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钰在此之前就做了设想,很多时候不是自己一厢情愿,就能让事情都按照自己的预想达到预期,但是分步骤有计划性的慢慢开展,总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山民本就难于管理,部族、寨子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很多时候官府的律法,还比不上寨子里老族长的一句话,就像后期遇到过的事情一样,公安执法未必能让疑犯伏法认罪,可宗族里一句话,死后不得入祖坟,就能让疑犯彻底崩溃。
而且多民族多部落的融合,初期都会出现分歧和争执,官府一个处理不当,就会让两个部族同时把矛盾转嫁给官府,而且这样的大规模冲突发生,让士兵镇压会加大彼此的仇视,将会彻底把部族推向自己的地对面。
但是不出兵镇压,大规模的械斗,会使一片区域都出现骚乱,这对将来更多要走出山林的山民来说,这就是一个反面的印象。
为此齐钰打算采取部族长老、族长委派官职,先把他们迁出寨子搬到城里,给他们提供住宅府邸,在成立个多部族融合的治理委员会,所有事情都已协商来解决。
最重要的是给他们的子女安排事务,在隔壁的郓州或是楚州,安排个衙门里的闲差,先稳定住这批人,同时远离家族避免权利转嫁。
齐钰在州衙的侧院里,一住就是半月的时间,等所有的官员从各县赶了过来,才统一的开了个会,把贺州将来的规划和步骤详细的做了讲解。
这些贺州的官员不同于其他州郡,大多是得罪了权贵,或是被发配至此,或是自己选择逃离到此躲避祸端,齐钰在景国的时候,就让红线对这些官员做了调查。
还真的没发现大奸大恶之人,说这些官员不得志落魄到此,但是这些官员大多都具备一定的品行和能力,只是他们身上的优点,在庆国这个满是阴霾的官场上,就变成了格格不入,变成了迂腐和刻板。
除了个别的官员做了调整,大多数人都没有做变动,几位能力突出的,还被齐钰一番沟通后调往郓州。
完成了贺州的整顿,林奉鹿那里也传回了信息,贺州大营也完全接管,不过这次确是用杀伐和震慑,才把这群兵卒归拢,大多的将领校尉,都被林奉鹿带兵剿灭了,两万贺州大营剩下了一万七千多人,教官团队也紧急调拨了一批,开始了新的整训。
三千归宁铁卫,全员换上了经过涂装的龙鱼卫战甲,战甲的质量相对不错,个别的部位经过改进后,也和半甲骑兵的战甲一样,增加了不少防御。
工坊不知道用了什么技艺,把金色的战甲整体涂装,变成了军镇统一的黑色,头盔上的红缨也变为洁白的羽毛,龙鱼卫的马槊,同样也装配给了归宁卫,这下子可把归宁卫的统领兴奋坏了,可以说这次转配,把归宁卫的战力提高了不止三成。
齐钰回军镇前把谭启纶留在了贺州州城,带着陆清尘和赶回来的荆素一同赶回军寨,此时的军寨里可以说是一片祥和与繁忙,工坊里多到做不完的单子。
八万军队的装备,可把工坊里的董图愁坏了,听到齐钰回来,丢下手里的图纸,一路小跑就直奔齐钰的小院,于泽负责的种植园里,也把手头的卷宗丢给副手,拿起自己摘写的册子,马不停蹄的赶往军镇。
齐钰刚坐下还没来得及洗漱,就被留守的几位堵在了小院子里,哄好了噼噼啪啪流眼泪的霓裳,安抚好冲自己抱怨的青黛,忙讨饶的直奔到门前,拉着董图的手就拽进了院子:“董大人,快来坐,可是有紧急的事情,需要我来想办法?”
董图左右看看心思一转:“呀,我走错门了,我要找隔壁的夕瑶来着,哎呀,殿下你这拉着我做什么啊?”
齐钰拍拍董图的手:“看来你是真的没事,那你去忙吧,有什么事等我休整几天再来!”
董图嘴角一歪,苦笑着拍拍自己的额头:“想起来了,我找殿下还真的有事,很急啊!”
