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书捂脸,这文件夹这么明晃晃地放在桌面上,她到底该看到呢,还是该装作看不到?
后者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宁书不得不佩服司仲的……无耻!
觉得司仲最近的“手段”突飞猛进,估计是因为这个原因。
她看了一眼门口,司仲似乎还在忙,不如……偷偷看一眼?
她实在好奇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大学的时候就听说男生喜欢在宿舍看这个。
现在连司仲这等谪仙般的人物也不能避免,肯定有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必须见识一下。
宁书先把笔记本的声音调到最低,偷偷摸摸地点开了名字看起来就很劲爆的视频。
这视频真的打开了她见识新世界的大门,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
司仲是突然出现在门口的,把宁书吓得立刻就把笔记本给合上,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
司仲本来没怀疑什么的,可看到宁书这幅模样,就觉得事情肯定不简单。
脑子里的那根弦,突然被什么给撞了一下,他忽然就明白过来。
“来,我看看你在看什么电影,这么开心。”
开心个毛线,你不要过来啊!!
宁书双手抱住笔记本,生怕对方来抢。
殊不知她越是这样,司仲越要知道她藏着什么。
宁书难敌司仲的力气,最终败下阵来。
司仲打开笔记本,看到了她刚才在看的东西。
“阿宁眼光不错,我也觉得这个挺好,早知道就叫你一起看了。”
说罢附身靠近宁书已经红温的耳朵,“看完之后,我们还可以一块试试。”
轰隆——
宁书的大脑炸了!
被人抓包就算了,还被调戏,这……真的很难收场。
司仲不愧是说到做到的人,晚上宁书真的被他好一番折腾,她决定得再想想办法。
可她办法还没想到,就发现司仲似乎在过了前两天的“新鲜劲”之后,就收敛了很多。
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看书。
宁书发现这个的时候,好奇地看一眼他手上的书——《素书》?
怎么还是这本书?他都看了多久了。
“你怎么还看这本书?”
司仲不语,似乎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可宁书没看出来,继续追问。
司仲烦了,只能老实回答:“有些地方不太能看懂。”说完,脸还有些红。
宁书疑惑了一下,发问:“你是不是在国外长大的啊?”
司仲沉默。
宁书就默认他回答了,所以他才看不懂,国外长大的孩子看中文都费劲,居然还读《素书》?
谁给他的毅力?
宁书不解:“你都看不懂,就别看了呗,换一本书看。”
“不行,这是哥哥列的书单,必须看完,还要看懂。”
妈耶,长兄如父,他哥好严格!
宁书突然好奇他哥哥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咦,这办法不就来了吗?她可以教他读书啊!
宁书突然十分热心,拍着胸脯说道:“这书我能看懂,我教你!”
司仲向她投来怀疑的目光:“你能看懂?”
“废话,这可是我们华国的宝贵文化,我怎么会看不懂。”再说,看不懂她不会上网查吗。
司仲看她信誓旦旦的模样,指着其中一行字不耻下问道:“这句话怎么理解?”
宁书一看,原文是“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
这简单,太简单了。
“这句直译的话就是说,跟随前面翻车的人走同一条轨道,也会翻车;和亡国之君做同样的事情也要灭亡。
大体意思就是做人做事必须铭记历史的教训。”
司仲听了之后问道:“可真正用的时候,你怎么判断呢?
例如,秦始皇修建长城,可抵御外敌,虽牺牲百姓者众,可不失为大功一件。
虽然它的寿命短,被称为短命王朝,可它的功绩不是延绵后世么。
汉武学***,差点让自己的王朝倾覆,不能否认,他们的功绩惠及后世,这又怎么算?
如果按你的理解,不就是让我们做人只顾眼前,不需顾虑后世么?”
宁书觉得他的理解歪了,纠正:
“不是你说的这个意思,它是说你在已经知道这些事情是错的时候,就不应该再学了。”
司仲就更不解了:“你这是从结果来看原因。
如果你就身处其中,结果还没出来,你怎么知道这样做不对呢?
时代在发展,每个错误的事件都不会是一模一样的。
比方说始皇在古时修长城,你现在做另外一件和修长城完全不搭边的事情,还被人认为是亡国之举。
可后世对你的评价却和修长城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当时的你是怎么分辨该不该做的?”
“……”
宁书觉得司仲说得很有道理啊!身处其中的人是怎么知道的呢?
等一下,她不是在“教”对方吗?怎么现在被问得毫无反驳之力?
宁书还在挣扎:“后世的评价在当时难道没人看得出来吗?肯定有的吧,所以还是可以分辨的。”
司仲笑了:“可当这种声音不是主流的时候,你未必能听到,而且你就那么肯定你会接受主流的声音?”
宁书想到之前听说的有个名人,在40多岁的年纪毅然选择离开铁饭碗,下海做生意。
那时候对方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反对,包括自己的妻儿,可20年后对方成为富甲一方的豪绅。
这个例子有些特殊,多少人下海经商失败,家破人亡。
可不能否认它和司仲表达的意思相似。
加之有多少人在听到反对的声音时,还能那么坚定?
司仲说的话不无道理,道理大家都懂,可是身处其中时,其实很难真正做到这点。
有些人是明知而为之,有些人就是压根不知道自己身处其中。
宁书看着司仲的脸,忽然觉得自己和对方真的很不一样。
自己学习就是看懂意思就行了,对方却要知道如何运用。
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差别么?这样的“学生”她教不了。
沉默少许之后,宁书忽然低声地对司仲说道:“告诉你一个秘密。”
司仲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宁书继续:“其实……我也是在国外长大的。”所以她也不太懂哈。
司仲听后,突然爽朗大笑。
他实在被她逗得不行,不会就不会呗,还找这样的借口。
后者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宁书不得不佩服司仲的……无耻!
