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客运站的候车室里,空气里浮动着泡面的咸香与橘子皮的酸涩。
柳如烟坐在靠窗的长椅上,背包搁在脚边,指尖捻着那张去往江南的火车票——票面上是水墨晕染的站台名,旁侧几枝勾勒淡雅的杏花,恍惚是从她那本画册里裁下的一角。
发车尚有半小时。她望向窗外,阳光把站台地砖晒得发白,几个扛着行李的旅人匆匆走过,影子被拉得老长。
心里是软的,像揣着块刚离灶的米糕,暖乎乎地熨帖着。
她早已在心里描摹好江南的模样:找家临着水的小客栈,清晨被船桨声唤醒,钻进巷弄里吃碗热乎的阳春面;午后坐在河边石阶上,把画册里的桥与实景细细比对;若是遇上卖茉莉花串的,便买一串挂在包上,像老奶奶说的那样,闻着香,心里就静了。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票上的杏花,她想起临行前老奶奶往背包里塞的茉莉干,张婶硬塞的苹果,还有小姑娘送的草戒指——那枚草戒指被她小心夹在画册里,虽已干枯,却仍维持着圆满的圈形。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轻震了一下,像根细针,猛地扎进心里。
她下意识摸出手机,屏幕上弹出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语气冷硬,带着不容置喙的指令:“柳如烟同志,速归队报道。地址:XX军区招待所。落款:赵。”
“赵”字简洁利落,柳如烟的指尖却瞬间凉透。
赵首长,五年前亲自找她谈话,将“毒蝎”卧底任务交予她的人。除了任务对接的暗号,他从不会发来消息——除非,有紧急任务。
候车室的喧嚣骤然远遁。身旁的人高声讲着电话,小孩的哭闹声、广播里的报站声交织成网,她却什么也听不清,只盯着那条短信,“速归队报道”五个字像浓墨,在眼前渐渐晕开。
江南的流水、岸边的繁花、巷弄里的阳春面……那些刚在心底抽芽的念想,被一盆冷水骤然浇下,瞬间蔫了下去。
她捏着手机的手渐渐收紧,指节泛出青白。背包带仍勒着肩膀,还是离开民宿时的力道,此刻却突然沉重起来,像又压上了过去五年的警惕与戒备。
“去往苏州方向的K523次列车开始检票了,请乘客们……”广播里的女声温柔,于她而言却像催命符。
她猛地站起身,背包带滑到胳膊上,险些带倒椅子。旁人心不在焉地瞥了她一眼,她无暇顾及,转身就往退票窗口跑。
退票窗口排着长队,她站在队尾,看着前面的人慢悠悠地递票、询问,心里像被猫爪挠着般焦灼。手机在掌心反复摩挲,屏幕暗了又亮,那条短信始终停留在界面上。
她清楚自己不能犹豫。从接下“影子”这个代号的那天起,“个人”二字就轻得像纸。休假是恩赐,从非常态。如今命令已至,归队便是本分,是刻在骨血里的习惯。
可心里还是涩的,像刚喝了口未加糖的茉莉茶,清苦的滋味从舌尖一路漫到心口。她才刚学会在葡萄架下晒晒太阳,刚敢悄悄憧憬“以后”,刚把“江南”两个字揉得软绵……
“下一个。”窗口工作人员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柳如烟深吸一口气,将票递过去,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退票。”
“不去了?”工作人员抬头看了她一眼,“这趟车沿途风景好得很。”
“嗯,不去了。”她没多解释,接过退票款,转身走向售票窗口。
买去往XX军区所在地的车票时,她的手在微微发颤。输入目的地的瞬间,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那座城市离青州很远,离江南更远。
拿到票的那一刻,她靠在售票厅的柱子上,缓了许久。阳光从高窗倾泻而下,落在脚边暖得晃眼,她却觉得浑身发冷,像回到了刚离开“毒蝎”窝点的那天,空落落的,没着没落。
