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正神法缘-《仙家必争之地》

  朱元璋身穿龙袍,还特意扶了扶头冠,脸上露出畅快的笑意,与马皇后同框。

  他捋了捋黑白相间的胡子,双眼放光,热情打着招呼:

  “徐先生啊,咱可是听说了。”

  “你不仅平定黄河水患,还解决了逐鹿省的争端,吴起本来都跟宋太祖不死不休了,结果还让你小子给化解了。”

  “白起还被你小子给拐跑了,厉害啊,厉害!”

  沐英听到朱元璋的声音,热泪盈眶,他直接跪在地上。

  徐忘忧打了个哈哈,直接蹲在沐英旁边:

  “别说我了,看看你们的儿子吧。”

  马皇后见到沐英泪流满面,刹那间就红了眼,神色激动:

  “英儿啊,我没看错吧,是英儿!”

  朱元璋激动不已,见沐英跪着连忙道:

  “是我儿,是我儿啊!快起来说话,起来说话。”

  沐英对着朱元璋夫妇重重磕头,大哭道:

  “孩儿沐英,拜见父皇,母后!”

  朱元璋眼眶微红,朱标还没出生之前,沐英就被他与马皇后收养,两人视如己出,他对待朱标更是如亲弟弟一般,感情极深:

  “我儿啊,快起来,起来!”

  沐英这才站起身来,恭敬道:

  “孩儿刚刚出世,不曾想上天垂爱,让我碰见徐先生,能第一时间见到父皇与母后。”

  朱元璋重重握掌,亢奋不已,他感谢道:

  “多谢徐先生让我们与沐英相见,你们如今是在大理吗?”

  徐忘忧这才插话道:

  “不错,在昆州市,大理百姓感念沐王爷的恩德,他在此地威望极高,如今边关诡患严重,生灵涂炭,整个大理省危如累卵,沐王爷出世,如旱逢甘霖,对此地老百姓而言,瞬间就有了主心骨。”

  朱元璋是想让沐英回到自己身边,先把金陵市周遭稳固再说。

  听到徐忘忧的话,他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马皇后收敛自己激动的情绪,擦了擦眼泪,郑重嘱咐:

  “如今的天下,不再是大明的天下,英儿在大理有自己的威望,有敬仰他的子民,那更要保护好他们,我们都是华夏的子民。”

  沐英拱手领命:

  “孩儿谨遵母后教诲。”

  朱元璋想的显然更多一些,连忙问道:

  “儿啊,你那边兵马可够?如果没人相帮,我这边可以派邓愈,李文忠过去帮你?”

  沐英神色一怔,道:

  “孩儿听父皇的,我眼下有当年旧部,还有沐家军,不少在大理都有血脉后代,不知道父皇那边可好?”

  朱元璋索性也不绕弯子了,直接问道:

  “傅友德出世了没有?咱怕他为难你,当年赐死他,是因为标儿跟你相继离去,咱心里不放心,就怕他记恨咱,跟蓝玉,胡惟庸,李善长他们一样,跑去跟陈友谅狼狈为奸,作乱谋反……”

  沐英一听,连忙道:

  “那孩儿立即率领沐家军回援。”

  马皇后没好气拍了他一下,道:

  “放心吧,徐先生帮你父皇平叛了,我们现在好得很,标儿正带着徐达,常遇春他们到处平定诡患呢,你可不能给咱大明丢份知道吗?”

  沐英看向徐忘忧的眼神,带着感恩,连连点头:

  “孩儿一定不会让我大明蒙羞。”

  马皇后不想让朱元璋再说话了,看向徐忘忧:

  “徐先生,我想让李悠乐过去辅助一下沐英,他对现代世界变化,知之甚少,你看如何?”

  徐忘忧看得出来,马皇后比较倾向自己,更多考虑都是顺着华夏安危的思维:

  “这自然好,我让人去接李姑娘。”

  念头一动,挪移诡悄然离去。

  “好,那就先这样,你们两个好好聊,英儿回头想要找我们,让李姑娘给你安排就是。”

  挂断后。

  皇宫大殿内,朱元璋又喜又担忧:

  “这徐先生真是咱的福星啊,沐英出现,咱这心里啊,就跟吃了一颗定心丸似的,舒服多了,你咋就不让英儿回来呢?”

  马皇后没好气道:

  “回来后,老百姓是给你上香,还是给英儿上?金陵市的百姓有几个知道沐英的?就算知道,他们认吗?”

  “他在大理省名望,兵马,啥啥都有,回来对他发展不利,对大理省的百姓更是失去一个可以守护他们的主心骨。”

  “你就不怕大理省的老百姓,暗地里戳你脊梁骨啊?”

  “咱儿子在那边发展好了,你也能跟着沾光,就跟郑成功一样,知道他分身到了金陵市,白鹭市,海泉市不少百姓也给你立像在延平郡王祠里作为配祀。”

  “沐英是个好孩子,但凡他戍边守卫大理,使得一方安居乐业,老百姓看在他的面总也得给你上点香火吧?”

  朱元璋被说了也不恼,腆着二皮脸,嘿嘿笑道:

  “还是妹子考虑得周全,你说咱要不要派文忠跟邓愈过去帮帮他?”

  马皇后思考了片刻,道:

  “先不要了,刘夫子夜观星象,沪申市方向不太安宁,恐有大灾,难怪会被称为魔都,虽然有姑苏市的伍子胥为第一道屏障,但远亲不如近邻,他要有困难,咱们也得出手相帮。”

  “沐英那边,我先让李悠乐过去,如果他有困难,咱们再派人过去不迟,眼下徐先生在呢,他一个顶你十个。”

  朱元璋不服气道:

  “徐先生是强,但也不能顶咱十个吧……”

  这时,马皇后的三折叠响了,是李悠乐传来自己与徐忘忧的合照:

  “皇后娘娘,我到了!”

