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盛大的秀(4K章)-《华娱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

  在内地各种新闻正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港岛的金像奖结果也出来了。

  陈麟风得了个最佳导演,房龙拿了最佳男演员。

  另外又给了个最佳摄影,算是中规中矩。

  相比其他人,他已经是拿到港岛金像奖最佳导演的内地第一人。

  像是江文、张一谋、冯晓刚、陈凯鸽他们几个,都没有拿到过。

  毕竟是在全球取得超过5亿美元票房的电影,尤其是在漂亮国的成绩也很好。

  多少因此沾了点光,估计这才把导演奖给了他。

  港岛的媒体因此还挺激动,询问突破历史,成功得奖的感想,是不是很激动之类的。

  陈麟风有些无语,港岛金像奖,又不是大洋彼岸的那个金像奖。

  这有什么好激动的。

  他反倒是替房龙激动了一下。

  此前房龙10次提名港岛金像奖,没有一次得奖,属实惨了点。

  直到这回,终于是有了收获。

  而且金像奖一拿,就等于是国内三金都到手,大满贯了。

  尤其这好像还是国内第一位三金影帝。

  相比港岛的传统强手梁超伟、梁佳辉,他竟然还后来者居上了。

  这样看,确实值得高兴一下。

  反正看房龙得奖时候的样子,又是唏嘘,又是激动落泪的,像是了结了心愿似的。

  两岸三地的媒体,相关的讨论热情很高。

  尤其是关于房龙那十次提名均不中的历史,以及如今翻身成为首位大满贯影帝。

  戏剧感拉满。

  而紧接着被媒体热炒的,就是大满贯导演。

  目前还没有国内三金都到手的导演,陈麟风在此次金像奖上,击败徐可拿到最佳导演金像奖。

  离国内的三金大满贯,就只差一个金鸡奖导演了。

  比较巧合的是,徐可和他一样,如今也都是手握两金,差一个金鸡奖。

  这戏剧冲突,不一下就来了。

  今年的金鸡奖,立马成为最受关注的对象。

  而且去年一年,国内电影市场佳作频出,都搞出“国产电影的春天”这个说法了。

  再算上前年以及今年上半年作品,竞争着实激烈的很,说不定奖项都分不过来了。

  陈麟风趁此机会,赶忙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行业期刊上发了篇文章。

  论证如今国产电影作品数量产出暴增,2年一次金鸡奖已经不符合如今的时代潮流。

  不管有用没用,先吹吹风再说。

  陈麟风在燕影挂职当老师,这类文章,每年还是要发几篇的。

  而且他名气比较大,每次发的文章,都能造成不小的影响。

  甚至专门有媒体,摘录他发过的文章,整理核心观点然后向大众公布的。

  也因此,还是比较适合拿来吹风的。

  ……

  5月初,《盗梦空间》开机拍摄。

  陈麟风没有搞什么开机发布会,只是简短的拜了拜,就算过了。

  此前他公布的几轮演员消息,以及莱昂纳多接受的几次采访,作为开拍前的宣传就已经足够。

  国内包括欧美观众的关注度,都非常不错,用不着再多此一举。

  一处类霓虹式房间里,莱昂纳多有些颤抖着坐在桌前,正低头扒着饭。

  “我隐约做过一个梦,梦里有个人就带着这个陀螺,”

  桌子对面一个老人,满是怀念的说道,

  “那人满脑子都是激进的想法。”

  莱昂纳多一脸震惊的看向前方。

  “咔”

  霓虹房间另一边,陈麟风坐在监控器前,反复确认镜头的效果,最终宣布道,

  “OK,下一场。”

  “OK,nextpreparation!”

  中文说一遍,还要有人用英文再重复一遍同样的命令。

  没办法,跨国合作的剧组,只能这样。

  陈麟风抬头看向刘茜茜,“怎么样,看了两天莱昂纳多的戏,有什么感想?”

  “感觉还行。”

  陈麟风惊异的看着对方,“可以啊,自信心满满。”

  刘茜茜下巴一昂,“又不是什么难度很大的戏份,可不只能说一句还行嘛。”

  “倒也是。”

  陈麟风又问,“莱昂纳多来剧组了,你怎么没找人要个签名啥的?”