她给老奶奶发了条短信,没提任务,只说“谢谢您这么多天的照顾,保重”。想了想,又补了句“记得给茉莉浇水”。
很快收到回复:“路上当心,有空常回来。”后面跟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表情。
柳如烟盯着那个笑脸,眼眶微微发热。她把手机塞回口袋,背起背包,朝进站口走去。
路过书店时,她停下脚步,进去买了张江南地图,仔细折好塞进画册里。
以后……总会有机会去的。她在心里对自己说。
火车启动时,她靠在车窗上,看着青州的城郭一点点向后退去。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画册上,照亮了夹在里面的草戒指。
她轻轻叹了口气,合上画册。心里的“江南”被暂时收起,像把没来得及撑开的伞,仔细叠好,放进背包最深处。
现在要想的,是归队,是任务。
柳如烟闭上眼睛,指尖在裤兜里摸索——那里藏着一枚小小的金属片,是她卧底时用来撬手铐的工具,后来一直没扔。指尖触到冰冷的金属,心底的恍惚渐渐消散,熟悉的冷静重新回笼。
“影子”虽歇了一个月,但命令一到,她便能立刻将“柳如烟”暂时藏起,重新做回那个能在暗处行走、能咬着牙扛过一切的人。
只是不知道,这次的任务,又会是什么。
火车穿过隧道,窗外的光线骤然暗了下去。柳如烟睁开眼,看着车厢里昏昏欲睡的旅人,忽然想起巷口那片空了的阴影。
那个人,现在在哪呢?
这个念头冒出来时,她自己都愣了一下,随即失笑——都这时候了,还想这些。
她拿出手机,调出赵首长给的地址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删掉那条短信,再将手机调至静音,放进背包侧袋。
车窗外的光线再次亮起来,成片的田野铺展开来,绿得晃眼。
归队的路,已然启程。
未赴的江南约,先悄悄记在心里吧。
喜欢综影视之从火凤凰开始
柳如烟坐在靠窗的长椅上,背包搁在脚边,指尖捻着那张去往江南的火车票——票面上是水墨晕染的站台名,旁侧几枝勾勒淡雅的杏花,恍惚是从她那本画册里裁下的一角。
发车尚有半小时。她望向窗外,阳光把站台地砖晒得发白,几个扛着行李的旅人匆匆走过,影子被拉得老长。
心里是软的,像揣着块刚离灶的米糕,暖乎乎地熨帖着。
她早已在心里描摹好江南的模样:找家临着水的小客栈,清晨被船桨声唤醒,钻进巷弄里吃碗热乎的阳春面;午后坐在河边石阶上,把画册里的桥与实景细细比对;若是遇上卖茉莉花串的,便买一串挂在包上,像老奶奶说的那样,闻着香,心里就静了。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票上的杏花,她想起临行前老奶奶往背包里塞的茉莉干,张婶硬塞的苹果,还有小姑娘送的草戒指——那枚草戒指被她小心夹在画册里,虽已干枯,却仍维持着圆满的圈形。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轻震了一下,像根细针,猛地扎进心里。
她下意识摸出手机,屏幕上弹出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语气冷硬,带着不容置喙的指令:“柳如烟同志,速归队报道。地址:XX军区招待所。落款:赵。”
“赵”字简洁利落,柳如烟的指尖却瞬间凉透。
赵首长,五年前亲自找她谈话,将“毒蝎”卧底任务交予她的人。除了任务对接的暗号,他从不会发来消息——除非,有紧急任务。
候车室的喧嚣骤然远遁。身旁的人高声讲着电话,小孩的哭闹声、广播里的报站声交织成网,她却什么也听不清,只盯着那条短信,“速归队报道”五个字像浓墨,在眼前渐渐晕开。
江南的流水、岸边的繁花、巷弄里的阳春面……那些刚在心底抽芽的念想,被一盆冷水骤然浇下,瞬间蔫了下去。