齐钰咳嗽了一声,语重心长的缓缓说道:“看来忙里偷闲是做不到了啊,您说吧!”
董图抱歉的给周边的几位小娘拱拱手:“殿下,工人不够,你这次要给几万人换装备,还要给折冲府换服装,不算盔甲编制刀具打造,我连开采矿山,运输的车队,粉碎冶炼等等的工作都忙不过来了,冲压设备也不够了。”
齐钰知道董图那里人员欠缺,缺口还比较大,所以在贺州时,就安排余志进山招工了,也不知道进展如何了,自己在各地的工坊,倒是可以把初步冶炼的铁坯运过来,但也是解决了燃眉之急,还做不到全部跟进。
齐钰想了一下回复道:“我这边安排了人进山招工,不知道效果如何,现在不行的话,我先把士兵借给你,两个月左右我看看招工情况,不行就从各地工坊调人过来充实,你先按照我说的流水线把工艺简化了,这样生手过来也能快速的上手。”
董图本就是这点事,说完就想走,齐钰一把拉住对方:“我还有事呢,明日我去工坊找你,我们再研发几样商品,今后三个州要靠我来维持,民生还好,我免了三年税负,可是我初掌三州就受到各方制裁,今后环境估计不会很理想,我们要新制备一批商品,一方面我们开设工坊解决山民的生存保障,二来发展商业一边拉动三州的内部需求,一边加大对外的商品销售,没有了农业上的赋税,我们就要靠商税和自主产业来完成财富积累了,通过洛家、景家还有各国的船队、商队替我们换取银子。具体做什么我明日和你详细商量,看看怎么作工坊,需要多少人,前期准备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董图知道这是涉及三州命脉的大事,忙拱手应诺,董图刚起身,于泽又跑了进来:“殿下,您可回来了,我这一堆的问题,我都愁的快睡不着觉了,我都记下来了。”
边上的朝颜和青黛、霓裳几人捂着嘴偷笑,果儿和彩儿看着热闹,好在还有吴夜记得端着齐钰的保温杯送了出来,彩儿也吐吐舌头,跑去给于泽等人泡茶水。
齐钰连忙让于泽坐下:“急什么,我又不会跑,一条条的慢慢说,能解决的解决,解决不了的协商,再不行的换个思路。”
于泽诧异了一下,连忙摆摆手:“不是这个状况,是我这里记录的粮食的基肥问题,还有果蔬嫁接,反季节的蔬菜,还有您说的多样化生态养殖,都有了成效,农庄里我每天都被大家催着让扩大农场面积,扩大规模。可我就是想做也得一点点来吧,最主要的是农场的存储运输,还有基础的保障这些,我不懂啊!您说的冷库是个什么?四轮马车工坊也不知道规格,现有的道路合不合适,路上的养护维修怎么处理,这个是一系列的事情,我根本不懂啊,我就是个修房子的啊!”