  刘茜茜奇怪道,“我为什么要去要签名,他是明星我也是明星呀,真要上去要签名也太尴尬了。”

  陈麟风笑眯眯道,“想不到我家茜茜还挺有心气的,值得夸奖。”

  “去,你刚才又小看我了是吧。”刘茜茜没好气道。

  两人在这里闲聊着,另一边,渡边谦正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卸妆。

  刚才那个老人,完全是化妆后的效果。

  后期还要加上特效,以做到更加真实。

  此次《盗梦空间》的拍摄,进度慢了不少。

  全3D拍摄,和此前《你的名字》中,只在一些关键点上达成最完美的3D效果,花费的心力是完全不同的。

  陈麟风此前说要用《你的名字》当做试验品,学习和实践3D的拍摄方法,还真不是随便说说。

  3D电影,一般来说,在拍摄过程中,要使用双机拍摄。

  大概原理,就等于是模仿人的双眼,来进行拍摄。

  因此,一般的双机还不行,双机镜头匹配和同步,是个很大的问题。

  这就需要专业设备,以实现同步录制,同步变焦等功能。

  此外,最复杂的是,两台机器之间的夹角和机距,会影响成片的立体感和纵深感。

  稍微远一些或近一些,都是不同的效果。

  而不同的镜头,需求的是不同的效果,也就要针对性的进行调整。

  3D拍摄,有时候就成了一门磨时间和依靠经验的技术。

  而且3D摄影机,是在尽可能的模拟人的眼睛,但也只能说尽量,根本达不到真实效果。

  有很多电影,在实际3D效果中,画面中的某些元素,会出现重影。

  这种情况,有些是因为拍摄过程中,经验不足导致的,有些则是由于客观自然规律,避免不了。

  《阿凡达》能做到近乎完美的效果,那是因为很多景物都是靠电脑特效硬做的,放在现实中拍摄,还是会有重影。

  陈麟风只能说掌握了相应的技术,更进一步的也在摸索。

  像是重影问题,他在之前《你的名字》中,已经意识到了。

  此次拍摄,陈麟风就尽可能的,想办法减少拍摄主体和背景的距离,然后多花时间调节机距,来减少重影。

  再有就是实在避不开的,就更换为后期特效。

  也因此,这回的拍摄时间,想想就短不了。

  哪怕前世的各个镜头画面,已经刻在了陈麟风的脑子里(这部电影是他看过次数偏多的作品),少了大量的废镜头,也不行。

  陈麟风刚开拍的这几天,张一谋来探班。

  他亲眼看到了小陈在拍摄过程中下的功夫,几乎要被吓到了。

  “这也太费时间了。”

  “也不算啥,你也知道我拍戏一向很快,现在多磨磨时间,也不过是和别人正常时间差不多罢了。”

  “我知道你比较快,”张一谋摇了摇头,“但别人没你这个脑子,能把很多镜头提前就规划好,如果要精益求精,那不得少说半年时间才能拍完。”

  他愁苦着脸道,“怪不得今年上半年,这几部号称是‘3D’的电影被骂呢,后期才转3D,效果差太远了。”

  “正常,如果2D转3D效果能行,谁还在前期拍摄的时候花功夫呢。”

  陈麟风劝道,“这东西需要经验,等熟练了之后,速度会上来的。”

  他在《无限世界》的时候,只是旁观。

  《你的名字》第一次上手,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

  当初让国内观众那么震撼,主要还是国内好的特效电影太少,大家预期太低。

  而且有市场上其他2D转3D的电影进行衬托,因此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都很好。

  这回陈麟风才算是用最大的精力,力图做到最好的效果。

  也因此,比较花费时间。

  说到底,陈麟风这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张一谋听完,松了口气。

  眼看着小陈拍出《你的名字》,国内狂澜21亿票房,说不心动那纯粹是骗人。

  年前那段时间,他正拍《金陵十三钗》,当时不论是他还是张卫平,那种发自内心的震动,如今仍历历在目。

  因此,他也有心尝试尝试3D大片。

  如今一看需要新学这么多东西,差点就要放弃了。

  陈麟风问道,“你下一部电影想好要拍什么题材了?”

