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陆逊、鲁肃攻巢湖-《汉武帝穿越曹操》

  建安十年秋初,四方联盟和刘彻的大战渐渐变得激烈。

  刘彻和诸葛亮在襄阳斗智,韩遂和鲜于辅、曹休在并州斗勇。

  最先发起攻击的孙权等东线将领,也逐渐开始了对合肥的攻略。

  按照陆逊、鲁肃、孙权三人的规划。

  孙权率大军负责在曹军防守最严密的濡须口做诱饵,争取把张辽、甘宁等扬州守将都吸引到濡须口。

  随后陆逊、鲁肃绕道轻装简行,突袭濡须口后方的巢湖水寨。

  把张辽等大将困在吐絮口和巢湖水寨之间。

  到时孙权再大军攻打濡须口,三面围攻,争取消灭扬州守军的主力。

  或者孙权攻打濡须口,陆逊、鲁肃分兵围合肥。

  计划一切顺利,直到甘宁深夜大败周泰等四人。

  整个形势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张辽发现危机后,主动来到濡须口,并定下了反制的计策。

  同时孙权也因为周泰等人急于找回场子,而略微改变了原定的计划。

  从只围不攻变成偶尔出战。

  他认为这样能更好地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为陆逊、鲁肃制造更大的行动空间。

  “老张,这戏我和老朱都能演,也保证给你演到位了。

  只是我担心你这边压力太大,怕是九死一生啊!”

  “无妨,当年在大河南岸,颜良文丑两人都没把握怎么样。

  江东这次来的不过几个儒将还有些刚当上将军的小年轻。

  他们就更不能把我怎么样了。

  不是你常说吗,舍不了孩子套不着狼。

  想打胜仗不担点风险怎么能行?”

  “也罢,反正我甘宁也不是什么啰嗦的人。

  提醒过你了,凡事你多留几个心眼。

  可别真的伸腿瞪眼,把扬州守将的位置传给我!”

  濡须口大寨,甘宁出发之前,还是忍不住担心了张辽几句。

  毕竟张辽的计策十分冒险,而且他要对付的是陆逊、鲁肃两人。

  可比孙权和他手下的几个年轻将领要可怕多了。

  两人告别之后,甘宁趁夜色带着一半水军出了濡须口南门。

  另外一半水军则是交给朱光暂管,全部去了合肥城南边的水寨。

  张辽则是一个人留守濡须口。

  随时准备迎击陆逊、鲁肃的队伍。

  ……

  “伯言,你说咱们这么远绕过来,路上会不会惊动附近的守军?

  张辽可不是等闲之辈,一旦他发现风吹草动,必定会想办法防范咱们。”

  距离巢湖不远的临时休息点,陆逊的副将全琮担心地问到。

  另一名副将留赞也有类似的疑问,见全琮问了出来,留赞也附和道:

  “是啊伯言,咱们都是主公手下新晋的将领。

  子璜他爹是丹阳太守,子璜可是被寄予厚望的。

  这第一次单独领兵,咱们可别让人看了笑话。”

  “正明,我爹是丹阳太守这事,不必总挂在嘴上。

  在主公手下效力,他可不管后台硬不硬。

  但凡不争气,该贬该罚主公可是一点不带犹豫的。”

  陆逊听着两人的谈话,不由一笑。

  “你们俩,敌人还没见到,仗还没打,就先有了担心。

  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应该做的。

  你们尽管放心,咱们这路不过是大辅助。

  成与不成,只要咱们按时出现在巢湖附近就行。

  进攻的主力还是二将军孙仲谋。”

  “唉!也不知道这仗能不能按照预先说好的那样,咱们把合肥骗成一座空城,把张辽、甘宁堵在濡须口剿杀。

  鲁肃先生那边也不知道顺利不顺利。

  二将军那边也不知道吸引到张辽他们的注意力没……”

  全琮身为被父亲寄予厚望的年轻一代,第一次单独领兵,内心是忐忑的。

  嘴上也不住地碎碎念起来。

  陆逊看着不远处的巢湖,喃喃道:

  “合肥这个地方,谁拥有了它,谁就有了在扬州一代的主动权。

  咱们主公低调积累了这么多年,为的就是江东的宏图霸业。

  而合肥,就是东线进攻的重中之重。

  咱们一定会把它攻下来的!”

  正当三人聊天的时候,忽然黑暗中一人匆匆而来。

  刚一到休息点的边缘,就被埋伏在暗处的哨兵给抓住了。

  “来者何人?”

  “东边的鱼到货了,掌柜让我问问客官还买吗?”

  暗语一出,哨兵立刻警惕起来。

  一番暗语对答之后,终于确定了对方的身份,这才跟着那人一起来到了陆逊身边。

  得知对方是鲁肃派来联络的人后,陆逊把人交到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

  全琮、留赞两人也熟练地守在外围,防止有人偷听。

  “将军,鲁肃先生已经率军抵达巢湖对岸。

  通过观察和联络二将军,已经确定合肥现在并无大将镇守。

  咱们可以按照原定计划奇袭濡须口身后。

  时间就定在后天傍晚。”

  闻言,陆逊和自己探听到的消息大概对了对。

  “嗯,跟我观察到的差不多。

  至于后天傍晚行动的事,你们那边给二将军传信了吗?”

  “已经传过去了,估计也就是明早之前就能到二将军手里。”

  “好,你回去告诉鲁肃先生,我一定按时和他在巢湖会师!”

  ……

  “先生,传信的人回来了。”

  不久之后,鲁肃所在的休息点,一位看起来相貌堂堂的将军来到了鲁肃身边。

  “哦,子明啊,那人怎么回报的?”

  那将军正是日后同为大都督的吕蒙吕子明。

  此时的吕蒙还是最初形态的“吴下阿蒙”一个没啥经验和智谋的猛将。

  鲁肃发现吕蒙有前途,才在孙策面前举荐提拔。

  并且为了吕蒙能迅速成长,这次鲁肃还特意让吕蒙作为副将跟在自己身边。

  吕蒙把送信人在陆逊那边发生的一切都如实告诉了鲁肃。

  鲁肃满意地点点头,笑道:

  “子明啊,只要明天二将军的回信到。

  咱们后天的行动就能落实。

  你可不要落在其他年轻将领之后啊!”

  “那是自然,周泰、蒋钦不过水贼出身,想必应该没什么大本事。

  其他全琮、留赞、潘璋、徐盛之列,也就徐盛我觉得有点意思。

  到时候在战场上,我只要能力压徐盛,就一定能得到主公认可!”

  “哈哈哈!你呀,还没怎么样呢,倒是先看不起别人了。

  不过这样也好,有信心就能有大作为。

  后天期待你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