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全校第三!优等生啊!-《开局神级隐藏技能!我已看透一切》

  左成安的身体猛地僵住。李月秋?

  这个莫名熟悉的名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一丝记忆的闸门。

  侍从、驯兽鞭、开黑卡……破碎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翻涌,却又在即将串联起来的瞬间消散无踪。

  “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汤底担忧地问道。“要不我们去医务室看看?”

  “不……不用。”左成安还没有回神,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成才中学’蓝白相间的校服上。他低头看着自己胸前的校徽,

  外形酷似摊开书本的校徽下方,‘成才中学’四个烫金小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不远处,新生报到处人声鼎沸。鲜红的横幅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上面‘欢迎成为我校的可塑之材!!’几个大字龙飞凤舞。

  穿着同样校服的学生们拖着行李箱有说有笑,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学校开学景象。

  而左成安却感到一阵莫名的违和。

  他真的是这里的学生吗?

  ……

  “喂,你到底怎么了?”汤底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从刚才开始就怪怪的。”

  左成安将所有翻涌的疑虑压进眼底,嘴角扯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笑容:“就是太兴奋了,没想到我这能考入成才中学。”

  “什么嘛,吓我一跳。”汤底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随即想起有关学校的传闻,突然压低声音:

  “说到成才中学也是奇怪,明明每年就业率高的吓人,毕业生留在中三区工作的更是不在少数。好些学校想来学习管理经验,校方却闭口不谈。毕业生里也没人原因谈论在校时期的经历。真是怪神秘的……”

  汤底一边喋喋不休,一边往报到处走,直至絮叨声渐渐变成背景音。

  左成安有一搭没一搭听着,实则全神贯注地盯着悬浮在眼前的半透明屏幕。

  这面屏幕似乎只有他一人能够看见,也能按照他的心意随时关闭和开启。

  上面整齐排列着三个海龟汤任务,难度梯度变化清晰可见。

  第一个问题只允许提问十次,完成期限是半个月。

  第二个问题则允许提问二十次,要求在一个月内回答完毕。

  第三个问题则是四十次提问机会,时间也随之放宽松到了三个月。

  关于海龟汤游戏的详情,左成安确信自己的记忆里明明一片空白,之前从未接触过,

  但此时身体却本能地理解了游戏规则。

  其核心玩法是通过提问与回答,来还原一个完整故事。

  ‘如果机会耗尽后,还没有找出汤底真相,那时会发生什么?’

  ——永远的留在这里——

  左成安心中疑问刚起,内心就已经给了他自己答案。

  可是,他本来就是这的学生,住在这里,长在这里,

  而成才中学又是一所可以逆天改命的学校,留在这所学校,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惩罚。相反,这还是无数落榜学生梦寐以求的奖励。

  换句话说,任务失败似乎对他没有任何的影响,就像是小孩子在课间时做的游戏。无论输赢,当上课铃声响起,还是要回到班级里上课。

  ‘奇怪,那我心里的紧迫感是怎么来的。’

  此外,完整的读完一遍面板内容后,左成安惊讶发现自己居然已经一字不差的将内容全部记下,

  加上自己还考上了传闻中招生条件极为苛刻的‘成才中学’,难道……

  他其实是过目不忘的天才?

  “学姐你们好,我是汤底,来报到的新生。”

  汤底的声音将左成安拉回现实,

  只见汤底掏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递给忙于登记的学姐学长。

  学姐拿过录取通知书,仔细验证,随后又在名单中找到了汤底的名次:“入学考试全校第二十一,很优秀呢。”学姐核对名单后赞叹道。

  “哪里哪里。”汤底谦虚地笑着。

  很快轮到左成安。他凭着模糊的记忆从书包里摸出录取通知书。登记的学姐在看到他的名次时倒吸一口凉气:“天啊!入学考试全校第三?”

  ‘入学考试第三’几个字像一块磁石,瞬间吸引了周围所有新生的目光。

  羡慕、惊讶、嫉妒,各式各样的眼神如聚光灯般投射过来。而处于视线焦点的左成安却恍若未觉,心中只盘算着一个念头:

  ‘原来我是第三名,全年级的第三,就是全校的第三吧?那岂不是说,我拥有了三次提问的机会?’

  左成安立即去检查面板,果然看到了上面显示着自己拥有三次提问机会!

  ——

  剩余提问机会:三

  ——

  迅速在心里回忆起任务一种的汤面,细细思索起来。

  【任务一:晚自习时,一名学生突然发病,倒在地上痛苦抽搐不止,治病的药就放置在它的桌面上,全班同学神志清醒。放学铃声响起,这名同学死了。】

  根据一些常识,以及在汤面中出现的关键词,他目前的大思路有两个。

  一是面板上指代同学时,使用了‘它’这个字,

  这可能意味着这名同学不是真正的同学,是混入教室的尸体、怪物等等,

  它本来就是死的,或者本来寿命就很短。

  ‘全班同学神志清醒’这句线索,则可以排除掉排集体中毒、或其他影响全班的情况。正好与之前的尸体、怪物猜测相对应。

  毕竟如果是人类同学遇难,药物就放在桌上,身为同类的同学处于清醒之中却不帮忙,不太合理。

  二则是学生的死与放学的铃声有关。

  响起的铃声可能触发某种事件,让本就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学生死亡。

  除了这两个基于关键词而衍生的大思路以外,还有基于常识经验出现的‘死去同学与班里其他同学关系不好,甚至是厌恶的程度,因此发病时其他人才冷眼旁观’、

  或者‘死去同学提前说过要自杀,让其他人不用管’、

  再不然就是‘死去同学平时就喜欢这样恶作剧,最后上演一番狼来了的惨剧’‘发病时其他同学人身自由受限’等等。

  略微思索过后,左成安决定先缩小关键词范围,于是在心中提问:

  ‘任务一中学生的死,与放学铃声有关联吗?’

  【不是(无关联)。{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