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这就10亿了?-《华娱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

  华艺两兄弟,开始思考,如果自己也用点心制作一部好电影、特效大片。

  不说有这么高票房吧,哪怕少点,是不是也能一样能大力提振股市。

  说不定不用搞这么多资本操作?

  “哥,别想了,你得先有小陈这个级别的编剧,再来个靠得住的商业大导,才有希望达成类似的效果。

  年轻一点的导演,哪个能有这种水准?”

  过往的大导风格几乎已经固定,自然是不用多想。

  王忠军了然的点点头,确实,太难了。

  索性还是摆烂吧。

  费心费力说不定还吃力不讨好。

  还是买公司,整资本运作,搞房地产更赚钱。

  其他电影人也看了陈麟风的这期访谈,聊到的关于春节档以及大宣发的作用,还是很值得认可的。

  不过前面那段,让大家有点不太绷得住。

  他那么推崇江文的《让子弹飞》,显然是真爱啊。

  张一谋都有些吃味,咱们在一块拿的奥斯卡啊。

  你就算喜欢,也该最喜欢《夕阳》才是啊。

  陈凯鸽更是不满,我那么喜欢你的文学作品,你不应该礼尚往来,多吹一吹我的《霸王别姬》吗?

  还能不能一起愉快的讨论文学了。

  冯晓刚,嗯,冯晓刚什么意见都没有。

  他早习惯了业内大导不把他放在眼里。

  这种装逼互吹的时候,肯定没人能想起他。

  这三个老牌大导还能坐得住,没有因为《你的名字》的票房成绩,而太过于在意。

  其他导演可不一样了。

  像是宁昊,和黄博聊的时候,满是羡慕。

  “博子,我多想跟这位学弟一样,来个天下皆惊啊。”

  他失落,甚至愤懑,“可我现在连电影都上映不了。”

  “会有那么一天的,只要别松紧,别气馁。”

  黄博没有理会对方后一句话,又像是对后一句话的回应。

  徐铮又一次想到了在心头萦绕许久的想法。

  不能再犹豫了,小陈导演能从演员转成导演,现在搞得这么辉煌。

  我不说跟他比,至少不会太差劲吧?

  公路片加喜剧,肯定能搞。

  他拨通了王保墙的电话,决定找这位小老弟合计合计。

  郭凡在和朋友家人们嘚瑟,《你的名字》也有他的一份,其中男主穿越回三年前的那段特效,就是他帮着沟通的。

  看着朋友们钦羡的目光,他心中舒爽,但心中也隐隐有了另一个念头。

  “有朝一日,我要自己导演出这种水平的电影,不让老师专美于前。”

  徐可、林超衔、陆阳、文牧野……

  一个个电影人,深受震动,产生了新的想法。

  在一天能拿两三千万就满足的时代,出现了一个单日1.5亿的怪物。

  对大家的刺激太大了。

  初三,报收1.3亿票房。

  连续三日票房过亿,基本可以确定这部电影未来的票房走向。

  多家预测机构,将电影最终票房,定在了15亿以上。

  陈麟风没有太在意,春节档是国内头一回,没有以往数据做参考,哪有什么可预测的。

  网友们可在乎的不得了。

  他们就像是业内人士一样,非常关心《你的名字》的票房数据。

  “真能15亿?那不是超过《阿凡达》了?”

  “这几天的数据能维持着不掉太狠,应该问题不大。”

  “好紧张啊,希望能维持住,感觉跟自己拍的电影似的。”

  “已经三刷了,我有不少朋友也是多刷,问题应该不大。”

  “这么好的电影就应该多拿票房,希望超15亿。”

  “……”

  六公主还是在同一时间,开起了《你的名字》的专题,差不多已经成了春节系列特别节目。

  主持人:“您觉得,《你的名字》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大的关注度和这么好的成绩,陈麟风导演在其中作对了什么?”

  专家:“第一,陈麟风导演作品,他又和刘茜茜一起主演,这两个国内最顶尖的明星合作,本身就会备受大众关注。

  第二,上映前期和猫眼联动,投入了巨大的营销资源,贴片广告、社交平台宣传、线下地推等等宣传手段,进一步扩大关注群体。

  第三,选择春节这个档期,可谓是神来之笔。

  春节的时候,大家都在家,看电影其实是个很好的娱乐消遣方式。

  去年《阿凡达》在春节的成绩不错,很多公司其实有注意到,但他们都没有陈导敢赌,或者说,其实这也是自信。

  全力allin春节档,独占一个前人没有发现的好档期,此为制胜之道。

  第四,猫眼这个购票平台的半价补贴票,让很多人觉得有优惠可占。

  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条,《你的名字》质量非常好,形成了口碑效应。

  看过的都说好,引得周边亲朋好友,或者网络看客,新生好奇,也去了电影院,如此循环,加大了舆论热度。

  这种种因素汇集在一起,造就了《你的名字》的票房奇迹。”