  朱元璋眼珠子差点没掉地上:

  “怎么这么快?空间法术?”

  马皇后笑道:

  “顶不得顶得了?”

  朱元璋口服心不服,一脸孩子气:

  “顶顶顶……”

  ——————

  “沐王爷,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

  徐忘忧直接进行引荐,孟岩与智易两人与他相识。

  沐英很谨慎,他看向一旁的李悠乐与徐忘忧:

  “李姑娘,徐先生,要不我们进府一叙。”

  徐忘忧委婉拒绝:

  “我身上还有些许要事,你可以多问李姑娘当世之事。”

  对于孟岩,智易来说。

  双方只要能和睦相处,昆州市就多出一大助力。

  他们想要平定戍边,后方压力也会大减。

  不至于出现青龙集团这种事情。

  “倒是孟岩,李姑娘也是金陵市灵境局的高层,你可以将大理省目前的情况传给她,相信沐王爷会有自己的想法。”

  “有事到昌儒客栈找我。”

  徐忘忧交了几句,转身离开。

  几人朝着他拱手道谢。

  昌儒客栈。

  这里周围被灵境局的人,暗中保护。

  徐忘忧瞬间洞察,显然他们是怕张昌儒再遭到危险。

  安抚完老婆孩子,张昌儒跪在破碎的保生大帝像面前,失魂落魄,因为自己引狼入室,导致法像被毁。

  保生大帝成神前,乃是民间医生,悬壶济世,救人无数,在采药时跌落悬崖,不幸仙逝。

  因为救过太多百姓,且分文不取,得知死讯后,百姓纷纷祭祀感念,建宫立庙,逐渐传扬开来,人称大道公。

  这尊保生大帝像是他奶奶活着的时候就在供奉,传给他。

  结果却毁在自己手里。

  “老徐,这一回真是多亏了你。”

  “不然的话,只怕我们一家都要遭遇不测。”

  见到徐忘忧,他连忙起身。

  “不用客气,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回海泉市?还是继续留在昆州市?”

  徐忘忧看了那被香火熏成黑色的保生大帝像,只觉得很可惜,蕴藏在其中的分身念头只怕回天庭了。

  张昌儒看了一眼老婆孩子住的房间:

  “我是想把她们送回老家,自己倒是可以留在这边,总觉得不继续干点什么以后肯定会活不下去。”

  “我不像你那么厉害,但也想为这个社会做点贡献,帮帮人什么的,保生大帝有托梦过给我,让我在世道乱的时候,多救助救助老百姓。”

  徐忘忧略微诧异,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缘,自己的路,要是法像不会,没准老张还真能有正神法缘,如今碎了,自己也不好多说:

  “这种只能看缘分了,想怎么做我都支持你。”

  张昌儒一拍脑袋,连忙道:

  “对了,我带你去仓库,那些应该都好东西,但我不太懂,但都是留给你的。”

  “当时本来我就想联系你的,结果全网都是你的消息,带着妈祖像去潮安市,知道你肯定很忙,就不想打扰你。”

  他开着车来到高档小区,独栋别墅。

  开进地下车库后,打开地下室的门,竟然是一道合金闸门,厚有十厘米。

  整个地下室,密密麻麻叠满了一箱箱古树茶。

  只是刚刚走进去,便闻到一股浓郁的茶香让人闻之通体舒泰,徐忘忧感觉到冥冥之中,似乎有一道力量,阻断外界对这里的感知。

  这里的门窗都被封上,密不透风。

  一千多平米的别墅,什么都没有,全部用来放茶。

  在张昌儒的带路下,来到别墅的大厅,这里是最好的茶,本来就是打算留给徐忘忧:

  “你来看看这些东西,有没有用,喜欢就全带走。”

  徐忘忧专注力,全在大厅里的法像。

  这里还有一座保生大帝像,它通体由黄金打造刻画而成,看起来很是庄严,隐隐之间有神光在流转。

  徐忘忧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了,当即问道:

  “你这狗大户,居然用纯黄金打造法像,多久的事了?”

  张昌儒在外做生意近三十年,小有积蓄,笑道:

  “这是我当年15岁第一次出门做生意,去拜保生大帝,说如果我赚到钱就给他铸一尊金身,然后赚了第一笔钱,不敢乱花,就全部用来打造神像了。”

  “这也跟了我二十多年了。”

  徐忘忧心中有非常微妙的感觉,似乎有一股力量,让自己指引张昌儒。

  天庭正神分身不少,代言人不止有一个,只是在祖庙的代言人,正常都是最强的,也有行走在人间做功德的。

  每一尊正神都会让自己分身在人间寻找适合自己的代言人,如果没有几代人的阴德积累,根本没有机会,眼下老张有这个机会了:

  “你奶奶传给的保生大帝像,里面所蕴藏的力量回到这里了,你现在跪下来,点三炷香,用心去感应,问问大道公,自己能不能成为他的代言人。”

  “要是能成,没准以后我还得请你帮忙呢!”

  张昌儒有些难以置信,不过他还是双膝跪地,点香感应。

  不到几分钟,那法像上的金光,传度到张昌儒的身上,他的表情变得威严,气质大变……

  徐忘忧心头一震:

  “还真是,正神法缘……”

  【这本书会涉及很多历史人物,我也不是每个历史人物都能知道得很详细,大家觉得哪里不对可以直接说,我这人向来听劝,只要哪里有问题,就会尽力去修正,我们一起让这本书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