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市的夜晚依旧灯火通明,省政府大楼内却在深夜依旧有灯光未熄。李一凡刚刚结束一天的会务,独自坐在办公室,翻阅着陈晓峰送来的最新产业转移资料。
几天前,他亲自挂帅成立了“潇湘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文件一经发出,省内各部门迅速进入备战状态。表面上气氛热烈,但李一凡清楚,真正的难关才刚刚开始——不仅要和时间赛跑,还要应对兄弟省份的竞争。
当晚十点,李一凡召集几位核心干部加班碰头。张廷山带来一份初步草案,重点锁定三个产业: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材料。他在投影仪上展示数据:“根据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调研结果,未来五年,这三大产业的转移规模最大,预计产值可达数千亿。如果我们能率先形成承接示范区,潇湘将成为中部产业的龙头。”
林浩民补充:“我们在土地、物流和劳动力上有优势,但最大的短板是产业链配套和金融服务。如果这两点不补齐,很难说服大企业下决心。”
李一凡点点头:“你们分析得没错。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必须打出组合拳,既要让企业看见短期利益,也要让他们看到长期安全感。只有‘搬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潇湘才能真正赢得这场竞争。”
话锋一转,他目光锐利:“我已经同赵书记商量过,省委会把承接产业转移上升为全省战略。我们要的不是零敲碎打,而是先声夺人。”
第二天上午,李一凡在省府主持召开扩大会议。出席者不仅有副省长们,还有部分地市主要负责人。
“今天请大家来,是要统一思想。”李一凡开门见山,“产业转移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某一两个市的任务,而是全省未来二十年的格局之战。”
会场上有人心存疑虑。一位副省长谨慎发言:“李省长,沿海企业转移固然是趋势,但我们要投入巨大的土地、资金和基础设施,一旦企业不来或半途而废,省里可能背上沉重包袱。”
李一凡沉声道:“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我们要学会算大账、长远账。召阳县当年搞电子电商,你们都记得吧?当时也有人担心风险大,可事实证明,那一役让一个普通县跃升为全国百强。星城市的高新园区,也是冒着巨大压力搞起来的,如今不但撑起全市经济,还成为全国样板。潇湘要有这样的胆识。”
会议室顿时安静。
许宏志接过话头:“组织部门会全力配合,干部就是要在大战中锻炼。谁能在这次承接产业转移中打头阵,就有资格在未来担当更重的担子。”
这句话分量极重,让不少与会的地市“一把手”心中一震。他们明白,这不仅是产业之争,更是政治考验。
会议结束后,李一凡留下几位核心干将,布置下一步:
1. 星城市先行:由周广天牵头,在星城高新区划定“中部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承接电子信息产业。
2. 地市分工:长衡市重点承接汽车零部件,岳阳市主攻新能源材料,形成差异化布局。
3. 政策工具:由省财政厅和发改委研究设立“潇湘产业转移发展基金”,首期规模三百亿,用于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
4. 央地对接:陈明远负责与国家发改委沟通,争取把潇湘写进下一轮产业转移的国家指导文件。
李一凡最后定调:“我们要在半年内形成第一个可见成果,哪怕是引来一家龙头企业,也要让全国看到潇湘的态度和速度。”
然而,就在潇湘动作频频之时,江淮省也在暗中加紧布局。
几天后,李一凡接到一通电话,来电的是江淮常务副省长陶铭泽。两人言辞客气,却暗藏锋芒。
“李省长,听说你们最近动作很快啊,南下考察,力度很大。”陶铭泽笑声爽朗,却透着试探。
李一凡淡淡回应:“陶省长,大家都是为大夏整体布局服务。中部崛起,谁跑得快,谁就能多分担国家的压力。”
陶铭泽话锋一转:“有些企业已经在和我们谈合作,潇湘要是有意,也可以考虑联手。”
李一凡心中冷笑,口气却不动声色:“合作当然好。但前提是公平竞争,谁能提供更好的条件,企业自然会作出选择。”
通话结束,李一凡放下电话,神色凝重。他清楚,真正的较量已经打响。
夜晚,李一凡站在省府大楼的窗前,俯瞰星城万家灯火。
他心中暗自盘算:这不仅仅是一场产业的迁徙,而是一场关于未来的权力暗战。中部各省谁能率先卡位成功,就将在未来二十年拥有话语权。
潇湘,必须赢。