  “……”

  其实这时候,各个影视公司已经差不多探究明白,《你的名字》何以获得这样奇迹一样的成绩。

  正如这个专家所说,《你的名字》天时地利人和占尽,全程也没有防着谁。

  大家都是看的明白的。

  他们自己调查的结果,和专家差不多,最多不过多一条排片因素。

  毕竟今年春节,实在没有电影和小陈竞争。

  这五条,或者说六条,本身也算得上,想要取得高票房的关键因素。

  一些影视公司,开始想办法,尽可能复刻其中的因素或者手法。

  比如第一条,陈麟风和刘茜茜搞不来,低配一点的也可以嘛。

  想想《飓风营救》的房龙,也是类似的道理。

  果然还是大片、大投资、大明星,更能吸引观众进电影院。

  再则,大量的宣发,也是大片标配,这自不必多说。

  档期方面,春节档以后肯定要争一争,除非小陈又看上了这个时间。

  票补,这才是让众多影视公司,真正眼前一亮的东西。

  好东西啊,就跟超市打折一样,只要一降价,观众不还是巴巴的来看电影?

  他们这账算的明白,看看《你的名字》就知道了。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打折,也不是长时间打折。

  其实从初三开始,就没有什么打折了。

  但《你的名字》票房还是没有太多变化。

  足以说明,票补吸引观众,扩大口碑,带动整体票房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有些电影公司,还看到了更深的东西。

  这次《你的名字》是独占档期。

  其他时候,竞争者众多的情况下。

  前期用票补吸引的观众多,还能帮着争取排片,进一步扩大票房。

  简直太有用了。

  大家盯上了这个新玩法。

  徐武最近几天,接到了好多通电话,有询问相关流程的,也有直接表达合作意向的。

  年都过不顺畅了。

  但他甘之如饴,充满了打工人的主人翁意识。

  嗯?

  好像少了点什么。

  “不是还有最后一条吗?”有老板这么问下属。

  “老板,陈麟风这种作品质量,太难了,咱们还是搞点简单的比较实在。”

  “……”

  只能说,这几年国产电影拉胯,不是没有原因的。

  初四初五,《你的名字》分别以1.2亿和1亿的成绩收尾。

  这也是最后一天上亿了。

  初五一过,有些开工早的打工人,可能就要去上班了。

  还有一些高中的学生,要去上学。

  总体的观影人群会略有下降。

  因此,后面两天,维持在平均8千5百万左右的票房。

  10天下来,合计9.3亿,已经赶上了《飓风营救》的国内票房。

  早则明天,晚则后天,就能轻松跨过10亿这道坎。

  所有人,包括陈麟风自己,都没想到。

  时间刚来到2011年,在《阿凡达》给华国电影人一记心头重击之后。

  仅仅过了一年,国产电影就有可能超越它。

  这些日子以来,几乎每对外公布一次票房成绩,就有一大票电话,打到陈麟风这里。

  有时候,甚至不等公布,就有人获知了数据,提前来恭喜。

  显然,他们无比的关注《你的名字》的票房成绩。

  这里面有相熟的导演、演员,也有燕影学校里的老师、同事。

  铁总、赵长田这种亲朋长辈,也特地来关心。

  更有赵局长这种相关部门的领导。

  过年的时候搞出这么大彩头,几乎各类新闻都在报道,属实是出大风头了。

  刘茜茜那边也差不多。

  她作为电影中,和陈麟风并驾齐驱的女主角,受到的关注,并不比自家男友要少。

  也就这时候是过年,不论是企业还是电视台、媒体,都有不少在休假。

  否则电话早就被打爆了。

  其实现在也差不多,张欣和梅姐,包括公司留守的人员,都收到了不少年后的邀请。

  可惜这两人年后都要出国拍戏,根本没空。

  刘茜茜一点也不觉得可惜,感觉自己机智的一批。

  还好有拍戏做挡箭牌,她可不想跟去年那一阵,忙的快要疯掉了。

  业内的那些女明星可羡慕坏了。

  这么大一波热度,你不想接,有的是人想接啊。

  可惜根本没法转移。

  只能眼睁睁看着刘茜茜如此暴殄天物。

  越是多的,就给她更多,越是不足者,想疯了也没有。

  世间之事,概莫如是。

  2月10日,初八,《你的名字》前日票房7300万,总票房正式超过10亿。

  全网哗然!

  今天有点小卡文,本来说好的加更,看看后面哪天补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