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卧龙凤雏-《汉武帝穿越曹操》

  刘莹在信里先是表达了对刘备的思念。

  更多的是跟刘备讲述自己在许都的所见所闻。

  从刘莹的态度来看,他对曹操并没有刘备那么抵触。

  相反,只要不涉及一些原则性问题,刘莹觉得曹操是个很和蔼有本事的长辈。

  “也不知道曹操是怎么哄骗我女儿的,竟然让她如此崇拜。”

  看完信后,刘备不由在心中感慨道:

  “虽说目前她在许都很快乐,但长期在敌人的手里也不是个办法。

  万一哪天曹操拿刘莹来威胁我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我岂不是进退两难?”

  放下书信,刘备和曹丕大概对了对此次行动的流程。

  直到双方都确定无误后,两人决定,事不宜迟,休整两天后就出兵永安。

  以免出兵太晚,赶上荆州混战,影响自己的行军计划。

  ……

  “士元,你也真是的。

  荆州都这样了,你还去帮他们干啥?

  还不如和我一起去见见皇叔呢。”

  此时襄阳郊外一处草庐内,徐庶、庞统、诸葛亮三人,正喝酒聊天。

  徐庶一听说庞统答应了叔叔庞德公的建议,准备去帮着抵御曹操,当即就表达了自己的不解。

  “元直,天下人可不都和你想的一样。

  所谓人各有志,而我的志向首先是让自己的家族繁盛。

  至于什么时候正式入仕,什么时候选择跟随的主公,对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

  庞统拿着个酒葫芦,喝得满面红光,眯着眼回答着徐庶的问题。

  “你呀,总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

  但内心却是最世俗、最务实的那个!”

  徐庶端着酒杯,笑着指了指正享受美酒的庞统。

  “不过曹操那边不但有颍川那几个谋主,还有河北顶尖的田丰、沮授他们坐镇。

  到时候你可有的操心了!”

  庞统和诸葛亮两人,都是徐庶来荆州避祸后结交的好友。

  包括石韬、孟建、崔均,他们都是一时之俊杰。

  之前徐庶为刘备举荐人才,这几位好友中他只提到了石韬和诸葛亮。

  因为石韬属于是自己发小一类的,绝对不可能不帮自己。

  诸葛亮这人向来有大志,关键是老家徐州曾经被曹操连续屠了两次。

  因此他更愿意追随和曹操敌对的明主。

  放眼天下,能让徐庶、诸葛亮这等大才看上眼的,同时还能跟曹操敌对的,也只有刘备一人。

  推荐这俩人,对徐庶来说相对简单保险。

  剩下孟公威、崔州平这俩人,还从来没表露过入仕的心思。

  徐庶也不好强行举荐。

  剩下这个庞统,倒是有入仕的意思。

  但这人出了名的潇洒不拘,还出身荆州大族。

  刘备这样的主公,并不是他的首选。

  加上庞统口才、能力都略胜徐庶一筹。

  这种情况下,徐庶就更难为刘备举荐了。

  现在眼看庞统要帮着蔡瑁他们抵御曹操,徐庶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小嫉妒的。

  “哎~今日你我朋友相聚,只谈交情,不谈政事。

  元直主动提起政事,该罚酒三杯!”

  诸葛亮见徐庶表情有些不对,连忙出声岔开话题。

  徐庶被诸葛亮的话语打断了思绪,自觉失态,连忙告罪道:

  “是是是,孔明说得对,刚才是我犯规了!”

  说着,徐庶端起酒杯,自斟自饮了三杯。

  “孔明不要这样死板,我觉得元直提出的这个话题并不违规。”

  庞统一脸的不以为然,抹了把满是酒渍的嘴,笑道:

  “何为交情?

  对于咱们这些饱读诗书之人而言,无非风花雪月、锦绣前程那点事。

  元直担心我一人对付颍川、河北诸公会力有不逮。

  这不也是因为咱们的交情吗?”

  “也罢,那就当我错怪元直了,我自罚就是。”

  诸葛亮脸上笑意不减,很自然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唉!还是你们二人看得透彻啊。

  我现在早已经提不起当年那股洒脱劲了。

  有的只是想趁自己还未老,赶紧完成心中的理想。”

  徐庶今天来和庞统、诸葛亮相见,有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探探诸葛亮的口风。

  看看他最近有没有可能出山辅佐刘备。

  假如有,那就在自己谋划的事成型之后,让刘备亲自来请。

  见庞统和诸葛亮两人对自己的话不做回应,徐庶苦笑一声,幽幽道:

  “司马德操先生曾说过,你们二人都有经天纬地之才。

  近几年你们俩游学归来,更是名声大噪。

  也有名士常在背后称呼你们为卧龙凤雏。

  还说你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虽说这话我信也亲身体会过,但你二人毕竟都未曾在众人面前展示才能。

  难免有人背地里说你们言过其实。”

  见庞统表情依旧,徐庶又偷瞄了一眼诸葛亮。

  此时的诸葛亮大体上还是很淡定的,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不服。

  “孔明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还说胜过伊尹、霍光。

  这话咱们几个好友听着还像那么回事,只怕外人听了只会……”

  “元直,你我至交好友,我的本事和为人你还不清楚吗?

  难道我在乎的是世人的看法吗?

  只是空有一身才华,却找不到值得我为之施展的明主罢了。”

  诸葛亮听出了徐庶的言外之意。

  无非就是想看看自己有没有入仕的打算。

  如果有,自己会不会选择刘备。

  但大家都是智谋高深的人,有些话不能说得太直白。

  稍微提点一下,意思意思就行。

  剩下的都在心里。

  “哦?那我到真想你快些找到值得托付一生的明主,好看看我的挚友是不是和我想象的一样强。”

  徐庶也听出了诸葛亮的态度。

  那就是不反对你给我介绍主公,但前提是这主公必须是我能看得上的明主。

  否则别说你是我好友,就算你是我亲爹我也不会出山。

  庞统在一旁看着两人互相试探,心里也是一阵的感慨。

  自己看着洒脱,实际上还是被家族羁绊。

  要是能选择的话,自己也愿意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明主去辅佐。

  根本不想去帮着蔡瑁他们做那所谓的“荆州的保卫者”

  三人就这么表面瞎聊实际各有寓意的喝了一天的酒。

  直到日落时分,三人才依依惜别。

  庞统第二天就要起身去新野帮助守荆州。

  徐庶会在襄阳等到刘备从永安回来,才会回上庸。

  而诸葛亮,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山的心理准备。

  但前提是,那个主公必须是能扶大厦之将倾,匡扶汉室的明主。

  随着三人的分别,荆州大战也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