帐内的气氛非常压抑,那些来自姚家的将军,此时都沉默不语,他们的目光不时投向为首的一名将军。
此人中等身材,面容黝黑,气质颇为老成,似乎是姚家众将的领袖。
登临记得,他名叫李虎。
于是,登临开口询问:“李将军,你和诸位将军沉默不语,想来应该是有更好的主意,不妨说出来听听,让我和赵将军参谋一番。”
登临并不是普通的将军,而是杀匈奴人如切菜的战神,帐中诸将谁敢不敬。
李虎对着登临抱拳行礼,正色道:“登将军千万不要误会,李某与诸位兄弟绝非贪生怕死之辈。”
他环视身后众人一圈,接着说道:“我们的妻儿老小,皆居住在甘州。那万恶的匈奴人破城之后,竟丧心病狂地进行屠城,城中百姓无一幸免,我等家人也未能逃脱这场劫难。
家国之仇,不共戴天!我等恨不能生啖敌寇之血肉,以解心头之恨!”
李虎说到此处,虎目之中已然泪光闪烁。
他身后的姚家诸将亦是个个咬紧牙关,铁拳紧握,脸上满是悲愤与仇恨。
赵威见状,不禁叹息道:“姚家已亡,辖地被匈奴铁蹄肆意践踏,已然回天乏术。
李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们可随登将军返回龙家辖地,待明年冰雪消融之后,再由登将军率领,收复失地,重建家园。”
李虎却摇了摇头,说道:“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实非我等所愿。
我等虽有心与赵将军一同留下,但心中着实有两大顾虑,实在难以抉择,故而方才沉默不语。”
登临闻言,知道是自己误会的姚家诸将,赶忙抱拳向李虎致歉:“登临方才确实误解将军了,还望将军大人有大量,多多包涵。”
“不敢当,不敢当,登将军威名远扬,盖世无双,我等实在自愧不如。”
“登兄弟,李将军,大家如今都是并肩作战的袍泽兄弟,就不必如此多礼了。
李将军,你刚刚说有两大顾虑,快些道来,可把本将军的心都给吊起来了,实在难受。” 赵威笑着说道,以缓解这有些尴尬的气氛。
”遵命。“李虎点了点头,回答道:“第一个顾虑,自姚家大败之后,我军将士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战力着实令人担忧。
若让他们留下来参与阻击匈奴人,恐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万一因此坏了将军的战略部署,那我等便是万死难辞其咎。
第二个顾虑,正如李某方才所言,若要带领将士们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将士们必定满心不愿。若强行如此,极有可能激起兵变,这后果之严重,想必无需李某多言。”
李虎说罢,赵威和龙家诸将不禁眉头紧锁。姚家的这些军队,去也不是,留也不是,着实让人头疼不已。
其实,李虎话中还有一层隐含之意,虽未明说,但大家心里都明白。
姚家军队人数多于龙家军队,龙家军将士的士气,难免会受到姚家军队低落士气的影响。
然而,龙家军队在连日征战中阵亡众多,军力大不如前,若没有姚家军队协助防御,仅凭自身又根本无法挡住关隘另一边的匈奴人。
登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们在赶来的途中,虽成功击败了一支五千人的匈奴骑兵,但还有两千浮屠骑未曾遭遇。大军在撤退过程中,若不幸与他们撞见,那可就麻烦了。
赵将军能在这双峡隘抵挡匈奴人多久暂且不论。
匈奴骑兵机动性极强,我们击败的这支匈奴骑兵能绕过双峡隘,其他骑兵自然也有可能做到。
即便我带领大军返回,如今风雪交加,道路难行,而大军目标庞大,极易暴露。
若是百里追星的骑兵与匈奴人对战,我并无必胜的把握。
重甲军兵力有限,一旦遭遇匈奴骑兵,倘若他们懂得灵活变通,绕过重甲军的防线,那大军可就危险了。
所以,我认为大军撤离的风险极高,并非稳妥之策。”
登临分析得合情合理,众将纷纷流露出赞同的神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登兄弟,那你有何高明计策?” 赵威忧虑的问道。
众将的目光也随之汇聚于登临,不知不觉间,登临已然成为众人心中的主心骨。
经过登临的分析,众人已然明白,撤军这条路风险重重,而且随时可能遭遇匈奴骑兵,实在不可行。留下来坚守,才是当下唯一的选择。
“哪有什么计策。” 登临苦笑着说道,“不过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罢了。
待会儿,我便带领重甲军前往前线作战。李虎将军可带领麾下将士一同观战,我想,这或许能提升将士们的士气。”
说着,他转头问赵威:“赵大哥,军中粮草还能支撑大家多久?”
赵威思索片刻,答道:“若是省着点用,五六日应该不成问题。”
登临默默在心中计算着时间,暗自思忖:贺兰铁撤军当日,胡摩那曾修书告知,匈奴皇帝命令阿不迟撤军的军令已从匈奴皇城发出,预计十日左右会送达阿不迟手中。
如今已经过去了五日,也就是说,大约五日后,阿不迟的大军便会撤离。
只要能坚守五日,便可度过此劫。
登临也考虑过自己带领重甲军,协同一部分步兵死守双峡隘的可能性,但关隘最窄处也有四百步宽,而重甲军人数过少,根本无法全面防守。
想到此处,登临猛地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心中做出决定 —— 赌了!
他目光坚定地看向众将,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有九成把握,阿不迟定会率军撤离。至于原因,目前还不便透露。
我军如今只有一条路可选,那便是众志成城,在此关隘坚守五日!
我愿亲率重甲将士作为先锋,请诸位大哥助我一臂之力!”
赵威听闻,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来,豪迈地说道:“好一个众志成城!
诸位将军,赵某自认军略有限,现在,我将西征军主将之位,让与登将军。
赵某愿以这残躯,为将军与重甲军将士擂鼓助威,誓与登将军同生共死!”
登临战功卓着,盖世无双,在众将眼中,他宛如战神下凡。
众将听闻赵威将西征军主将之位让给登临,又见登临如此英勇,愿做先锋死守关隘,心中豪气顿生,齐齐对着登临抱拳,大声喊道:“我等愿与登将军共进退!”
登临哪想去当这个西征军主将,然而此时此刻,说是临危受命也不为过,由不得他拒绝,只能当仁不让的挑起来。
他沉默了一会儿,慨然道:“好,承蒙诸位大哥不弃,登临就做这个主将了。
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提高姚家将士们的士气。“
他顿了顿,正色道:“诸将听令……”
喜欢九曜:都市妖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