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挑战-《神豪:开局打赏梦泪媳妇》

  拒绝星娱传媒的签约邀请,选择继续与青藤文化合作,杨晨的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包括林薇和张浩。在他们看来,能够得到业内龙头的青睐,是多少新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杨晨却轻易地放弃了。

  “晨子,你真的想好了?” 张浩忍不住再次确认,“星娱传媒啊!那可是能让你一步登天的地方!你就真的甘心待在青藤这么个小公司?”

  杨晨正在收拾自己的吉他,闻言抬起头,笑了笑:“浩子,你觉得,我现在缺的是‘一步登天’的机会吗?”

  张浩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摇摇头:“好像……也不缺。以你现在的名气和才华,去哪都能发光。”

  “对了,” 杨晨点点头,“我缺的不是平台,而是能够理解我、支持我自由创作的环境。星娱传媒确实强大,但也意味着更多的商业考量和束缚。我现在还不想被那些东西限制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青藤文化虽然小,但林薇和王磊他们是真的懂音乐,真的欣赏我的才华,愿意给我足够的创作空间。这种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张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好吧,你牛逼,你说了算。反正我觉得,你去哪都能成大事。”

  而林薇在最初的惊讶和感动之后,迅速调整了状态,开始着手为杨晨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她知道,杨晨的留下,对青藤文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但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她必须证明,青藤文化有能力留住这样的天才,并有能力助他更上一层楼。

  在杨晨的建议下,青藤文化对双方的合作协议进行了重新修订。新的协议中,杨晨获得了更多的创作自主权和收益分成,青藤文化则承诺在制作、宣传、推广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并且成立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杨晨在音乐和文学领域的发展。

  “杨晨,你放心,” 林薇在签署新协议时,眼神坚定,“我知道你有更大的抱负,青藤文化会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我们不仅要做你的经纪公司,更要做你的合作伙伴。”

  杨晨点点头,他能感受到林薇的真诚。

  解决了签约的问题,杨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作中。《七里香》的成功让他在音乐圈站稳了脚跟,《俗人回档》的走红让他在网文界崭露头角,《再别康桥》的惊艳则为他在文学圈赢得了尊重。但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的目标,是要在这个世界全面复刻地球的文化瑰宝,而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他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计划。音乐方面,他打算推出一张EP,收录《童年》、《海阔天空》、《七里香》以及一两首新歌,正式作为自己的首张音乐作品。文学方面,《俗人回档》正在稳步更新,反响越来越好,他决定在网文领域继续深耕,同时也开始考虑涉足更具深度的传统文学创作。

  这天,杨晨正在录音棚里和王磊讨论新歌的编曲,林薇匆匆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

  “杨晨,王磊,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林薇扬了扬手中的一份文件,“我们拿到了‘龙国音乐盛典’的邀请!他们邀请你作为表演嘉宾参加今年的盛典!”

  “龙国音乐盛典?” 王磊惊讶地抬起头,“就是那个每年举办一次,号称龙国乐坛最高规格的颁奖典礼?”

  “对!” 林薇点点头,脸上洋溢着喜悦,“这可是天大的机会啊!以前我们青藤文化连门槛都摸不到,这次因为《七里香》的火爆,他们主动向我们发出了邀请!”

  杨晨也有些意外,他知道这个音乐盛典的分量。能够登上这个舞台,意味着得到了主流音乐圈的认可。

  “他们邀请我表演什么?” 杨晨问道。

  “他们希望你能演唱《七里香》,” 林薇回答,“毕竟这首歌是今年最火的单曲之一。而且,他们还说,如果你有新作品,也可以在盛典上首唱。”

  “首唱?” 杨晨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在最高规格的舞台上推出自己的新歌。

  “怎么样,杨晨,去不去?” 林薇期待地看着他。

  杨晨没有犹豫:“去!为什么不去?这是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

  “太好了!” 林薇兴奋地说,“那我们就这么定了!我马上回复他们,并且开始准备舞台设计和宣传工作。”

  确定参加龙国音乐盛典,意味着杨晨即将登上一个更大的舞台。这让他既兴奋,又感到一丝压力。他知道,这次表演至关重要,不仅代表着他个人,也代表着青藤文化,甚至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他所代表的“新势力”。

  他开始精心准备在盛典上的表演。考虑到是高规格的舞台,他决定不仅要演唱《七里香》,还要推出一首全新的歌曲,一首能够再次震撼全场的歌曲。

  他想到了那首在地球被誉为“华语乐坛神曲”的《青花瓷》。这首歌中国风浓郁,旋律优美,歌词更是如诗如画,堪称中国风歌曲的巅峰之作。在这个世界推出这首歌,效果一定会非常震撼。

  接下来的日子,杨晨全身心地投入到《青花瓷》的制作中。他和王磊反复打磨编曲,力求将中国风元素发挥到极致。古筝、琵琶、二胡、笛子……各种传统乐器被巧妙地融入到现代流行音乐的框架中,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又不失时尚的氛围。

  “杨晨,你这首歌……简直是神了!” 王磊在听到《青花瓷》的成品后,再次被震撼到了,“这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太有诗意了!还有这旋律,太抓耳了!我敢说,这首歌一出,绝对能再次引爆乐坛!”

  林薇也对《青花瓷》赞不绝口:“杨晨,你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有这首歌在,这次音乐盛典,我们绝对能大放异彩!”

