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胜败乃兵家常事,文烈你要振作-《汉武帝穿越曹操》

  曹休中计事情也就距离甘宁擒文丑几天时间。

  刚收获了一场大胜的刘彻,还没高兴几天,就收到了徐晃的亲笔信。

  “看来袁绍手底下还是有不少能人的。”

  刘彻看着徐晃的书信,不由感叹道:

  “文烈还是太年轻啊,血气方刚、容易骄傲。

  粮草自古以来都是打仗最重要的一环。

  颜良、沮授这种战场老手,怎么能够一点都不做防备呢?”

  看了看旁边正沉思的郭嘉,刘彻疑惑道:

  “奉孝,有心事?”

  郭嘉下意识点点头,担心道:

  “假如曹休将军一直在后方游击,对袁绍而言那就是心腹大患。

  咱们还能仗着这支奇兵跟袁绍周旋。

  如今曹休将军中计,死里逃生。

  相当于这支奇兵已经不再具备威慑力。

  反而成了袁绍钳制咱们的突破口。”

  “奉孝是担心这一环出了问题之后,咱们整个战略部署都会受到影响?”

  郭嘉再度点头,语气也变得沉重起来。

  “一般的影响倒还罢了,曹休将军这个点确实是做不能出问题的。

  咱们所有的战略部署,都是建立在有这支部队威慑袁绍后方的基础上的。

  现在形势就变得很被动了。”

  说着,郭嘉来到地图前,指了指白马、黎阳。

  “主公您看,现在袁绍大军在黎阳。

  目的肯定是大军过河主动寻求和咱们的决战。

  人数绝对占优的情况下,这样做也确实是最有利袁绍的。”

  “所以我才把甘宁留在白马、延津一线,就是为了防止袁绍渡河。”

  “甘宁的水军毕竟只有万余人,而且之前他在暗,文丑之败也是实现没料到咱们有甘宁这支水军。

  但现在袁绍知道了甘宁的存在,咱们再想单靠甘宁打退袁绍轮番渡河进攻,那可就难了。”

  郭嘉一脸担忧,心里也在不停地盘算,希望找到一个完全的应对之策。

  见郭嘉忧心忡忡,刘彻也有些发愁。

  “那不如让徐晃强攻邺城,我从张辽那再调些青州兵给甘宁,让他配合徐晃的进攻,强行渡河打平原?”

  “甘宁水军一流,大河之上才是他的主场,假如让甘宁渡河登陆,那岂不是自己放弃了优势?

  咱们人数又少,一旦甘宁失去水战优势,袁绍几十万大军,顷刻就能把甘宁吃掉!”

  郭嘉当即就否定了刘彻的想法。

  “大不了老子就把北岸的军队全撤回来,全部堆在大河南岸,和袁绍打消耗战。

  反正甘宁水军厉害,袁绍想渡河,就得做好承受大量损失的准备。

  到时候让他损失到肉疼,以袁绍的性格,过不了多久他自己就得退兵议和。”

  刘彻此时无比想念上一世兵强马壮、国库充盈的那段日子。

  那时候打仗,只要是自己想打的,管他是匈奴还是高句丽,一律大军压境。

  哪像现在,算计来算计去,手里就这几万精锐能派上用场。

  整个战略布局,不敢有一点纰漏,试错机会几乎没有。

  就是真的让霍去病重生,遇到现在的局势,怕战果也得减半。

  郭嘉听出主公有点发牢骚的意思,也不去反驳,只是淡淡一笑,然后继续想破局之策。

  这一耽误就是好几天,袁绍那边由于文丑战败被俘,一时间也没有马上组织下一波渡河。

  颜良、沮授也是害怕徐晃偷袭,没有分兵去干别的,只是一味地防守大营,等待审配围剿曹休的结果。

  一时间两边都没了动作,战局也僵持下来。

  这天刘彻、郭嘉、荀攸、刘晔几人在大帐里交流这几天的想法。

  正讨论得激烈的时候,忽然帐外一阵嘈杂声。

  紧接着就是好多人勒马下马的声音。

  片刻之后,几个灰头土脸、甲胄歪斜的将领就带着哭腔冲了进来。

  “主公!末将曹纯、曹休无能,在邺城吃了败仗,连累主公破袁大计。

  如今侥幸被张合将军解救,特来领罪!”

