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步步落后-《汉武帝穿越曹操》

  “我们到的时候,上庸已经插上了曹军的旗帜。

  不过房陵那边消息已经送到。”

  襄阳城内,斥候正在和徐庶、关羽汇报情况。

  之前徐庶隐约感觉到了事情不一般。

  立刻就派人前去通知上庸、房陵的守军不要轻易出城,谨防司马懿等人的突袭。

  但是司马懿准备多时,谋划许久,每一步都算得很精确。

  徐庶后知后觉,虽然想出了临时应对的方法,却总是慢一步。

  现在上庸失守,张飞败逃。

  对于襄阳防务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元直,现在咱们该怎么办?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司马懿一步步实现计划吧?”

  关羽也感受到了危机。

  虽说已经确定张飞并没有因此殒命,但是目前谁也不知道他逃到哪里去了。

  没有了张飞的相互依托,关羽又要压制蔡瑁等人,又要对付韩遂、司马懿联军。

  饶是有徐庶这个顶级智囊在,也压力巨大。

  “云长,这事怪我,太后知后觉了。

  如今一步慢步慢,恐怕襄阳城必有一场浩劫。

  你再容我考虑考虑,我得想出一个完全之策。”

  “元直你也不必这么说,这事实际上和你关系不大。

  益州是如今天下最后一块“肥肉”,咱们想吃,其他人也想吃。

  恐怕司马懿他们早就在算计上庸、襄阳这一线了。

  你我来的时候,弄不好司马懿计划都实施好久了。

  能在这种情况下看出问题所在,已经是托了你的福。

  要是没有你,我一听三弟遇难,定然不顾一切发兵去救。

  那才是真的危险!”

  徐庶对于关羽的安慰表示了感谢。

  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后,徐庶就陷入了沉思。

  其实司马懿这个计策核心点就是两条,出其不意、封锁消息。

  目前因为自己提醒,出其不意这招基本算是废了。

  但是封锁消息这点着实不好破。

  斥候能探查到的消息十分有限。

  这么长时间也没见上庸有败兵或者信使来襄阳送信。

  可以说徐庶连上庸具体怎么丢的都不能确定。

  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上庸丢的时候是谁在守城。

  城是被打下来的还是被骗下来的?

  假如不久之后有上庸的人绕道去房陵或是来襄阳求援,应该信多少?

  完全不信吧,万一人家真的是愿意追随主公的忠臣呢?

  完全相信吧,谁又知道里边会不会有已经反水的叛徒?

  假如能知道上庸城是怎么丢的,或者能了解张飞当时是如何调动军队的。

  那徐庶就能判断大部分诈降。

  现在不知道,就只能想其他办法规避。

  毕竟主公走的是仁德、礼贤下士的路线。

  自己不可能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

  “唉!司马懿还真是给咱们出了个大难题啊!”

  想了半天,徐庶还是被本阵营一贯的作风约束,无法在信息被封锁的前提下准确判断接下来该怎么办。

  “除非能找到翼德将军,哪怕是翼德将军身边的亲兵、心腹都行。

  不然后边的事情还真不好办。”

  见徐庶一脸愁容,关羽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转念一想,徐庶这么有谋略的人,不应该在发现对方意图的前提下,还如此犯难啊。

  “元直,以你的智谋,这事应该不难吧。

  怎么我感觉你好像被什么困扰了似的?”

  “云长,假如咱们只是乱世之中一个小诸侯,手里只有上庸、房陵、襄阳三地。

  为了保住性命,我自然可以轻松破了司马懿的计谋。

  只是……”

  徐庶一开口,关羽就听出了言外之意。

  确实,现在天下形势渐渐明朗。

  各地的人才也都逐渐确定了心目中的主公。

  要想继续保留竞争力,那就必须立稳自家的人设。

  给那些还在择主的人才一个明确的方向。

  自己大哥刘备本身就是心怀天下的仁德之君,自起兵以来不曾亏待手下将士。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背井离乡,跟着大哥一路从河北到荆州。

  假如不考虑影响和后果,徐庶的手段肯定能应付司马懿。

  但如今他应该是害怕有些手段过于激烈,影响了大哥的声誉,这才犯难。

  “也就是说,元直也暂时无能为力?”

  了解了徐庶的困境,关羽也意识到了这一仗的凶险。

  他不只是智谋和实力之间的比拼,还参杂了太多名誉道德上的约束。

  曹操一直以来都被天下人认为是国贼。

  司马懿更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

  出招的也是他们。

  他们自然没有那么多顾虑。

  这倒是无形中让司马懿的计谋很容易得逞。

  “云长,目前咱们先按兵不动,等等看房陵那边的消息。

  我已经把需要注意的事项告诉了他们,想必房陵应该能托住司马懿不少时间。

  这期间咱们还是得想办法弄清楚上庸之战的详细情况。

  只要有了详细情况,司马懿的计策就不灵了。”

  “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

  那蔡瑁他们……”

  “蔡瑁?嗯!云长你倒是提醒我了。”

  徐庶突然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一个完美解决眼前困境的办法。

  “云长,这事目前蔡瑁还不清楚,他只是大概知道司马懿联合韩遂来打咱们。

  目前房陵应该是敌人下一个目标,假如咱们让蔡瑁或者其他荆州士族去房陵守卫呢?”

  “你的意思……”

  关羽立刻就明白过来,徐庶这是想让蔡瑁他们去房陵背锅啊。

  反正他们目前知道的不多,而且天下人也都知道蔡瑁等人是因为曹操挟持了他们的家眷,才留在襄阳辅助刘备的。

  可以说他们做的事,刘备不需要完全负责。

  现在趁他们不了解详情,找个理由把他们派到房陵。

  好的结果就是蔡瑁等人知道对方要利用上庸败兵的身份骗开城门,为了自保谁也不给开门。

  只要不开门,司马懿想围攻城池,没个十天半个月是打不下来的。

  襄阳也可以派兵去救援房陵。

  只要把司马懿的整个计划破除一次,后边他在想用在襄阳就难了。

  坏一点的结果,大不了蔡瑁被司马懿策反,当场开门献城。

  最少可以接司马懿的手提前清除蔡瑁等人的潜在威胁。

  只留下襄阳一城,又有蔡瑁被策反一事做铺垫,自己就可以放心地拒绝一切败兵。

  只要守住襄阳,就算没辜负主公的托付。

  “此计甚妙!那我这就去通知蔡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