她捏着手机的手渐渐收紧,指节泛出青白。背包带仍勒着肩膀,还是离开民宿时的力道,此刻却突然沉重起来,像又压上了过去五年的警惕与戒备。
“去往苏州方向的K523次列车开始检票了,请乘客们……”广播里的女声温柔,于她而言却像催命符。
她猛地站起身,背包带滑到胳膊上,险些带倒椅子。旁人心不在焉地瞥了她一眼,她无暇顾及,转身就往退票窗口跑。
退票窗口排着长队,她站在队尾,看着前面的人慢悠悠地递票、询问,心里像被猫爪挠着般焦灼。手机在掌心反复摩挲,屏幕暗了又亮,那条短信始终停留在界面上。
她清楚自己不能犹豫。从接下“影子”这个代号的那天起,“个人”二字就轻得像纸。休假是恩赐,从非常态。如今命令已至,归队便是本分,是刻在骨血里的习惯。
可心里还是涩的,像刚喝了口未加糖的茉莉茶,清苦的滋味从舌尖一路漫到心口。她才刚学会在葡萄架下晒晒太阳,刚敢悄悄憧憬“以后”,刚把“江南”两个字揉得软绵……
“下一个。”窗口工作人员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柳如烟深吸一口气,将票递过去,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退票。”
“不去了?”工作人员抬头看了她一眼,“这趟车沿途风景好得很。”
“嗯,不去了。”她没多解释,接过退票款,转身走向售票窗口。
买去往XX军区所在地的车票时,她的手在微微发颤。输入目的地的瞬间,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那座城市离青州很远,离江南更远。
拿到票的那一刻,她靠在售票厅的柱子上,缓了许久。阳光从高窗倾泻而下,落在脚边暖得晃眼,她却觉得浑身发冷,像回到了刚离开“毒蝎”窝点的那天,空落落的,没着没落。
她给老奶奶发了条短信,没提任务,只说“谢谢您这么多天的照顾,保重”。想了想,又补了句“记得给茉莉浇水”。
很快收到回复:“路上当心,有空常回来。”后面跟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表情。
柳如烟盯着那个笑脸,眼眶微微发热。她把手机塞回口袋,背起背包,朝进站口走去。
路过书店时,她停下脚步,进去买了张江南地图,仔细折好塞进画册里。
以后……总会有机会去的。她在心里对自己说。
火车启动时,她靠在车窗上,看着青州的城郭一点点向后退去。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画册上,照亮了夹在里面的草戒指。
她轻轻叹了口气,合上画册。心里的“江南”被暂时收起,像把没来得及撑开的伞,仔细叠好,放进背包最深处。
现在要想的,是归队,是任务。
柳如烟闭上眼睛,指尖在裤兜里摸索——那里藏着一枚小小的金属片,是她卧底时用来撬手铐的工具,后来一直没扔。指尖触到冰冷的金属,心底的恍惚渐渐消散,熟悉的冷静重新回笼。
“影子”虽歇了一个月,但命令一到,她便能立刻将“柳如烟”暂时藏起,重新做回那个能在暗处行走、能咬着牙扛过一切的人。
只是不知道,这次的任务,又会是什么。
火车穿过隧道,窗外的光线骤然暗了下去。柳如烟睁开眼,看着车厢里昏昏欲睡的旅人,忽然想起巷口那片空了的阴影。
那个人,现在在哪呢?
这个念头冒出来时,她自己都愣了一下,随即失笑——都这时候了,还想这些。
她拿出手机,调出赵首长给的地址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删掉那条短信,再将手机调至静音,放进背包侧袋。
车窗外的光线再次亮起来,成片的田野铺展开来,绿得晃眼。
归队的路,已然启程。
未赴的江南约,先悄悄记在心里吧。
喜欢综影视之从火凤凰开始