  与此同时,《俗人回档》在龙文书城的成绩也越来越好。随着剧情的推进,主角陈江河开始利用先知先觉,一步步改善家庭生活,并且开始尝试一些小的创业项目。故事不再仅仅局限于家庭情感,也开始涉及到社会现实和个人奋斗,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

  小说的收藏量突破了十万,点击量过亿,稳居男生频道前列。杨晨也因此获得了网站的重点推荐,稿费收入也变得非常可观。他不再是那个需要靠张浩接济的穷小子了,他在市区租了一个更大的房子,把创作环境好好整理了一番。

  然而,就在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新的挑战也悄然而至。

  首先是来自同行的压力。随着杨晨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不可避免地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一些老牌歌手和音乐人,对这个“半路出家”的新人占据了大量资源和关注度感到不满,开始在各种场合明里暗里地打压和排挤。

  在一次音乐访谈节目中,一位资深音乐人就阴阳怪气地说:“现在的乐坛啊,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什么人都能当歌手,什么歌都能走红。不像我们那个年代,一首歌要打磨很久才能拿出来。”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谁都知道他在说谁。

  其次是来自舆论的压力。尽管《再别康桥》暂时堵住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但关于“晨哥”才华来源的猜测从未停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在网上散布谣言,说杨晨的作品是“抄袭”了某个未被发现的古代手稿,或者是“剽窃”了某个海外不知名创作者的作品。

  “你们不觉得晨哥的歌和诗都太完美了吗?完美得不像这个时代的人能做出来的。我怀疑他是找到了某个古代文人的手稿,直接拿出来用了!”

  “我也觉得奇怪,尤其是那些中国风的歌曲,古韵十足,怎么看都不像现代人写的。”

  “说不定他有什么特殊渠道,能接触到我们不知道的文化资源。”

  这些谣言虽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但却像苍蝇一样,让人不胜其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杨晨的看法。

  此外,随着杨晨在音乐和文学领域的双线发展,他的时间和精力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每天既要创作新歌,又要更新小说,还要应对各种采访和活动,让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晨子,你最近脸色不太好啊,是不是太累了?” 张浩关心地说,“要不你休息几天吧,小说可以缓一缓更新,歌也可以慢慢来。”

  杨晨揉了揉太阳穴,笑了笑:“没事,浩子,我能撑住。现在正是关键时候,不能掉链子。”

  他知道,这些挑战都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无论是同行的排挤,还是舆论的质疑,亦或是自身的压力,他都必须勇敢面对。

  这天,林薇带来了一个更让他感到压力的消息:“杨晨,星娱传媒那边……好像并没有放弃。他们最近在业内放话,说不管用什么代价,都要把你挖过去。”

  杨晨闻言,眉头微皱。他知道,星娱传媒作为业内龙头,一旦认真起来,能量是巨大的。他们可能会用各种手段来打压青藤文化,或者制造舆论来抹黑自己,以达到挖角的目的。

  “他们想怎么做,就让他们做吧,” 杨晨眼神坚定,“我还是那句话,清者自清。只要我们拿出更好的作品,他们的那些手段就不会奏效。”

  林薇看着杨晨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担忧少了许多:“嗯,我相信你,杨晨。我们青藤文化也会全力支持你,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龙国音乐盛典的日子越来越近,杨晨知道,这将是他面对这些挑战的第一个重要战场。在这个舞台上,他不仅要展现自己的才华,还要向所有人证明,他的成功不是偶然,他的才华经得起考验。

  他握紧了拳头,眼神望向窗外。蓝星的天空依旧广阔,而他的路,还很长。挑战无处不在,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知道,他的身后,有来自地球的无数文化瑰宝作为支撑,有支持他的朋友和团队,还有无数期待他作品的读者和听众。

  “青花瓷,” 杨晨低声自语,“就让你在那个最高的舞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吧。”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坐到电脑前,开始为《青花瓷》的舞台表演做最后的准备。他知道,新的起点即将到来,而他,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龙国音乐盛典的舞台,将是他迈向更高峰的又一个起点,也是他回应所有质疑和挑战的最佳战场。

  龙文书城的后台数据面板上,《俗人回档》的订阅曲线像一条蛰伏在谷底的蛇,从发布第一天起就没抬头过。杨晨盯着屏幕上那可怜的两位数订阅量,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旁边的张浩探过头,看着屏幕直咋舌:“晨子,这……这也太惨了吧?你这小说写的是啥啊,咋没人看呢?”

  杨晨没说话,只是将屏幕往上滚动。小说的评论区更是冷清得可怜,只有几条零星的留言,大多是“新人加油”、“文笔还行,就是没啥爆点”。甚至有一条评论直接写道:“重生文不搞商业帝国不泡美女总裁,写回家卖红薯?作者怕不是脑子瓦特了。”

  “瓦特了……”杨晨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蓝星特有的俚语,忍不住笑了笑。他当然知道《俗人回档》在这个爽文当道的世界有多“不合时宜”。没有夸张的金手指,没有打脸虐渣的爽快情节,开篇只是一个普通人重回过去,小心翼翼地弥补遗憾,陪伴家人。这种“反套路”的写法,在习惯了快节奏强冲突的网文读者眼里,确实显得有些“温吞”。

  “没事,刚开始嘛。”杨晨关掉后台,伸了个懒腰,“好饭不怕晚。”

  话虽如此,心里还是有些失落。他对《俗人回档》寄予厚望,这不仅仅是一部能赚钱的小说,更是他想带给这个世界的一种“温度”。蓝星的网络文学太浮躁了,满屏都是“龙王归来”、“万亿神豪”,他想证明,贴近生活的故事同样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