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沿江而下,直达临湘城!-《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董允开口道:“到了一地太守的职位,其实就算是朝廷重臣了。”

  “君不见,当年大王荆南起步之时,也不过才四郡之地而已。”

  “如果你我兄弟能够混到这一步,再想往上升迁,就需要考虑极多了。”

  “可无论如何,自身根基必然是其中之一!”

  “到时候,我是临湘城太学生的身份,受大王恩典去往冀州为官。”

  “你文伟呢?你不过武都一郡吏出身,咱们孰轻孰重?”

  董允跟费祎绕了这么久,其实是想告诉他一个道理!

  去临湘城读太学,将来出仕,那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

  可你去武都郡为郡吏,或许前期升迁很快。

  可越往后期,上限就越低!

  没办法,楚国州郡这么多,各处郡吏谁知道有多少?

  可楚国辖地这么大,太学只有临湘城一座!

  就连长安和成都,都没有太学生!

  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物以稀为贵啊!

  听到这里,费祎立即精神一振。

  然后整了整衣冠,面色肃然对董允拱手道。

  “若非休昭提醒,我险些为了一时捷径,忽略将来啊!”

  董允的话虽然绕了点,可费祎这会儿,也是终于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董允摆手道:“你我兄弟关系亲厚,我当然会出言提醒。”

  “既然现在已经想明白了,咱们何不准备一番,先行去往临湘城?”

  “如此一来,在正式入学之前,也能好好游览一番荆南江东。”

  费祎苦笑道:“其中轻重,确实是想明白了。”

  “可表哥那边,如何推脱啊?”

  “毕竟从他想法来看,确实是想要提前拉我一把!”

  董允摇头道:“你啊,真是当局者迷!”

  “刘府君在武都郡,可镇南将军不是在临湘城么?”

  “你我二人先去临湘城,然后你找个理由前去拜访镇南将军。”

  “就说自己年少无知,见识浅薄,还想要继续进修几年再出仕。”

  “如此一来,让镇南将军那边帮忙书信一封推了不就行了?”

  费祎自己不好驳了刘循的面子,可刘璋书信一封,情况不就解决啦!

  这也是他自己考虑太多,一直没绕出去的缘故!

  费祎恍然道:“对对对,只要表叔愿意帮忙,此事确实简单!”

  想通其中关键之后,费祎也不再继续反复琢磨了。

  立马就坚定决心,先去临湘城太学报到。

  不过略一思索之后,费祎还是开口道。

  “休昭方才所言,你我兄弟将来从太学出仕,要去冀州为官。”

  “是为了点醒为兄,就此一说呢。”

  “还是真的做好打算,要远离蜀中去往冀州了?”

  董允开口道:“并不是随口一说,确实有此打算!”

  “现如今楚国上下,江东、荆南、蜀中,甚至包括凉、并、幽州等地,其实出仕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

  “而大王平定冀州之后,又必然会选择忠心之臣前去治理。”

  “所以你我想要出仕,除了冀州,只有辽东的机会更大!”

  荆南、江东和蜀中,一个萝卜一个坑。

  重要职位,基本上都被人给占了!

  董允心里清楚,自己又不是步骘,跟大王有姻亲关系。

  自己也不是陆逊,年纪轻轻就有机会入主中枢!

  想要在楚国官场上混,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前走。

  而目前来看,冀州和辽东,是机会最大的两个地方!

  因为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有机会立功啊!

  费祎点头道:“既如此,咱们兄弟可以同赴冀州!”

  “而此番提前赶到临湘城,若有机会,也能借助表叔之力。”

  “看看有无机会,去拜访一下朝中官员!”

  刘璋当初刚刚投降的时候,可以说是一切都看淡了!

  反正家族得以保全,二子出都有机会出仕!

  至于自己这边,终老临湘城就是了!

  可谁知道楚国势力越来越大,吕布终于称领楚王建国立制!

  如此一来,作为带头上书的刘璋,一下被授为镇南将军的高官!

  他也知道,自己身上根本没啥战功。

  跟高顺和张辽比起来,那更是差得远了!

  所以自从出任镇南将军以来,一直都是广结善缘,不敢得罪于人!

  自己在朝中人脉越好,将来刘循和刘纬,也能助力更多不是?

  至于费祎这边,本来就是自家亲戚。

  随手帮忙,给他引荐几个朝中官员也无妨!

  董允拱手道:“如此,就先行谢过文伟了!”

  楚国朝廷,早已经不是当初刚刚创业的时候了。

  当初吕布手底下缺兵少将,也无人负责政务民务。

  所以邓同最早投效,现如今也深受器重!

  可眼下朝廷,大大小小官员谁知道有多少?

  想要在朝中升迁,光有本事,是远远不够的。

  你还要有人脉,然后才能比别人爬的快!

  大丈夫立世,谁都想力争上游!

  所以董允这边,当然不会傻乎乎的拒绝费祎这份好意!

  两人商议妥当之后,立即从成都附近乘船,然后沿江而下。

  现如今楚军水师,一个个都闲得发慌。

  而甘宁作为曾经纵横一方的水匪头子,又成了楚军水师主将。

  这长江航道之上,哪个不开眼的水贼还敢出面打劫?

  除此之外,坐船沿江而下,可比走陆路要舒服多了。

  建安十五年,八月十三,临湘城。

  北方局势虽然推进有些慢,可幽州全境,已经全部尽在掌握!

  接下来,就要对冀州方面用兵!

  荆南和江东之地,这几年风调雨顺,再加上局势安稳。

  楚国官员,也是全都攒着劲儿,想要尽快一统天下!

  别的不说,新皇登基皇恩浩荡,肯定是大家通通有赏啊!

  除此之外,还有陈宫亲自掌舵,再加上御史台四处监督。

  所以总体来看,楚国中枢的众多官员,仍然保持积极向好的态度!

  楚王宫,一处偏殿之中。

  看到几名文武要员,都已经全部到齐。

  坐在上首的陈宫笑了笑,然后率先开口道。

  “主公已经决定好了,明年开春之后,再对冀州用兵!”

  “但是在此之前,咱们还有几个任务,也要提前安排妥当。”

  “今日召集诸位,就是要仔细商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