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储备干粮-《重回1958》

  他们没有动用关系,穿着便衣悄悄走的,周明带着白淼和张恒,老林和钱来一组,虽然坐的是一趟车,却没有坐在一起,

  “记住,咱们是兄妹三人,去藏区找爸爸,”

  而老林和钱来则扮作医药公司的销售,这时候藏区还没通火车,到了西宁就得开车上去,药品是藏区最紧俏的物资,这次他们打算拉一车上去,一来不想空跑,二来也是敲门砖,能赢得当地百姓的好感。

  “咱们还不如直接在京装车,开过去也比坐火车强。”

  “你疯了,国道那路况你都忘了,开车过去人都得颠成八瓣,”

  老林刚发一句谬论,就被钱来拍死了,他们没有买到卧铺,好在票买在一起,是个二人座。

  “你开过车?”

  老林知道周明会开车,而钱来则低调得多,这位大首长的女婿平时话不多。

  “以前毕业实习时,在沙漠里学过,后来跟过几次车,没有火车舒服。”

  虽然哐当哐当噪音很大,可比汽车平稳多了。

  老林知道,他跟周头不光是发小,还是同学,怪不得这么好呢,

  “这次去的地方,情况很复杂啊,到时候多个心眼,千万保护好自己。”

  老林的经历也很丰富,他是从小参军,是从部队里干上来的,说是兵油子也不为过。

  “知道了,咱们都要保护好自己,”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命更是,虽然不能百分百规避危险,可小心总是要的。

  五天后,一行人抵达西宁,老林和钱来一出站,外面就有人举着牌子,原来车辆和药品都准备好了,周明也拿到了一辆吉普,两辆车一前一后,因为时间太紧,他们没在西宁休息,至于高反,也只能在路上适应。

  “才九月份,这里的风也太凉了。”

  白淼裹紧了外套,张恒一听,连忙去包里翻着,不一会抽出了一条薄毯。

  “这是羊毛的,我爸当年缴获的战利品,披上可暖和了。”

  白淼也不推辞,拿过去一看,果然是美式的,张恒的爹踏过鸭绿江,也是一名战斗英雄。

  “你家保存的挺好啊,都没被虫子蛀了,”

  “我妈可宝贝了,每年不用了,都要放好多樟脑丸,她都忘了,放毛毯的箱子就是樟木的,”

  两人轻松的闲聊着,周明则紧锁着眉头,

  “原计划要去一趟塔尔寺,可老林觉得时间太紧,等过了青海,第一站也有一座寺庙,到时候进去逛逛,跟喇嘛们聊一聊。”

  “万一他们都说藏话,咱们也听不懂啊。”

  白淼有些担心,

  “我会一些,当年班里好几个藏族战友,”

  提起他们,周明的心痛了一下,小仓吉永远留在了山那边,他才十九岁,当年的中印之战,藏族战士也很多,个个都很英勇,保卫祖国是每个人的信念。

  所以,叛变的怎么会是老百姓呢?新旧社会的对比多么强烈,以前的农奴肯定不愿回到过去,回到不拿他们当人的时代。

  只有丧失了特权的某群人,才会时不时的想闹点事,建国都三十多年了,这是想屁吃呢。

  “前面有个小镇,咱们下去买东西,今晚就睡在这里,前面就要进藏了,不光路难走,天气也变化莫测,遇到风雪更不稀奇,所以食物和水必须多买一点。”

  这一路并没有几个加油站,除了加满油箱,油桶也必须多带几个。

  这一点,出发前已经跟老林他们说过了,果然,前面的卡车也停了下来。

  小镇人不多,可能是因为天色已晚,好在旅馆旁边的小店还开着门,两拨人一起下了车,和默契的并没有打招呼。

  “你们这里有没有直接能吃的?”

  周明很有经验,这时候还没有方便面之类的方便食品,

  “有糌粑面,你们要吗?”

  “奶渣呢,还有黄油,都给我们拿一些,我们三个人,要十天的量吧,对了,牦牛肉干有吗?”

  在这里,是很难吃到青菜的,别说当地人了,就是基地都吃不上,不知自己建起的大棚还在不在?

  “有,这些都有,你们呢?”

  他看向了后来的老林和钱来,

  “一样吧,我们两个人,也要十天的量。”

  万一路上有了风雪,就必须停下来,被困个几天都很常见,

  “羊皮袄要吗?你们这衣服不行,太单薄了。”

  其实,他们也带了厚衣服,都放在车上没有穿,不过,多点羊皮也多点保障。

  藏族的皮袄直到脚踝,价钱也很哇塞,竟然要两百块一件,且做工粗糙,周明毫不犹豫地要了三件,这可是保命的东西,多少钱都得买。

  那边钱来也买了两件,老林心疼得直抽抽,

  “回去可以报销。”

  这句话一出,老林重新支棱起来,还多要了一大块煮肉。

  “这么冷的天,放上四五天都没事。”

  买好了东西,他们去了旅馆,价格果然不便宜,不过店主的话让他们吃了一惊,

  “哟,书记今天发财了,库房都清空了吧。”

  原来,那个精明强干的店主是当地书记啊,周明暗中磨了磨牙。

  旅馆有厨房,他们一人要了一碗藏面,热腾腾的吃下去,身子顿时暖和过来,这里早晚温差很大,中午还晒的头晕,一到晚上就想钻热被窝了。

  “你们先休息,我去找书记谈谈。”

  书记就住在小店的后面,有人买东西,可以随时叫门,看到周明他愣了一下,

  “我们兄妹来寻父亲,他当年前来援藏,好几年没给家写信了,”

  他开门见山,并没有铺垫。

  “他去了哪个地区,是地方上来援助的吗?”

  书记的神色陡然一变,认真的问道,

  “安多,那边太平吗?”

  书记一听就笑了,

  “同志,我们虽然是自治区,也在党的领导下,怎么会不太平呢?当然,动乱哪里都有,我们这里也不例外,可大多数都是好同志,牧民们也很热情。”

  周明有点不好意思,书记说的没错,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除了游离在外的那几个地区,内地可没分裂,即便有些不好的事,只能称作动乱。

  ”我也是没了父亲的音讯,才有些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