  “大概是历史类战争题材吧,我一直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

  “哪个时代?”

  “南宋时代。”

  陈麟风一惊。

  不会吧,半河绿可不兴拍啊,这东西你把握不住,小心名声尽毁。

  他张口就想劝一下。

  “我想拍南宋的那场钓鱼城之战。”

  张一谋进一步解释道,“之前咱们聊天的时候,你不是在感叹咱们国家,基本上没有好的城池攻防战电影么。”

  “我寻思着,这个题材比较好拍成大片。”

  而且钓鱼城之战,在西方的评价非常高。

  被欧洲人称为“上帝的折鞭处”,阿拉伯世界则称其为“东方麦加城”。

  作为导致蒙古大汗蒙哥受伤死去的地方,阻止了蒙古帝国的扩张,还间接阻挡欧洲被蒙古人蹂躏。

  从历史意义上来说着实不低。

  张一谋还是有更大的野心,希望能在欧美世界的电影市场也拿高票房。

  小陈都已经在前面做了例子。

  张卫平非常支持他这个想法,至今两人还没有一点要闹翻的意思。

  陈麟风松了口气,原来不是啊。

  他笑道,“这个主意有点意思,华国历史上,出名的城池攻城战,往往以悲剧结尾,钓鱼城算是少有的结局还算不错的了。”

  “我也有这方面考虑,国内观众不太喜欢看悲剧性的电影。”

  类似的作品,好莱坞拍过,典型就是《天国王朝》。

  这部05年的电影,如果最初就上的导演剪辑版,说不定真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

  后来导剪版在DVD市场上的表现,至少证明大众对这方面电影还是有兴趣的。

  这也使得张一谋敢于下这个决心,毕竟国内拍电影成本相对低的多,如今的电影市场形势又这么好。

  陈麟风点点头,前前后后都考虑到位了,老谋子这回下的决心不小。

  说到这,张一谋不好意思道,“小陈,等我找来编剧初步把剧本写完,你能不能帮着看看啊,有你过目,我比较放心。”

  担心对方不同意,他紧接着道,“我知道你比较忙,就只是看看,你放心,编剧排头肯定写你的名。”

  陈麟风摆摆手,“这个好说,只是看剧本加提修改意见,不妨事。”

  他自觉在历史剧本方面,还是有些水平的,大量的历史类书籍,也不是白看的。

  张一谋大喜,“那就这么说定了。”

  两人现如今有结盟的趋势。

  不管是之前合拍电影,还是前段时间一起发起搞评选,到现在帮看剧本。

  都代表着两人关系的进一步拉近。

  陈麟风现如今不缺名气,但比较缺资历,一些涉及上层建筑的事和看法,不一定能得到业内重视。

  还是拉着张一谋一起干,会比较顺利一些。

  毕竟首个大满贯导演,又有国师称号,在上头尤其是年龄偏大的领导眼里,确实分量不轻。

  在陈麟风沉迷拍戏,并与各个探班导演不断交流的过程中。

  关于评选影史百年经典的初步200个人选,也已经差不多完毕。

  基本上全是业内深具影响力的人物。

  像是巩丽、张曼钰、吕钟、游苯昌这种在电影上,取得过突出成绩的演员。

  再有谢非、田大壮、黄建鑫、王晓帅、娄晔等第四、五、六代导演。

  电视剧行业的张离、胡梅、陈保国、李宝田等人。

  年轻一些的刘茜茜、章紫怡、周讯、刘晔等,要么有国际影响力,要么奖项突出的。

  再有话剧行业的濮存鑫、冯远征、陈培斯。

  摄影方面的赵飞、赵晓丁、曹玉。

  配乐方面的赵记平、胡伟笠。

  美术、制片、剪辑……

  港台方面,一些特别突出的,也直接被包含其中,不用等到二轮评选再加入。

  这样,十多个类别,演员导演为主,其他再各出几个人,很容易就塞满了。

  基本上全都是有着优秀过往成绩的人,他们先把自己过往优秀的作品报出来,就远超过一百部。

  整个过程犹如一场盛大的秀,吸引着大众的注意力。

  也使得被选上的人,愈加重视起来。

  今天只能4k到这了,后面补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