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新校区项目(二)-《我是学校校长》

  “那该怎么办?”

  这下倒是让会议室里的各位领导为难了,几人间的问题讨论不下来,校长提出的自助选寝模式工作量又很大,怎么也不好决定。

  “要不全部建成四人间得了?”

  孙建军看在场的人都皱着眉头,也没人说话,只觉得头大。

  一向不喜欢选择的他最头疼的就是这种情况,每种都有好处,但每种又有坏处。

  “这还真不行,这样你让一些在6人间宿舍里相处的很好的同学怎么选择?选择和谁继续住一起又放弃谁?而且4人间和6人间的价格又不一样。”

  李华瞄了一眼孙建军,摇了摇头,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这个好解决,咱们只需要在自助选寝系统里面划出不同的选择类型,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不就可以了。”

  申阳适时的出声。

  “喜欢早睡还是喜欢晚睡,玩不玩游戏,喜欢什么样的体育运动,平时喜欢安静还是不介意吵闹,这些都可以做出划分,每个学生把自己的标签写出来,自己去选不就可以了么。”

  脑子里回想着上个世界的大学自助选寝模式,申阳把最好理解的一种复述了出来。

  “这个可以,还是校长想的周到。”

  “这样一来,4人间和6人间就不用再争了,按照比例都建一批,校长说的2人间也能建一批,有些学生就喜欢人少的。”

  听完申阳的想法,众人眼睛一亮,七嘴八舌的赞同申阳的提议。

  “杨院长,你们计算机学院的任务有点重了,有把握做好这个系统吗?”申阳随即又看向杨林,这位计算机学院的院长。

  “能!”杨林身子一紧,确定的回复道。

  校长都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法,这样再不能做出来,杨林也就不用干了。

  “不用太过着急,只需要在新校区第一次招生之前弄好了就可以,如果有困难可以去找星火技术的王明义,他会帮你协调一下。”

  “图书馆和档案馆,玉兰馆长,你有什么想法么?”

  安排完宿舍的事,申阳又看向在一旁坐着的图书馆兼档案馆馆长——玉兰。

  “校长,如果条件足够的话,咱们完全可以建一个大型的图书馆,不仅能够给全校师生提供基础的图书馆服务,也能够充当一些大型活动的室内场地。”

  玉兰婆婆坐正身子,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

  “当然也可以建一两个小型的图书馆作为副馆,给全校师生提供简单的借阅服务。”

  事实上正是如此。华国内的许多大学的图书馆都是这样做的。

  一个图书馆建的大一点,最上层的一两层单独拿出来改造成会议室或者是礼堂,专门给学校里面的一些需要在室内举办的公共活动和大型会议使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校的图书馆,还会在图书馆里拿出一部分空间,经过改造之后,给一些类似于公共课的老师们充当办公室。

  “图书馆也可以建一部分小点的教室,留给学生自习用。”

  “当然,如果校长你想,也可以把咱们的图书馆对校外人员开放。”

  玉兰婆婆继续说着,把自己能够想到的都说了出来。

  图书馆作为一个学校的灵魂建筑之一,最好是在学校建校之初就规划好,并且留出充足的扩展空间。

  如果没有提前规划好图书馆,等待未来学校扩容,学生变多之后,图书馆的空间就会不够用,拖累学生的学习热情。

  “好,玉兰馆长你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找好图书馆的收录书单,各个学院的教职工要全力配合好玉馆长的工作,另外,计算机学院也可以在开始一个项目,图书馆的智能管理系统。”

  “玉兰馆长的要求我会写在征集要求里面的。”

  又解决了一个任务。

  申阳心里松了一口气。

  “教学楼和宿舍楼这些按照常规的要求就可以,体育场不仅要有室外体育场,也要有室内的体育场。”

  “对了,我再提一个要求,这些建筑里面我希望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安装光伏发电设备,给咱们学校的用电减轻压力。”

  “同意。”

  一个下午很快过去,众人在这里把新校区项目的设计要求整理了出来。

  教学楼和宿舍楼按照常规操作,要求能够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就可以,图书馆一个、体育场根据实际情况建造。

  学校还要有合理的区域划分,尤其是教学区和宿舍区,不能离得太远,要不然学生上课还要穿过大半个校园,那不得累个半死?这是上学还是来锻炼来了?虽然大学生必须要锻炼。

  实验楼需要建造两个大的,给筹备好的两个实验室用着。而且以后学校里肯定不止一个实验室,要提前规划好,不能等用的时候没有。

  “好了,把这些要求都整理整理明天和星火技术公司一起发出去吧。”

  ……

  这边的会议结束,申阳转头来到了星火技术公司的办公室。

  申阳、王明义、兰芝,星火公司三巨头齐聚一堂,商量星火投资公司从山水市土地资源局拿下的SS地块。

  “老板,这么大的土地能够建设不少的办公楼。”

  “不用太着急,明天和山水科技中专一起在设计网上征集设计稿,把这块地建成一个星火企业园区,未来星火旗下的公司在这里设置一个总部。”

  “好。”

  “楼也不用建的太高,20层楼左右就可以了。先建两栋,星火技术一栋,安支付科技一栋,剩下的根据需要再建……”

  20层楼,按照商业写字楼一层高5米来算的话,这一栋就有100米那么高了,足够用的了。

  三人小会,基本只有申阳在说,王明义和兰芝都是在点头,因为申阳说的还是比较合理的,他们也找不到什么反驳的地方。

  实际上申阳说的呢,其实是来源于未来大米公司的一处总部园区,申阳直接把他的设计理念照搬了过来。

  反正两块地的面积差不多,用一用也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