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卧龙凤雏归心-《汉武帝穿越曹操》

  折腾了这么久刘备终于如愿地见到了诸葛亮本人。

  那心情别提多激动了。

  诸葛亮礼貌出门迎接的态度,也让刘备把之前受到的些许刁难忘得一干二净。

  几人相互寒暄后,刘备跟着诸葛亮进了屋。

  还没等刘备观察屋里环境,跪坐在里屋的庞统就匆匆迎了出来。

  “在下庞统庞士元,见过刘皇叔!”

  “哦?阁下就是号称凤雏的庞统?”

  刘备有些吃惊。

  自己这一趟来的未免也太值了。

  荆州范围内赫赫有名的卧龙凤雏居然让自己同一时间见到了。

  “刘使君请进内屋,咱们一边喝茶一边畅聊。”

  诸葛亮满脸笑意地把刘备请进了内屋。

  直到几人落座,刘备才有机会观察这里的环境。

  屋子是普通的茅草屋,外边一个小院种着一些菜。

  三间草屋相连,外边是厅,自己所在的应该是书房,还有一间通往后院,可能是卧室。

  坐在自己对面的是诸葛亮和庞统,自己则是和徐庶并排而坐。

  寇封、陈到两人在外屋由诸葛均陪着。

  “呃……不知刘使君大驾光临,是有什么事情?”

  诸葛亮见刘备一直四处观察,并不准备主动开口。

  无奈只得先打破平静。

  “哦。”

  刘备收回目光看向诸葛亮。

  “当今天下大乱,汉室衰微,各路诸侯拥兵自重野心勃勃。

  备身为汉室宗亲,当今陛下皇叔,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但自身实力低微,空有匡扶汉室的决心,却苦于没有贤才辅佐……”

  这类型的套话,现在是个有点实力的人都会说。

  诸葛亮和庞统听得太多了,他们认为都是假大空的话罢了。

  听见刘备也是这一套开场白,两人脸上多少有些不悦。

  徐庶看出两人有点失望,连忙出来打圆场。

  “孔明、士元,皇叔身边不乏忠义的豪杰。

  只不过像你们这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智者很缺。

  皇叔不为别的,只为能让路上看到的流民、逃兵能有所依靠。

  也希望陛下不再受到诸如董卓、曹操那样国贼的胁迫。

  为了帮助皇叔完成理想,我特意向皇叔推荐了你们俩。

  有我作保,皇叔的人品、理想你们应该不会怀疑吧?”

  徐庶的性格诸葛亮和庞统再熟悉不过了。

  能让他如此费劲心思去辅佐的人,确实不可能是个残暴不仁的昏君。

  毕竟徐庶最开始的梦想是仗剑走天涯,惩奸除恶。

  这样的人他怎么可能去辅佐一个无道昏君呢?

  “既然元直都发话了,那我们二人也就不再啰嗦。”

  诸葛亮向刘备一拱手,无奈道:

  “我只不过是乱世之中一介草民,心里并没有像使君那样的伟大志向。

  只要能安稳地在这卧龙岗躬耕度日,那就知足了。

  要是再能有三五好友时不时聚在一起游学、饮酒聊天,那就死而无憾了。

  使君若是有意结识在下,不如当个偶尔聚会的朋友,至于其他的……”

  庞统见诸葛亮如此表态,也有点意外。

  在庞统的视角里,刘备已经基本合格。

  只要再问上一两句有关天下大势的话,得到满意答案后,庞统就准备认主。

  但诸葛亮的表态,让庞统一时之间不敢轻举妄动,只能附和着点点头,表示同意诸葛亮的态度。

  “这……”

  刘备求助地看向徐庶。

  他来之前是有心里准备的,这种不出世的大才,确实不是随便就能收到的。

  但是他没想到自己如此谦卑,加上徐庶这个好友的引荐都不能轻易打动这两人的心。

  始料未及之下,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徐庶身上。

  徐庶也有些为难。

  诸葛亮这话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那就是自己对外边的纷争不感兴趣。

  但背后的意思那可就复杂了。

  略微思考后,徐庶忽然想到了什么。

  于是马上在刘备耳边小声道:

  “主公,卧龙常自比管仲乐毅、伊尹霍光。

  还经常抱怨天下没有他能看得上的明主。

  您看看从这方面着手,能不能让他动心。”

  这种话徐庶不能替刘备说,也不能大声告诉刘备。

  只能以悄悄话的方式提醒刘备。

  按照他们几个好友的相处方式,这已经算是作弊了。

  但眼看刘备要空手而归,徐庶也只能如此。

  刘备一听徐庶的话,当场就愣住了。

  心道,这徐元真是想让我用激将法啊!

  但是诸葛亮本来就不待见我,我再如此激他,会不会被人赶出去?

  转念一想,徐庶也是和他们不相上下的大才,他都这么提醒自己了,那按照徐庶的意思来,应该不会错。

  念及此,刘备干笑一声,硬着头皮对诸葛亮道:

  “孔明先生,我听人说,你经常自比管仲乐毅、霍光伊尹。

  那你可知,乐毅曾率领五国联军以弱胜强连下齐国七十余城?

  管仲更是帮助齐桓公强大齐国,最后完成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

  霍光、伊尹都是我大汉孝武皇帝身边重臣,武皇帝一朝更是我大汉最辉煌的时候。

  既然你自比这些古人,为何却只想在草庐之中虚度光阴?

  莫非先生徒有其名不敢出山亮出真本事?”

  “哈哈哈哈!”

  被刘备一番揶揄,诸葛亮不怒反笑。

  笑过之后,诸葛亮指着徐庶道:

  “元直啊元直,你自己想要建功立业,为何还要千方百计把我和士元拉下水?”

  徐庶老脸一红,当即低下了头,不好意思接话。

  诸葛亮又看向庞统。

  两人眼光对视,微不可查地互相点了点头。

  最后诸葛亮目光回到刘备身上,郑重道:

  “使君果真有匡扶汉室、平定天下的决心?”

  刘备见诸葛亮突然认真了起来,也连忙收起刚才怒对诸葛亮的神情,恭敬道:

  “我刘备愿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为天下太平、汉室复兴,刘备哪怕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今天的话,完全发自肺腑,有天地为鉴、几位先生为证,若违背此言,我刘备愿受天罚!”

  此言一出,屋里的氛围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诸葛亮、庞统、徐庶三人都满怀期待和敬意地看向刘备。

  片刻之后,三人竟不约而同跪拜道:

  “在下诸葛亮、庞统、徐庶,深感刘使君大义。

  为天下黎民百姓、为汉室江山社稷。

  从此后,我等愿誓死追随刘使君,赴汤蹈火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