他握紧拳头,眼神坚定。
喜欢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几天前,他亲自挂帅成立了“潇湘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文件一经发出,省内各部门迅速进入备战状态。表面上气氛热烈,但李一凡清楚,真正的难关才刚刚开始——不仅要和时间赛跑,还要应对兄弟省份的竞争。
当晚十点,李一凡召集几位核心干部加班碰头。张廷山带来一份初步草案,重点锁定三个产业: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材料。他在投影仪上展示数据:“根据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调研结果,未来五年,这三大产业的转移规模最大,预计产值可达数千亿。如果我们能率先形成承接示范区,潇湘将成为中部产业的龙头。”
林浩民补充:“我们在土地、物流和劳动力上有优势,但最大的短板是产业链配套和金融服务。如果这两点不补齐,很难说服大企业下决心。”
李一凡点点头:“你们分析得没错。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必须打出组合拳,既要让企业看见短期利益,也要让他们看到长期安全感。只有‘搬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潇湘才能真正赢得这场竞争。”
话锋一转,他目光锐利:“我已经同赵书记商量过,省委会把承接产业转移上升为全省战略。我们要的不是零敲碎打,而是先声夺人。”
第二天上午,李一凡在省府主持召开扩大会议。出席者不仅有副省长们,还有部分地市主要负责人。
“今天请大家来,是要统一思想。”李一凡开门见山,“产业转移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某一两个市的任务,而是全省未来二十年的格局之战。”
会场上有人心存疑虑。一位副省长谨慎发言:“李省长,沿海企业转移固然是趋势,但我们要投入巨大的土地、资金和基础设施,一旦企业不来或半途而废,省里可能背上沉重包袱。”
李一凡沉声道:“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我们要学会算大账、长远账。召阳县当年搞电子电商,你们都记得吧?当时也有人担心风险大,可事实证明,那一役让一个普通县跃升为全国百强。星城市的高新园区,也是冒着巨大压力搞起来的,如今不但撑起全市经济,还成为全国样板。潇湘要有这样的胆识。”
会议室顿时安静。
许宏志接过话头:“组织部门会全力配合,干部就是要在大战中锻炼。谁能在这次承接产业转移中打头阵,就有资格在未来担当更重的担子。”
这句话分量极重,让不少与会的地市“一把手”心中一震。他们明白,这不仅是产业之争,更是政治考验。
会议结束后,李一凡留下几位核心干将,布置下一步:
1. 星城市先行:由周广天牵头,在星城高新区划定“中部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承接电子信息产业。
2. 地市分工:长衡市重点承接汽车零部件,岳阳市主攻新能源材料,形成差异化布局。
3. 政策工具:由省财政厅和发改委研究设立“潇湘产业转移发展基金”,首期规模三百亿,用于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
4. 央地对接:陈明远负责与国家发改委沟通,争取把潇湘写进下一轮产业转移的国家指导文件。
李一凡最后定调:“我们要在半年内形成第一个可见成果,哪怕是引来一家龙头企业,也要让全国看到潇湘的态度和速度。”
然而,就在潇湘动作频频之时,江淮省也在暗中加紧布局。
几天后,李一凡接到一通电话,来电的是江淮常务副省长陶铭泽。两人言辞客气,却暗藏锋芒。
“李省长,听说你们最近动作很快啊,南下考察,力度很大。”陶铭泽笑声爽朗,却透着试探。
李一凡淡淡回应:“陶省长,大家都是为大夏整体布局服务。中部崛起,谁跑得快,谁就能多分担国家的压力。”
陶铭泽话锋一转:“有些企业已经在和我们谈合作,潇湘要是有意,也可以考虑联手。”
李一凡心中冷笑,口气却不动声色:“合作当然好。但前提是公平竞争,谁能提供更好的条件,企业自然会作出选择。”
通话结束,李一凡放下电话,神色凝重。他清楚,真正的较量已经打响。
夜晚,李一凡站在省府大楼的窗前,俯瞰星城万家灯火。
他心中暗自盘算:这不仅仅是一场产业的迁徙,而是一场关于未来的权力暗战。中部各省谁能率先卡位成功,就将在未来二十年拥有话语权。
潇湘,必须赢。
他握紧拳头,眼神坚定。
喜欢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