齐钰听完于泽的抱怨也感到了无奈,自己手下人才挺多,还都是大才,正因为大才众多,反而少了些基础事务,所需要的管理人才,其实就像于泽现在的工作,还真就是一个懂行的农场管理员就能胜任,反而让于泽忙的焦头烂额。
齐钰好一阵安抚,才打消了于泽心里那份感觉自己能力缺失的忧虑,把于泽记录下来的问题也一一给了答复,同时也让于泽在农场里,找一个经验丰富,有一定的话语权的人,最少大家愿意听他的建议。
有这么个人就适当下放些权利,不要事事都自己操心,农场肯定要扩大,还不是单一的扩大,而是在贺州各县都建立农场,在农户和平民,以及下山的山民分到土地后,能在完成自家土地种植的基础上,去农场挣一份薪酬,当然每个农场也要有固定的人员。
接待完两个干实务的官员,又和留守的夕瑶聊了一会儿,现在的账目,也终于不再是四个鸡蛋那样的图画了,夕瑶现在倒是成长的极快,已经能接替江泽,独立完成整个军镇的账目整理,虽说还不如江泽那般把财物的预算统筹都规划好,但是假以时日未必不是能担起重任的人才。
喜欢嘿!从前有座山
山民本就难于管理,部族、寨子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很多时候官府的律法,还比不上寨子里老族长的一句话,就像后期遇到过的事情一样,公安执法未必能让疑犯伏法认罪,可宗族里一句话,死后不得入祖坟,就能让疑犯彻底崩溃。
而且多民族多部落的融合,初期都会出现分歧和争执,官府一个处理不当,就会让两个部族同时把矛盾转嫁给官府,而且这样的大规模冲突发生,让士兵镇压会加大彼此的仇视,将会彻底把部族推向自己的地对面。
但是不出兵镇压,大规模的械斗,会使一片区域都出现骚乱,这对将来更多要走出山林的山民来说,这就是一个反面的印象。
为此齐钰打算采取部族长老、族长委派官职,先把他们迁出寨子搬到城里,给他们提供住宅府邸,在成立个多部族融合的治理委员会,所有事情都已协商来解决。
最重要的是给他们的子女安排事务,在隔壁的郓州或是楚州,安排个衙门里的闲差,先稳定住这批人,同时远离家族避免权利转嫁。
齐钰在州衙的侧院里,一住就是半月的时间,等所有的官员从各县赶了过来,才统一的开了个会,把贺州将来的规划和步骤详细的做了讲解。
这些贺州的官员不同于其他州郡,大多是得罪了权贵,或是被发配至此,或是自己选择逃离到此躲避祸端,齐钰在景国的时候,就让红线对这些官员做了调查。
还真的没发现大奸大恶之人,说这些官员不得志落魄到此,但是这些官员大多都具备一定的品行和能力,只是他们身上的优点,在庆国这个满是阴霾的官场上,就变成了格格不入,变成了迂腐和刻板。
除了个别的官员做了调整,大多数人都没有做变动,几位能力突出的,还被齐钰一番沟通后调往郓州。
完成了贺州的整顿,林奉鹿那里也传回了信息,贺州大营也完全接管,不过这次确是用杀伐和震慑,才把这群兵卒归拢,大多的将领校尉,都被林奉鹿带兵剿灭了,两万贺州大营剩下了一万七千多人,教官团队也紧急调拨了一批,开始了新的整训。
三千归宁铁卫,全员换上了经过涂装的龙鱼卫战甲,战甲的质量相对不错,个别的部位经过改进后,也和半甲骑兵的战甲一样,增加了不少防御。
工坊不知道用了什么技艺,把金色的战甲整体涂装,变成了军镇统一的黑色,头盔上的红缨也变为洁白的羽毛,龙鱼卫的马槊,同样也装配给了归宁卫,这下子可把归宁卫的统领兴奋坏了,可以说这次转配,把归宁卫的战力提高了不止三成。
齐钰回军镇前把谭启纶留在了贺州州城,带着陆清尘和赶回来的荆素一同赶回军寨,此时的军寨里可以说是一片祥和与繁忙,工坊里多到做不完的单子。
八万军队的装备,可把工坊里的董图愁坏了,听到齐钰回来,丢下手里的图纸,一路小跑就直奔齐钰的小院,于泽负责的种植园里,也把手头的卷宗丢给副手,拿起自己摘写的册子,马不停蹄的赶往军镇。
齐钰刚坐下还没来得及洗漱,就被留守的几位堵在了小院子里,哄好了噼噼啪啪流眼泪的霓裳,安抚好冲自己抱怨的青黛,忙讨饶的直奔到门前,拉着董图的手就拽进了院子:“董大人,快来坐,可是有紧急的事情,需要我来想办法?”
董图左右看看心思一转:“呀,我走错门了,我要找隔壁的夕瑶来着,哎呀,殿下你这拉着我做什么啊?”
齐钰拍拍董图的手:“看来你是真的没事,那你去忙吧,有什么事等我休整几天再来!”
董图嘴角一歪,苦笑着拍拍自己的额头:“想起来了,我找殿下还真的有事,很急啊!”
