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韩将军别急,让他们再打一会-《汉武帝穿越曹操》

  曹、刘、袁三家混战,江东孙策、西凉马腾确是忙着整合刚打下的地盘。

  属于休战期的两家,也不是完全不在乎北方的战事。

  尤其孙策,更是一直在权衡利弊。

  既不能让曹操轻易获胜,又不能让刘表做大。

  同时,他又希望曹操和袁绍在北边打消耗战,但最终的是曹操惨胜。

  达成这些条件后,孙策就可以继续在南边威慑惨胜的曹操,保持两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然后趁着曹操消化河北、休养生息的功夫,自己则是继续蚕食被曹操压制住的荆州刘表。

  这样一来,自己和曹操就可以形成一南一北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的局面。

  等曹操休养够了,自己也已经完全控制大江以南的地盘。

  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就是联合马腾一起瓜分益州。

  操作得当的话,最后一战,很有可能是自己和曹操决战大江。

  但这一切都只是孙策的设想,眼前孙策应该做的就是保证荆州刘表被曹操压制。

  因此,在收到曹操和袁绍开战前、开战后的两封信后。

  孙策都很爽快地答应了曹操的要求。

  其中就包括关键时刻出兵荆州,解救宛城之危。

  ……

  蔡瑁攻打宛城的二十天后,曹真手里的青州兵已经损失过半。

  文聘、张允两人在蔡瑁的命令下,都是率领数万大军,分成好几批,轮流攻打宛城、舞阳城池。

  此时的郝昭也已经率领部分混编了曹真亲卫的青州兵,正死守舞阳。

  “将军,咱们都是百姓出身,顶天了也只不过是曾经大贤良师的信徒。

  如今我们归顺丞相,也只不过是想在丞相麾下做个屯田军。

  大部分人只要有地种,有饭吃就足够了。

  可没想着杀敌立功、封妻荫子啊……”

  正在城头指挥守城的郝昭,忽然被几个青州兵里的小军官拦住了去路。

  “将军,我们青州黄巾军当年有百万之众。

  在丞相麾下,几乎没怎么打过大仗。

  能选进军队的兄弟们,基本都没这么战死过。

  可如今,十万青州兵还能剩下多少?

  您可不能再这么让兄弟们送死了!”

  郝昭看着城头上正拼杀的士兵,还有更多在城里瑟瑟发抖的预备队。

  心里也是一阵发虚。

  要不是有亲卫率领,恐怕舞阳早就被攻下来了。

  现在青州兵能在正儿八经战死上千人的情况下,还留在城里没跑,已经算是奇迹了。

  再看看那几个诉苦的小军官,郝昭脸色阴晴不定。

  看起来这些人是来求着自己给青州兵一条生路的。

  实际上,言外之意就是战死的人太多了,青州兵早晚崩溃。

  假如自己再这么死战不退,他们是会哗变的。

  “诸位,前些天育阳、棘阳等地的惨烈你们都听说了吧?”

  郝昭为了多守几天城,也为多消耗些荆州军的实力,好让曹真轻松一点。

  也是绞尽脑汁,尽量哄着、唬着这帮青州兵,不让他们轻易溃败。

  “那是自然,荆州军简直太可怕了!

  听说那几座城的兄弟们几乎没几个能活着回到宛城的。

  这才几天时间,这不已经轮到咱们头上了?”

  郝昭见那些人提起之前的战况时,眼神里的恐惧,和发自内心对荆州军的惧怕。

  有那么一瞬间,也有些于心不忍。

  但很快郝昭就回过神来,半真半假地说道:

  “据我所知,那些投降的、逃命的,蔡瑁一个都没放过。

  这几天光是坑杀、烧尸体,蔡瑁就用了不下一万士兵来干。

  那些被活埋的、追杀的,死相那才叫惨。

  反而是铁了心抵抗的,要么就是反杀追兵一路且战且退跑了回来。

  要么就是杀了几个荆州军当垫背的,死的也值。

  并且丞相对于阵亡士兵的抚恤金向来不含糊,他们家人也能过几天好日子。”

  说着,郝昭指向不远处文聘的大营。

  “你们看,荆州军人数不过一两万,咱们舞阳城守军数量不比他们少。

  攻城一方兵力连最起码的两倍优势都没有,你们占着城防优势,为什么要怕他们呢?”

  见那些小军官有些动摇,郝昭趁热打铁,继续道:

  “难道你们宁可背上逃兵的骂名,白白惨死,也不愿跟着本将以及丞相亲卫守卫城池吗?”

  “这……”

  “还在犹豫什么?曹真公子十几岁的年纪,他都能为了尽量保全你们,舍弃丞相赠与的亲卫。

  一个人率领主力死守宛城,身边不留亲兵,几乎把自己置于绝境。

  你们有什么可怕的?”

  一番劝说、激励之下,青州兵众人似乎也想通了一些事情。

  “将军说得对,反正都是个死,还不如用自己的命给家人换几天好日子。

  万一活下来,那丞相必定不会亏待咱们。

  只要曹真公子还在宛城坚守,咱们就陪着他守好舞阳!”

  随着有人开头,更多想通了的青州兵也附和起来。

  恐惧的心里也顿时烟消云散。

  舞阳城头的守军也瞬间多了起来,抵抗也更加激烈。

  ……

  “兄弟们,舞阳还没丢,咱们算是赶上了!”

  不久后,舞阳东边出现了一支万余人的军队,那些人个个风尘仆仆,大部分人都喘着粗气。

  领头的将军正是孙策麾下大将韩当,韩义公。

  见舞阳还在抵抗,韩当也是长舒口气,赶忙指挥士兵上前包夹荆州军。

  “主公有令,曹丞相是咱们江东的盟友,如今宛城有难,咱们理应相助。

  兄弟们,随我……”

  话还没说完,旁边一个年轻的谋士忽然拦在韩当面前,小声道:

  “韩将军先别急,咱们一路急行军,不宜在这时候强行参战,还是让他们再打一会吧!”

  “你!”

  韩当看着眼前这年轻谋士,顿时有些气恼。

  但气归气,想到这谋士的身份,韩当又一时有气没处发。

  “秦松,为什么不现在上去帮忙,你最好给我个理由。

  不然,老子可不管你在主公面前有多重要,耽误军机,照样军法从事!”

  那谋士正是孙策身边四大谋主之一,广陵秦文表。

  在孙策的时代,他和陈端、张昭、张纮齐名。

  这次孙策也是考虑到江夏、长沙等地周边刘表还有数万主力大军等着收复失地。

  这才没有亲自前来,专门让北方人出身的韩当来救援宛城。

  怕韩当有勇无谋,又派了秦松这样的谋主前来助阵。

  秦松见韩当正瞪着眼睛看自己,也不胆怯,抚着胡须笑了几声。

  “将军,天下诸侯都是为了利益,今天主公与曹丞相利益相同,自然应当互相帮助。

  但谁又能保证两家利益一直相同?”

  用手虚指远处的舞阳城,秦松继续道:

  “咱们出现得越晚,两家的损耗也就越大,对咱们江东也就越有利。

  打仗嘛,最重要的还是人,能有这种让双方都死人的机会,咱们何必浪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