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0章 乙支信的忧虑-《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哈哈哈哈!”金烈大笑道:“大王,楚军终于退兵了!”

  “这一场守城之战,是咱们打赢了!”

  前前后后折腾一个多月,楚军终于撤离!

  此时此刻,城中士卒和百姓全都是兴高采烈!

  高延武正要吩咐大赏,忽然看到乙支信还在皱着眉头。

  “国相,你是不是觉得,这里头有什么蹊跷?”

  乙支信点头道:“臣以为,敌军可能是真退了。”

  “也有可能,是为了让我军放松警惕。”

  “所以这才以退为进,然后找准机会卷土重来!”

  金烈不以为然道:“国相多虑了,敌军大营都已经拔空。”

  “照这个撤离速度来看,三两天之后可能就到浑河以西了。”

  “楚军一退,三韩之地那些土鸡瓦犬也只能各自撤离。”

  “眼下之局,还能有什么阴谋诡计?”

  “难不成,他们能退着退着肋生双翼飞回来?”

  乙支信身为国相,很多时候考虑问题确实挺全面的。

  但是金烈觉得,他的毛病就是有时候老杞人忧天!

  高延武沉声道:“那你觉得,到底哪里不对?”

  乙支信思索片刻道:“第一,楚军东进之时气势汹汹。”

  “观其目的,似乎不破城池决不罢休。”

  “现如今却忽然后撤,多少有些太过仓促了。”

  “第二,从攻城之战开始到现在。”

  “其实一直都是三韩兵马冲锋在前,楚军本部兵马损失不大。”

  “这样一来,太史慈就更没理由半途而废!”

  金烈开口道:“难道就不能是扶余人偷袭得手,真的切断楚军后方粮道,所以他们不得不退?”

  乙支信这番猜测,确实颇有道理。

  可他话里话外,一直把高句丽大军当成案板上的鱼。

  好像无论如何,根本就没办法打赢此仗。

  这个态度,让金烈心里十分不喜!

  乙支信皱眉道:“扶余各部加起来才多少兵马?就算他们全力出击,也只是有机会截断粮道而已!”

  “可这不代表,一定能成功!”

  太史慈乃百战宿将,再加上楚军东征兵力众多。

  可扶余人这边,总共也不过一两万骑罢了。

  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了,太史慈不可能让他们轻易得手!

  金烈冷声道:“楚军兵力虽多,可全都集中在丸都城外。”

  “扶余骑兵虽少,却能够来去如风行动自如。”

  “如果他们在浑河以西来回袭扰,楚军粮草如何运送?”

  乙支信沉声道:“扶余人有骑兵,难道楚军就没有骑兵了?”

  “匈奴和鲜卑各部如何?还不是被楚军打的落花流水?”

  “难不成你觉得,扶余骑兵比鲜卑骑兵更厉害?”

  楚军退走,对于高句丽而言确实国中大喜!

  可乙支信反复琢磨,还是觉得这场胜利太过简单了!

  被乙支信这么一怼,金烈也终于忍不住发怒了!

  “可现在楚军主力,确确实实已经退了!”

  “如果不是我军将士们拼死抵抗,再加上扶余骑兵从后发力。”

  “你觉得楚军退却,到底为何?”

  本来么,楚军退兵这是好事儿。

  可乙支信还是疑神疑鬼,总觉得楚军强大不可战胜!

  乙支信沉声道:“目前来看,尚未可知也。”

  “但无论如何,楚军退兵,绝没有这么简单!”

  金烈嗤笑道:“我看你是被楚军给吓破胆了,从今往后只要看到楚军大旗,就会战战兢兢不眠不食!”

  乙支信大怒:“住口!两军对垒本就是阴谋诡计不断!”

  “现如今楚军虽走,可他们兵力损失并不大。”

  “万一敌军暗中还有布置,卷土重来又当如何?”

  如果是高延武骂自己,当然只能老老实实听着,谁让他是国王?

  可金烈什么东西?也配跟自己大呼小叫?

  看到金烈似乎还要继续开骂,高延武呵斥道。

  “都闭嘴,大敌未远,吵什么吵?”

  金烈无奈,只能略一抱拳道。

  “依大王之见,眼下之局该当如何?”

  高延武沉思片刻道:“先不管楚军到底是真退还是假退,让城外斥候,死死盯住他们。”

  “除此之外,立即加派斥候去往扶余王城。”

  “如果这事儿真是扶余骑兵助力,咱们也能尽快知道消息!”

  高延武也觉得,楚军退走有些太过仓促了。

  可高句丽大军一直在城内,很难影响到太史慈。

  若说楚军后方生变,这也没有太大可能。

  如此看来,只能是扶余骑兵发力!

  听到高延武吩咐,金烈立即抱拳道。

  “大王放心,末将立即安排!”

  “在有确切消息之前,无论如何绝不会擅自开启城门!”

  事情商议妥当之后,城中兵马继续保持防卫姿态。

  而高句丽斥候,则洒到城外死死盯住楚军动向!

  正如徐庶所预料一般,高句丽斥候虽多,却也只能在外围徘徊。

  远远看过去,楚军旗帜、兵力都没什么问题。

  尤其是楚军士卒,退到浑河以西之后。

  丸都城内的高句丽士卒,也终于彻底放下心来!

  三天之后,金烈派往扶余国的斥候忽然回报。

  “报~!大王,大鸿胪他们回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扶余王子呼列台。”

  “他也带着一万多扶余骑兵,直奔丸都城而来!”

  高延武先是一愣,然后微微皱眉道。

  “扶余骑兵一万余人,呼列台带兵前来所为何事?”

  斥候拱手道:“崔大人有书信一封在此,请大王过目!”

  崔玄策出使扶余国的时候,高延武为了搬救兵,给他很大的谈判自主权。

  后来谈判成功,呼列台手下斥候在城北放火为号,高延武也知道了。

  可他只知道双方判断成功,并不知道具体协议内容!

  从斥候手中接过书信之后,高延武立即仔细观看起来!

  可看完之后,脸上却是青一阵红一阵!

  似乎胸有怒气,却不得发一般!

  乙支信心中一沉,面色紧张道。

  “大王,书信之中写了什么?”

  “难不成,是崔玄策擅自许诺,给扶余人什么好处了?”

  楚军主力已经退到浑河以西,三韩兵马也全部南下回家了。

  这个时候,崔玄策和呼列台联袂而来。

  这就说明,确实是扶余骑兵南下,将楚军给逼回去了!

  可崔玄策想要说动扶余人帮忙,他能光凭空口白话就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