齐钰咳嗽了一声,语重心长的缓缓说道:“看来忙里偷闲是做不到了啊,您说吧!”
董图抱歉的给周边的几位小娘拱拱手:“殿下,工人不够,你这次要给几万人换装备,还要给折冲府换服装,不算盔甲编制刀具打造,我连开采矿山,运输的车队,粉碎冶炼等等的工作都忙不过来了,冲压设备也不够了。”
齐钰知道董图那里人员欠缺,缺口还比较大,所以在贺州时,就安排余志进山招工了,也不知道进展如何了,自己在各地的工坊,倒是可以把初步冶炼的铁坯运过来,但也是解决了燃眉之急,还做不到全部跟进。
齐钰想了一下回复道:“我这边安排了人进山招工,不知道效果如何,现在不行的话,我先把士兵借给你,两个月左右我看看招工情况,不行就从各地工坊调人过来充实,你先按照我说的流水线把工艺简化了,这样生手过来也能快速的上手。”
董图本就是这点事,说完就想走,齐钰一把拉住对方:“我还有事呢,明日我去工坊找你,我们再研发几样商品,今后三个州要靠我来维持,民生还好,我免了三年税负,可是我初掌三州就受到各方制裁,今后环境估计不会很理想,我们要新制备一批商品,一方面我们开设工坊解决山民的生存保障,二来发展商业一边拉动三州的内部需求,一边加大对外的商品销售,没有了农业上的赋税,我们就要靠商税和自主产业来完成财富积累了,通过洛家、景家还有各国的船队、商队替我们换取银子。具体做什么我明日和你详细商量,看看怎么作工坊,需要多少人,前期准备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董图知道这是涉及三州命脉的大事,忙拱手应诺,董图刚起身,于泽又跑了进来:“殿下,您可回来了,我这一堆的问题,我都愁的快睡不着觉了,我都记下来了。”
边上的朝颜和青黛、霓裳几人捂着嘴偷笑,果儿和彩儿看着热闹,好在还有吴夜记得端着齐钰的保温杯送了出来,彩儿也吐吐舌头,跑去给于泽等人泡茶水。
齐钰连忙让于泽坐下:“急什么,我又不会跑,一条条的慢慢说,能解决的解决,解决不了的协商,再不行的换个思路。”
于泽诧异了一下,连忙摆摆手:“不是这个状况,是我这里记录的粮食的基肥问题,还有果蔬嫁接,反季节的蔬菜,还有您说的多样化生态养殖,都有了成效,农庄里我每天都被大家催着让扩大农场面积,扩大规模。可我就是想做也得一点点来吧,最主要的是农场的存储运输,还有基础的保障这些,我不懂啊!您说的冷库是个什么?四轮马车工坊也不知道规格,现有的道路合不合适,路上的养护维修怎么处理,这个是一系列的事情,我根本不懂啊,我就是个修房子的啊!”
齐钰听完于泽的抱怨也感到了无奈,自己手下人才挺多,还都是大才,正因为大才众多,反而少了些基础事务,所需要的管理人才,其实就像于泽现在的工作,还真就是一个懂行的农场管理员就能胜任,反而让于泽忙的焦头烂额。
齐钰好一阵安抚,才打消了于泽心里那份感觉自己能力缺失的忧虑,把于泽记录下来的问题也一一给了答复,同时也让于泽在农场里,找一个经验丰富,有一定的话语权的人,最少大家愿意听他的建议。
有这么个人就适当下放些权利,不要事事都自己操心,农场肯定要扩大,还不是单一的扩大,而是在贺州各县都建立农场,在农户和平民,以及下山的山民分到土地后,能在完成自家土地种植的基础上,去农场挣一份薪酬,当然每个农场也要有固定的人员。
接待完两个干实务的官员,又和留守的夕瑶聊了一会儿,现在的账目,也终于不再是四个鸡蛋那样的图画了,夕瑶现在倒是成长的极快,已经能接替江泽,独立完成整个军镇的账目整理,虽说还不如江泽那般把财物的预算统筹都规划好,但是假以时日未必不是能担起重任的人才。
喜欢嘿!从前有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