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制度重塑,谁来定规则-《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七月的潇湘,烈日炙烤,湿热难耐。

  省政府会议中心的多功能厅内却是冷气充足,光影肃然。

  “潇湘省组织制度改革务虚会”,这是一场并不寻常的会议。

  按照常规,这类制度研讨,最多也就是组织部牵头,党委办配合,做做报告,谈谈经验,最后草草总结。

  可这一次不一样。

  发出会议邀请的,是潇湘省委主要领导赵建国和省长李一凡。

  与会的,不只是省委组织部、纪委监委、人社厅、宣传部等核心系统干部,还包括来自人大、清华、复旦等高校的制度设计学者,甚至还有三家智库机构人员出席。

  在一旁引发侧目最多的,是凡星智库的专席。

  ——那是一个由年轻面孔组成的队伍,女领队正是李晓薇。

  此刻她一身浅蓝色西装裙,落座在智库区C位,手中翻着印有“制度实验体系初稿”的文件册。

  这是潇湘省第一次正式邀请一家本地民营背景的智库,参与制度建构顶层设计。

  也是她第一次,以“非官方身份”,站在权力制度构建的核心圈。

  —

  会场前排,赵建国面无表情地扫过全场:“今天不是来听谁歌功颂德的。”

  “潇湘要往前走,制度必须先迈出。”

  “干部制度改革,组织部不是唯一的制定者,纪委不是唯一的把关者,群众和社会,也应该成为监督者。”

  “今天的话题只有一个——未来,谁来决定官员的升迁?”

  一瞬间,现场气氛微变。

  不少坐在组织系统的干部心中一凛。

  这句话的分量,意味着旧有的封闭系统,正在逐步被新逻辑瓦解。

  —

  李一凡站起身,走到发言台前。

  他没有稿子。

  “潇湘想要变强,不是靠资源,靠的是人。”

  “干部,就是制度的骨架。”

  “可我们今天的骨架,出了很多问题——能干的升不上去,拍马屁的走得快;干实事的被埋没,编材料的拿高分。”

  “我们要反过来——让制度保护真干的人,让透明吓退装样的人。”

  “所以这一次,我们要尝试做一件全国都没做过的事:建立一个跨部门、跨组织、跨行业的‘共同评价体系’。”

  “让数据说话,让群体说话,让系统说话。”

  —

  发言结束,几乎无人鼓掌,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变革的前奏。

  而真正的碰撞,从分组讨论开始。

  会议现场被分为四个圆桌工作组:

  1. 组织组:由省委组织部、各市组织部长组成,代表传统权力系统。

  2. 学术组:高校学者、研究员代表。

  3. 智库组:以凡星智库为主,辅助外部智库与第三方机构。

  4. 执行组:由纪委、政务数据局、发改委等构成。

  —

  凡星智库所在的小组,第一个提出了核心建议:

  “建议试点建立潇湘‘干部积分银行’制度。”

  “由AI平台结合群体评价、信访指数、项目绩效、工作量等内容,形成一套可持续、可追溯的动态积分系统。”

  “每一位县处级干部的积分流动、评分轨迹、职务推荐等都应公开在省级内部网。”

  “以此替代部分定性评价机制。”

  这套建议一出,立即引发争议。

  组织部副部长李永中率先提出质疑:“积分评价会不会导致‘刷分’行为?会不会把治理异化成数据游戏?”

  清华公共政策研究院的宋教授摇头回应:“组织系统最大的问题是排他性。如果一切评价都由内部人自评,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透明。技术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设定谁能看、谁能提问、谁能否定。”

  纪委副书记张国威也发表意见:“积分可以作为预警线索,但不能作为提拔依据的唯一标准。”

  —

  李晓薇此刻轻轻翻开她的PPT,投屏显示一张“多维画像模型”:

  ? 群体感知维度:基于匿名同事评价、单位群众反馈;

  ? 外部信任维度:看该干部涉及区域的外部媒体报道、正负面舆情;

  ? 实务绩效维度:看该人经手项目、财政预算、执行进度等量化评分;

  ? 廉政敏感维度:看其所在区域涉纪涉法数据浮动。

  她的声音并不高,却字字铿锵:“我们不是要取代组织部,而是希望提供一面真实的镜子。”

  “这套模型在星城市小范围试点已有雏形,未来三年将可升级至全省。”

  —

  赵建国坐在最前排,始终不语。

  会议临近尾声,他忽然开口:

  “这个系统……李省长,你怎么看?”

  李一凡点头:“我们需要制度,但更需要监督制度的人。”

  “我建议,凡星智库做第一轮建模,省委办公厅设立‘干部信用办公室’,专门调研评估模型稳定性。各地市组织部设立对应联络员,三个月内,启动试点。”

  赵建国点了点头,仍未表态支持与否,却给出一句意味深长的总结:

  “时代变了,制度也该变。”

  —

  会议结束。

  赵建国离开后,李一凡单独把许宏志、张廷山、陈明远、陈晓峰、李晓薇叫到办公室。

  “组织系统的改革,不能被过度算法化。”他目光严肃。

  “但凡星智库这次参与,是一块石子丢进深水。”

  “你们要稳住各方情绪,但也要逼出体制内的思考。”

  “明年两会前,给我一个可交付的成果。”

  —

  夜晚。

  李晓薇走出会议中心,长出一口气。

  这一天,她站在了制度塑造的前线。

  她知道,自己不是“权力者”,但她是改革者的“参谋”。

  这场组织制度改革,将深刻改变潇湘。

  而她,也将成为那场风暴中的一环。

  喜欢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