  “嚯,你们这形象,要不是自报家门,我还当是哪跑过来的乞丐呢!”

  刘彻并没有生气的意思,而是随便调侃了一句,缓解了下气氛。

  “打仗哪有百战百胜的,即使有,那也是先贤大能,天时地利人和都占的情况下。

  你们俩能领着两千虎豹骑,在袁绍后花园折腾这么久,已经相当可以了。”

  说着,刘彻扶起了跪在地上泪奔的曹休、曹纯。

  “胜败乃兵家常事,子和、文烈,你们要振作。

  你看刘备那厮,十几年一败再败,不照样活得好好的?

  不但如此,他匡扶汉室的心也从来没变过。

  你们这才哪到哪?”

  一番劝解之下,曹休、曹纯也终于止住了哭泣。

  两人拜谢过之后,就低着头一声不吭地站在了一旁。

  “当然了,你们俩骄傲轻敌,没有仔细探查颜良、沮授的动向。

  这才导致中计惨败,这事不能随意翻篇。

  该罚还是要罚的,不然以后你们不会长记性。”

  两人也知道这是主公给台阶了。

  赶忙拜谢认罚。

  “嗯,认错态度不错。

  这样吧,这顿罚先急着,等收拾了袁绍连功带过一起算。”

  看了看同样一脸疲惫的张合,刘彻拍着张合肩膀道:

  “儁义不愧是河北四庭柱之一,果然有大将之风。

  我要的就是这种能独当一面、可以临机应变的将领。

  这一招暗度陈仓用得妙,先给你记上一功,大战结束后一起赏!”

  张合一看主公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支持能独立领兵的将领,心里对主公的敬佩又多了一份。

  他自诩擅长的就是应变能力,加上主公的这份信任和支持,这让张合就更有信心在曹营获得一番成就。

  谢过主公之后,张合也站在了一旁。

  处理完曹休、曹纯的事后,刘彻的心思又回到了当前局势上边。

  目前奇袭部队已经失败,自己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再度使用这一招。

  为今之计,只能从别的方向下工夫。

  看了看曹休他们仨,刘彻忽然很八卦地问道:

  “这邺城我都没怎么去过,也不知道邺城附近什么样?

  你们一个是土生土长的河北人,还有长时间在那打游击的人。

  有没有什么好玩的或是袁绍的小道消息?”

  “这……”

  三人都是领兵打仗的将军,能让自己感兴趣的无非就是袁绍如何调兵遣将,自己怎么应对这方面的。

  刘彻这么一问,倒是把几人问住了。

  沉默了片刻,张合实在是不想让主公失望,只能试探性地问道:

  “主公,有关后方袁绍兵力调动的事情,算是小道消息吗?”

  “哦?难道还有细作探查不到的事情吗?”

  张合摇摇头,很认真地答道:

  “主公误会了,我的意思是,除了表面上看到的敌军排兵布阵,我还有些自己的想法。”

  略微想了想,张合继续道:

  “比如咱们都知道审配似乎奉命带兵支援上党,但是这一路上他干了什么咱们却不一定都知道。

  而末将在解救两位将军时,似乎发现了一件事情。”

  看了看正在竖着耳朵听的众人,张合继续道:

  “审配手下五万人,其实一直在后方寻找咱们的奇袭部队。

  包括渔阳在内,实际上袁绍后方基本没什么守备力量。

  仅有的审配这一支,也在我救走二位将军后,连夜赶去了上党。”

  此话一出,本来还在为战事发愁的刘彻、郭嘉等人,都是眼前一亮。

  “儁义,这个消息可是价值千金啊!

  攻破袁绍的关键,可能全在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