觉得司仲最近的“手段”突飞猛进,估计是因为这个原因。
她看了一眼门口,司仲似乎还在忙,不如……偷偷看一眼?
她实在好奇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大学的时候就听说男生喜欢在宿舍看这个。
现在连司仲这等谪仙般的人物也不能避免,肯定有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必须见识一下。
宁书先把笔记本的声音调到最低,偷偷摸摸地点开了名字看起来就很劲爆的视频。
这视频真的打开了她见识新世界的大门,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
司仲是突然出现在门口的,把宁书吓得立刻就把笔记本给合上,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
司仲本来没怀疑什么的,可看到宁书这幅模样,就觉得事情肯定不简单。
脑子里的那根弦,突然被什么给撞了一下,他忽然就明白过来。
“来,我看看你在看什么电影,这么开心。”
开心个毛线,你不要过来啊!!
宁书双手抱住笔记本,生怕对方来抢。
殊不知她越是这样,司仲越要知道她藏着什么。
宁书难敌司仲的力气,最终败下阵来。
司仲打开笔记本,看到了她刚才在看的东西。
“阿宁眼光不错,我也觉得这个挺好,早知道就叫你一起看了。”
说罢附身靠近宁书已经红温的耳朵,“看完之后,我们还可以一块试试。”
轰隆——
宁书的大脑炸了!
被人抓包就算了,还被调戏,这……真的很难收场。
司仲不愧是说到做到的人,晚上宁书真的被他好一番折腾,她决定得再想想办法。
可她办法还没想到,就发现司仲似乎在过了前两天的“新鲜劲”之后,就收敛了很多。
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看书。
宁书发现这个的时候,好奇地看一眼他手上的书——《素书》?
怎么还是这本书?他都看了多久了。
“你怎么还看这本书?”
司仲不语,似乎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可宁书没看出来,继续追问。
司仲烦了,只能老实回答:“有些地方不太能看懂。”说完,脸还有些红。
宁书疑惑了一下,发问:“你是不是在国外长大的啊?”
司仲沉默。
宁书就默认他回答了,所以他才看不懂,国外长大的孩子看中文都费劲,居然还读《素书》?
谁给他的毅力?
宁书不解:“你都看不懂,就别看了呗,换一本书看。”
“不行,这是哥哥列的书单,必须看完,还要看懂。”
妈耶,长兄如父,他哥好严格!
宁书突然好奇他哥哥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咦,这办法不就来了吗?她可以教他读书啊!
宁书突然十分热心,拍着胸脯说道:“这书我能看懂,我教你!”
司仲向她投来怀疑的目光:“你能看懂?”
“废话,这可是我们华国的宝贵文化,我怎么会看不懂。”再说,看不懂她不会上网查吗。
司仲看她信誓旦旦的模样,指着其中一行字不耻下问道:“这句话怎么理解?”
宁书一看,原文是“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
这简单,太简单了。
“这句直译的话就是说,跟随前面翻车的人走同一条轨道,也会翻车;和亡国之君做同样的事情也要灭亡。
大体意思就是做人做事必须铭记历史的教训。”
司仲听了之后问道:“可真正用的时候,你怎么判断呢?
例如,秦始皇修建长城,可抵御外敌,虽牺牲百姓者众,可不失为大功一件。
虽然它的寿命短,被称为短命王朝,可它的功绩不是延绵后世么。
汉武学***,差点让自己的王朝倾覆,不能否认,他们的功绩惠及后世,这又怎么算?
如果按你的理解,不就是让我们做人只顾眼前,不需顾虑后世么?”
宁书觉得他的理解歪了,纠正:
“不是你说的这个意思,它是说你在已经知道这些事情是错的时候,就不应该再学了。”
司仲就更不解了:“你这是从结果来看原因。
如果你就身处其中,结果还没出来,你怎么知道这样做不对呢?
时代在发展,每个错误的事件都不会是一模一样的。
比方说始皇在古时修长城,你现在做另外一件和修长城完全不搭边的事情,还被人认为是亡国之举。
可后世对你的评价却和修长城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当时的你是怎么分辨该不该做的?”
“……”
宁书觉得司仲说得很有道理啊!身处其中的人是怎么知道的呢?
等一下,她不是在“教”对方吗?怎么现在被问得毫无反驳之力?
宁书还在挣扎:“后世的评价在当时难道没人看得出来吗?肯定有的吧,所以还是可以分辨的。”
司仲笑了:“可当这种声音不是主流的时候,你未必能听到,而且你就那么肯定你会接受主流的声音?”
宁书想到之前听说的有个名人,在40多岁的年纪毅然选择离开铁饭碗,下海做生意。
那时候对方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反对,包括自己的妻儿,可20年后对方成为富甲一方的豪绅。
这个例子有些特殊,多少人下海经商失败,家破人亡。
可不能否认它和司仲表达的意思相似。
加之有多少人在听到反对的声音时,还能那么坚定?
司仲说的话不无道理,道理大家都懂,可是身处其中时,其实很难真正做到这点。
有些人是明知而为之,有些人就是压根不知道自己身处其中。
宁书看着司仲的脸,忽然觉得自己和对方真的很不一样。
自己学习就是看懂意思就行了,对方却要知道如何运用。
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差别么?这样的“学生”她教不了。
沉默少许之后,宁书忽然低声地对司仲说道:“告诉你一个秘密。”
司仲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宁书继续:“其实……我也是在国外长大的。”所以她也不太懂哈。
司仲听后,突然爽朗大笑。
他实在被她逗得不行,不会就不会呗,还找这样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